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复杂性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原发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9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Wex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明显,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维持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及直肠静息压(RRP),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疼痛评分、Wexner便秘评分、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创面愈合时间及脱线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100%(30/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14天及第15~21天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Wexner便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治疗组Wexner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RP及AMCP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脱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相比,在维护肛门形态、减轻术后疼痛和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婴幼儿单纯低位肛瘘术后恢复中应用复方芩柏颗粒冲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 例单纯低位肛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1 例。3组患者均采用传统术式即“肛瘘切除+挂线术”进行治疗。术后治疗组予复方芩柏颗粒冲洗,对照1组予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对照2组不冲洗。其后3组患者均放置湿润烧膏引流纱条,无菌纱布包扎。观察3组术后第3、5天排便时疼痛程度,伤口红肿消退、住院及伤口痊愈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第3、5天排便时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红肿消退、住院及伤口痊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用于单纯低位肛瘘患儿术后冲洗,能有效促进创面恢复,缓解术后疼痛,促进伤口红肿消退,缩短住院及伤口痊愈时间,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序贯紧线法在小儿多发性肛瘘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 例多发性肛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治疗组36例采用序贯紧线法一次性根治,对照组42例采用分期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治愈情况、肛门功能评分及肛门畸形、肛门狭窄、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疼痛评分、治愈率、肛门功能评分及肛门畸形、肛门狭窄、复发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紧线法治疗能缩短小儿多发性肛瘘术后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培育人工牛黄促进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培育人工牛黄结合紫草油纱换药,对照组单纯采用紫草油纱换药,比较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率及切口疼痛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治疗第5、10、15天切口愈合率及术后第1、5、10、20天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育人工牛黄能有效地缩短肛瘘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提高痊愈率,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培育牛黄配合龙珠软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 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培育牛黄配合龙珠软膏换药治疗,对照组单用龙珠软膏换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出液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82.22%(3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第7、14、21天创面渗出液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体外培育牛黄配合龙珠软膏能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减少渗出液,缓解肛周潮湿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回阳生肌汤配合康复新液对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难以愈合的患者4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各14 例。空白组予以常规换药及0.9%氯化钠注射液纱条外敷治疗,对照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加服回阳生肌汤治疗,治疗组口服回阳生肌汤并以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观察3组患者术后第7、14、35天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愈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显效率治疗组为100.00%(14/14),对照组为85.71%(12/14),空白组为71.43%(10/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第7、14、35天创面疼痛评分、渗液评分、愈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阳生肌汤配合康复新液可促进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减少创面分泌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3期辨证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情况,并观察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2组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能够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三焦辨证是中医学常见的辨证方法,也是温病学的辨证纲领之一,具有丰富的津液保护辨证特色,但在干眼的治疗中却应用较少。中医学认为干眼的发生、发展与津液代谢有关,具体表现为津液生成障碍和津液传输障碍。本文总结干眼发病的病机特点,以三焦辨证理论为纲领,以津液代谢为核心,从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角度将干眼进行分型,以此辨证。本文辨治干眼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将三焦理论应用于干眼治疗,有利于临床的辨证施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顾宁教授基于气血理论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经验。顾教授认为,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强调活血以治标,益气以固本的治疗原则,气血同调,以益气活血为主,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同时,根据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临证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胡学军教授运用“多维辨证”思维方法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胡教授认为疑难病证的病因病机复杂,主张采用以“病、证、症”为主的多维辨证方法,制定治疗大法,同时兼顾体质、病势、气候、环境等因素,因势利导,顺自然之变,多维辨证,精准用药,综合治疗,常可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徐基平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术后及放化疗后的辨证思维及临床经验。徐教授认为,肺癌术后、放化疗后在临床上可辨为气阴两虚、气虚痰湿、阴虚热毒与气滞血瘀四型,针对不同证型,运用补肺汤与沙参麦冬汤、顺气导痰汤合四君子汤、生脉散与百合固金汤及养阴清肺汤、千金苇茎汤与三仁汤等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1、FVC、PEF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重症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周亚平主任中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经验。免疫性不孕中医辨证总属本虚标实证,体虚以肾虚、气血不足为主,邪实以瘀血、痰湿、湿热多见,治疗宜扶正祛邪。同时根据患者抗体不同而给予不同方药治疗,体现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余在先主任医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余师认为临床上本病以脾虚为本,湿热或热毒蕴结、肠络瘀阻为主要病机。在辨治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四个方面:辨证与辨病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解毒活血,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并举。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溃结灌肠方进行局部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质辨证指导下四妙健步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体质辨证指导下四妙健步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2组均于治疗2周后观察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辨证指导下四妙健步汤加减治疗KOA疗效佳,且体质学说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胡学军教授运用经方治疗难治性发热的经验。胡教授认为难治性发热的病机复杂,在辨清病因的基础上,应辨悉病机,据证遣方用药,且应病、证、症相结合,仔细观察病情,随时调整处方。举大承气汤治咽喉疼痛发热、通脉四逆汤治头面疔疮疼痛发热、小柴胡汤治口腔癌术后反复发热3案,辨证准确,用药精简,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李安洪教授采用耳穴揿针结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耳穴揿针取主穴心、交感、神门、皮质下,配穴辨证加减,肝气不疏加肝,心脾两虚加脾,心肾阴虚加肾,痰火扰心加肝、脾,心胆气虚加胆;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心脾两虚用归脾汤加减,肝气郁结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心肾阴虚用天王补心丹加减,痰火扰心用温胆汤加减,心胆气虚用安神定志丸加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运用辨证分型治疗lgA肾病的经验。张老认为IgA肾病病程长,以脾肾亏虚为主,复感外邪而诱发。治疗分急性期与缓解期,急性期以祛邪为主,兼固护正气;缓解期以补虚为主。临证分为风热犯肺、湿热内蕴、脾不统血、肾虚火旺、肾气不固和瘀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