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色素的提取,稳定性与龙眼护色保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佳铭 《果树科学》1999,16(1):30-37
在乙醇;龙眼果皮=100:4(v/w),70℃,100min的最佳条件下,pH4.52,λ^Rmax=370nm,呈鲜黄色。龙眼黄色素乙醇提取液的pH,光,热,离子,共存物对R的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用AB,C,保鲜剂,浸果3min后,分别于室温,15-10℃下贮藏10,30,60d,龙眼的好果率为87%,95%,100%,损耗率为14%-0,基本保持果壳原色和果肉的色泽,风味  相似文献   

2.
去皮芋头的护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芋头又名芋或芋艿 ,属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营养丰富 ,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据分析芋头中含有的聚糖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强身、滋补身体的功效。但去皮后的芋头 (即净菜 ) ,表皮极易褐变 ,不仅降低营养价值 ,影响外观 ,而且往往败坏不堪食用。传统抑制芋头褐变的措施为浸高渗透压盐水 ,虽能暂时防止褐变 ,但成品咸味过重且易萎蔫 ,严重地影响了芋头的销售 ,制约了芋头生产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试验了用浸硫热烫法来保持去皮芋头的色泽及新鲜度 ,成功地确保了产品品…  相似文献   

3.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和前处理 选取九成熟无病虫害及机械伤的龙眼果实,用0.5%漂白粉洗果,用流水冲洗,凉干 预冷2h。 1.2贮藏工艺流程 采果—洗果—预冷—塑料袋包装—贮藏 1.3试验内容和方法 1.3.1包装对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果实在药液(主剂A)中浸3min后晾干,进行不同内外包装试验,于常温(本文常温均指“30℃0.5℃”)贮藏。内包装材料采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袋,分别用2c、3.5c厚度;外包装材料采用小竹篓,不包装作为对照,定期统计好果率。重复3次。 1.3.2普通药剂的防腐保鲜效果 果实经前处理(不洗果)后,在药液…  相似文献   

4.
笔日前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该校陈绍军教授主持的省科技攻关项目“龙眼、枇杷保鲜及系列食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2003年12月22日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蘑菇的保鲜与制罐护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萍  王菊明 《食用菌》1992,14(6):43-44
蘑菇的保鲜一直是制约蘑菇业发展的大问题.每年在蘑菇采收高峰期,因销售或加工不及时而造成鲜菇变质的损失相当可观.另外,由于抗坏血酸价格昂贵,蘑菇罐头大多是用焦亚硫酸钠作为护色剂,但二氧化硫的残留始终使人心有余悸.本研究采用几种新型保鲜剂对蘑菇保鲜及制罐的护色作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6.
龙眼采后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龙眼是亚热带地区的名优水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其鲜果极易腐烂变质,不耐贮藏和运销。福建是龙眼的主产地,鲜果除制成干果和罐头外多以产地销售为主。本项研究着重探讨龙眼鲜果采后生理特性及保鲜技术,以延长鲜果的贮藏期限,繁荣城市的果品市场。  相似文献   

7.
为保持鲜切莲藕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本文利用超声-热处理对鲜切莲藕进行护色保鲜,以莲藕表面的白度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比较不同超声处理条件对其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50℃。该工艺处理的鲜切莲藕在4℃下贮藏9 d白度为47.23%,比对照组提高6.89%,可有效保持鲜切莲藕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8.
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消息,该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主持的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龙眼微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于日前通过专家现场评审。与会专家认为,使用微生物技术保鲜龙眼。保鲜期长,且成本低、安全卫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据介绍.该研究所使用微生物芽孢杆菌菌株对龙眼进行保鲜,以3种芽孢杆菌发酵液作为保鲜剂,稀释成5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9.
芋头又名芋或芋艿,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营养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据分析芋头中含有的聚糖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强身,滋补身体的功效.去皮后的芋头(即净菜),表皮极易褐变.  相似文献   

1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龙眼和荔枝果实的采收、采后处理保鲜工艺条件、贮藏运输要求、贮藏期限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储良、石硖、古山二号、东壁、乌龙岭等龙眼品种和妃子笑、黑叶、白蜡、玉荷包、桂味、糯米糍、怀枝等荔枝品种。其他品种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1.
龙眼栽培起源的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柯冠武  王长春 《园艺学报》1994,21(4):323-328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5个龙眼产区14个具代表性主要品种和野生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根据龙眼品种间花粉的萌发孔结构差异,论证了我国龙眼品种在系统位置上的多样性和连续性,认为龙眼栽培起源于我国的南部和西南部。其次,以我国不同产区龙眼品种花粉外壁纹饰的纹理差别,结合植物地理学和生物进化学分析,提出我国云南为龙眼起源的初生中心,广东、广西和海南为龙眼起源的次生中心。  相似文献   

12.
龙眼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8年生石硖龙眼为试材,研究了温度、生长调节剂、硼酸等因子对龙眼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3-27℃温度条件最适于龙眼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仲长,且低温有利于龙眼花粉的贮藏;各浓度的赤霉素(GA3)对龙眼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仲长均有促进作用,50mg/L的GA3对花粉萌发效果最好:20-40mg/L(硼酸(H3BO3)对加速石硖龙眼花粉管仲长和促进花粉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石硖’龙眼芽变系双引物RAPD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心燕  肖璇  乔爱民  孙敏 《园艺学报》2006,33(1):134-136
 以‘石硖’龙眼芽变系及其普通系(对照) 为材料, 从80对双引物中筛选出4对双引物在二者之间扩增出稳定清晰的多态性片段。4对双引物共扩增出35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5条, 表明通过双引物扩增可成功地将‘芽变’与母株(对照) 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对双引物产生多态性扩增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龙眼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选用两对引物组合EcoRⅠ ACT+MseⅠ CTT和 EcoRⅠ ACT+MseⅠ CTC对46份龙眼材料进行AFLP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111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03个,多态性比例达92.69%,区分率达100%。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相似系数0.76的水平可将46份龙眼品种(系)分为11个品种群。供试各品种多态性比例介于0.2703和0.4955间。福建东壁与广东东壁应为不同品系;早熟一号为一个新的品系。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片叶绿素a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邱栋梁  刘星辉 《园艺学报》2000,27(3):177-181
利用OS5-FL饱和脉冲调制式荧光测定仪研究了酸雨胁迫对龙眼叶片叶绿素a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5的酸雨胁迫下,龙眼叶片叶绿素a荧乐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Fv/Fm、Fv/Fo、PSⅡ非环式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PSⅡ)、荧光下降比值(Rfd)、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随酸雨pH下降而降低,说明酸雨抑制了PSⅡ的功能和碳同化能力。叶绿素含量下降主要是由  相似文献   

16.
龙眼采后炭疽病及对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广东龙眼采后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发生情况和果皮上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以及对龙眼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龙眼采收后在常温(28℃)下贮藏,3~4d后开始表现炭疽病症状,6d后炭疽病发生率为89.7%,8d后炭疽病发生率为99.3%。龙眼从幼果期开始受到炭疽病菌的潜伏侵染,随着果实的生长果皮上炭疽病菌的潜伏侵染率不断上升,到采收时达到90%。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高的龙眼果实采后变褐腐烂快,贮藏效果差。采收时龙眼果皮上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越低,采收后贮藏效果越好。在龙眼果实生长期间喷雾3次杀菌剂可显著地降低果皮上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率,减轻龙眼采收后炭疽病发生程度,提高龙眼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晚熟基因型苗翘、特晚熟基因型立冬本和中晚熟基因型青壳宝圆龙眼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果肉和种子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龙眼的种子多糖积累高峰期不同,1个积累高峰的有立冬本(9月20日),2个积累高峰的有苗翘(8月16日、9月20日)和青壳宝圆(8月23日、9月20日)。龙眼果实各部分的多糖积累速率不同,分配也不同,3个龙眼基因型均为分配给龙眼种子最多,其次是果肉,分配最少的是果皮;在成熟后期,龙眼多糖均出现负积累。本研究为龙眼多糖的调控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三角新小卷蛾等龙眼卷叶蛾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实  邓国荣 《果树学报》2006,23(2):304-306
为有效、持续控制龙眼卷叶蛾,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治理龙眼卷叶蛾类害虫的结果表明,综合治理区龙眼夏梢和秋梢幼叶的卷叶率分别为3.76%和2.34%,常规防治区的夏梢、秋梢卷叶率分别为5.49%和4.44%;综合治理区的夏梢期和秋梢期卷叶蛾幼虫被寄生蜂寄生率分别为22.58%和27.50%,而常规防治区的夏梢期和秋梢期幼虫寄生率仅分别为6.81%和8.47%,两者差异极显著。此外,综合治理区荔枝蝽卵粒寄生率、蒂蛀虫的蛹茧寄生率也远高于常规防治区。综合治理区不仅控制了卷叶蛾,且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SO2对贮藏龙眼果皮酶促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以‘石硖’龙眼为材料,研究了SO2抑制贮藏期间龙眼果皮酶促褐变的机理。结果表明:SO2通过降低果皮细胞质的pH值,抑制多酚氧化酶酶活性,保存游离酚和总酚含量,保护还原型抗坏血酸等作用抑制了龙眼果实贮藏期间的褐变。  相似文献   

20.
杏原生质体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锋旺  李嘉瑞 《园艺学报》1998,25(4):329-332
将杏原生质体在5%DMSO+0.5mol/L山梨醇的冰冻保护剂中以1℃/min的降温速度降至-40℃,停留2h后投入液氮保存,48h后在40℃水浴中化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供体材料的原生质体超低温保存的效果不同。‘龙王帽’杏悬浮培养物分离的原生质体超低温保存后的成活率可达40%。保存后成活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和植板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