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MP工艺与催化剂的配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简称TMP)技术中,将两段催化裂解工艺与配套的增产丙烯催化剩结合,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可以得到20%的丙烯收率,并能够很好兼顾汽柴油的质量。试验结果表明: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使用配套开发的LCC-300催化剂,干气加焦炭收率。小于15%、丙烯的收率大于20%、汽油的辛烷值RON96、烯烃30%(v)左右。  相似文献   

2.
《工业催化》2009,17(4):44-44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承担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工业化试验于2008年11月14日通过内部验收。同催化裂解(DCC)系列技术相比,TMP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丙烯收率高、汽油和柴油质量好、操作灵活、干气中乙烯含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许艺 《化工时刊》2003,17(3):50-53
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除用于生产聚丙烯外,还是生产丙烯腈,丁醇、辛醇、环氧丙烷、异丙醇、丙苯、丙烯酸、羧基醇及壬基酚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丙烯的齐聚物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主要成分,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比烃类蒸气裂解能产生更多的丙烯。当用蒸气裂解生产丙烯时,丙烯收率最多只有33%、而用催化脱氢法生产丙烯,总收率可达74%-86%,用唯一原料生产唯一产品,催化脱氢的设备投资比烃类蒸气裂解低33%。并且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能有效地得用液化石油气资源使之转变为有用的烯烃。  相似文献   

4.
沈大建 《广州化工》2011,39(2):129-131
炼厂气丙烯是丙烯主要来源之一,面对市场对丙烯需求的较大缺口,荆门炼厂实施了以下技术措施来增产丙烯:(1)高反应温度裂解丙烯;(2)ZSM-5分子筛裂解丙烯;(3)丙烷裂解丙烯;(4)汽油回炼裂解丙烯,技术措施投用后,2009年荆门石化增产丙烯1.3万t,增产幅度为1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丙烯和液化气一般是以乙烯联产品或炼厂副产品方式得到的。由于需求强劲,采用一般的蒸汽裂解和催化裂解方法所得产品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此人们纷纷研究开发增产液化气和丙烯的新技术。目前,丙烯增产技术主要有烯烃歧化、蒸汽裂解、FCC装置升级、C4/C5烃选择裂解、丙烷脱氢以及甲醇制烯烃等。2003年,世界61%的丙烯来自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品;34%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VCC)生产汽、柴油的副产品;约3%来自丙烷脱氢装置;2%来自其它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产丙烯约占炼油厂所产丙烯的97%;延迟焦化和减粘装置所产丙烯只约占3%。今后世界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蒸汽裂解制乙烯联产丙烯的比例会相对下降,炼厂生产丙烯的比例将相对增长,丙烷脱氢、烯烃转化以及甲醇法等新型生产方法将在增产丙烯中得到不断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技术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的工业化试验表明:常压渣油  相似文献   

7.
刘艳苹  丁洪春  龙钰 《当代化工》2011,40(1):100-103
介绍了国内外第一套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技术(TMP)工业化试验装置的改造设计内容及投产后的运行情况.标定结果表明,大庆常压渣油经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反应,在丙烯的收率达到20.38%的情况下,总液收为82.95%,而干气+焦炭产率只有13.99%.在多产丙烯的同时,兼顾汽油和柴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碳五烃混合物为裂解原料,考察温度及稀释比对碳五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碳五烷烃及烯烃的转化率均不断升高,但碳五烯烃的转化率远高于碳五烷烃的转化率。同时乙烯及丙烯的收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空速3.06 h-1,分压23.24 k Pa时,分别由450℃的2.38%,8.84%升高到620℃时的13.86%和19.67%。另外,随稀释比的增加,碳五烯烃转化率,乙烯、丙烯及丁烯的收率不断下降,但C6烃的收率随稀释比的增加而升高。碳五烯烃催化裂解机理分析指出:碳五烯烃催化裂解过程中碳五烯烃在直接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同时,也可通过二聚成C10中间体,然后生成的C10中间体再发生顺次裂解反应。该机理应用于实验规律的解释,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继甲醇-丙烯(MTP)工艺之后,德国LurgiOel-Gas-Chemie公司已开发出一种被称为Propylur的新工艺,用于从蒸汽裂解产物中生产丙烯。和MTP工艺不同,Propylur技术采用德国SüdChemie公司的催化剂。Lurgi称得到的丙烯纯度高,容易低成本加工成聚丙烯。该公司准备在Cologne-Worringen的试验工厂演示该工艺,并希望在2002年底得到必要的试验结果。Lurgi称该工艺充满了机会,将和MTP工艺一道被推向市场。在Propylur工艺中从流体催化裂解的烯烃副产、蒸汽裂解转化产品或丁二烯工厂的萃余液中得到丙烯。在固定反应器床中富烯烃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工》2008,(15):64-64
SK公司和韩国化工技术研究院(KBR)近日开发出一种先进的催化烯烃(ACO)工艺,这是一种高效率的从石脑油中获得乙烯和丙烯的生产方法。与目前的石脑油裂解技术相比,ACO工艺采用了sK公司开发的专有工艺和催化剂体系,能使乙烯和丙烯的产率提高30%,乙烯对丙烯的比例接近于1,降低能耗约20%,并使初期投资减少约30%。sK公司和这家研究院将共同拥有这项技术的专利权。KBR已经与SK公司就ACO工艺的开发、工业化、市场销售和技术转让达成了协议。预期在2009年SK建于韩国蔚山的一套烯烃装置上首次应用这种工艺。  相似文献   

11.
C4烯烃催化裂解增产丙烯技术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热力学、反应机理等方面分析了C4烯烃催化裂解增产丙烯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C4烯烃催化裂解生产丙烯是高效利用烯烃资源的重要途径;认为应加快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烯烃催化裂解增产丙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增产丙烯的两种途径,介绍了蒸汽裂解、催化裂化/催化裂解、丙烷脱氢、乙烯/丁烯歧化、煤(甲醇)制烯烃等工艺的基本情况,指出石油路线增产丙烯技术仍是目前丙烯生产的主要途径,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增产丙烯的潜能将会得到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碳五烷烃的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反应性能,发现正戊烷和异戊烷的裂解反应产物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了正戊烷和异戊烷的裂解反应机理,以及裂解生成低碳烯烃和甲烷的区别。结果表明,在热裂解条件下,正戊烷的(乙烯+丙烯)选择性高于异戊烷,异戊烷的丁烯和甲烷选择性高于正戊烷;650℃时,正戊烷和异戊烷的热裂解产品中(乙烯+丙烯)、丁烯、甲烷的选择性分别为37.48%、7.23%、6.75%和19.57%、25.16%、9.36%。而在催化裂解条件下,异戊烷的(乙烯+丙烯)、丁烯、甲烷选择性均高于正戊烷;650℃时,正戊烷和异戊烷的催化裂解产品中(乙烯+丙烯)、丁烯、甲烷的选择性分别为37.16%、9.11%、7.80%和47.70%、14.45%、13.79%。此外,发现在高温裂解条件下异构烷烃比正构烷烃容易裂解生成丁烯和甲烷。  相似文献   

14.
与深度催化裂化(DCC)技术相似,印度石油公司已开发并工业化一种被称之为“INDMAX”的工艺技术。该新工艺技术可以将重质残余油最大化地转化成丙烯,在Guwahati炼厂采用“INDMAX”工艺的10万t/a装置中,丙烯收率可达到24%。尽管该装置的催化添加剂量较高,但其催化/添加剂设计具有显著的灵活性和功效。  相似文献   

15.
乙烯和丙烯的生产在全世界都受到广泛的重视,是现今社会非常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针对如何提高丙烯产率,介绍了催化裂解制轻烯烃技术的反应机理,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的催化裂解技术及催化剂研究进展。由于现今加工重质油比重增加,所产原油日趋变重,轻质燃料油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轻质裂解原料更趋紧张,并且尽管轻烃裂解生产乙烯的成本最低,但丙烯的产量较少。因此,积极推广重质原料制丙烯技术,同时开发新工艺路线和新型催化剂,是努力实现我国丙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彭清生 《湖南化工》1996,26(4):28-29
减压渣油通过固定床,在466℃左右催化裂化,产裂化油83.88%(对渣油),其中汽油54%(对渣油),在590℃左右催化裂解产裂解气60%(对渣油),其中三烯之和达50%以上,乙烯与丙烯含量均在20%以上。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稳定性、抗毒性、耐磨性、耐急热急冷性、再生高温等特性。  相似文献   

17.
减压渣油通过固定床、在466℃左右催化裂化,产裂化油83.88%(对渣油),其中汽油54%(对渣油),在590℃左右催化裂解产裂解气60%(对渣油),其中三烯之和达50%以上,乙烯与丙烯含量均在20%以上。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稳定性、抗毒性、耐磨性、耐急热急冷性、耐再生高温等特性。  相似文献   

18.
彭清生 《湖南化工》1993,23(4):28-29
减压渣油通过固定床、在466℃左右催化裂化,产裂化油83.88%(对渣油),其中汽油54%(对渣油),在590℃左右催化裂解产裂解气60%(对渣油),其中三烯之和达50%以上,乙烯与丙烯含量均在20%以上。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稳定性、抗毒性、耐磨性、耐急性急冷性、耐再生高温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化工》2008,(17):66-66
(1)ABBLumus公司的OCT技术。ABBLummus公司的OCT技术将乙烯转化为丙烯的选择性近100%,将丁烯转化为丙烯的选择性为97%,丁烯总转化率为85%~92%(丁烯进料中正丁烯质量分数为50%~95%)。进料中的乙烯和丁烯可来自蒸汽裂解装置和各种炼油厂的生产过程,浓度也可不相同,丁烯也可来自乙烯二聚装置。OCT技术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剂是载于硅藻土上的W03和MgO。催化剂可连续再生,催化剂结焦采用氮气加空气清焦。原料中的1~丁烯在MgO作用下异构化为2-丁烯,然后与乙烯由W03歧化生成丙烯。在乙烯塔内分离出未反应的乙烯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丙烯可以在丙烯塔内分离得到,因在反应中无丙烷生成,无须进一步提纯即可得到聚合级丙烯。  相似文献   

20.
丙烷制丙烯制备技术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烷烃催化转化制烯烃一直是石油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将成为新世纪石油化工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之一。其中乙烷脱氢制乙烯、丙烷脱氢制丙烯是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但是,乙烷催化脱氢反应条件苛刻,能耗高,反应严格地受到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就目前催化剂水平,c:(乙烯和乙烷)单程收率只能在25%左右徘徊,离工业化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