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5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5%及65.5%,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也可作为开展微创手术的术前准备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74例子宫肌瘤患者每天口服 10mg米非司酮 ,连续服用 3个月 ,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子宫血流阻力变化及副反应。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 (P <0 0 5 ) ,肌瘤体积缩小≥ 2 0 %以上 66例 ( 89 2 % ) ,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增加 (P <0 0 5 ) ,所有病人用药后均闭经 ,停药后多数病人月经逐渐恢复 ,停药后肌瘤多数复发。结论 :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但停药后易复发 ,适合手术前或围绝经期用药 ,无法完全替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天,3个月。结果: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困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及55.58%,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丰富了保守治疗方法,是一种更为经济,更有前途的药物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围绝经期妇女确诊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6.25mg/d,3个月1疗程,治疗前后行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结果:45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腰腹酸痛症状消失,贫血纠正。子宫及肌瘤缩小,缩小率分别为33.18%及40.2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并发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并发贫血的临床效果以及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方法米非司酮组为2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不同程度贫血,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连续30d,第31~91天8mg/d口服。停药后立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36例未服用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组患者于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妇科检查和B超测定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两组手术后子宫标本均采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肌层、肌瘤组织的ER,PR表达,同时采用Ⅷ因子标记法观察两组子宫肌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米非司酮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血红蛋白明显上升(P〈0.01)。②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仍高于肌层组织(P〈0.05);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肌层组织中ER,P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③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降调肌瘤的ER和PR,缩小子宫和肌瘤的体积,通过引起闭经缓解贫血。  相似文献   

6.
利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126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d,疗程3个月。结果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及55.58%,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01~2013-01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为期3个月的治疗观察,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用药3个月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同时FSH、LH、E2、P等性激素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上升(P<0.05);用药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11例(22.0%)患者复发。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是在停药后多有复发。  相似文献   

8.
郭丽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2):73-7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0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结果: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闭经。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口服米非司酮25mg/d,连用3个月治疗子宫肌瘤41例。结果:治疗后子宫平均缩小24.71%(P<0.05),肌瘤平均缩小57.02%(P<0.01),其中12例肌瘤直径小于2cm的已消失;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停药后3-6周恢复月经,原有月经增多者,经量恢复正常,停药后3个月有10例肌瘤有所增大,结论: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较有前途的新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肌瘤且又希望生育者,对于大肌瘤可作为术前准备,以使子宫和肌瘤缩小,有助手术。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的肌层、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的变化,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捌。方法20例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连续90d,停药后立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36例未服用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组患者于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妇科检查和B超测定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两组手术后子宫标本均采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肌层、肌瘤组织的ER,PR表达。结果①米非司爵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②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均高于肌层组织(P〈0.01)。③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④两组肌层组织中ER,P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其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可能是降调肌瘤局部的高ER,PR水平。  相似文献   

11.
韩毓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82-1283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正常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2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22例)和对照组(82例),研究组在第二产程末胎头娩出前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刻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缩短5.32 min(P〈0.01);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减少118.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给药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妊娠6~10周妇女209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术前2~3 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0.4 m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按常规行人工流产术。对比分析两组宫颈扩张程度、疼痛、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度、疼痛、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减轻术中疼痛,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手术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简称双米 )用于妊娠中期引产时 ,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 (简称阴道米索 )的引产方法 ,并与口服米索前列醇的引产方法作对比。方法 :随机抽取 2 2 4例妊娠 13周~ 2 6周的孕妇 ,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 ,运用双米引产法进行妊娠中期引产 ,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者 112例 (简称放置组 ) ,口服者 112例 (简称口服组 ) ,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引产时间 :放置组最早 2小时 ,最晚 11小时 ,平均 4 .76小时 ;口服组最早 5小时 ,最晚 4 4小时 ,平均 10 .30小时 ,差异明显 (P <0 .0 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放置组重反应率 7% ,轻反应率 14% ,总发生率 2 1% ;口服组重反应率 75% ,轻反应率 14% ,总发生率 89%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对于米索前列醇的使用 ,阴道后穹窿放置法其副作用相对较小 ,优于口服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足月、未临产孕妇行剖宫产术前予米索前列醇塞肛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20例足月、未临产行剖宫产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60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60例术前不应用任何药物,对比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塞肛对预防术中、术后出血具有明显效果,能促进产妇产后恢复,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裴全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24-1425
目的:研究多次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将我所行第3次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术前3h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同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流产术。随访和观察术中、术后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和量的变化、腹痛症状、宫腔镜检查(术后3个月)有无粘连及程度。结果:研究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月后宫腔镜结果显示:研究组中宫腔粘连的总发生率及轻、中度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前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大大降低了人工流产术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特别是宫腔粘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扩张在孕12-18周女性引产中的效果及对排胎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妇产科自愿要求引产的140例正常孕妇(孕12-18周)资料,72例为羊膜腔内注射乳酸依沙吖啶和米非司酮方案归入对照组,68例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扩张方案归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引产结果、清宫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后排胎时间、出血量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研究组引产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53%vs90.28%,P<0.05),两组流产后清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70%vs36.11%,P>0.05);研究组宫缩开始时间及宫缩后排胎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78±2.14)hvs(31.72±11.52)h,(8.24±3.65)hvs(10.72±4.27)h,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69.47±28.53)mlvs(96.32±37.26)ml,P<0.05];引产过程,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71%vs34.94%,P<0.05)。结论孕12-18周女性选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扩张术方案引产,可提高引产成功率,在更短时间内排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剖宫产5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300例,于剖宫产开始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 mg,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对照组(缩宫素)228例,于胎儿娩出后即刻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产后2 h出血量。结果:产后2 h平均出血量:观察组为(238.11±42.62)ml,对照组为(409.53±93.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单用缩宫素,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是一种防治产后出血安全而高效的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期间经我院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100例患者,每晚给予6.25mg米非司酮片口服,连续服药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2、3及6个月对血清激素水平进行测定,观察月经情况,同时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用药后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泌乳素(PRL)的平均水平较用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E2和P下降显著(P<0.05),而卵泡刺激素(LSH)和黄体生成素(LH)变化不明显;所有患者的贫血状况均得到改善,血红蛋白达到102 g/L,平均(107.5±3.1)g/L,且没有出现子宫内膜增厚(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谢实 《西部医学》2012,24(5):920-921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取环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绝经妇女取环的病例资料,其中78例取环前口服小剂量雌激素(倍美力片0.625mg,每晚1次,连服10天),取环时采用米索前列醇片400μg,术前2h肛门内给药;80例绝经妇女取环时不采用任何药物。对妇女宫颈松弛度、取出成功率、术中疼痛情况、手术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用药组绝经妇女取环时宫颈松弛度、取出成功率、术中疼痛情况、手术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是提高绝经妇女取环成功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Medicinal abortion with mifepristone and misoprostol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accep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comparatively highly incomplete abortion rate( 5~ 7% ) and long-term vaginal bleed-ing[1 ,2 ] .We have used Lithospermum Ruderale in medicinal abortion,which wasfound,to some extent,to be able to increase the complete abortion rate and shortenthe vaginal bleeding time[3 ] . In order to approach the appropriate and reasonabledosage 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