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测试了某铜镍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铜镍矿区和对照区土壤背景值。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水流、风力等对废石堆场周边区域重金属扩散、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是Ni、As元素高背景区,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除As元素超标外,总体质量较好,As元素超标与该地区背景值偏高有关。废石堆场周边区域,水流、风力等因素对重金属扩散传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应用地球化学资料评价陕西某区土壤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系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其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上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但中污染区和重污染区占研究区面积的16.5%,土壤环境质量属于局部污染严重。该研究评价结果为农、牧、林业的规划提供了基础的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选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塔里木盆地东南,阿尔金山西段,选用ASTER遥感影像,在空间数据库中将研究区环形构造分为三类,结合图像增强处理、地形地貌以及与地质体、构造间的关系,对研究区环形构造进行了系统解译。  相似文献   

4.
采空区激光探测技术在铜坑矿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地下开采形成的大量采空区是危及矿山安全的主要灾源之一。准确掌握空区形态、大小和边界,是进行空区处理、控制因空区引发的灾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然而,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准确获取采空区相关信息。文章以铜坑矿探测空区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CMS探测的工作原理及探测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三维激光探测系统(CMS)探测空区,研究了基于Surpac的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技术。实现了空区体积、顶板面积、实际边界、采场贫损指标及矿柱回采爆破设计的可视化计算方法。实践表明,CMS的成功应用为我国矿山空区动态监测及安全预警等相关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研究区进行了地质调查、物探检查,对矿化体辅以有效的槽探、坑探等山地工程,查明研究区矿化体形态、产状、规模、厚度及分布特点,并结合环境地质条件圈出矿化潜力较大的靶区。结果表明,普查区范围内存在铜、铜铅、铅锌矿化体7处,进一步扩大了普查区找矿远景,为下一步工程验证提供了充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酶的活性.[方法]通过采集流沙,自然植被区,1956、1964、1981、1987、1990年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表层样品(0-5 cm),对各类型土壤的脲酶、蔗糖酶、磷酸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固沙年代土壤表层(0-5 cm)酶活性大小依次为自然植被区>1956年人工植被区>1964年人工植被区>1981年人工植被区>1987年人工植被区>流沙区;同一年代回沙植被区,不同地形之间土壤表层(0-5 cm)酶活性大小依次为迎风坡>背风坡.[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提高人工植被固定沙丘工程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嫩江Ⅲ级成矿带之多宝山—黑河Ⅳ级铜、钼、金、铁、锌成矿亚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来,通过开展省补“矿调”项目,相继在该区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矿点和矿产地,显示了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航磁异常与金成矿关系,对研究区主要的控矿因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初步建立和总结了本区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为该区下一步金矿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大资源储量,降低找矿风险,运用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和吸附相态汞等多种研究方法在马鹿坪金矿普查区东北侧研究区进行金矿预测研究。根据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特征,土壤地球化学金异常和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特点,对普查区的找矿前景作初步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地球化学和吸附相态汞结合法是这一地区较有效的化探找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位于我国重要的金、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在分析研究区地质、物化探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区矿化程度较低,加之深部没有控制.首先应加强区域性构造的研究,研究区域构造格架,建立区域构造体系,对控矿构造进行理定.采用构造地质法、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高密度电法测量等综合方法进行研究区资源潜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以及多期岩浆活动,成就了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钨、锡、铅锌、铜、铁矿产,本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探讨,为该地区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DPIS是基于“信息量法”的一个优选找矿远景区的矿床位置预测系统。在松潘一摩天岭地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区内已有的地、物、化、遥资料。该项工作分为3个重要步骤:基础数据准备、找矿综合信息标志的选取、综合信息找矿远景区的圈定,其中最为重要关键的一步是标志的选取,专家知识是最终预测成果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找矿突破,在六盘山地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并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分析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2处找矿远景区,即铅洞山找矿远景区、三关口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木洞沟深部存在木桐沟隐伏背斜,其北部为寺沟隐伏背斜,南部为东塘子隐伏背斜,三个背斜均呈近东西向平行排列,都是由东向西侧伏,三个隐伏背斜特征极其相似,寺沟、东塘子隐伏背斜深部找矿都取得了可喜成果,木桐沟隐伏背斜,尤其是南翼未开展过深部找矿工作,根据其地质特征,及与相邻的寺沟、东塘子隐伏背斜对比,木桐沟深部,尤其是深部隐伏背斜南翼是寻找深部隐伏盲矿体的最佳部位,具备找矿的条件、深部找矿潜力,应积极开展木桐沟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桂西北地区超微粒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为利用DPIS软件进行该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提供了理论支撑。运用DPIS软件在桂西北金矿区提取对成矿有利的地质信息,并筛选地层、构造、化探异常和金属矿产等有用的找矿指示标志,进行信息量法统计预测,从而自动生成信息量色块图和信息量等值线图。基于信息量法统计结果,圈定出3处A级找矿预测区、2处B级找矿预测区和3处C级找矿预测区,简述了各找矿预测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为今后在桂西北地区寻找超微粒浸染型金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亚林 《铜业工程》2020,(1):31-34,60
通过对金川矿区概况及金川矿床特点,特别是从所处成矿带位置、物探异常特征、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矿体向下延深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论述,认为金川深、边部找矿潜力巨大。同时,详细论述并推荐了2个矿区深部找矿靶区:Ⅰ矿区与Ⅱ矿区接合地段深部和Ⅱ1矿体与Ⅱ2矿体接合地段深部;1个矿区周边及外围找矿靶区-Ⅲ矿区南侧区域;为金川矿床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东牙克石市雅鲁大东沟一带钼矿前景远大,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但由于前期投入工作主要为地表调查和少量深部钻孔验证,使本区未取得较好找矿成果。本文主要利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论述了大东沟—横道沟一带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其找矿标志,希望可以为本区开展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河南舞阳铁矿田经山寺矿床外围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山寺矿床是舞阳铁矿田内的三大矿床之一。目前,在经山寺矿区500 m以上已探明资源储量22 409万t,其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根据矿体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构造变动特点,分析该区矿床成因类型、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达到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目的。研究认为,矿床是在滨海环境下直接沉积形成的,矿床类型为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建造铁矿床。在矿区已控制的范围内,矿层继续向深部延伸且厚度无变薄趋势;另外,矿区西侧外围及南侧500 m以下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下一步找矿方向应锁定在经山寺至铁山矿区的15 km范围内,以及从舞钢市姚庄至叶县南房庄20 km内的三角地带。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冻土区找寻隐伏矿床的难度很大,选用传统的物化探技术手段并未取得找矿突破。本次研究采用土壤离子电导率和地电提取测量法在高寒区--扎家同哪金矿区开展隐伏矿找矿预测工作,在未知区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靶区,其中,Ⅰ类找矿靶区异常规模较大,位于测区中部,成矿条件好,应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勘探区。此外,选择研究区4号勘探线作为已知剖面,开展了方法有效性和可行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已知矿体上方有明显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地电提取Au元素异常,进一步证实这2种方法组合在青藏高原冻土区的找矿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验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青藏高原冻土地带的找矿有效性,在青海多彩玛铅锌矿区开展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铅锌矿的可行性及找矿预测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证明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青藏高原冻土地带寻找隐伏铅锌矿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对青海多彩玛铅锌矿区深部开展了找矿预测,发现了多处地电化学异常,并结合地质成矿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圈定了具有找矿前景的Ⅰ、Ⅱ号靶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佛子冲矿床是目前广西内最大的铅锌银矿床,是目前广西的重点金属矿区之一。本文主要对佛子冲铅锌矿田的背景进行论述,在已有的地质勘查局在该区找矿、勘探、科研等积累的大量地质资料为基础,并结合桂林地质学院、桂林矿产研究院、中南工业大学在该区的调研成果和测试资料,进而对佛子冲的矿田成矿特征及矿产分化带规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旨在提供本区深部找矿靶区和为今后的矿田及矿山深边部找矿提供找矿方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