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血肿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中所有微创血肿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检文献、提取资料,采用Jadad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计1 3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创血肿穿刺术组在总有效率[OR=1.96,95%CI(1.34,2.86),P=0.0005]、术后ADL分级(Ⅰ级和Ⅴ级)、术后再出血[OR=0.46,95%CI(0.30,0.72),P=0.0007]、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OR=0.67,95%CI(0.48,0.93),P=0.02]和术后病死率[OR=0.56,95%CI(0.36,0.88),P=0.01]方面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微创血肿穿刺术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总有效率更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远期能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肿穿刺微创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血肿穿刺微创清除术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血肿清除率及近期疗效。结果2组首次血肿清除率分别为(52±3.6)%与(86±3.4)%,但拔管时,穿刺组上升为(92±1.8)%,2组术后3个月患者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微创”手术方法都是目前治疗G lasgow昏迷评分≥6分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耸 《医疗装备》2023,(21):65-67
目的 比较不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将26例于发病后6 h内接受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将26例于发病6~24 h内接受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以及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NIHSS评分低于B组,BI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发病6 h内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恢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对近3年开展此项技术前脑出血患者,即微创组(31例),对照组(33例),分别观察治疗后1周内意识恢复率及1个月后疗效,前瞻性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微创组疗效有效率为(86.7%)及意识恢复率为(77.4%)明显优干对照组(54.5%、4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和促使意识早期恢复.且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性好,适宜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微创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操作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曾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在全麻下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有4例出现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高,病死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5例行微创手术治疗、25例行小骨窗手术治疗,从格拉斯哥评分、再出血机率、血肿残留量、颅内感染率、病死率5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微创治疗组和小骨窗手术组比较:3天后格拉斯哥评分、5天后血肿残留量、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和病死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应用予大量脑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观察颅内微创血肿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A组采用颅内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B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9%(51/58),明显高于B组的72.4%(4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icroscopic evacuation of intraeranial hematoma and small bone flap approach mierosurgical operation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From June 2008 to June 2010,11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8 cases in each by random digits table.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microscopic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and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small bone flap approach microsurgical operation.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group A[87.9%(51/58)]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72.4%(42,58)](P<0.05).After treatment 14 d and 28 d,th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s in group A were (22.1±6.2).(12.6±3.3)scores and in group B were (23.5±6.7),(18.6±5.1)scores.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group A:(41.9±8.1)scores;group B (41.7±7.9)scores],after treatment l4 d and 28 d,th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s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Moreover,After treatment28 d,th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P<0.05).Conclusion Both microscopic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and small bone flap approach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are effective methods in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but microscopic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can enhance the effect and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8.
潘锋  李娜  殷振奎 《职业与健康》2002,18(6):131-132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 采用CT简易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3例。结果 近期疗效,优良33例,优良率76.7%,死亡2例;远期疗效,随访6~12个月23例,优良率91.3%。结论 CT简易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良好的新的治疗方法,本术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rrjk》2017,(8)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随机选择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标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肿量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天和治疗后7天,观察组患者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观察组血肿量降低程度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09%,明显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能够充分减少患者血肿量,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2例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38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相58.3%(P〈0.01),而且治疗组病死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拥有CT设备的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发斌  游潮  李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22-382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频数匹配对照的临床实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住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例328例,其中17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89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3例,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38例。观察3组患者手术疗效与保守治疗疗效,并比较与入院时GCS评分、出血量、脑疝的关系。[结果]患者入院时GCS评分6~12分,幕上血肿30~80ml,幕下血肿﹥10ml,手术组疗效优于内科保守组疗效。单侧瞳孔散大,手术组优于保守组。[结论]GCS为6~12分的中、幕上血肿30~80ml,幕下血肿10~15ml,特别在单侧瞳孔散大情况下则应首选手术治疗。至于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48例,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CT定位血肿穿刺术治疗,比较两组再出血率、死亡率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发生再出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2%(1/24),显著低于对照组25.0%(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59.9±1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9.7±1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死亡率低,近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清除血肿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3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损伤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神经内窥镜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神经内窥镜微侵袭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血肿清除率,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肤切口长度、骨窗直径大小及住院时间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67,t=15.719,t=12.896,t=6.704,t=4.303;P<0.05);但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7,P>0.05);观察组术后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率为72.5%,高于对照组(4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5,P<0.05);观察组术后2周和1年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6,t=3.222;P<0.05);观察组术后2周和1年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9,t=2.30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6,P<0.05)。结论:CT引导下神经内窥镜微侵袭术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相比,用时更短、手术创伤更小且术后疗效更佳,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徐鸿飞 《现代保健》2014,(23):133-13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与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ADL量表以及神经功能评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一年回访复查后两组预后无差异。结论: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微创置管吸引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时间段到本院就诊的7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共35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和治疗组(共36例,采取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74.29%),P<0.05;参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治疗组数据明显更优,P<0.05。结论微创置管吸引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明显,不仅能更高效的清除脑血肿,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保守组(行保守治疗)与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微创组的NIHSS评分低于保守组(P<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与分析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操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分为软通道微创术组及开颅术组,各40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NIHSS量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骨窗直径较小、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NIHSS量表评分降低更加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相比具有更好的围术期指标,神经功能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0%,对照组有效率6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迅速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微创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有效率63.79%,手术组有效率43.1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损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