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大红山矿区秀水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矿体特征的分析,表明矿床严格受地层岩性因素及断裂构造控制,具明显的层控型,其中凝灰质片岩、钠质凝灰岩及白云石大理岩是区内典型的成矿岩性组合,矿质的富集则与绿泥石、黑云母及钠长石蚀变作用有关。分析认为区内矿化类型复杂,火山岩型铁矿和沉积成岩型铁矿矿体多赋存于肥味河组及曼岗河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良好,是大红山矿区进一步找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探采工程揭露控制情况和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大红山铁铜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红山铁、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海底火山活动,此后矿床又经后期变质作用、构造及与岩体侵入有关的热液活化等多期地质作用改造;在诸多成矿控制因素中,地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和分布;岩性岩相控制着矿体及矿石类型;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火山活动中心控制了矿床类型及规模;岩体侵入相关的热液活动对矿床起到进一步的改造和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红山矿区位于滇中台坳南缘,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区内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条件优越,大红山铁铜矿床既是区内典型的大型矿床。矿床经过多年开采,揭露了多种矿(化)体类型。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矿机理,在野外地质调查及找矿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化(体)地质特征,系统厘定了成矿条件,探讨了成因机制及找矿方向,综合判定大红山—元江地区、矿区北部的元谋—姜译地区及红河断裂、底巴都背斜等构造有利部位为"大红山式"铁铜矿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江边铜矿床是位于羊拉矿区中部的典型铜矿床之一。通过对羊拉矿区江边铜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矿体特征的分析,表明矿床严格受岩浆岩、地层岩性因素及断裂构造控制,具明显的层控型特征,其中角闪安山岩和闪长玢岩是区内典型的成矿岩性组合,矿质的富集则与角岩化、矽卡岩化蚀变有着密切关系。分析认为区内矿体多赋存于里农组及江边组地层,产状较复杂且厚度变化较大。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良好,矿床北延是研究区进一步找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5.
西藏爬格铁铜矿位于雅鲁藏布江成矿省,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中生代、新生代铜钼金铁成矿带,扎雪—金达铅锌成矿亚带上。该成矿带矿床主要分布于上石炭—下二叠统来姑组中,并且与晚白垩世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关系密切。爬格铁铜矿床为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项目中(西藏仁多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新发现的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区域上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并归纳了地层、构造、围岩蚀变、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对于该区进一步开展铁铜矿找矿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南坡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南坡铜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杨金富  周仕雄  薛力鹏 《现代矿业》2016,(4):131-134,140
通过对羊拉矿区路农铜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体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1矿体赋矿围岩主要为泥盆系江边组(D1j)及里农组(D2+3l)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相对富集Cu、Pb、Zn等成矿元素;2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层间裂隙及破碎带与铜矿化关系密切,伴有钾化、硅化及碳酸盐化等;3激电异常及磁异常总体围绕中—上泥盆统里农组(D2+3l1+2)大理岩及其周边接触带的矿化蚀变带及铜矿化矽卡岩带分布;4矿石S、Pb同位素揭示硫化物以幔源为主,成矿流体伴有壳源硫、铅的参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从地层、构造、矿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羊拉矿区路农铜矿床东矿段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普朗铜矿是位于"三江"成矿带上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矿区外围东部发育大脉状铜矿,与斑岩型铜矿特征有所区别。矿体赋矿围岩为石英二长斑岩及石英闪长玢岩,矿化多产自NW向断裂、裂隙带及次生节理裂隙中,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硅化、黑云母化及绢英岩化与矿化富集关系密切。大脉状矿体赋存于矿区主斑岩体的绢英岩化带内,呈脉状产出,走向变化较大但厚度较稳定,成矿物质源自侧向主岩体中心相的石英二长斑岩,属中—低温热液脉型铜矿。在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认为矿区东矿段深部及构造交汇部位找矿前景较好,是矿区东部大脉状铜矿床的有利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维西县大宝山铜矿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与蓝坪盆地结合部位,分布于区域性叶枝断裂和四十驮断裂组成的断夹块中。经对该矿床以往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通过对矿区地层岩性、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特征的总结,分析区内铜矿床的成矿控矿因素,以期对矿床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乐宋家坡铜矿位于云南省景谷县西北部,地处兰坪—思茅褶皱系内子马—景谷复式向斜西侧,成矿条件良好。矿床已发现的Ⅰ、Ⅱ、Ⅲ3个矿化层赋存于中三叠统宋家坡组地层中,容矿岩石主要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T_2s~2λ)、晶屑凝灰岩(T_2s~1λ),钾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硅—千枚岩化等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结合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相关工作成果,发现矿(化)体严格受控于地层岩性、断裂及劈理化构造带,早期形成透镜状、似层状矿体,后期构造活动致使局部矿段叠加富化为次生淋滤富铜矿体,矿床属于火山—次火山交代为主的次生富集铜矿床。矿区大独田、老八田、一厂、荒田等地断裂旁侧、蚀变发育地段为矿化富集区,建议对该类找矿靶区进一步开展工程验证,并加强对Ⅲ号矿化带南延部分富矿体的探寻工作,有望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一、四棵树矿区位于东川铜矿田西侧,目前矿区内已探获铜资源量约24万t。结合区内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厘定了矿床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表明:1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上段上—中岩性段内,有利的岩性组合为硅质白云岩、藻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及斑铜矿为主,发育"马尾丝"、纹层状等典型沉积成岩型矿石构造;2矿床主要受岩相古地理环境、地层、岩性及构造作用控制,昆阳群地层及晋宁期—澄江期碱—基性岩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落雪组地层严格控制着层状矿体的产出,NE、NW向两组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脉状矿体的产出;3矿床经历了同生沉积成岩阶段及后期构造热液叠加作用阶段,属沉积—改造型铜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小水井、黑树林矿段中—深部勘探成果,并综合矿区矿化特征及地层、构造特征,认为黑树林矿段东延的桃树坪—玉宝箐地段、小水井矿段西延的四棵树矿段及断层构造与落雪组地层的交汇部位成矿潜力巨大,是矿区进一步进行找矿勘探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拉拉落凼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及叠瓦状产出,主要赋存于中部沉积变质岩段(Pt1h43)火山凝灰岩中。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及矿化富集严格受构造、岩浆岩、地层及蚀变作用控制,矿区地表负地形、铜草、矿化露头及矿区标志层(Pt1h43)为有利找矿标志,提出落凼东界Pt1h43含矿层、Pt1h41含矿层及Pt1h6、Pt1h2含矿层具有较好的“拉拉式”铜矿找矿前景,对矿山今后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云峰 《采矿技术》2009,9(5):144-148
会东淌塘铜矿矿区地层为元古界会理群淌塘组,主要岩性为炭质绢云千枚岩、绢云千枚岩、炭质千枚岩、绢云千枚岩等浅变质岩组成,该矿床为埋藏较深的小型隐伏矿床,在地质勘探期间一直认为矿区总体上是一单斜地层,按照这一指导方针圈定的矿体与矿山开采所揭露的矿体出入较大。结合近年来矿山收集到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区地质特征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描述,对矿区总体构造、矿体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重新总结与分析研究,指出矿床成因应为由顺层构造破碎带控制的热液型矿床,并就矿山后续地质找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大红山铁矿隐伏的矿产资源危机已逐渐显现,深部是本区探矿突破的重要方向。在综合研究大红山铁铜矿的地质条件下,采用广域电磁法技术,以已查明主矿体电性分布特征与磁感强度为参照,结合地质、钻探、物探等多方面的信息,探测地下3 000 m以内地层、断裂带分布情况。经解译,排除非矿致异常,圈定4处异常区为找矿有利区;划分了18条断裂构造带,其中与工区已知对应的断裂构造4条,未控制或隐伏构造14条。  相似文献   

15.
大红山北铜多金属矿床处于星星峡—明水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但由于区内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一直没有很大突破。笔者以矿区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首先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重点对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找矿方向进行研究。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本区沿弧形构造线在岩体周边接触带部位及其附近的断裂构造裂隙中找矿是扩大区内远景的主要方向。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扩大资源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后山铜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物探、化探异常分析,认为后山铜矿区与邻近的铜矿峪铜矿床属同一地质成矿带,具有与铜矿峪铜矿类似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含矿层位、构造、斑岩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对工程揭露的矿体赋存部位、矿体形态、产状、矿石特征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寻找隐伏矿的思路,对今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拉拉落凼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及叠瓦状产出,主要赋存于中部沉积变质岩段(Pt_1h_4~3)火山凝灰岩中。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及矿化富集严格受构造、岩浆岩、地层及蚀变作用控制,矿区地表负地形、铜草、矿化露头及矿区标志层(Pt_1h_4~3)为有利找矿标志,提出落凼东界Pt_1h_4~3含矿层、Pt_1h_4~1含矿层及Pt_1h_6、Pt_1h_2含矿层具有较好的"拉拉式"铜矿找矿前景,对矿山今后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红山金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总结出了矿床的成矿模式和矿区的找矿标志,并依据对红山金矿区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的研究,圈定Ⅰ号、Ⅱ号两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9.
云南元江大明槽铜矿地处元江铜矿区,主要赋存于昆阳群落雪组白云岩及断裂构造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根据前人的地质信息,在大明槽铜矿床详细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大明槽铜矿区地质特征,认为矿床的形成及空间分布受地层、岩性、构造及蚀变等多重因素控制,岩体提供主要成矿物质来源,断裂构造为矿化、富集提供通道和场所,并与地层控制着矿体产出的形态、产状及规模。  相似文献   

20.
根据从江县俾门铜矿区勘查资料,对该矿区铜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并结合已有调查及普查资料,对该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内出露地层岩性特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发育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综合研究;对矿区矿体地质特征、成(控)矿地质因素初步分析,认为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等三组断裂构造及次级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铜矿的有利成矿场所,指出该矿区找矿方向;提出加大该区中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增加该区勘查资金投入,认为该矿区可新增铜矿资源量且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