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世界有色金属》2002,(3):33-34
1超浓相输送技术的产生及在我国开发的背景超浓相输送技术最先由法国Pechiney铝业公司开发成功,并应用于G系列120台280kA电解槽上,原名为HyperdensePhaseSystem,到目前为止国外拥有该技术的也只有Pechiney一家。超浓相输送技术属气力输送中的流态化输送技术。在超浓相输送过程中,首先让低压风通过分配板使槽内物料流态化,使其具有流体的性质,同时沿输送方向建立起料柱差,当料柱差所产生的推动力足以克服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时,流态化的物料向前流动,实现输送目的。在超浓相输送中低压风除实现物料流态化外,还促使物料建…  相似文献   

2.
由贵阳铝镁设计院和汉江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计制作的首批34台114.5kA大型预焙电解槽,于2001年11月30日在丹江口铝业公司研制成功并顺利通电投产。 该电解槽由丹江口铝业公司从德国引进的114.5kA类型电解槽改造而成,电流效率为 94%,由计算机实行自适应控制,其出铝、换级、打壳等操作均由配套专用小车完成,氧化铝输送采用国际先进的浓相输送技术并配备有较为完善的净化除尘装置,电解烟气净化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丹江口铝业公司曾于1998年从德国引进一批由  相似文献   

3.
纵向配置预焙槽的Al_2O_3浓相输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纵向配置预焙槽所采用的Al2O3浓相输送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输送机理、控制方法,并与横向配置预焙槽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某企业350kA超大型预焙电解槽在启动初期生产过程中有多台电解槽发生阳极脱落观象。本文从管理和技术角度对阳极脱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脱极槽的处理及预防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预焙铝电解槽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在预焙铝电解槽上应用模糊控制、模糊专家系统等智能控制几个问题,如策略动态修改、控制参数自修正、专家系统规则自优化等,并对传统的工艺控制观念进行了分析和更新。将这些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在贵州铝厂138台186kA预焙铝电解槽的系列生产控制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山西阳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之路。一是进行了电解一系列1.2万t82台60kA自焙槽改1.6万t 75kA预焙槽的技术改造。改造后,使电解铝产量新增4000t,产值增加5400万元,电流效率由84%提高到93.98%,吨铝电耗由16200度降至14400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二是不失时机抓紧对电解二系列1.8万t改4.4万t的技术改造,采用国内外先进的200kA大型预焙槽技术、氧化铝超浓相输送工艺和计算机智能化控制,达到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电解铝产量从3万t增加到6万t,年可实现产值8个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石墨化阴极大型预焙槽启动后期管理工艺的分析研究,总结提出适合350 kA以上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启动后期管理工艺思路.对某铝厂365 kA型石墨化阴极预焙铝电解槽进了启动后期管理的工业试验,考察启动后期电解槽槽况的变化、炉膛建立、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等,对管理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指出启动后期管理中应避免的一些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阳  徐敏 《黄金学报》2010,(Z1):70-72
通过对石墨化阴极大型预焙槽启动后期管理工艺的分析研究,总结提出适合350 kA以上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启动后期管理工艺思路.对某铝厂365 kA型石墨化阴极预焙铝电解槽进了启动后期管理的工业试验,考察启动后期电解槽槽况的变化、炉膛建立、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等,对管理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指出启动后期管理中应避免的一些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400kA异型阴极结构预焙电解槽的焦粒焙烧启动技术及管理,提出了异型阴极结构预焙电解槽焦粒焙烧启动及管理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实践证明焦粒焙烧启动方法在异型阴极结构预焙电解槽上是可以推广应用的,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电解槽阳极炭块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春亮 《有色冶金节能》2005,22(4):24-26,30
介绍了85kA预焙阳极电解槽炭块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具有四爪双排排列结构的阳极钢爪炭块,表面中间空余处开出一道凹槽;同时在炭碗两边薄弱环节处各增加一个保护层,结果既节省原料又耐腐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电解厂85kA中间点式下料预焙槽为研究对象,通过6个月的低温电解实验,改善“四低一高”(低电解温度、低分子比、低氧化铝浓度、低效应系数和高极距)技术条件,优化工艺技术条件配置,降低分子比和电解温度,维护炉膛的规整,维护电解槽工作电压的稳定,规范员工作业标准,达到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介绍了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电解厂槽型由75kA预焙槽改造为85kA中间点式下料预焙槽后,在应用“四低一高”工艺技术条件管理电解槽生产过程中,电解槽炉底时有结壳的生成,严重影响了电解槽的平稳生产,使能耗和物耗增加,直流电耗大幅升高,电流效率降低。本详细分析了炉底结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炉底结壳的对策。通过采取预防处理措施后,杜绝了电解槽炉底结壳的生成,取得了电流效率提高2%、吨铝直流电耗降低300kWh的成果,取得了显的增产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周朝晖  曹阿林  刘新奇 《河南冶金》2007,15(2):28-29,37
介绍了在对85kA低温铝电解槽进行低温电解工艺改造工程中,通过对初晶温度和过热度的研究来选择电解温度,通过对电解质分子比进行调整来控制电解温度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降低槽电压是当前铝电解行业实现节能生产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某企业240kA系列电解槽电压平衡进行分析,指出槽电压下降的潜力主要在于电解质压降的降低;而降低电解质压降的主要途径是降低极距及提高分子比.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该系列平均电压降低至3.915V,2011年每吨铝直流电耗相比2010年降低了170kW·h,节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华兴铝业公司85kA电解槽生产实践经验,结合理论分析,对该类槽型进行了工艺技术条件优化,改善了工艺制度。从而可以提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直流电耗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四低一高”(低电解温度、低分子比、低氧化铝浓度、低阳极效应系数、高工作电压)工艺技术条件在85kA预焙槽上的应用与优化,实验证明“四低一高”工艺需要针对具体槽型进行优化设计,适宜的技术条件对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直流电耗,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刘驰 《有色冶金节能》2011,27(2):19-23,18
本文介绍了200kA铝电解槽超常态电解工艺及其与电流效率的关系,以及实现此工艺的关键措施与管理理念,通过在200kA电解槽上实践,证明了此工艺的节能、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75kA铝电解槽现代化改造的工艺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增旭 《河南冶金》2001,(4):17-19,29
介绍了采用点式下料、计算机智能控制等当代铝工业最新技术对75KA铝电解槽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方案和工艺技术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大量铝电解槽物理场研究的基础上,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有限公司开发了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该技术的目标在于降低电解铝吨铝能耗。基于模拟仿真计算结果,集成铝阴极稳流优化技术、电压平衡优化技术、热场设计优化技术、工艺参数匹配优化技术,形成了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的设计准则。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自2013年起在200~500kA系列800多台电解槽上推广实施。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稳定运行电压3.75~3.85V,电流效率92.0%~94.0%,吨铝直流电耗12 200~12 500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