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别研究水漂、盐漂和碱漂3种漂洗工艺对鲢鱼肉中品质指标及氯霉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漂洗,鲢鱼肉的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均降低,水分含量升高,其中盐漂1∶5的蛋白质和灰分损失最少;盐漂L*值显著高于水漂与碱漂,a*值和b*值变化不显著(P0.05);碱漂对pH值影响最大,水漂最小;漂洗后TBARS值显著降低;盐漂1∶5可达到最佳保水性;水漂和盐漂可显著降低鲢鱼肉中氯霉素残留,但碱漂欠佳。因此,盐漂1∶5是最佳漂洗工艺,它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品质,而且有效降低鱼肉中的氯霉素残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鲍鱼为材料,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鲍鱼体内微生物的消减作用和不同压力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在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值、p H、脂肪氧化值、肌肉组织与硬度的变化情况,对比了热加工和超高压处理对鲍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高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鲍鱼经400 MPa和500 MPa处理10 min,体内菌落总数达到未检出状态,贮藏20 d后,仍符合生食标准。超高压处理能有效抑制鲍鱼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在4℃条件下保存30 d后TVB-N值仍小于35 mg/100 g。经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p H显著高于未加工鲍鱼,但4℃贮藏30 d后,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p H反而显著低于未加工鲍鱼;相比热加工和未加工的对照条件,超高压处理能延迟TBA值的升高,抑制脂肪氧化;组织切片和质构实验发现经超高压处理的鲍鱼肌肉纤维凝聚,肉质硬度升高,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下降。结果表明,鲍鱼经400 MPa压力处理10 min,冷藏20 d后仍可生食,同时品质得到良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分析低分子质量壳寡糖(分子质量≤1 000 Da,脱乙酰度≥90%)对鲢鱼片4 ℃冷藏过程中菌相组成及品质变化的影响。将鲢鱼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壳寡糖(0.5 g/100 mL)处理组,测定其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三磷酸腺苷关联物含量及K值等指标,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相组成,评价壳寡糖对鲢鱼片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壳寡糖能够改变鲢鱼冷藏过程中的菌相组成且抑制其优势腐败菌属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的生长;壳寡糖处理能够显著抑制鱼肉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同时显著延缓肌苷酸及次黄嘌呤核苷酸的降解,进而减少次黄嘌呤的生成。壳寡糖能够显著提高鲢鱼贮藏过程中的品质,这主要通过抑制优势腐败菌属的生长实现。  相似文献   

4.
5.
不同预处理对鲜荚毛豆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二氧化氟、苯甲酸钠、次氯酸纳和热水处理对鲜荚毛豆的低温贮藏效果及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lO2预处理有助于延缓叶绿素的分解,并降低丙二醛的含量,提高菜用毛豆的商品率,但促进了Vc的降解;苯甲酸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Vc的分解;50℃热水处理可以有效抑制POD的活性;次氯酸钠预处理组在鲜荚毛豆豆荚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分析用含不同梯度水平(0.01%、0.05%、0.10%和0.20%)VB1的漂洗水处理鲢鱼鱼糜对其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洗后,除0.20%组外,其他各处理组的鱼糜pH值均在6.5~7.5的近中性范围,白度与不含VB1的对照组鱼糜差异不显著(P>0.05),且具有正常鱼肉气味,无苦味。漂洗后(冷藏0 d),各处理组鱼糜蛋白总巯基(the total sulfhydryl,TSH)和Ca2+-ATPase(CA)活性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表面疏水性(protein surface hydrophobicity,PSH)则显著(0.05>P>0.01)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4 ℃冷藏期间,TSH和CA活性呈下降趋势,6 d时各处理组均显著(0.05>P>0.01)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PSH呈上升趋势,6 d时除0.01%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鱼糜硫代巴比妥酸值冷藏4 d内无显著变化(P>0.05),6 d时显著上升(0.05>P>0.01),但各处理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表明在漂洗和冷藏过程中,VB1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保护鱼糜蛋白免于氧化,延缓鱼糜冷藏品质下降,且综合各项指标,以含0.10% VB1的漂洗水处理鲢鱼鱼糜为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菊黄东方鲀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价、剪切力、pH、持水性、色差、挥发性盐基氮、K值及菌落总数等为考核指标,探讨在4 ℃贮藏条件下,不同超高压处理(100、200、300、400、500、600 MPa)对菊黄东方鲀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对贮藏效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超高压处理均能减缓鱼肉剪切力和持水性的降低;使pH稳步递增,同时维持较高的亮度(L*)及白度(Wr)值,延缓了色泽的变化;减缓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产生,减慢肉质腐败速率;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新鲜度,延长贮藏期。其中,300 MPa压强处理组的效果最佳,300 MPa处理组第8 d菌落总数为3.32 lg CFU/g,仅为对照组第3 d的菌落数量,可将货架期从4 d延长至7~8 d,延长菊黄东方鲀的贮藏期,且不改变鱼肉品质状态。综上,300 MPa压强处理组为超高压处理菊黄东方鲀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处理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超高压条件(0、100、200、300 MPa,保压处理10 min)对鲈鱼冷藏过程中感官、p H值、白度、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的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和咀嚼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白度逐渐升高,p H值先下降后上升,而持水性先上升后下降。超高压处理可显著提高鱼肉的硬度和咀嚼度(P0.01),同时提高了鱼肉的p H值和持水能力,增加了白度,200 MPa处理组的细菌总数低于对照组和其他2个处理组。此外,300 MPa的超高压处理对鲈鱼鱼肉品质的影响最大。综合感官和理化测定结果可知,超高压在改善鲈鱼肉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超高压处理对鲜杏鲍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新鲜杏鲍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高压不同处理方式下(不同压力100 MPa、150 MPa、200 MPa、250 MPa、300MPa,不同保压时间3 min、6 min、9 min、12 min、15 min、18 min),对杏鲍菇多酚氧化酶(PPO)、失重率、色差、硬度、感官等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杏鲍菇的PPO酶活力和弹性随着压力的升高和保压时间的延长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色差的亮度(L*)值和硬度则逐渐降低,黄度(b*)值和失重率则逐渐增加。在储藏期内(0~12 d),贮藏温度为4℃,超高压处理下(压力200 MPa保压时间9 min)的酶活力低于未处理的杏鲍菇样品,而高压处理的失重率增幅大于未处理组样品,而色差和硬度变化则小于未处理组样品。通过实验分析得到杏鲍菇超高压处理的最佳压力和保压时间参数为:200 MPa、9 min。  相似文献   

10.
以鲢鱼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鲢鱼肉脂肪氧化、蛋白质降解和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干燥可以较好地防止微生物腐败、抑制内源酶活性,但对鱼肉脂肪氧化的影响较大,酸价和TBA在冷风干燥终点分别增加了141.2%和175.9%;热风干燥促进了鱼肉蛋白的降解和热变性,TCA-溶解肽在热风干燥终点增加了63.1%,说明内源酶和微生物生长促进了蛋白降解,盐不溶性蛋白在热风干燥终点增加了531.0%,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聚集;微观结构分析发现,冷风和双阶段干燥可以使鱼肉保持致密的结构,热风干燥后肌纤维会发生严重变形。因此,双阶段干燥综合了冷风和热风干燥的优点,缩短了干燥时间,经过双阶段干燥的鱼肉脂肪氧化程度低,组织结构完整致密。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处理对草鱼鱼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草鱼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超高压(0.1、100、200、300、400、500 MPa,保压10 min)处理条件对草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质构、色差、微观结构及气味和滋味轮廓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菌落总数显著降低;TVB-N值随压力增大呈减小趋势,而TBA值呈增大趋势,300 MPa下TVB-N值减少12.09%,TBA值增大0.70倍;压力≥200 MPa时,硬度和咀嚼性显著提高,500 MPa条件下分别增加0.87和2.22倍;样品总色差随压力升高而逐渐增大,压力≥200 MPa时,L*值和白度显著提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超高压处理后鱼肉表面整体结构逐渐趋于紧密均匀;通过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300MPa及以上压力使气味有所改变,200、400和500 MPa处理后鱼肉滋味和对照组有所差异,但区别不大。综合分析,在草鱼加工和保鲜等应用中选择300 MPa处理可能较为合适,冷藏过程中300 MPa处理可减缓TVB-N值的增加,货架期由10 d延长至16 d。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脱脂对鲢鱼肉酶解产物的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与未脱脂的水解产物相比,脱脂鲢鱼肉的酶解产物的水解度略有下降;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简称DSH)的脂肪、灰分含量显著下降。鱼肉脱脂后,其蛋白水解产物的腥味大大下降。未脱脂鱼肉的胰蛋白酶水解产物(简称SH)的L*值下降,a*值、b*值增加;经过7个月保藏后发现,SH呈现黄褐色,而DSH基本保持乳黄色的外观。DSH具有较高的抑制脂肪酸氧化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13.
鲢鱼蛋白质凝胶性差、鱼腥味重是限制其精深加工的主要原因。为了探究糖基化对鲢鱼肉糜凝胶色泽、质构及风味等的影响,选取葡萄糖、低聚异麦芽糖、葡聚糖、L-阿拉伯糖和木糖作为还原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色差仪、pH计、质构仪和感官评价测定样品的接枝度、色泽、pH值、质构和风味变化。结果表明:添加L-阿拉伯糖和木糖的鲢鱼肉糜凝胶的接枝度高达(58.24±0.62)%和(61.89±2.06)%,与未加糖的对照组相比,2组样品的pH值显著下降(P<0.05),褐变和质构指标显著增加(P<0.05);定量描述分析发现,糖基化可以降低鲢鱼肉糜凝胶的鱼腥味,增加肉香味、烤味和烧焦味;喜好度评价表明,要控制接枝度为44.85%~61.89%,才能获得整体可接受度良好的产品。因此,L-阿拉伯糖和木糖是2种较好的还原羰基,可以用于增强鲢鱼肉糜凝胶的质构和香气。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鱼糜漂洗用水量较大这一问题,该实验以白鲢为原料,减少一次漂洗,以清水+清水为对照,比较壳聚糖溶液+清水,壳聚糖溶液+盐水,壳聚糖溶液+臭氧水和清水+臭氧水4种漂洗方式对鱼糜质构、风味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壳聚糖溶液+清水或清水+臭氧水漂洗,鱼糜得率分别为21.78%和21.26%,均高于对照组的鱼糜得率19.21%;在4种漂洗方式中,壳聚糖溶液+臭氧水漂洗组的鱼糜白度最高,清水+臭氧水组的凝胶强度最大;电子鼻雷达图显示壳聚糖溶液+清水,壳聚糖溶液+臭氧水和壳聚糖溶液+盐水组的T70/2(芳香族化合物)响应值较低,而对照组和清水+臭氧水组的T70/2(芳香族化合物)响应值较高。综上所述,4种漂洗方式中清水+臭氧水漂洗可以有效地改善鱼糜品质和风味;同时,两次漂洗与传统的三次漂洗相比,减少了漂洗次数,可节约用水约1/3。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分析广西本地鲢和长丰鲢肌肉品质差异,选取这两个鲢鱼群体中体质量相近的雌雄个体各5尾,测定这4组鱼肉的营养成分、系水力、酸度以及质构特性等相关指标,并进行肌肉营养评价。结果显示:4组鱼肉中粗蛋白含量丰富(17.34%~18.57%),本地鲢雌雄鱼肌肉粗脂肪、粗灰分显著高于长丰鲢,但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显著低于长丰鲢雄鱼(P<0.05)。本地鲢雄鱼的回复性显著高于其余3组鱼肉,但粘性显著低于长丰鲢雌鱼(P<0.05),两种鲢鱼雌雄个体间的大部分质构指标差异不明显。4组鱼肉检测出的17种氨基酸中,Asp含量最高,其次为Glu和Lys,His和Cys的含量最低,EAA/TAA和EAA/NEAA的比值分别在39.61%~41.11%和65.60%~69.80%之间,与WHO/FAO要求的40%和60%的理想蛋白质比值接近;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85分(86.13~100.00)。本地鲢雄鱼的∑TAA、∑EAA、∑FAA及EAAI均为最高。4组鱼肉检测出的脂肪酸种类均多于20种,且∑UFA和∑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在80%和40%以上。除长丰鲢雄鱼外,其余3组鱼肉的DHA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30.40%、40.36%和24.01%。本地鲢的∑PUFA以及EPA+DHA含量均高于长丰鲢,而∑SFA略低于长丰鲢。结论:两种鲢鱼肌肉营养含量和组成比例均能较好地满足人体需求,本地鲢肌肉较长丰鲢更嫩,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杜仲皮、1%杜仲叶和1%杜仲汁饲喂异育银鲫,考察对其肉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杜仲皮组、杜仲叶组、杜仲汁组异育银鲫肌肉失水率分别为25.17%、21.77%、26.57%和17.80%,肌原纤维长度(反映肌纤维耐折力)分别为288.1、365.7、342.2和307.6 μm,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132、0.222、0.168和0.185 mg/g,其中添加1%杜仲皮、1%杜仲汁可极显著降低肌肉失水率(P<0.01),提高羟脯氨酸含量(P<0.05);添加1%杜仲皮、1%杜仲叶可使肌纤维耐折力显著增加(P<0.05);在血清非特性免疫指标方面,添加1%杜仲叶、1%杜仲汁可提高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P<0.05),但对溶菌酶活性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熟制鲢鱼块为原料,使用0、4、8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分别置于常温和4 ℃中贮藏,通过测定贮藏期间样品菌落总数(TVC)、pH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过氧化值(POV)、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与质构的变化,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及贮藏温度对熟制鲢鱼块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越高对熟制鲢鱼块杀菌效果越好,4 ℃贮藏杀菌效果优于常温贮藏。贮藏温度对鲢鱼块pH值无明显影响,但8 kGy辐照处理会降低鱼块pH值(P<0.05)。鲢鱼块TBA值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辐照剂量、不同贮藏温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未辐照组相比,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抑制鱼块POV值和TVB-N值的升高(P<0.05)。质构测定结果显示,当贮藏温度为4 ℃、辐照剂量为4 kGy时,可保持杀菌效果的同时改善熟制鲢鱼块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指标。综合考虑,以4 kGy辐照剂量处理熟制鲢鱼块,并选择贮藏温度4 ℃,其保鲜效果最佳。以上研究可为鲢鱼电子束辐照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杜慧颖  赵爽  李美娜  马堃  李婷婷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6):243-247,254
为研究鲤鱼鱼鳞蛋白酶解液对鲤鱼肉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本文以新鲜鲤鱼肉为研究对象,将鱼肉分别在不同浓度鲤鱼鱼鳞蛋白酶解液(0.01、0.03、0.04 g/mL)作浸渍处理(无菌水浸渍处理为对照组),置于4 ℃条件下贮藏,在0、2、4、6、8、10 d进行各组样品的菌落总数、可溶性蛋白含量、蒸煮损失率、汁液流失率、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酸价、总巯基与游离巯基含量等指标测定。结果得出,经鲤鱼鱼鳞蛋白酶解液处理后鲤鱼肉样品,各浓度处理组的总巯基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幅均缓于对照组,且游离巯基含量、TBA值、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与酸价值的增幅不大。其中,对照组样品在第6 d时的菌落总数超过二级鲜度,而处理组样品在第10 d时仍处在二级鲜度(4.01~6.01lg CFU/g)。并且0.03 g/mL鲤鱼鱼鳞蛋白酶解液的处理效果最佳,使鲤鱼鱼肉的保藏期延长4 d。说明鲤鱼鱼鳞蛋白酶解液能有效减缓鲤鱼肉冷藏期间的脂肪与蛋白质氧化。  相似文献   

19.
以鲢鱼鱼肉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加热处理对鲢鱼鱼肉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微波和超声功率的增大及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与室温下的蛋白相比,35℃加热9min时的蛋白乳化性提高了3679%,乳化稳定性在7min、35℃时提高了142%;与未经微波处理的蛋白相比,微波功率100W、40s时,乳化性提高了135倍,乳化稳定性在100W、30s时提高了1585%;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乳化性在超声功率160W,超声时间10min时提高了567%,乳化稳定性在200W、15min时提高了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