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康人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前、餐后铁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血糖对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健康人对照组和T2DM组,均采集OGTT餐前、餐后2 h外周静脉血,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葡萄糖(Glu)、铁(Fe)、转铁蛋白(Tf)、铁蛋白(Ferr)和总铁结合力(TIBC),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对照组和T2DM组餐后2 h血浆Fe与餐前比较均降低(P均0.05);健康人对照组餐后2 h较餐前血浆TIBC升高(P0.05),T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Tf、TIBC降低(P0.05);T2DM组Ferr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结论 T2DM患者贮存的铁过量;与餐前相比,餐后2 h血浆中循环铁减少,TIBC降低,组织内铁增加,铁负荷加重。  相似文献   

2.
正柯萨奇病毒A16(CV-A16)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CV-A16是含有约7.4kb基因组的正义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包含5′端非翻译区(5′UTR)、结构蛋白编码区P1、非结构蛋白编码区P2/P3及3′非翻译区(3′UTR)。P1编码4种结构蛋白(VP1、VP2、VP3、VP4),P2和P3分别编码7种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3D)[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分子流行病学方面,基于VP1基因的完整序列,  相似文献   

3.
转铁蛋白受体 2(transferrin receptor 2,TfR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铁转运和铁稳态调节蛋白,在基因结构、蛋白结构、与转铁蛋白(Tf)结合和铁摄取方面与转铁蛋白受体 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具有相似性,但在mRNA表达的组织分布和调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TfR2 mRNA不具有3’-端未翻译区的铁效应元件(Iron Responsive Element,IRE)结构,其表达水平不受细胞内铁状况的调节,在肝细胞、红系前体细胞、K562细胞和HepG2细胞高水平表达。TfR2的突变可导致遗传性血色病Ⅲ的发生。TfR2可能在铁转运、铁代谢调节、肝脏功能和红系细胞分化发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能是红系前体细胞的一种分子标志。现综述TfR2基因和蛋白的结构特点、mRNA的表达和调控,及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转移肺癌细胞株95 D中特异表达的C3orf1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了解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筛选高转移肺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利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DD—PCR)获得差异片段,对这些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在GenBank中同源性检索,查找差异片段相对应的同源基因。利用定量PCR检测验证该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并对该基因的结构进行预测。结果 通过DD—PCR得到9个差异片段,其中一个片段对应于C3orf1基因。定量PCR验证的结果表明,C3orf1基因在高转移肺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被测试的5种肿瘤细胞。该基因的读码框长858bp,编码28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32200。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发现,该基因含有7个类似表皮生长信号区,N端有一含有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并且还可能有3个2S-2Fe铁氧化还原蛋白铁硫结合信号区,2个维持自身静态平衡的VWFC信号区和2个硫解酶活性区。结论 C3orf1基因在高转移肺癌中异常表达,可能是分泌型的生长因子类蛋白,刺激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转铁蛋白受体2(transferrin receptor2,TfR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铁转运和铁稳态调节蛋白,在基因结构、蛋白结构、与转铁蛋白(Tf)结合和铁摄取方面与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l,TfRl)具有相似性,但在mRNA表达的组织分布和调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TfR2 mRNA不具有3’一端未翻译区的铁效应元件(Iron Responsive Element,IRE)结构,其表达水平不受细胞内铁状况的调节,在肝细胞、红系前体细胞、K562细胞和HepG2细胞高水平表达。TfR2的突变可导致遗传性血色病Ⅲ的发生。TfR2可能在铁转运、铁代谢调节、肝脏功能和红系细胞分化发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能是红系前体细胞的一种分子标志。现综述TfR2基因和蛋白的结构特点、mRNA的表达和调控,及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诱导小鼠动脉血管黏附分子及组织因子(T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抗β2GPⅠ抗体,分别刺激C3H/He N(TLR4正常)与C3H/He J(TLR4点突变)小鼠72 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血管内膜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E-选择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血管组织匀浆中ICAM-1、VCAM-1、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TF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血管组织匀浆中TF mRNA表达水平及其活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示抗β2GPⅠ抗体刺激后的C3H/He N小鼠血管内膜中ICAM-1、VCAM-1及E-selectin蛋白均表达增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3H/He N小鼠和C3H/He J小鼠经抗β2GPⅠ抗体刺激后,其血管组织匀浆中ICAM-1、VCAM-1、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05);但C3H/He J小鼠的ICAM-1、VCAM-1、E-选择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3H/He N小鼠(P均0.05)。经抗β2GPⅠ抗体刺激的C3H/He J小鼠血管匀浆中TF mRNA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明显低于C3H/He N小鼠(P0.05)。结论 TLR4与抗β2GPⅠ抗体刺激上调小鼠动脉血管组织表达活性分子ICAM-1、VCAM-1、E-选择素及TF密切相关,其分子机制及其在抗磷脂综合征(APS)血栓形成中的病理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L一选择素在创伤炎症反应中白细胞粘附的介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选择素的结构 1990年Ley等[1]将一组结构、功能相似,其分子N末端具有117~120个氨基酸且与C型凝集素同源(凝集素区)的家族称为选择素,义称凝集索样细胞粘附分子(Lec-CAM),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并具有高度选择性,均为单链跨膜的受体糖蛋白.根据表达部位可分3类:E-seleetin(ELAM-1,CD62E)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表面;L-selectin(LAM-1,Leu8,TQ1,CD62L)表达于白细胞表面;P-selectin(CD62P,GMP140,PADGEM protein)则表达于活化的血小板和EC表面[2].其主要作用为在感染及其它炎性反应过程中,通过与相应配体结合介导白细胞与管壁接触,使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缓慢滚动,从而启动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白细胞在炎性反应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8.
缺血修饰清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致使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和梗死的病理现象。心肌缺血时,人血清清蛋白(HSA)N末端将发生改变,N末端受损或被铜占据的HSA称为缺血修饰清蛋白(IMA)[1]。文献报道IMA是一个敏感且早期的心肌缺血诊断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及分布宽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威胁小儿健康的营养缺乏症 ,主要发生在 6月龄~ 3岁的婴幼儿 ,具有小细胞低色性 ,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降低 ,铁剂治疗有效的特点。临床诊断依据血清铁 (Fe)浓度、总铁结合力 (TIBC)、运铁蛋白饱和度 (TS% )的检测 [1 ] 。近年来发现 ,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有一定的变化规律[2 ,3] 。本文通过检测 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RDW- CV) ,旨在探讨其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实用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经临床及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 ,血清中铁的各项指标的检测 ,12 10例婴幼儿…  相似文献   

10.
<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主要为ApoA1,ApoA1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密切相关,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广的HDL-C测定方法有肝素-锰沉淀法、PTA-Mg2+法、PEG修饰酶法(PEGME法)[2,3]、PEG/抗体包裹法(IRC法)[4-6]、抗体免疫分离法(AB法)[6,7]及匀相法等。本文采用匀相法,选择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株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产气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基因传播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质粒接合试验、质粒提取、DNA分子杂交、等电聚焦电泳(IEF)、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外膜蛋白分析研究菌株的耐药基因及其传递机制。结果 IEF显示临床分离的产气肠杆菌株含有3条β-内酰胺酶条带,等电点(pI)分别为5.4、6.7和7.8。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TEM-1(pI 5.4)、KPC-2(pI 6.7)、DHA-1(pI 7.8)β-内酰胺酶。接合菌含有2条β-内酰胺酶条带,pI为6.7和7.8。接合试验、质粒提取和分子杂交试验结果显示KPC-2和DHA-1基因定位于同一个约56 kb大小的质粒上。与临床野生产气肠杆菌株相比,外膜蛋白电泳分析显示耐药分离株缺失41 000外膜蛋白。结论产气肠杆菌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可能由A类2f组KPC-2酶介导,DHA-1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也可能与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原理病人样本或标准品中C—P(Ag)和125I标记的C-肽(*Ag)与限量的C—P抗体(Ab1)竞争结合,形成Ag—Ab复合物,待反应平衡后加第二抗体(Ab2),使结合部分的C—P和游离的C—P分离,离心后,弃上清,测定沉淀放射性强度,其反应式如下:(1)Ag *Ag Ab1-[Ag.Ab1] [*Ag.Ab1];(2)[AS.Ab1] [*AgAb1] Ab2→[AgAb1]Ab2↓ [*Ag.Ab1]Ab21  相似文献   

13.
<正>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比观察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结果更客观、准确[1-3];血清铁蛋白简称铁蛋白(SF),是去铁蛋白(apoferritin)和铁核心Fe3+形成的复合物,Fe3+具有强大的结合、贮备铁的能力,并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及血红蛋白的相对稳定性,SF的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的指标。如果SF低于  相似文献   

14.
1 RHD基因的分子遗传学 1986年,Tippett[1]提出Rh血型基因双结构学说,即在人类第1号染色体短臂1p34.3-1p36.1上[2,3],有1对紧密连锁高度同源方向相反的基因RHD与RHCE,其3+末端相对,同源性高达96%[4].RHD与RHCE基因分别长57 932bp和58 575 bp[3],RHD基因编码D抗原,RHCE基因编码C、c、E、e等5种抗原,这两种基因被小膜蛋白(SMP1)基因隔开.RHD基因两旁各有1个Rh盒子(Rh box),高度同源.RHD与RHCE基因各有10个外显子与10个内含子[5].  相似文献   

15.
在急性髓系或淋巴系统,尤其是婴儿白血病中,MLL(mixed lineage leaukimia)基因(又称HRX,ALL-1,HTRX)^[1,2]经常被累及。MLL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q23,基因全长至少90kb,包含有36个外显子,其编码的蛋白有几个重要的结构域,N末端有3个A-T钩(A-T hook),一个哺乳动物甲基转移酶(MT)同源区域,及一个锌指蛋白结构称为PHD,C末端存在一个与果蝇rtithorax基因同源的保守区域,称为SET结构^[2,3],在病理状态下,MLL基因发生畸变或与染色体易位的伙伴基因相互影响可能也参与白血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SNP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后的第三代分子遗传标记,目前检测SNP的方法有基因测序[1]、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2]、RFLP[3]、高效液相[4]、基因芯片[5]、LDR[6-14]等,但都需要比较复杂的仪器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正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是存在于人体内的1种非金属胞质酶,能催化体内芳烃和杂环含巯基化合物上的S-甲基,这类化合物包括6-巯基嘌呤(6-MP)、硫唑嘌呤(AZA)和6-硫鸟嘌呤(6-TG)[1]。TPMT活性受多因素影响,导致酶活性基因型和表现型不能完全统一。TPMT遗传具有单基因共显性遗传特征,目前发现的突变类型超过35种,由专门的TPMT命名委员会进行命名[2]。常见类型为:TPMT*2、TPMT*3A、TPMT*3B、TPMT*3C(占总突变的95%以上)[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人脑对外源性刺激相关的信息冲突和内源性心理相关的信息冲突的处理机制.方法 15名健康志愿者参与试验.视觉刺激为白色的两位数字,先后呈现的两个数字(S1和S2)组成一个刺激对.任务1要求受试者比较S1和S2的数值是否相同,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刺激对包含S1与S2的数值相同(S-)和S1与S2数值不同(S+)两种类型.任务2要求受试者心算S1与S2的差,并把计算结果与数字"3"做比较,对差等于"3"(M-)和不等于"3"(M+)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刺激对包含3种类型:S1与S2数值相同,差值不等于"3"(S-M+);数值不同但差等于"3"(S+M-);数值不同且差不等于"3"(S+M+).结果 S2呈现后,S+、S+M-和S-M+类型的刺激对均引出N270,S+M+则依次引出N270和N400两个成分.N270的最大波幅出现在后头部,N400的最大波幅则位于中央区.结论 N270和N400的出现提示人脑对外源性和内源性信息冲突的处理采用的是串行处理模式.该处理活动可能是由冲突处理系统中不同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许璐  陈丽花  雷钊妮  黄小群 《全科护理》2020,18(25):3356-3359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中的应用疗效和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科于2018年12月—2019年2月接受ECMO治疗的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ECMO置管前和置管后2 h、6 h、12 h的生命体征中的心率、呼吸、外周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凝血四项中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的全血凝固时间(ACT)。[结果]9例病人使用ECMO治疗后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均较前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前降低,呼吸费力较前缓解,外周血氧饱和度较前提高,PCO_2较前降低,PO_2和SpO_2较前升高。3例病人出现出血,1例病人出现气胸,4例病人出现肾衰竭。治疗过程中3例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最后8例病人顺利撤除ECMO,1例病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ECMO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的氧合,降低CO_2的潴留,为疾病治疗赢得时间。在此过程中,综合治疗和精细护理是病人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它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成员众多,是一个大家族。核受体一般可分为四大类: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受体及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s,ONR)[1]。通常,核受体都会含有氨基端(N端)的功能激活结构域、中间的DNA结合结构域以及羧基端(C端)的配体结合结构域,而核受体通过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后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