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脉冲电镀制备Ni-Mo合金镀层及其析氢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脉冲电镀法制备Ni-Mo合金镀层过程中电镀条件对Ni-Mo合金镀层组成、表观形貌以及析氢性能的影响.当n(Ni)∶n(Mo)<1时,随着钼盐的加入,镀层中的Mo含量逐渐下降,镀层的析氢过电位升高;利用脉冲电镀制备的Ni-Mo合金镀层均匀、平整、致密,其中w(Mo)在30%左右的Ni-Mo合金镀层呈非晶态结构,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80℃,η200=62 mV)以及较高的耐蚀性.经100 h电解后(33%NaOH溶液中),镀层非晶态结构被破坏.随着Mo的溶出,镀层孔隙率增大并出现鼓泡现象.  相似文献   

2.
研究 Al-Cu(4.3%)合金中第二相(θ′、θ相)对蠕变的影响,蠕变温度为140-190℃(413-463°K),蠕变应力为10-20公斤/平方毫米.结果表明:含θ′相和含θ相的合金的稳定蠕变速度与温度、应力的关系都遵守:ε_=Aexp(-(Uo-ασ)/kT)规律.含θ′相合金的激活能 U_o(θ′)=13600卡/克分子,含θ相合金的激活能 U_o(θ)=36000卡/克分子.温度一定,应力较低时,含θ′相合金的蠕变速度较含θ相合金的小,但应力增加,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即存在所谓“转折应力”.蠕变温度增加转折应力增大.认为控制含θ′相合金的蠕变机构是位错切过θ′相.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蠕变后试样的组织.理论上估计了位错切割θ′相所需的激活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国外ZnAl27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发现其作为轴承合金尚不够理想,经调整其成分,并对有关成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得出一种新型合金材料——ZnAlCuMn合金.经过试验新合金的性能作为轴承合金比ZA27好,比ZQSn6-6-3更优越,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轴承合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铸造共晶Al-Si合金断口及析出相的分析研究了拉伸过程中基体内析出相的断裂特点.结果发现:拉伸过程中基体内初、共晶硅以穿晶断裂为主,这与颗粒内部存在的结构缺陷有关;直径小于2.0μm的初晶硅能够抑制二次裂纹的扩展.块状富铁相表现出穿晶断裂特点,鱼骨状富铁相中的微裂纹沿一次枝晶轴向生长.富铜相对裂纹扩展具有强烈地偏折作用;以富铁相为核心析出的富铜相能抑制富铁相中微裂纹的形成.提高合金中Cu含量可以降低富铁相的有害作用,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有关因素对高比重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金的钨含量高于95%时,则主要因素即成形压力对合金的最终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规律对高比重合金的研究与生产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Cu-6%Ag和Cu-24%Ag,并进行退火和时效处理,观察了合金中析出相与基体的位向关系及界面结构,分析了析出相对合金强化和导电特性的影响. 析出相与Cu基体之间具有(100)Cu∥(100)Ag及〈110〉Cu∥〈110〉Ag位向关系,存在半共格界面,在(111)面上平均每隔9个晶面间距出现一个刃型位错以协调点阵错配. 析出相与Cu基体这种特定的位向关系及界面结构能有效地阻碍基体中位错的运动,在产生析出相强化作用的同时几乎不影响合金的电传导行为. 随Cu-6%Ag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数量增多,合金硬度显著上升而电阻率持续下降. 时效过程中析出相数量、形态及界面结构是导致合金力学和电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应用导数理论,提出了相对导数的概念,并说明相对导数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相对导数的某些运算法则,并给出了它们的详细证明.此外,还研究了反函数的相对导数.最后给出了高阶相对导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选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作为助交联剂,在密炼机里熔融共混制备PP/ABS合金.对制得的产物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最佳的添加量为DCP 0.2%(质量分数),TAIC4%(质量分数);在制得的PP/ABS合金的基础上,先单独添加阻燃剂N,N-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BT-93W),然后进行BT-93W和阻燃增效剂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DMDPB)复合添加,对制得的两种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阻燃协效剂DMDPB复合BT-93W使用时,在不影响阻燃性能的情况下,能大幅度减少BT-93W的用量,减少其对材料力学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于相对静止论的感应引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对静止论原理:物体有保持和恢复相对静止的属性,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时,要产生感应引力.我们认为日食期间重力异常减小现象就是感应引力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熔铸GH136合金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于枝晶间的大的未溶一次相粒子能降低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粒子的作用机构有两个,其一是激发主裂纹的早期萌生,其二是自身形成内疲劳源,通过内源的生长及与主裂纹的联结加速材料的破坏。 这两种作用机构均与裂纹扩展速率有关。在高裂纹扩展速率下(或高应力幅值),粒子的有害作用被减弱,反之,其有害作用加强。采用提高固溶温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一次相粒子,使材料在低交变应力范围的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
增强相对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热模压成型的方法,在热塑性聚酰亚胺(TPI)中添加玻璃微珠(GB)、玻璃纤维粉(GFP)和短切玻璃纤维(SGF)进行复合增强,研究了3种不同形态填充材料及其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摩擦磨损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填充物填充量的增加,所制得复合材料的刚性明显提高;并且填充物长径比越大,其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制得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较低的体积磨损率及线膨胀系数。采用SGF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也随其填充量的增加显著增大,而采用GB及GFP填充的材料则呈下降趋势。采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断裂面的结构形貌,初步分析了其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相对渗透率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单家寺油藏的温度-相关相对渗透率,就温度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作了解释,并就文献上已发表过的温度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的两种主要对立观点作了论述,对计算温度-相关相对渗透率的表达式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以正癸酸及N-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不同加水顺序条件下癸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简称DIAS).以红外谱图对2-壬基-N-羟乙基咪唑啉(化合物1)结构进行跟踪,对样品总固含量、氯化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样品有效物含量.通过对样品表面张力和泡沫力的测定,探讨了2-壬基-N-羟乙基咪唑啉两性化时加水顺序对样品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DIAS合成中,两性化时先加水所得样品2b有效物含量、CMC值和泡沫力均略高于两性化时后加水所得样品2 a相应的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6.
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和Na2O含量对引入β沸石的FC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催化剂在780℃下经100%水蒸气处理4h后,影响FCC催化剂催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Na2O含量对催化剂初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催化剂在780℃经100%水蒸气处理17h后,p沸石的Na2O含量对分子筛骨架稳定性的作用增大,从而导致引入高Na20含量的β沸石的Na2O催化剂的微反活性比低Na2O含量样品的活性有所下降,同时使低碳烯烃和异构烷烃的产率降低。因此,引入FCC催化剂的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要大于80%,并要求其Na2O含量低于0.1%。  相似文献   

17.
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和Na2 O含量对引入 β沸石的FC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催化剂在 780℃下经 10 0 %水蒸气处理 4h后 ,影响FCC催化剂催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 ,Na2 O含量对催化剂初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催化剂在 780℃经 10 0 %水蒸气处理 17h后 ,β沸石的Na2 O含量对分子筛骨架稳定性的作用增大 ,从而导致引入高Na2 O含量的 β沸石的FCC催化剂的微反活性比低Na2 O含量样品的活性有所下降 ,同时使低碳烯烃和异构烷烃的产率降低。因此 ,引入FCC催化剂的 β沸石的相对结晶度要大于 80 % ,并要求其Na2 O含量低于 0 .1%。  相似文献   

18.
选取低合金钢12Cr1MoV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表明,12Cr1MoV钢中存在2种主要结构模型:不含C单元-αFe和含C单元-αFe-C。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利用MaterialsStudio软件的CASTEP模块对模型进行计算,计算出基体的结合能、费米能级,从而分析出不同合金元素对基体的腐蚀性及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含C基体和不含C基体有以下共同结论:1)对于提高基体的稳定性,Mo元素的作用要强于Gr元素与V元素;2)对于提高基体的抗氧化性,Cr元素的作用要强于Mo与V元素。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黑白显影液,彩色显影液的主要成分,对其中的化学试剂性能和显影液的配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磁化处理,及合金的微观结构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Fe-Ga合金阻尼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通过不同的合金成分设计,热加工及磁化处理方法优化提高合金阻尼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