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利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头花蓼的总黄酮和总多酚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头花蓼总黄酮和总多酚的综合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影响因素的范围,再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影响综合得率的显著因素,最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并通过考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Fe3+的还原能力来评价头花蓼的抗氧化性活性。结果 影响综合得率的显著因素为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60W、超声温度58℃、超声时间38min、乙醇浓度40%、液料比25∶1(m L∶g),头花蓼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综合得率为68.79mg·g-1,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4.15%;当浓度为5mg·m L-1时,此工艺条件下头花蓼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66%、84.93%,总还原能力达到2.48。结论 采用基于PB实验设计和BBD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头花蓼总黄酮和总多酚提取工艺简便...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法提取乳苣不同部位总多酚,建立了测定乳苣不同部位菊苣酸含量的HPLC法,色谱条件为:岛津LC-16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PD检测器,C18色谱柱(4.6 mm×150 mm, 5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明,菊苣酸浓度在11.6~5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30%(n=6);乳苣根、茎、叶、全草中菊苣酸含量分别为23.70 mg·g-1、37.20 mg·g-1、114.24 mg·g-1、102.50 mg·g-1,乳苣不同部位菊苣酸含量大小顺序为:叶>全草>茎>根。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乳苣中菊苣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辅助丙酮/NaH2PO4·2H2O双水相体系提取枳壳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法和ABTS法评价枳壳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枳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60∶1(g∶g)、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70℃、NaH2PO4·2H2O质量分数23%、丙酮质量分数45%,在此条件下,枳壳总黄酮得率为75.90 mg·g-1;枳壳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浓度为800μg·mL-1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8.57%,IC50值为48.96μg·mL-1;浓度为3 000μg·mL-1时,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8.40%,IC50值为207.71μg·mL-1。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石榴皮总黄酮的醇提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石榴皮总黄酮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榴皮总黄酮最优醇提工艺条件如下: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1(g∶mL)、提取温度80.5℃、提取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石榴皮总黄酮提取量达到58.87 mg·g-1,与理论预测值(59.801 1 mg·g-1)的相对误差为1.58%。提取得到的石榴皮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增加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产地黄蜀葵花提取物(Abelmoschi corolla extracts, ACE)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通过琼脂打孔法和微量稀释法研究了ACE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通过DPPH法、ABTS法和FRAP法评价了ACE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ACE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差别不大,安徽ACE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68±0.37)mg·g-1,陕西ACE中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1.48±0.11) mg·g-1;ACE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能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 mg·mL-1和6 mg·mL-1;AC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DPPH、ABTS等自由基,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虫草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含量测定,以及研究虫草花总黄酮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采用Na NO2-Al(N033-Na OH法测定不同产地虫草花总黄酮的含量,采用K-B琼脂扩散法对虫草花总黄酮做对变异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虫草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料液比1∶20,回流提取2次,每次120min,4个不同产地的虫草花的总黄酮含量中内蒙地区含量最高为5.36mg·g-1,云南地区总黄酮含量最低为3.98mg·g-1,虫草花总黄酮对变异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不同产地虫草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虫草花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滇刺枣多酚(Zizyphus mauritiana Lam. polyphenols, ZMP)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ZMP抗氧化性。方法 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酶用量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考察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实验优化ZMP提取条件,并对ZMP清除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ZMP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40∶1(m L∶g)、超声温度为41℃、超声功率为304W、酶用量为4.1%(m/m)、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时间为50min,此时,ZMP提取量平均值为(18.41±0.16)mg·g-1,接近预测值(18.33mg·g-1)。抗氧化性测定结果显示,当ZMP质量浓度为3.0μg·m L-1时,对DPPH·、·OH的清除率分别为75%、72%,二者清除率均大于对照药品维生素C。结论 响应面法实验优化的ZMP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ZMP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五味子乙素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酶解-超声双辅助双水相体系制备五味子提取物的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双水相体系、酶辅助双水相体系、超声辅助双水相体系及酶解-超声双辅助双水相体系等方法对五味子乙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酶解-超声双辅助双水相体系制备五味子提取物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27.45%、硫酸铵质量分数25.82%、超声时间56 min、液固比30.98∶1(mL∶g),在此条件下,五味子乙素得率为1.77 mg·g-1,与模型预测值(1.76 mg·g-1)接近;酶解-超声双辅助双水相体系制备的五味子乙素得率显著高于双水相体系、酶辅助双水相体系及超声辅助双水相体系,说明前处理可有效促进双水相体系对五味子乙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新疆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各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样品S6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13.12 mg·g-1、141.47 mg·g-1;样品S7中总多糖、总有机酸、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304.37 mg·g-1、25.43 mg·g-1、19.13 mg·g-1;主成分PC1、PC2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24%;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的综合得分排名顺序为:S6>S7>S5>S3>S2>S1>S4;根据聚类分析可将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疏花蔷薇果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辅助双水相萃取法提取地骨皮中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地骨皮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41%,硫酸铵与乙醇溶液质量比为13∶100(g/g),地骨皮与乙醇溶液质量比1∶20(g/g),超声时间为50 min,提取温度为55℃,在此条件下地骨皮多酚得率为17.88 mg/g。分别以DPPH法、ABTS法、ORAC法、细胞内总谷胱甘肽含量和SOD活性评价地骨皮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地骨皮多酚对DPPH·和ABTS·的IC_(50)分别为20.00 mg/L和59.37 mg/L,对活性氧清除能力高于同浓度Trolox,对H_2O_2损伤的HSF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和SOD活性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新疆5个不同产地沙枣花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并对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薄层鉴别对沙枣花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薄层生物自显影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Al(NO33-Na NO2-Na 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量;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椴树苷;采用薄层生物自显影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 5个不同产地沙枣花总黄酮含量在18.29~22.34mg·g-1、总多酚含量在11.78~30.04mg·g-1,存在一定差异;沙枣花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薄层色谱鉴别出椴树苷,斑点清新;薄层生物自显影表明抗氧化活性良好。结论 不同产地沙枣花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实验表明,沙枣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总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枇杷叶总多酚提取得率的乙醇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等主要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枇杷叶总多酚闪式提取工艺条件为:固定提取次数2次,采用32倍量质量分数62%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闪式提取127 s,在此工艺条件下,枇杷叶总多酚得率为(33. 22±1. 6) mg·g~(-1),与模型预测值32. 86 mg·g~(-1)相近,并且远高于回流提取及超声提取条件下总多酚得率。响应面法优选的枇杷叶总多酚闪式提取工艺稳定,提取时间短、效率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实验结果对枇杷叶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Z2):20-27
以修剪抛弃的竹柏枝叶为原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以竹柏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一定的真空度下,按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43 min,竹柏总黄酮得率为11.836%(RSD=0.12%,n=3)。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竹柏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对DPPH·清除作用极其显著,在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078 mg/mL时,最大清除率为89.28%,质量浓度为0.039 mg/mL时,其对O(2-)·和·O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64.35%,83.72%,并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16 5,0.012 7,0.002 0 mg/mL。研究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稳定可行,为竹柏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超声辅助提取白车轴草多酚工艺。先以白车轴草的茎、叶和花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分别提取上述部位总多酚,并进行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白车轴草的花中多酚含量最高。再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超声辅助提取白车轴草花中多酚得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白车轴草花中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白车轴草花中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8(g/m L),提取时间43 min,乙醇体积分数43%。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 55%,与预测得率2. 51%相近,且相对标准偏差为1. 57%。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不同产地阿育魏实为研究对象、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阿育魏实总黄酮提取工艺,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固定超声功率为250 W、温度为40℃,在乙醇体积分数为81%、料液比为1∶26(g∶mL)、提取时间为39 min的最优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实际值(2.494%)与预测值(2.444%)相接近;不同产地阿育魏实总黄酮得率有所差异,其中,新疆东部哈密地区阿育魏实总黄酮得率普遍较高;不同产地阿育魏实总黄酮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Fe3+的还原能力均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鉴定肉桂子化学成分;基于单因素实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肉桂子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通过DPPH法、铁离子还原能力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肉桂子鉴定出135种化学成分;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2%、料液比1∶36(g/mL)、功率350 W、超声时长43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为377.90 mg/g; S4总黄酮含量最高,S18总黄酮含量最低;总黄酮对DPPH·和Fe3+·均表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综上,肉桂子含有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等多种成分,该总黄酮提取工艺合理,不同批次肉桂子总黄酮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猫爪草为材料,研究不同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对猫爪草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猫爪草的多糖质量分数作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对猫爪草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10个不同来源猫爪草药材中多糖的质量分数,并利用猫爪草多糖对DPPH的清除活性评价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猫爪草多糖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时间41min,液料比15∶1mL·g-1,提取温度84.6℃。不同来源猫爪草多糖的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其中河南信阳淮滨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72.72 mg·g-1,IC50为2.6 mg·mL-1,且猫爪草多糖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多糖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李辰  梁硕  赵燕  黄俊添 《广东化工》2012,39(5):11-12
以超声波提取法优选柑橘皮渣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浸膏得率(%)和浸膏中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物料比(g∶mL)、乙醇含量(%)、提取时间(min)和提取温度(℃)对柑橘皮渣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倍量70%乙醇于50℃下超声提取40 min,提取2次为最佳提取工艺。该优选的工艺条件可提高柑橘皮渣综合利用率,并为制备高附加值柑橘产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核桃青皮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核桃青皮中齐墩果酸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核桃青皮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核桃青皮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21∶0.15∶0.5,体积比)为展开剂时,核桃青皮中齐墩果酸的TLC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核桃青皮中齐墩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以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时间40 min;齐墩果酸浓度在0.007 28~0.072 80 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5批新疆不同产地的核桃青皮中齐墩果酸平均含量为1.988 mg·g-1。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核桃青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以总多酚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淫羊藿抗氧化活性多酚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多酚得率为指标时,最佳工艺条件为:57%乙醇,料液比28 m L/g,在50℃下超声提取25 min,总多酚得率为34.58 mg/g;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时,最佳工艺条件为:58%乙醇,料液比30 m L/g,在50℃下超声提取22 min,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