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电影建筑,即电影中所表现的建筑影像。建筑与城市的精神任务是营造我们的现世感.完美地衔接自我和世界体验的层面,而电影建筑关注于电影如何在脑海中构建和创造精神空间从而反映人类精神、思想和感情中内在的短暂的建筑形象。真正的建筑是在由物质建造的空间和主体精神空间之间的经验感觉和意义的交流。一次积极的建筑体验基本上是对自我的强化经验.这种经验确凿和舒适地将人置于文化整体之中。很显然,电影艺术能够使建筑行业本身对这种交流的微妙性的体察更加敏锐。  相似文献   

2.
鲁安东 《建筑师》2008,(6):5-13
建筑是凝固的电影,电影是消解的建筑。本文回顾了电影建筑在三个不同时期的范畴、理念和试验,并在当代研究文脉下,将“电影建筑”定义为一种独立的常规研究方法.一种使用空间投射的艺术/技术来建造现实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上世纪二十年代,法国建筑师马勒-斯蒂文斯(Robert MalletStevens)(1)为电影《无情的女人》L'inhumaine (1924)完成了场景设计,进而开启了电影艺术与建筑艺术比肩而行的百年之路。电影工作者与建筑师们利用影像技术呈现脑海中未来的建筑,重现已被销毁的人类建筑瑰宝,展示现有的建筑众生相。而不同的建筑空间也为电影叙事的多样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电影与建筑  相似文献   

4.
单军  张悦  陈宇琳 《新建筑》2008,(1):48-53
“电影北京”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建筑与城市设计教学的课题之一,通过对电影与建筑和城市之间关联的探讨,分别以“建筑的社会性”和“建筑的艺术性”为侧重点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并基于第一阶段教学评图的反馈,以“电影北京(2)”的两个习作为例展开分析,既是从电影出发对建筑与城市设计教学的一次探索,也是从建筑与城市的视角对电影的一次学习。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叙说事件的一种现代媒介,也是体验空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聚焦于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的"情感三部曲",从城市、街道和建筑三个递进的维度分析这三部电影影像中的空间操作,分析电影语言与建筑表现在空间构成、表意系统上的关联性,探讨了20世纪现代艺术语境中,电影与建筑学定义中的空间概念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该文就建筑与电影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建筑与电影"叙事性"的内在逻辑进行探索,揭示了其内在的关系,并希望借此使两种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建筑师来说,电影可能是最接近建筑的艺术形式,电影在时空关系的构建、叙事的逻辑等都可能超越了建筑所表达的范畴,这是值得借鉴的。蒙太奇,作为电影创作的手段,将一个个镜头组成一个段,一个个小段组成一大段,一个个大段组织成一部电影。这样的切割在建筑空间构成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借用影视剧中蒙太奇手法组织安排建筑空间的结构顺序,来改变对空间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电影和建筑都是关于空间的艺术,两者存在内在审美的一致性。互文性作为一种源于文本理论的概念,可以有效地建立电影与建筑的互动。该文应用互文性理论,将姜文的两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邪不压正》与建筑元素并置,以具体的屋顶、门窗和楼梯为例,阐明了两类异质文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探讨了建筑意象在电影中是如何实现自身文化精神与观众荧屏认同的对接。最终,揭示出电影与建筑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及其三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电影是影音的文化。电影讲述建筑里的故事,建筑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场景。如今,中国早已走出了露天放电影的日子,舒适的新型超功能影院层出不穷;为电影拍摄而建造的影视城或是因电影而闻名的村落景观大放异彩:这是一个电影与建筑同步共振、争岩发展的年代!  相似文献   

10.
正电影艺术与城市空间建筑学和电影都属于世界七大艺术,而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就源于建筑学。城市空间既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客体,又是电影中故事展开的舞台。电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城市。没有去过某个城市的人,可以通过有关那个城市的电影对其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去过那个城市的人,则会通过电影对城市产生新的认识。电影也是城  相似文献   

11.
电影是多维度的空间艺术,文章探究了以心理为背景下的多重空间维度,由实景空间到空镜空间再到虚无空间,分别对角色心理以及观众心理作对应的探讨,将电影空间的表现技法与人物心理状态相对应,揭示空间艺术对建筑和生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影像之名——电影艺术与建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苏  仲德崑 《新建筑》2008,(1):19-25
试图考察电影艺术与建筑实践的关联性及其对建筑实践的影响.电影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不仅能给建筑提供具体风格或形式上的灵感和借鉴,更为深刻的方面在于电影关联和组织媒介的方式。电影早已不仅是被观看的再现式活动图像.它对我们身处的时空所进行的创造性实践,开启了思维与影像的可能维度。其实践不仅使自身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而且,电影的表达手段和建构策略也成为时代性的认知和感知方式。如今。再现现实的技术手段发展为解放了的影像文化.对具象空间的拟仿成为实践着的思维策略。电影反作用于现实,开拓了新的空间向度,这一实践中的媒介美学,显然亦能给建筑实践带来深层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现代艺术的勃兴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发展,造就了建筑与艺术理论之间紧密的关系.关于建筑与艺术关系的研究,是将建筑看作为社会、城市及空间、场所的艺术,并通过艺术重新认识建筑.该书则主要探讨了建筑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建筑与绘画、建筑与摄影、建筑与电影、建筑与文学、建筑与音乐.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2008,(1):111-111
建筑是凝固的电影!电影正取代音乐成为最接近现当代建筑的艺术形式:建筑与电影都具有空间和时间结构;二者都有明显的公共性并表达人的存在空间;电影需要建筑来定义和组织空间、而建筑的经验具有强烈的电影性(动态视觉)。从1920年代以来,建筑和电影就有着密切联系。许多现代建筑师利用电影的视觉性和公共性来试验新的建筑语言或者表达现代建筑理念,因而吉迪翁(S.Giedion)说"只有电影才能让人理解新建筑"。另一方面,建筑作为最重要的场景元素被用于电影对叙事和表达的探索,例如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关于"电影建筑"的建筑文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新建筑》2008,(1):4-8
对帕斯考·舒宁(Pascal Schoning)的<一个电影建筑的宣言>的文本进行了解读.通过追溯帕斯考个人的经历和其建筑理念形成的关系.试图理解其.电影建筑"主要的议题、概念的构筑和达成的方式,并试图说明在帕斯考·舒宁的定义中,"电影建筑"不是关于电影和建筑之间再现与参照的关系.在此,"电影"表达的是一种建筑的理念,即物质实体消隐的过程对人的感知和心理体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9)
电影语言通过声音与图像等多元方式,经过编剧与导演、演员、剪辑师的艺术创作,才能够达到传情达意的重要目的,电影修辞能够使电影处于临近真实的状态,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探究电影艺术与电影修辞的重要内涵,分析电影语言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借用电影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蒙太奇对建筑叙事空间建构的意义,先探讨了电影和建筑在时空结构、时间性、叙事性等维度的紧密联系,将叙事性作为电影和建筑的共同内涵;进一步从叙事的角度阐释了建筑是什么,分析了蒙太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契合建筑的、作为叙事结构的蒙太奇,并以此为联系两者的桥梁;最后以建筑蒙太奇作为工具分析了建筑的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吴凡 《华中建筑》2012,30(4):12-14
电影和建筑都是叙事的艺术,电影是空间化的叙事,建筑是叙事化的空间。该文从空间体验的角度探讨了电影的叙事安排对建筑空间创作的借鉴意义,旨在体察两门学科的微妙交流,并将此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9.
电影中的城市空间——街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明 《华中建筑》2006,24(9):41-43
“街头”即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是主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市民的日常公共生活。该文通过分析意大利电影《玛莲娜》中几个片断所表现的城市空间与行为,解读了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城市街巷空间.并尝试借助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拓展城市设计者认知城市空闸的横向视野和纵向视野。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青岛电影博物馆方案设计理念的介绍,在这一主题性博物馆的设计中致力于将海洋文化、视听艺术与开放性理念进行融合,从城市坐标、空间体验、形象塑造三个方面解读了观众与建筑、建筑与电影文化融洽共生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