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经DSA和栓塞后观察其即刻效果和1年后效果。结果:本组栓塞后即刻有效率为95%,栓塞后1年有效率为90%。结论: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一定要选好适应症。  相似文献   

2.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临床上用传统方法治疗效果均不十分理想。我们于1999年7月至2004年7月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种类型的血管瘤,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波热凝加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14044解放军第101医院金勇涛,滕卫采用频率为2450MHz微波治疗机(上海产),用微波热凝加手术切除疗法治疗13例口腔颌面部大小不等的海绵状血管瘤,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  相似文献   

4.
马斌  刘玉柱 《西南军医》2005,7(3):F003-F003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出生时或出生不久,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它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等,可造成颜面部畸形、功能障碍。且可引发感染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科采用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绵状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因所在的部位不同而采取多种治疗手段。近年来,采用平阳霉素加碘油瘤内局部注射治疗舌体海绵状血管瘤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激光微创治疗颌面部口腔等巨大多发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颌面部多发巨大血管瘤患者26例。术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应用Nd:YAG激光治疗。观察血管瘤的消退程度、组织功能结构和颌面部形状改变等。  相似文献   

7.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出生时或出生不久,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它占全身血管瘤的60%[1].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等,可造成颜面部畸形、功能障碍,且可引发感染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科采用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颌面部血管瘤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颌面部血管瘤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史无例孟庆江吴好宗王艳清李光平史庆辉作者单位: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放射科我们对11例颌面部血管瘤的16条动脉进行栓塞,其中10例栓塞后即行手术,术中观察栓塞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迪炎  赵枫  袁伟  杨春济 《人民军医》2002,45(10):610-612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为先天性错构瘤 ,其发生率约占全身血管瘤的 6 0 %。尽管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各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便于同行掌握各法治疗的优缺点 ,以便扬长避短发挥最佳疗效 ,分别就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临床分类与治疗原则血管瘤多年来一直按临床表现 ,特别是病损的形态进行分类 ,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三种。 1982年 ,Mulliken根据各类型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归纳为两类 :一类为真性血管瘤 ,另一类为血管畸形。真性血管瘤起源于残余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发生情况及其防护研究现状。方法:分析、总结运动口腔医学、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及口腔颌面部防护器具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文献。结果: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的发生率均很高。不同运动项目导致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的风险不同。国内有少量关于口腔颌面部防护器具的报告,但关于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的报道很少。国内外对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的防护重视程度差异很大。国内目前还没有建立运动口腔医学学科来专门进行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的情报收集、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结论:应该尽快建立我国的运动口腔医学学科,建立并完善相关情报采集体系,在运动队和各级医院强化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教育,以推动我国口腔颌面部运动创伤防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口腔颌面外科,激光已用于治疗脉管畸形(血管瘤或淋巴管瘤)、色素痣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因口腔颌面部是呼吸道的开口处,此处的激光手术麻醉有其特殊性。我院对50例小儿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的患者,在激光手术麻醉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0例患儿,女31例、男19例。年龄2个月~13岁。全部为口腔颌面部(面部、唇、颊、口底、舌、腭部、腮腺区)脉管畸形激光治疗或切除术十激光治疗的患者。采用氯胺酮麻醉48例,甲氧氟烷吸入麻醉1例,强化麻醉1例。麻醉前给药为度冷丁lmg/kg、异丙嗪0.5~0.75mg/kg、阿托品0.01~0.015m…  相似文献   

12.
平阳霉素在介入治疗舌、颌面部血管瘤中的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介入治疗舌、颌面部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利用介入方法经导管灌注平阳霉素与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舌、颌面部血管瘤13例(颌面部血管瘤12例,舌血管瘤1例).结果:治疗后7例病变缩小超过90%,4例病变缩小50%~75%,2例得到根治.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明胶海绵混合治疗舌、颌面部血管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日臻成熟及其在颌面头颈部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游离皮瓣移植应用于缺损修复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1].口腔颌面部组织结构是支撑面型的重要基础,发生在颌面部的外伤、肿瘤、先天畸形等是引发患者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主要原因,而如何较好地对患者面型及骨组织缺损进行Ⅰ期修复也是口腔颌面外科术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6月应用前臂桡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皮瓣、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34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游离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总结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栓塞治疗(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栓塞治疗(附三例报告)张书田崔进国冯艳姣我院应用介入栓塞术治疗3例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现报告如下,并就其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例1男,26岁。右下颌肿大伴牙龈出血15年。曾行手术,因出血多而中止,又行硬化剂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口腔颌面部枪弹伤的临床治疗邓春富滕宝润樊丽阿布杜拉索维笔者在也门工作两年中,治疗口腔颌面部枪弹伤患者9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994年10月~1996年10月共收治口腔颌面部枪弹伤患者9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4~52岁,平均35.2岁。...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颌面部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用明胶海绵、弹簧圈及线段选择性栓塞血管瘤的供血管,瘤体内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结果 4例栓塞加局部注射后,供血动脉完全闭塞,瘤体异常血管团消失。局部肿块明显缩小、硬化或消失。结论 颈外动脉栓塞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联合运用是安全、可靠,具有根治作用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行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TASE)联合局部注射硬化(IS)治疗婴儿颌面部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纯动脉硬化栓塞治疗比较.方法 收治32例婴儿颌面部巨大血管瘤病例,行经股动脉插管血管瘤硬化栓塞治疗.血管瘤供血动脉插管,依次使用碘油博莱霉素乳剂及聚乙烯醇泡沫颗粒栓塞.术后2周对残余病灶行博莱霉素局部IS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总结采用平阳霉素瘤腔局部注射颌面部头颈部血管瘤满 5年的 4 32例病例情况。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莓样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治愈显效率达 77 95 %、90 78%、80 5 6 % ,有部分病例合并有疤痕、色素异常、皮肤皱缩、组织畸形并发症。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疗效可靠 ,应注意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口腔,咽部大型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口腔、咽部大型血管瘤的激光治疗叶青王淑芳陈明血管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发生于口腔、咽部且范围较广泛的大型血管瘤较为少见,且治疗难度大。本科两年来遇口腔、咽部范围较广泛血管瘤8例,全部在门诊,表面麻醉或局麻下行Nd∶YAG激光治疗,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20.
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栓塞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经动脉栓塞疗法治疗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经验,以期为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6例患者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颌面部蔓状血管瘤,均由颈外动脉供血,然后进一步检查有无动静脉瘘的存在。如果有动静脉瘘,则选用合适的弹簧钢丝圈栓塞该支血管,如果没有动静脉瘘,则先采用小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的微动脉,然后再注入大的明胶海绵颗粒,最后用弹簧钢丝圈栓塞该支血管的主干,随后复查有无其他供血动脉,直至所有的供血动脉被栓塞,6例患者栓塞术后博动及杂音立即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瘤体不同程度缩小,栓塞区有轻微疼痛、肿胀、经对症处理逐渐消失,未发生误栓其他器官及大面积组织坏死的并发症,随访7-29个月未见复发,研究表明,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经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