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毒理学是应用毒理学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生活环境(空气、水、土壤、家用化学物品等)中已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既是环境卫生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2.
环境中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心。从发病学的角度来看,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毒物引起的急性及慢性中毒性病变; 2.特殊的致畸、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3.作为免疫原进入机体后引起异常的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或免疫抑制),造成机体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过去在卫生毒理学实验研究中,对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研究注意较多。近年来,随着对化学物质毒理作用的认识日益深化,卫生毒理  相似文献   

3.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动物替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一种被污染的药物制剂(氨苯磺胺二甘醇)导致107名工人中毒死亡和睫毛膏染料损伤人眼事件。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ood,Drug and Cosmetic Act)》,要求“药品、化妆品等制造商在将商品投入市场前,必须对其原料和原料混合物进行验证,以确保人体健康和安全”。一些国家相继制定了目的在于管制化学物质使用的法规,并建立了一套评价化学物质对人类不良反应的实验方法。考虑到不能用人做试验的伦理学原因,而采用动物实验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1975年欧洲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推荐的化学物质毒理学实验一体化方法已成为工业、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科学研究单位共同参照的危险性评估实验指南。然而,在人们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进行生物医学、毒理学鉴定的同时,发现不同种动物对化学物质的体内代谢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职业毒理学评价是根据具体项目的发展目标而展开的,而且在产品研发、工艺论证的全过程发挥作用.职业毒理学资料必须全面透彻、清楚简明、形式适合其对象及包括结论和建议,且应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在制定职业健康监护政策时,多数化学物质的安全性评价资料需要根据具体的职业环境加以整理,有时需要补充职业毒理学试验.本文现就职业毒理学评价资料的上述问题作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据估算,目前自然界存在10万多种天然化合物以及500多种人造化合物,人体暴露于如此众多的化学物质环境中,对人类的健康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如果按照传统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原则,需要对每个化合物进行逐一的动物毒性试验,这显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相反,毒理学关注阈值(TTC原则)反映了结构上类似的化学物质的安全暴露水平阈值。当对食品中含有的化合物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时,依据TTC原则就能够排除针对低浓度、无健康危害的化学物质开展的动物毒性试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大量实验动物的使用,保障了实验动物的福利。现对TTC原则在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s of Chemicals,REACH)新法规已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推荐了一系列方法和标准支撑REACH法规的实施,其中涉及到健康毒理学的试验,REACH要求的测试项目主要采用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OECD)化学品测  相似文献   

7.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生物富集性和生物毒性,其污染现状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对SCCPs污染的研究集中在分析测定方法、环境分布、环境行为等方面,毒理学效应研究资料较少。笔者对我国SCCPs环境暴露和毒理学效应进行了综述,并对SCCPs毒理学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揭示我国SCCPs污染现状及毒理学研究进展,为环境管理、毒理学研究和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期,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及其对人类生存及繁衍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具有危害。评价与鉴定这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是毒理学科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人们对环境中存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认识不足,在以往的毒理学评价与鉴定中忽视了对内分泌干扰物作用的评价,因而,长期以来缺乏对大量化学物质有关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及其毒理学鉴定实验方法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Zheng M  Zhou S  Liu X  Zhou Z 《卫生研究》2010,39(5):639-642
毒理学关注阈值方法是一种毒理学风险评价工具,当人体暴露剂量低于化学品的毒理学关注阈值时,该化学品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很低。TTC方法最早用在食品包装材料方面的风险评估,目前TTC方法已应用于食品包装物、食用香料、药物、工业化学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安全性评价。TTC方法为化学物质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有用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范围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超过10万种,年产量大于1t的化学品约为3万种,其中仅有少数化学物质进行过系统的毒理学评价.化学物质的安全涉及食品、环境和职业安全等领域,其中环境化学物污染、职业环境化学物超标、食品安全等已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现行的动物试验体系应用于毒理学评价存在很多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动物染毒剂量远远高于人实际接触;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的不确定性;耗资、耗时多,无法适应实际需求;无法测定化学物的混合暴露和交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分子毒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 2 0年来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赋予毒理学工作者新的启迪和工具 ,从而改变了传统毒理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真正实现了从整体和器官水平向细胞和分子水平的飞跃 ,在阐明毒物对机体损伤作用和致癌过程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热点 ,建立了许多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成为沟通毒理学实验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的“共同语言” ,使宏观与微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了化学物质危险度评价的模式 ,大大促进了环境医学和其他生物科学的发展。一、分子毒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1.机体对环境应激…  相似文献   

12.
1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意义及基本内容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Safety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是应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通过毒理学动物试验和暴露人群的观察,检测评价某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及潜在健康危害,对该物质能否投放市场作出取舍的决定,或提出人类的健康安全接触条件,即对人类使用这种物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加拿大1978年5月发布《环境污染物法令》和《1978年重点化学品编目》,其中不包括目前已受联邦法规控制的纯粹用作药物、食品添加剂和农药的化学物质。化学品的选择,根据毒性作用、持久性、产量和用途。该编目每年修订再版一次。1978年重点化学品如下:第一类——多氯联苯,含氟氯甲烷。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确有危害,应制订条例。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危害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环境(indoor environment)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重要环境。近年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城市居民每天约80%~90%的时间是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的。因而室内空气质量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因素可分为化学性、生物性及物理性三类。污染室内空气的化学物质数量庞大,美国环保局1991年公布了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化学物质清单,清单中的化学物质划分为4类,即颗粒物、无机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类物质。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性污染近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外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作用,1969年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设立了下属组织——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促进了生态毒理学的发展。该书包括序言,1~5章,其中最后一章为结论。序言中提出了生态毒理学的科学定义。生态毒理学研究理化因素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特别是对一定生态系的群体和团体的毒性作用,以及理化因素在环境中的变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效应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水平与呼吸系统和心肺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生物和毒理学机制尚不清楚.根据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和成分,国外的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说,包括以物理为基础的假说、有害有机组分假说、生物质假说、酸性气溶胶假说和氧化性损伤假说等.该文主要对可吸入颗粒物如何影响人体健康、对健康影响的主要毒理学机制(尤其是氧化性损伤假说)及毒理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中国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研究方向,认为我国应加强大气颗粒物毒理学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从而揭示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7.
毒理学的发展与期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对生物机体的危害及其毒作用机制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其中以化学性因素的危害最为突出。据美国《化学文摘》介绍,2 0 0 2年全球注册登记的化学物质已达4 0 0 0万种。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全世界每年进入市场的新化学品约15 0 0~2 0 0 0种。在一定条件下,尤其职业接触中,可损害人体健康,造成中毒、致癌、致畸和致敏[1] 。在生物性因素中,目前已知约有15 0种是人畜共患疾病,且多与职业有关。2 0世纪以来,我国毒理学工作者从实验动物的LD50 测定起步,至今已建立起一整套较为齐全的整体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8.
二世界环境环境管理与卫生环境致突变,环境污染,环境研究二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毒理学与化学 试验性的肺的研究 食品与化学品毒理学 食品与化妆品毒理学二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学杂志 基础及应用毒理学 人体和实验毒理学,体外毒理学 吸入毒理学,国际临床药理学、治疗和毒理 学杂志,国际环境分析化学杂志药理学,免疫学一科学情报研究所科学图表美利坚学院的毒理学杂志分析毒理学杂志应用毒理学杂志,生物化学毒理学杂志环境病理学和毒理学杂志Environment Internatfonal·Pergamon Press,HeadingtonH让1 Hall,ox为rd 0X3 OBW,U .K.Envjr…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肠道菌群是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对于肠道菌群在环境化学物质的毒理动力学中所起的作用却知之甚少,包括那些最近发现具有致肥作用和致糖尿病作用的物质. [目的]我们把肠道生态和环境化学物质与肥胖及糖尿病之间具有独立关联的证据整合起来,为对这些环境因子如何与这些疾病相互作用提供一个框架,并确定未来的研究需求. [方法]通过调查在无菌或抗生素处理过的实验动物和人类中评估饮食改变和微生物变化如何影响肥胖和糖尿病的研究,对那些评估环境化学物质暴露会如何影响肥胖和糖尿病研究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辨认出肠道生态会如何影响环境化学物质处置的研究空白. [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成分与环境化学物质暴露一样均可影响肥胖和糖尿病.毒理学和药理学文献也表明,肠道菌群的个体差异可能会通过如下途径来影响化学物质代谢:直接激活化学物质、生物转化所需代谢产物的耗竭、宿主生物转化酶的活性变化、改变肝肠循环、改变环境化学物质和/或食物中抗氧化剂的生物利用度、肠道蠕动和屏障功能的改变. [结论]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人体毒理动力学,并增加个体对致肥物质和致糖尿病物质的暴露.与肥胖和糖尿病的全球流行作斗争需要多管齐下,其中应该包括:更加重视理解和控制肠道微生物个体差异对人体内环境化学物质处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化学品危险度评估与管理的国际协调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美国《化学文摘》记载 ,至 2 0 0 2年登记注册的化学物质总数已达 4 0 718818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全世界每年进入市场的新化学品约 15 0 0~ 2 0 0 0种。许多化学物给人类带来了灿烂的物质文明 ,但不少化学品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损害人体的健康 ,使人中毒、致癌、致畸或致敏。因此 ,如何预防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一、化学品的危险度评估预防外源性化学物的健康危害 ,首要的是判定化学物的有害性。即需要综合毒理学、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 ,对外源性化学物潜在的不良作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