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比较鱼腥草不同部位(茎、叶)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并综合评价鱼腥草不同部位的质量。建立鱼腥草不同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化学模式识别及熵权TOPSI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研究,并对其质量标志物(槲皮苷)进行含量测定。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中鱼腥草药材及其茎叶均确定了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成分;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鱼腥草叶和茎的质量差异大,叶和药材的质量较接近;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4种成分是造成不同批次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志物;熵权TOPSIS法分析显示同批次鱼腥草药材与其茎叶既有相关性也有差异性,且四川产地的鱼腥草药材质量较佳;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同批次鱼腥草中的槲皮苷含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叶、药材、茎。鱼腥草不同部位HPLC指纹图谱存在显著差异。该方法可反映鱼腥草不同部位质量差异性,为鱼腥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农吉利中黄酮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农吉利干药材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净化后,以UltimateTM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5%(φ)乙酸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对主要特征碎片离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提取液中含有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和金雀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50.2,40.5,52.1,42.1μg·L-1。方法应用于农吉利药材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6.0%~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3.0%。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骨碎补药材乙醇和环己烷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以各主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变量得到score图和loading图。在score图和loading图中,骨碎补的正品和非正品可明显区分,且揭示出对此区分贡献最大的4个潜在指标成分,其中已知成分为柚皮苷、新北美圣草苷和E-4-O-β-D-葡萄糖酰咖啡酸。同时测定了这3种成分在19批正品和非正品骨碎补药材中的含量,其中10批骨碎补药材正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为: 柚皮苷6.36~10.1 mg/g,新北美圣草苷5.14~9.21 mg/g,E-4-O-β-D-葡萄糖酰咖啡酸1.87~3.19 mg/g。该方法更全面地反映了药材的化学成分信息,并能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控制骨碎补药材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4.
建立不同采收期水冬瓜树皮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对不同采收期水冬瓜树皮药材质量进行了评价。将新鲜的水冬瓜树皮烘干过筛后,用甲醇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采用HPLC建立不同采收期的11个批次水冬瓜树皮的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国家药典委员会(GPC)2004A版]、IBM SPSS Statistics 25统计学软件和SIMCA-P+12.0软件等化学计量学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11个批次水冬瓜树皮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这些共有峰与紫丁香苷的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124%,说明不同采收期的样品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11个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与以S6色谱数据为参考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32~0.982,表明不同采收期水冬瓜树皮药材总体质量较为稳定。系统聚类分析将11个批样品分为2组,这一结果得到了PCA和OPLS-DA的验证。OPLS-DA结果还显示:18个共有峰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均大于0.8,说明不同批次水冬瓜树皮药材之间的质量存在微小差异,从中选择7个VIP值大于1.0的共有峰对应的物质作为质量差异性标志物,用来反映不同采收期水冬瓜树皮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  相似文献   

5.
复方金钱草颗粒具有利尿、抑制泌尿系结石形成、抗炎、抗氧化作用,且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UPLC-UV)法建立定量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年份的复方金钱草颗粒进行质量评价,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35批复方金钱草颗粒样品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质量差异标志物芒果苷和异芒果苷,并对二者进行含量测定。在复方金钱草颗粒指纹图谱中共指认出12个共有峰,且35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52以上。在HCA中,将35批样品分为了两类,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样品为一类,2020年和2021年的样品为一类。此外,PCA结果显示了与聚类分析相同的聚类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OPLS-DA)筛选出了导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2021年的样品产生差异的差异标志物芒果苷和异芒果苷。以两个差异标志物芒果苷和异芒果苷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色谱峰的分离度良好,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7%~105.6%和103.4%~105.5%,且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1.43%。在35批样品中,2020年、2021年的样品与2018年、2019年的样品相比,芒果苷与异芒果苷含量更高且波动范围更小。该研究建立了准确、可靠的复方金钱草颗粒质控方法,实现了对不同年份的复方金钱草颗粒样品合理、有效的质量评价,可为建立更系统、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色谱指纹图谱法在中草药产地鉴别或中成药鉴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色谱峰强度和位置易受目标物提取和分离条件的影响,发展更加准确的指纹图谱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色谱峰中某一个常见组分(芦丁)作为内标,分析其他组分的相对含量,以相对含量作为指纹图谱信息,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精确给出产地的相似度。以牛舌草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峰为例,以其中芦丁的组分峰作为基准峰,其他指纹峰以芦丁为参照,计算每个指纹峰以芦丁计的含量,建立了牛舌草的指纹图谱。将获得的相对含量指纹图谱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实现了不同产地牛舌草的区分。该方法建立了牛舌草多指标成分的相对定量与鉴别方法,既节省资源,又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其他中药或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白花败酱草中的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以乙酸乙酯:乙醇:水(4:1:5)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mL/min,主机800r/min,检测波长254nm。以此分离条件经一步洗脱,从300mg白花败酱草粗提物中制备得到异荭草苷24.1mg和异牡荆苷49.8mg,产物纯度经HPLC检测高达98.0%,结构经UV、IR、MS、^1HNMR和^13C NMR鉴定,二者均为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清骨散为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的第69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非感染性发热。但目前关于清骨散基准样品及其量值传递的研究较少,制约了其复方制剂的研发与上市,因此亟须建立一种全面、准确的质量控制方法,阐明关键质量属性。通过制备15批清骨散基准样品,明确干膏率范围,建立基准样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技术对特征峰进行指认与归属,结合指标成分龙胆苦苷、芒果苷、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Ⅰ和甘草酸的含量范围及转移率范围进行量值传递分析。结果表明,15批清骨散基准样品的干膏率为24.10%~26.88%,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5,对12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包括6个环烯醚萜类、2个黄酮类、1个生物碱类、1个三萜皂苷类以及2个其他类,其中5个成分来源于胡黄连,3个成分来源于秦艽,2个成分来源于知母,1个成分来源于银柴胡,1个成分来源于甘草;15批基准样品中指标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龙胆苦苷17.92~27.55 mg/g、芒果苷1.83~4.42 mg/g、胡黄连苷Ⅱ 23.08~36.44 mg/g、胡黄连苷Ⅰ 8.43~15.04 mg/g、甘草酸0.94~2.39 mg/g,从饮片到基准样品的转移率分别为龙胆苦苷47.91%~63.95%、芒果苷22.96%~59.39%、胡黄连苷Ⅱ 60.82%~77.82%、胡黄连苷Ⅰ 64.25%~99.53%、甘草酸15.30%~39.30%。该研究通过清骨散基准样品定量指纹图谱与质谱定性技术相结合,基本明确其化学组成,进行量值传递研究,阐明关键质量属性,为清骨散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简化数据处理过程的多波长自动融合指纹图谱策略,并应用于蜂胶乙醇提取物的质量评价。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5个厂家的15批蜂胶乙醇提取物进行220、245、270、320 nm的多波长检测。样品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3 mm×100 mm,2.7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全峰匹配,实现了每个样品多个波长下各色谱峰数据的自动融合。以270 nm单波长为对照,比较其与多波长融合在共有色谱峰、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面的差异。蜂胶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包含33个特征峰,其中14个特征峰可定性,分别为咖啡酸、ρ-香豆酸、阿魏酸、异阿魏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肉桂酸、槲皮素、山奈素、芹菜素、异鼠李素、乔松素、白杨素、高良姜素、咖啡酸苯乙酯。各批次特征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0%,峰面积RSD为14.39%~112.02%,平均值为37.94%。15批蜂胶融合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02~0.994,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均...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云南丽江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6种成分的含量,并对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粗茎秦艽药材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Sepax Gp-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5 nm(0~51 min)、270 nm(51~57 min)、243 nm(57~65 min)、270 nm(65~80 min)。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的量分别在0.01000~10.0000、0.00216~2.1600、0.0480~48.0000、0.0010~1.0000、0.00034~0.3400、0.00026~0.26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2%~99.31%,RSD均小于3.5%(n=6);对各成分含量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环稀醚萜苷类与黄酮类组分含量间无相关性,四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两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之间也存在相关性。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更符合中药材复杂体系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发展趋势,为粗茎秦艽药材的质量控制找到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立连花清瘟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确认其化学成分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使用化学对照品比对分析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进行定性鉴定;Swell Chromplus TM-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0.1%磷酸-乙腈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分析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发现,1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中发现16个共有峰,相似度达到0.967。确认了9个化学成分,包括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苦杏仁苷、连翘苷、连翘酯苷A、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该方法简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该药物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建立蒲公英药材的指纹图谱,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确定共有峰及其归属,采用化学模式识别初步筛选其质量控制的4个指标性成分。结果表明,蒲公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出27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其中14个色谱峰,15批蒲公英药材的相似度均0.93,且化学模式识别的结果具有相似性。本文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蒲公英药材的质量评价和其产地识别,为蒲公英药材质量控制与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牛黄镇惊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评价该制剂质量。采用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HPLC-DAD-ELSD联用法建立UV254 nm与ELSD双通道指纹图谱。对2家生产企业的8批牛黄镇惊丸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部分色谱峰进行鉴定。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企业产品间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了指纹图谱中15个色谱峰(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升麻素苷、甘草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广防风苷A、亥茅酚苷、牛磺胆酸、甘氨胆酸、甘草酸铵、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去氧胆酸)。建立的牛黄镇惊丸HPLC-DAD-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本品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CII-3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 110A(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16批供试品。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16批CII-3的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峰为16个,相似度介于0.870~0.982之间,HCA将CII-3分为3类,结合PCA、OPLS-DA分析筛选出3个导致批次间质量差异的标志物。指认出8种核苷类成分并测定了其含量,分别为胞嘧啶(0.50~1.17 mg·g-1)、腺嘌呤(0.54~2.10 mg·g-1)、鸟嘌呤(0.08~1.07 mg·g-1)、黄嘌呤(0.74~4.67 mg·g-1)、胸腺嘧啶(0.32~2.46 mg·g-1)...  相似文献   

15.
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别龙胆泻肝丸质量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建立龙胆泻肝丸(Longdanxiegan pill,LDXG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其质量.采用RP-HPLC法,以宏定性相似度为参量对12批LDXGP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用其中10批生成对照指纹图谱(RFP),以此RFP为标准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12批LDXGP质量.以龙胆苦苷为参照物峰,确定60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LDXGP的HPLC指纹图谱.用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别出8批质量合格,1批含量明显偏高,1批含量明显偏低,2批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不合格.系统指纹定量法将整体定性分析和整体定量分析密切结合,是评价中药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玉屏风散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探讨市售饮片对玉屏风散质量一致性的影响。用传统水煎法制备玉屏风散水煎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来源的单味药饮片制备的玉屏风散样品进行测定,用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以对照药材制得的标准方剂为参照,评价不同批次饮片对玉屏风散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批玉屏风散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差异较大,与标准方剂的指纹图谱相比较,有6批相似度低于0.5,3批在0.5~0.8之间,1批高于0.9。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利用标准品对照法鉴定了其中6个成分。试验表明药材饮片的来源对玉屏风散的成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孙国祥  张静娴 《色谱》2009,27(3):318-322
建立了龙胆泻肝丸(Longdanxiegan pill,LDXGP)三波长融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系统指纹定量法全面鉴定LDXGP的质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运用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技术对色谱图进行处理,以黄芩苷为参照物峰,确立了63个共有指纹峰,以宏定性相似度为参量对12个厂家的12批LDXGP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用其中10批生成对照指纹图谱(RFP),以此RFP为标准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12批LDXGP的质量。结果鉴别出9批质量完全合格,1批含量明显偏高,2批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不合格。基于多波长融合技术的系统指纹定量法是评价中药真实质量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益肾排石方中的化学成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关键成分、关键靶点和通路进行了预测分析。应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UHPLC-MS/MS)对益肾排石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10批益肾排石方样品,应用HPLC建立指纹图谱,标记共有峰,进行共有峰归属,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基于指认出的成分,建立了“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GEO数据库获得了肾结石相关的差异基因。对方中功效关联物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进行了分子对接验证。通过数据库匹配、元素组成和碎片结构分析,共从益肾排石方中鉴定出32种成分;在对10批益肾排石方的指纹图谱的建立过程中,通过对照品指认确定了王不留行黄酮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虎杖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芦丁、木蝴蝶苷A、大黄酸、异橙黄酮、芦荟大黄素、白杨素、大黄酚、厚朴酚、大黄素甲醚、汉黄芩素和大黄素17个共有峰,10批益肾排石方相似度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且17个共有峰均能归属到虎杖、黄芩、牛膝、柴胡、金钱草、枳实、大黄、厚朴、杜仲和王不留行10味中药。结合生物信息学筛选了ESR1和PTGS1为关键基因,与17种药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预测大黄酸和王不留行黄酮苷为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产地的12批地锦草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超声处理45 min,在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的条件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结合多重质量亏损(MMDF)和动态背景扣除(DBS),快速分析地锦草中化学成分。以鞣花酸峰作为参照峰,基于UHPLC技术与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建立不同产地的12批地锦草的UHP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UHPLC-Q-TOF-MS快速鉴定出地锦草中37种化学成分;在建立的不同产地的12批地锦草UHPLC指纹图谱中,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16个共有峰中的6个共有峰,分别为没食子酸(峰1)、鞣花酸(峰4)、槲皮素(峰13)、木犀草素(峰14)、芹菜素(峰15)、山奈酚(峰16),12批地锦草U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为0.841~0.985。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返魂草的指纹图谱,并与相同条件下获得的同属植物千里光图谱进行了比较;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及与对照品比照研究,对其5种共有成分进行了鉴定;并对以上成分的含量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此指纹图谱能够用于区分返魂草及其混淆品千里光;5种成分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0.9998),10批样品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量分别为0.03~0.07 mg/g,0.10~1.04 mg/g,0.01~0.05 mg/g,0.07~0.35 mg/g和0.02~0.74 mg/g。本方法可用于返魂草的鉴别及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