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合成了双水杨醛缩4,4,-二氨二苯甲烷铜(Ⅱ)金属有机配合物,并以此配合物为中性载体,制得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在pH值为4.0~8.5范围内对水杨酸根离子有较好的Nernst响应,且呈现反Hofmeister序列行为.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其线性范围为2.7×10-5~1.0×10-1 mol/L.通过UV-Vis、交流阻抗技术分析了电极响应机理,将该电极初步应用于药品分析中,其测定结果与经典滴定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研究了两类新的希夫碱Co(Ⅱ)配合物作载体的碘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行为,交流阻抗和紫外可见光谱实验证明载体对碘离子呈现出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载体与碘离子之间存在独特的相互作用:荷电离子添加实验表明,载体的配位方式对碘离子选择电极的作用机制有决定性的作用。用配位Co(Ⅱ)希夫碱配合物作载体的电极通过中性载体作用机制对碘离子呈现能斯特电位响应;而六配位Co(Ⅱ)希夫碱配合物作  相似文献   

3.
在Cd(Ⅱ)离子浓度为1.00×10-4-5.00×10-4mol·dm-3、配体与金属浓度比为50-200条件下,改变溶液的pH值, 用示差脉冲极谱技术研究Cd(Ⅱ)-氨基乙酸酰胺体系。依据极谱峰电位随溶液pH和自由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关系,推测溶液中存在MHL、ML、ML2、ML3,和ML3,(OH)等五种金属配合物。用计算机分析程序,通过求解体系的质量平衡方程及拟合实验配合物形成曲线,优化得到MHL、ML、ML:、ML,和ML,(OH)五种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ogβ)分别为9.38±0.03、2.89±0.04、4.86±0.13、6.82±0.03和10.24±0.14。  相似文献   

4.
缓蚀剂的筛选评定通常采用失重法,但因介质对铜的腐蚀较小,因而失重法的测量误差大,而利用电化学分析仪在一定的介质中对腐蚀下来的铜离子进行测定,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本文采用MEC—12A多功能微机电化学分析仪与APPLE—Ⅱ型微型计算机配套使用,在专用软件控制下,利用方波技术进行铜离子测定,同时控制对铜缓蚀的影响因素,如pH值和缓蚀剂的浓度。根据溶液中铜离子的多少,就可判断铜缓蚀的  相似文献   

5.
戊二醛偶联组氨酸修饰金电极测定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戊二醛偶联组氨酸修饰金电极的方法 ,并以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方波伏安法建立了一种检测痕量铜离子的新方法。在铜溶液中搅拌富集 ,铜离子与修饰电极表面的组氨酸形成配合物吸附在电极表面 ,在磷酸缓冲液 (pH 6 8)中 ,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进行检测时发现在 1× 10 - 1 2 ~ 1 8× 10 - 1 1 mol/L和 5× 10 - 7~ 2 1× 10 - 5mol/L之间方波伏安还原峰电流与铜离子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最低检测限可达 0 5× 10 - 1 2 mol/L ,并对可能的检测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螯合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p)和B3LYP/LanL2DZ混合基组水平上,分别计算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离子(DDC-)和铬、铜、钴、锌、铁、镉6种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前线轨道能级、配位能△E、考虑基组重叠误差后的配位能△EBSSE、零点振动能校正后的配位能△EZPE及自然电荷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配合物的稳定性与能级差△ε及配位能△EBSSE、△EZPE的绝对值密切相关,△ε及△EBSSE、△EZPE的绝对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6种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重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rDDC]2+>[CuDDC]+>[CoDDC]+>[ZnDDC]+>[FeDDC]+>[CdDDC]+。在形成配合物的过程中,电子从配体DDC-流向重金属离子,电荷转移越多,配位能的绝对值越大。  相似文献   

7.
Hadjiioannou等基于某些生物碱与苦味酸形成离子对缔合物沉淀,以苦味酸根离子电极指示,电位滴定马钱子碱、罂粟碱、奎宁与可卡因。本法以类似方法测定马钱子碱,二甲马钱子碱与黄连素,亦得到良好的结果。对于硝酸马钱子碱的电位滴定,其pH范围为2—7,最佳酸度为pH=6。当pH>10时,发生沉淀,不能进行滴定。对于二甲马钱子碱的电位滴定,其pH范围为1—8,通常pH5—6较为适宜,当pH>9时,发生沉淀。  相似文献   

8.
四(对—二硫杂环己烯)四氮卟啉合铜(Ⅱ)的氨敏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卟啉类配合物气敏特性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Tredgold等~([1])报道了Cu(Ⅱ),Co(Ⅱ),Ni(Ⅱ),Mn(Ⅱ)等金属卟啉配合物和无金属卟啉对NO_2,H_2S,CO的敏感性;文珂等~([2])研究了四个脂肪碳链的双亲性卟啉及其配合物对氨的敏感性.本文用四(对一二硫杂环乙烯)四氮卟啉合铜(Ⅱ)(即CuTTTAP)制作成厚膜旁热式电阻气敏元件.在研究了气  相似文献   

9.
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测定沉淀的溶度积的方法多为测出离子活度按活度乘积直接进行计算。作者在前文中介绍了利用滴定曲线方程式和最小二乘计算处理求得溶度积和等当点的方法。本文用自制的苯扎溴胺药物电极和服止宁药物电极,测定了它们与四苯硼钠形成缔合物沉淀的K_(sp),还用铜、铝离子电极测定了邻氨基苯甲酸和铜铁试剂与Cu~(2+),pb~(2+)离子生成沉淀的K_(sp)。用回归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通过水热反应,以对羟基苯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PHBA]_2(H_2O)_3} (H_2O)_3,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c2(1),晶胞参数为:a=2.4428(5)nm,b=1.14476(17)nm,c=0.72516(11)nm,α=β=γ=90.00°,V=2.0278(6)nm~3,Dc=1.578g/cm~3,Z=4,F(000)=1004。最终偏离因子R_1= 0.0304,wR_2=0.0796。配合物中Cu(Ⅱ)离子与2个对羟基苯甲酸的2个羧基O原子及3个水分子中的3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三角双锥结构,铜位于结构中心。结合晶体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11.
砷在进入生物体后,可通过对基因损伤和基因表达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发挥其毒性。本文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As3+与DNA4种碱基的配位作用。从理论上确立了As3+与4种碱基的配合特征和各种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以及As3+对4种碱基配合的选择性。当As3+与碱基结合时,最多能与3个碱基配体形成稳定构型,我们共得到17个稳定的三配体配合物。其中,As3+与O和N所形成配位键As-O和As-N的键长范围分别为(1.76~1.85)?和(1.88~2.01)?。As3+与4种不同碱基作用时,倾向与鸟嘌呤发生配位反应,且易于结合位点羰基O处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Cu(ClO4)2和phen(phen=1,10-邻啡罗啉)合成配合物[Cu(phen)2Cl(ClO4)]n,并表征其结构,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参数:a=1.2666(2)nm,b=1.1219(2)nm,c=1.7225(2)nm,β=111.462(8)°,V=2.2779 (6)nm3,wR=0.071。在晶体中两个邻啡罗啉氮与中心铜离子配位形成2个五元环,4个氮和氯原子与中心铜形成变形四面锥,配合物之间邻近邻啡罗啉的芳环通过π…π作用形成一维结构,通过Cl…H和O…H“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结构,邻近邻啡罗啉的芳环相互平衡组成π…π作用形成一维结构。量子化学(HF/LanL2DZ)计算表明,在配合物中HOMO电子(由铜原子的d轨道、氯和氮的p轨道)向LUMO和LUMO-1(碳原子的p轨道)转移。  相似文献   

13.
瓜环是一类由亚甲基桥联苷脲单元形成的新型笼状大环化合物,环绕在其端口极性较强的羰基形成了阳离子键和位点,可以通过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和与脲羰基的氢键作用来键合金属离子,这类化合物在环境、医药及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个五员瓜环(Q[5])桥联K~+和Gd~(3+)形成的新型一维配位聚合物{KGd(H_2O)_3Q[5]}_n-(ClO_4)_(3n)Cl_n·7nH_2O。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结构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中Q[5]起着一个双五齿配体的作用,每个端口的5个羰基氧原子分别和钾离子和钆离子配位,Q[5]空腔内包结一个氯离子,和钆离子配位水分子同时和K~(+i)(i=x,y-1,z)配位,化合物本身形成沿b轴延伸的一维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4.
水溶液中,铜—草酸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文献中已有很多的报导。但是,不同方法测定的结果相差较大。而关于非水介质中铜—草酸配合平衡的研究,文献中尚无报导。七十年代以后,国外文献中关于非水介质已中配合稳定常数的测定报道愈来愈多。其中用离子选择电极进行测定的,例如,用硫化亚铜膜电极测定乙腈中铜(Ⅰ)与卤素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用阳离子玻璃电极对乙腈中钠、锂、铊等的配合物以及用氟电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了絮凝剂(丹宁酸)的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等条件对纤维素酶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絮凝剂沉淀纤维素酶的最适条件为 :絮凝剂的浓度4.0mg·g-1,离子强度1.0~20.0mg·g-1 的氯化钠 ,酶液的pH值为5.0~6.0时效果最好。沉淀物用的20mg·g-1 PVP(聚乙烯氮戊环酮)溶解 ,在浓缩5倍的条件下 ,滤纸酶产率达到74.0% ,酶的纯化倍数提高5.8倍。  相似文献   

16.
作者等制得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用基质聚合物——多嵌段聚醚氨酯脲(PEUU),其熔融温度高达180℃以上,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力学性能,在水中既不溶解也不溶胀,而且不溶于大多数普通有机溶剂,它具有典型的两相结构,即由聚醚链段(“软段”)形成的非晶区和聚氨酯脲链段(“硬段”)形成的结晶或半结晶区构成,能与多种无机盐形成配合物,与碱金属盐形成的配合物是一类室温离子电导率比较高的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而且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ISFET)基本结构及其电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应用标准CMOS工艺实现的多层浮栅结构pH-ISFET.利用CMOS标准工艺中LPCVD淀积的Si3N4钝化层作为氢离子敏感层,pad工艺形成微区域独立传感窗口.片上集成100 μm×100 μm电极提供参考电位,消除了外加参考电位引起的溶液电压分布不均的现象.缓冲液从pH值1-13范围内对ISFET进行了测量,器件阈值电压随溶液pH值变化的平均灵敏度为44 mV/pH,线性度在10%范围内.本结构可用于生物微环境pH值集成传感芯片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金属离子极谱峰电位的精确拟合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验测定的铋离子示差脉冲极谱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1)用修正的Gaossian方程拟合实验测定的极谱曲线,得到精确至±0.05mV的极谱峰电位;2)用极谱数据计算机分析系统CFC-Ⅱ计算因Bi(OH)~(2+)络合物的形成而造成的极谱峰电位移动值;3)对校正过的金属离子极谱峰电位值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得到整个pH区间铋离子(Bi~(3+))的示差极谱峰电位值。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2.5时,可以利用关系式E_p(mV)=-0.252[pH]~4+5.8748[pH]~3-37.673[pH]~2+94.303[pH]+19.1计算科离子的极谱峰电位(相对于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当溶液的pH值在2.5以上时,铋离子的极谱峰电位为101.13mV  相似文献   

19.
该文研究了以安息香缩硫代氨基脲合铜(Ⅱ)为中性载体的硫氰酸根离子(SCN-)选择性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SCN->Ⅰ->ClO4->NO3->Br->SO32->Cl->NO2->SO42-.该电极在pH 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0×10-1~8.0×10-5mol/L SCN-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5.0 mV/pSCN-(25℃),检测下限为4.0×10-5mol/L.采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以及配合物本身的结构对电极电位响应行为的作用机理.将该电极用于工业废水中硫氰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离子敏感场效应管传感器(ISFET)是一种微电子化学敏感器件,它既具有离子选择电极对敏感离子的响应功能,又保留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是离子选择电极的制造工艺和半导体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ISFET是全固态器件,体积小,易于微型化和多功能化。它本身具有高阻抗转换和放大功能,集敏感器件与电子元件于一体,因而简化了测试仪表和电路。又因其响应迅速,故适用于临床监测和药物生理的动态研究。1975年,Moss等人利用缬氨霉素PVC敏感膜制成K~+-SFET。我们以含丁卡因的离子缔合物为活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