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东滩煤矿南翼总回风巷(东段)前15m为掘进期间皮带机头硐室,该硐室为大断面巷道硐室。根据其煤岩层赋存条件,采用合理的掘进爆破方式、出矸方式和支护技术,科学管理每一道施工工序,保证了生产组织的良性推进,使大断面巷道施工技术能够良好发挥,提升了东滩煤矿南翼总回风巷的掘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充填体内巷道或硐室掘进时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喷锚支护紧跟工作面及时进行。根据凿岩硐室、出矿川、回风联络道及出矿进路所处位置的岩体和充填体情况,合理选择巷道支护方案和参数:凿岩硐室采用喷射混凝土与锚索联合支护方式或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出矿川脉及出矿回风联络道采用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出矿进路眉线处初期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后期施作模筑钢筋混凝土支护。面对充填体巷道普遍存在的掘进难度大、支护成本高、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本文成果填补了国内矿山充填体内巷道或硐室常规支护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充填体内巷道或硐室掘进时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喷锚支护紧跟工作面及时进行。根据凿岩硐室、出矿穿脉、回风联络道及出矿进路所处位置的岩体和充填体情况,合理选择巷道支护方案和参数:凿岩硐室采用喷射混凝土与锚索联合支护方式或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出矿穿脉及出矿回风联络道采用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出矿进路眉线处初期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后期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支护。常规支护的创新应用解决了充填体巷道普遍存在的掘进难度大、支护成本高、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以某大跨度汽车硐库工程为例,介绍了在软弱岩层中硐室开挖和初期支护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曾明忍 《工程建设》2005,37(2):31-33
以某大跨度汽车硐库工程为例,介绍了在软弱岩层中硐室开挖和初期支护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
鲁永祥 《能源科技》2021,(1):28-31,45
硐室施工与普通巷道相比,一般具有断面大、变化多、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硐室在施工过程中受采动影响,致使围岩松动、稳定性差、受力状况复杂、地压应力集中,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大断面硐室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技术一直是矿井开拓掘进的难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掘进难度大、巷道支护设计要求高等问题.本文以布尔台煤矿硐室为例,论述了大断面硐室掘进...  相似文献   

7.
塔山矿松软煤层中特大硐室掘进与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控制松软破碎煤层中特大硐室围岩变形和提高施工速度,根据变性力学机制分析,采用了高主动性、高强度、高刚度的联合支护技术,掘进采用了导硐掘进技术.施工结果表明:锚杆、锚索、喷浆、格栅混凝土砌碹联合支护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特大硐室围岩的变形,保证了支护安全,导硐掘进技术有利于特大断面硐室的施工组织,更有利于施工安全,使硐室施工实现了快速、优质、安全、高效的目的.总结出了一套松软破碎煤层中特大硐室的掘进与支护技术的经验,使大同矿区的软岩巷道支护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金川矿区高应力破碎岩体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川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体软弱破碎,地压大,约有25%的巷道处于不良岩层中,巷道支护是金川镍矿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作者对金川矿区不良岩层巷道变形及破坏规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系统的总结了金川矿区采用的各种巷道支护方式的支护效果,尤其是对喷锚网支护、巷道注浆加固支护、多种方式联合支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根据金川矿区多年来的工程实践,总结出了在类似的高应力破碎岩体条件下各种井巷工程的最佳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9.
梨园矿宁庄井部分巷道、硐室岩体具有破碎软弱、易泥化、持续变形的特点.针对不同位置的巷道和硐室提出了以刚柔转换全封闭马蹄形U型钢支架为主的联合支护方案,成功解决了具有大变形、流变性质的岩巷及硐室的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10.
王绍留 《煤矿安全》2014,(6):121-123,127
某矿21采区中部泵房是该采区疏排水的重要硐室,硐室宽度达到6 m以上,属于典型大跨度硐室,断面使用要求较高。以该矿21采区中部泵房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重点研究动压影响下底板大跨度硐室支护技术,深入分析动压影响下巷道围岩活动规律,提出了动压影响下大跨度硐室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处于高应力区、采动影响、围岩软弱环境中的大断面硐室破坏现象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以恒源煤矿Ⅱ62采区轨道下山绞车房为研究对象,通过钻孔窥视,探查巷道围岩破坏情况,给支护方案提供了依据。采用顶板组合式拉力分散型树脂与注浆全长锚固锚索支护+直墙岩体破碎段钢筋混凝土墙置换+锚索支护的综合支护技术,矿压观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高应力区大断面修复硐室的围岩变形;提出并实施的"新型组合式拉力分散型树脂与注浆全长锚固锚索"支护技术,能够实现普通锚索支护的高强度与注浆加固的联合支护,对提高巷道或硐室长期支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快速承载预应力锚索复合支护技术及其在松软岩层巷道及硐室中的成功应用经验,证明此技术为一种经济实用,安全有效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煤矿矿建工程中可能受到高应力以及膨胀性软弱岩层影响的硐室支护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在对矿建工程特殊硐室软岩支护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研究了特殊硐室关键部位的二次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富兴 《非金属矿》1999,22(3):31-31,46
软弱膨胀性岩层巷道的支护。历来是井巷掘进的难点之一。青山白泥矿采用金属碹架和花岗岩块石碹体联合支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李村煤矿主井北翼清撒煤硐室通道施工段处于泥质砂岩层,属于复合型软岩的实际情况,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支护条件下巷道应力及位移的分布变化情况,综合确定巷道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的具体支护参数,并对支护效果进行现场监测,提出了适宜该矿软岩地质条件下的锚网索联合支护加固技术,有效控制了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盲混合井提升机硐室长18.2 m,宽13.2 m,高15.6 m,掘进断面196.19 m~2。硐室布置在软弱岩层中,采用传统的分层、分区开挖施工方法,出现多处多次垮塌现象,难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对硐室所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采用构筑预护顶,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段支护的方法施工,顺利完成了硐室施工任务,较好地解决了软弱岩层大型硐室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矿井采深不断加大,巷道逐渐向深部延伸,地应力越来越大,深部软岩大断面硐室变形破坏问题将日益严重,传统的硐室巷道支护手段已不适用.在鹤壁中泰矿业三水平泵房及变电所大断面硐室施工采用锚网喷、锚索和网壳联合支护,有效地控制了硐室的变形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这种联合支护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巷道支护强度,为类似条件硐室支护设计、施工工艺改进提供了先进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辛置煤矿2-559切眼巷道泥质顶板岩层为工程背景,针对解决厚泥质顶板岩层大采高切眼维护难题;拟采用切眼加强支护技术,主要包括高强度锚网梁索主动支护和单体支柱+π型梁加强支护;其技术特点是强化厚泥质顶板岩层承载性能、利用基本顶岩层承载能力;应用表明,巷道基本稳定、维护简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平煤一矿复合顶板大跨度硐室支护方法的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支护方式及支护技术参数,降低了支护成本,提高了支护强度,解决了复合顶板大跨度硐室支护难题。锚喷、锚索、锚注联合支护在一矿高地应力复合顶板大跨度硐室施工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蒙东地区极软弱岩层胶结性差、开切眼变形较大、巷道成型困难、巷道支护难度较大的现状,通过FLAC3D数值计算,进行了极软弱岩层中工作面开切眼导硐支护方案的探讨,确立了锚网索和型钢支架刚柔联合支护的方案和合理支护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和ANSYS数值计算,验算了型钢支架的承载能力与合理性,保证了极软弱地层中开切眼导硐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及安全。通过现场监测,验证了支护方案与参数的合理性,对蒙东地区开切眼导硐支护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