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B)PCR反向膜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该技术对本院300例确诊结核的或高度怀疑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人标本、60例非结核住院病人标本进行检测,同时用培养镜检法、常规PCR法作对照试验。结果 PCR反向膜杂交法检出TB菌176例、阳性率(58.7%),比培养镜检法47例(15.7%)、常规PCR法156例(52.0%)检出率高,而对60例证实无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几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该技术能快速、敏感和高度特异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TB菌。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BACTEC TB 960快速培养法、ELIS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评价三种方法在结核病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对735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和10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BACTEC TB 960快速培养法检测,并分离患者外周血血清检测结核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ACTEC TB 960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为30%,特异性为100%;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为55%特异性为75%;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48.6%,特异性为100%。结论: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防污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技术检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及结核分枝杆菌(TB),从而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简称NTM病)及结核病(TB病)。方法对本院2013年12月22日至2016年9月26日就诊的1101例结核或疑似结核病人的标本(痰支气管灌洗液胸水腹水脑脊液心包积液尿液脓汁),做抗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结核分枝杆菌448例,占总人数40.7%。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菌19株(脓肿分枝杆菌8例鸟分枝杆菌3例偶发分枝杆菌2例浅黄分枝杆菌2例戈登分枝杆菌1例胞内分枝杆菌3例其中,同时检出结核分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3例),占总数的1.7%。结论抗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技术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具有诊断意义,同时可以区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与结核病,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结核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FP耐药性的方法,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SSCP银染色法和EB染色法对58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和17例临床标本的rpoB基因进行分析。结果:PCR-SSCP分析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的敏感性为1~10PgDNA;通过SSCP图谱分析可特异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rpoB基因突变。32株RFP耐药株中30株(93.8%)发生rpoB基因突变,呈现四种类型的异常SSCP图谱;26株RFP敏感株中1株(3,8%)有rpoB突变。2例涂片阳性培养阳性结核性疾标本有rpoB基因突变,与常规药敏试验相符;5例涂片阳性培养阴性和10例涂阴培阴的结核性标本均未发现rpoB基因突变。结论:大部分结核分支杆菌RFP耐药性产生是由于其rpoB基因突变所致,采用PCR-SSCP方法可快速测定结核病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FP耐药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算分枝杆菌(TB)DNA的价值。方法 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522例结核及60例非结核患者临床标本中TB-DNA,同时用培养、抗酸染色涂片及常规PCR法作对照。结果 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率为80.6%(556/690),培养为18.1%(125/690),镜检为13.9(96/690),常规PCR为59.6%(411/690),PCR反向膜杂交法与常规法比较(P<0.001),差异具显著意义。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PCR,差异具显著意义(P<0.001);该技术假阳性为零。结论 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TB-DNA具有快速、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结核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病原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T-SPOT·TB)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对本院735例患者行T-SPOT·TB筛查,分为非结核组(89例)与结核组(646例)。临床确诊结核患者646例中肺结核578例,肺外结核32例,HIV合并结核感染(HIV-TB)36例。将筛查结果及斑点计数情况与结核菌素试验(PPD)、涂片、培养、结核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SPOT·TB试验检测灵敏度为84.5%,PPD、涂片镜检法、痰培养法和结核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依次为57.9%、29.3%、33.6%和47.4%,与T-SPOT·TB试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OT·TB试验特异度为94.4%,显著高于PPD(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肺结核、肺外结核与HIV-TB患者中的T-SPOT·TB的灵敏度分别是86.2%、78.1%和63.9%,与PPD和痰培养法检出结果一致性较差,分别为71.7%(Kappa=0.410)和51.8%(Kappa=0.200);细菌学阳性与阴性患者T-SPOT·TB试验的斑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试验较传统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更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但不能区分结核活动性与否且费用较高,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结核感染T 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浆膜炎诊断中的价 值。方法 选取2014 年8 月-2016 年3 月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52 例可疑结核性浆膜炎患者,按 最终诊断分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两组行浆膜腔积液的腺苷脱氨酶(ADA)、结核分枝杆菌培养、T-SPOT.TB 及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TB-DNA),比较4 种方法在结核性浆膜炎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 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患者T-SPOT.TB、ADA、TB-DNA 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敏感性分别 为88.2%、45.2%、9.8% 和18.6%,特异性分别为86.0%、80.0%、98.0% 和1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8%、 82.1%、90.9% 和1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2%、41.7%、34.8% 和37.6%。T-SPOT.TB 诊断结核性胸膜 炎、结核性腹膜炎及结核性心包炎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SPOT.TB 与ADA、TBDNA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SPOT.TB 检测ROC 曲 线面积为0.893(59%CI :0.834,0.952)。结论 浆膜腔积液T-SPOT.TB 检测比ADA、TB-DNA、结核分 枝杆菌培养更适用于诊断结核性浆膜炎。  相似文献   

8.
结核分支杆菌扩增体系的建立、优化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并优化结核分支杆菌PCR反应扩增体系,并对所建立的体系进行评价。方法根据GenBank找到结核分支杆菌基因序列,在Primer Premier V5.0软件上设计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体系中MgCl2、引物、dNTP浓度以及引物退火温度优化后建立结核分支杆菌PCR反应扩增体系。通过对,IB标准株、TB临床分离株和临床阳性标本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灵敏性试验以及特异性试验对PCR反应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结果TBPCR反应体系阳性扩增结果为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出现245bp的条带。Mga2、引物以及dNTP在TBPCR体系中优化后最佳终浓度分别为:4mmnol/L、0.04μmol/L以及0.3mmol/L。TBPCR体系的退火温度优化后为55℃。,IB标准株及11B临床分离株和临床阳性标本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TBPCR反应体系对其它细菌无交叉反应。检测限度为10拷贝/止的DNA。结论TB PCR反应体系能够快速对TB标准株、TB临床分离株及临床标本进行结核分支杆菌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阵列芯片技术在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经滨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245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标本(痰液标本125例和痰培养分离菌株120例)。痰液标本同时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和传统培养法检测其结核杆菌阳性率。痰液标本和分离菌株均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进行肺结核耐多药检测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 125例痰液标本经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和痰培养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8.4%(73/125)和24.8%(31/12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520,P<0.001)。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125例痰液标本和120例分离菌株,共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9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7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92例检出耐药者41例,其中耐异烟肼15例,耐利福平19例,同时耐两种药物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胞内分枝杆菌4例,堪萨斯分枝杆菌2例,鸟分枝杆菌1例。结论 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周期短,能同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检测和菌种鉴定,对MDR-TB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采用FQ—PCR技术检测TB—DNA,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计算FQ—PCR和病理学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结果29例临床诊断为结核病的组织标本中,FQ—PCR检测阳性26例,病理学拟诊为结核阳性20例,4例临床诊断非结核病的标本中,FQ—PCR检测和病理学检查都为阴性,两者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66%、90.91%和68.97%、72.73%。结论FQ—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的TB—DNA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结核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T—SPOT.TB检测结核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其作为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给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控制结核感染漫延新法.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和消化内科,不能排除结核病289例,外周血检测T—SPOT.TB 145例,清晨痰培养加涂片144例,对照阳性率.T—SPOT.TB检测阳性率94.4%(137/145),痰培养加涂片41.6%(60/144),经统计学处理P<0.01,T—SPOT.TB检测优于痰培养加涂片.结果 T—SPOT.TB优于痰中找结核杆菌,T—SPOT.TB检测诊断,可在保持高灵性,高特异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结核分枝检出率.结论对早期诊断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该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T—SPOT.TB快速检测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4年结核标本检测结果并比较4种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792份结核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罗氏改良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涂片金胺O染色法及T-SPOT.TB等四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92例标本中共有37例阳性,占4.7%;培养法具有高的灵敏度(100.0%),TB-PCR法特异度可以达到100.0%,金胺O染色灵敏度较低为64.9%,T-SPOT.TB灵敏度为97.3%、但特异度不足90%.结论 金胺O染色和结核培养可以应用于基层医院;对于有条件的医院,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特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科学地结合TB-PCR和/或T-SPOT.TB,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药敏方法,掌握盐城、南通地区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了解耐药分子机制及探索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INH、RFP直接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对收集的47例耐INH、RFP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痰分离株行PCR-自动测序法检测KatG及rpoB基因突变,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参比菌株,应用BACTEC460TB快速培养系统进行自动培养、药敏。结果47例耐INH、RFP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阳性分别为29/47、39/47,两者同时突变率为47%。结论PCR-直接测序法敏感、特异,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适合于临床肺结核患者MDR—TB痰标本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uberculous infection of T cells spot test,T-SPOT.TB)在疑似骨关节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确诊为骨关节结核患者和44例排除结核患者。分别进行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及 T-SPOT.TB,比较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T-SPOT.TB 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5%、75.0%、79.8%。T-SPOT.TB 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P <0.05),而在不同疾病部位(脊柱、四肢关节)及不同病程分组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SPOT.TB 可以作为骨关节结核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崔鲂  杨玲  孟江萍  向瑜 《西部医学》2014,(1):103-104,107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抗结核抗体(38kD—IgG)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入院疑患肺外结核治疗的患者68例,其中确诊结核47例,非结核患者21例。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检测68例患者,并将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SPOT.TB试验检测确诊结核病人的阳性率为78.7%(37/47)明显高于用结核抗体法检测确诊结核病人的阳性率59.5%(28/47)(P〈O.05)。二者的特异度分别为95.2%和71.4%,T—SPOT.TB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测(p〈0.05)。结论T-SPOT.TB检测是诊断肺外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在肺外结核性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结核病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快速检测皮肤感染性肉芽肿组织中的分支杆菌.方法:皮肤感染性肉芽肿患者的组织标本5份,提取组织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PCR产物分别用Hha Ⅰ、Mbo Ⅰ、BstU Ⅰ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RFLP分析,并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从2份临床诊断为游泳池肉芽肿的组织标本中检测出海分支杆菌,从1份诊断为皮肤感染性肉芽肿的标本中检测出结核分支杆菌,此3例结果与培养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另两份标本分别检测出结核分支杆菌和偶发分支杆菌.结论:用PCR-RFLP方法可以快速鉴定皮肤感染性肉芽肿中的分支杆菌,可协助临床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结核分支杆菌H37RV多肽(TB4)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结核分支杆菌多肽(TB4)为包被抗原,应用ELISA法检测69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患者、45例支气管炎患者、7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抗结核抗体水平,计算诊断试验的相关指标.结果 TB4抗原以ELISA法检测结核病的敏感性为76.8%、特异性为95.7%、阳性预测值为91.4%、阴性预测值为87.3%、准确率为88.6%.结论 以TB4为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结核抗体,可用于临床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技术在疑似淋巴结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6.4-2018.4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初诊疑似淋巴结结核患者的淋巴结标本,分别应用Xpert MTB/RIF、病理检查及BACTEC MGIT 960液体快速培养对样本标本进行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计算Xpert MTB/RIF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Xpert MTB/RIF与病理检查及BACTEC MGIT 960液体快速培养诊断效能。以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计算Xpert MTB/RIF检出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结果:100例疑似病例中最后临床确诊88例淋巴结结核。以最后临床确诊的88例淋巴结结核病例为金标准,Xpert检测、病理及960液体培养检出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度分别为95.45%(84/88),69.32%(61/88)和 23.86%(21/88),特异度为100%(12/12),100%(12/12)及91.67%(11/12)。Xpert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病理(χ2=20.711,P<0.01)和960快速培养(χ2=93.701,P<0.01)。在药敏试验证实的5例利福平耐药中,Xpert全部检测出rpoB基因突变,检测敏感度为100%(5/5)。结论:Xpert MTB/RIF方法在诊断淋巴结结核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尤其是在病理疑似和菌阴性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具有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痰萋-尼氏染色和结核培养检测方法在HIV感染者中筛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和结核培养(培养同时做中性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和Bact/Alert 3D系统培养)检测方法对2097份HIV感染者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萋-尼氏染色和结核培养法检测痰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15.2%;318份标本培养阳性,其中94份标本涂片阳性,224份标本涂片阴性.结论 结核培养能提高HIV感染者中筛查肺结核阳性检出率,有助于HIV感染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低,作为HIV感染者中筛查肺结核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0.
申杰 《中外医疗》2012,31(24):159-160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菌素试验(TST)在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两者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患结核的9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TSPOT.TB和TST试验,比较二者对结核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结果 90例疑患结核患者确诊结核28例。TSPOT.TB实验在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准确度等方面显著优于TST(P〈0.05);TSPOT.TB的LR+值明显高于TST,LR-值明显低于TST,TSPOT.TB和TST的一致性弱(K〈0.4)。结论 TSPOT.TB较TST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TST更适于作为结核筛检试验,也适用于肺外结核的检测及结核的排除诊断。TSPOT.TB受免疫抑制影响小,应作为有免疫抑制危险因素患者隐匿性结核的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