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文科  吴小洲  王君  陈胜  刘哲 《石油学报》2022,43(7):957-968
断层分期、分段特征的精细研究是渤海湾断陷盆地精细勘探的关键。然而,地震资料品质差和解释模型的固化极大地制约了对不同类型断层成因、构造样式及其控藏作用的系统认识以及潜力区的挖掘。基于地震资料、钻井取心及测试数据,系统研究了南堡1号构造带断层与火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联合控藏作用。研究认为,南堡1号构造带的控区带断层在新生代经历3期构造运动、具有3段差异生长特征,形成了渐新世中、晚期—中新世早期与岩浆通道系统相伴生的构造和上新世—更新世由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复式塌陷背斜构造,控制了馆陶组大面积广覆式喷发岩的分布、中—深层碟形侵入岩沿大型断层的侵入以及中—浅层复杂断块圈闭的形成。不同类型的断层与火成岩联合控制了南堡1号构造带的油气成藏和富集,上新世—更新世断层与厚层火山岩盖层的时空配置控制了东营组断块圈闭的形成,渐新世中、晚期的通道断层控制了岩浆通道系统相关圈闭的形成,晚期继承性活动的断层控制了油气运移而由断层分段连接点所形成的调节带则控制了油气富集。中—浅层复杂断块圈闭形成时间的厘定、岩浆通道系统相关圈闭以及调节带的发现拓宽了南堡凹陷中—浅层精细勘探的研究思路,对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的精细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详细分析松辽盆地浅层地质资料和大量高质量地震剖面的基础上,编绘了浅层九个反射层的底界面构造图,发现了背斜、断块、断鼻、断背斜这四种类型的构造圈闭。圈闭的形成与发育受构造运动控制,圈闭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带展布有明显的依存关系。研究区内的圈闭主要形成于坳陷—反转时期,其中四方台—明水组是圈闭的主要形成时期,断块圈闭是油气富集的最主要场所。圈闭叠加有利于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圈闭保存直接影响油气保存。不同期圈闭有不同的控制油气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洋石油》2017,(4):35-40
西湖凹陷天台西地区火成岩发育比较丰富,在测井曲线上一般表现为高速、高自然伽玛和高密度的特征,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的特征。利用地震几何属性可以较好地刻画火成岩的空间的展布情况:相干切片可以大致显示火成岩的分布范围;最大相似度倾角属性可以清楚地揭示出火山口的位置并刻画出火成岩横向侵入的边界范围。通过对火成岩的精细刻画及与断层的切割关系研究,认为该区的圈闭类型以火成岩与断块联合形成的圈闭为主,并且圈闭定型时间略晚于烃源岩排烃高峰期。由于火成岩的活动,对圈闭有一定的改造作用,使得该区形成了多期充注,后期调整、晚期成藏的油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苏北盆地扭动构造油气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苏北盆地构造圈闭主要为断鼻、断块,构造圈闭的成因与区域性伸展一走滑作用有关,按成因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①凹陷及斜坡地区所形成的断鼻、断块群;②扭动断裂带伴生的张性断块;③扭动断裂带转换部位的断鼻、断块;④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断阶带复杂断块。扭动构造对苏北盆地的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图11参11  相似文献   

5.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发育一系列规模不同的鼻状构造,由于断层的切割,在鼻状构造背景上发育了多个断鼻、断块群圈闭。位于北部斜坡带中部新庄地区的断裂鼻状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发育有小断块、小断鼻和地层不整合油藏。针对北部斜坡带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断层小等特点,以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相干体断层分析等技术对新庄地区古近系核桃园组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发现并落实了面积大于005km2的小断鼻、断块和地层不整合等圈闭,解释目的层深度与钻井深度的绝对误差在5m以内。根据解释结果,部署钻探了多口井,有60%的井钻遇油层,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25.19×104t。  相似文献   

6.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地质与成藏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该盆地50余年油气勘探开发主要成果及其主要地质资料,研究其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其成藏和油气富集规律。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是早白垩世开始发育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包括裂谷期和漂移期两个演化阶段,盆地形成发育与冈瓦纳大陆裂解和南大西洋、赤道大西洋张开有关。始新世以来长期海退形成了现今的尼日尔三角洲,自下而上发育阿卡塔组、阿格巴达组和贝宁组3个岩性地层单元。三角洲前积推进过程中,在大陆边缘重力作用下,自北向南形成了尼日尔三角洲伸展构造区、底辟构造区和逆冲推覆构造区。深水区的大型底辟逆冲构造圈闭和陆地-浅海伸展构造区的深层大型断块圈闭、断鼻构造圈闭、构造翼部大型的岩性圈闭是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今后寻找大油气田的主要地区。图4表1参43  相似文献   

7.
储层和油气运移条件是制约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南斜坡流二段油气勘探的两大关键问题。利用钻井、FMI成像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地震重处理等资料对涠西南凹陷南斜坡流二段物源体系、沉积相类型、古地貌特征以及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发育西南物源长源三角洲砂体;同时通过断裂特征、圈闭的形成以及烃源岩生排烃史和油气输导体系进行时空匹配综合分析,认为构造高部位的超覆圈闭群发育早期形成的常压油藏,中部断阶带的断块圈闭群后期近源形成超压油藏。这些创新认识指导了该地区流二段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对北部湾盆地具有相似成藏背景的其他凹陷的后续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发育逆冲断裂带,同时还发育一系列花状构造。在区域构造特征分析基础上,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依据,对中拐地区断裂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花状构造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双重控制作用,它既能作为有效的运移通道,又能够起遮挡作用而形成圈闭。这一认识对中拐地区及其他与其构造相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3参8  相似文献   

9.
小龙湾地区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热河台油气田东南侧,属于翘倾断块复式油气聚集带。在对该区构造演化史、沉积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受烃源条件、圈闭条件的控制,在该区内不同部位发育了岩性圈闭、构造—岩性圈闭、不整合面圈闭、古潜山圈闭、披覆背斜圈闭等。据此,分别对翘倾断块低部位的上倾方向、下倾方向,以及翘倾高部位进行了储层预测。今后的勘探重点应放在Es3构造—岩性圈闭和Es1岩性尖灭圈闭上,并兼顾对古潜山和披覆圈闭的勘探。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方位采集、融合处理的开发三维地震资料,在常规手段解释断层基础上,重点应用沿构造趋势面切片技术,精细刻画了王集地区隐蔽小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认为王集地区主要发育北东、北东东向走向及北东转北东东向的弧形断层,基本不发育北西向小断层,北东和北东东向断层相交切形成的断块和王集北部发育的弧形断层与地层配置形成的断鼻块是该区主要的构造圈闭类型。该研究成果在王集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理庄高39块火成岩油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法应用精细构造图进行交汇作图的方法,对高39块火成岩上、下圈闭进行重新认识。目的解决该块油气藏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结果高39块火成岩油藏在平面上沿南西—北东方向呈独立三小块零星分布:纵向上仅分布于火成岩下部的圈闭内。结论火成岩的侵入时间和空间位置是决定该块油气聚集和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塔中地区火成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末,其产状包括层状火山岩、火山岩颈、岩脉等。对各类火成岩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描述。层状火山岩分布于下二叠统顶部,其厚度较薄,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两个近平行的低频高振幅强反射同相轴;火山岩颈呈不规则柱状体刺穿震旦至石炭纪地层,并直接与二叠纪层状火山岩相接,古地貌显隆起特征,内部呈杂乱反射;岩脉一般由与层理斜交的两个强反射同相轴组成,常成组发育并呈V形或凹槽状反射。与火成岩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运移输导系统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基础上,将其连接烃源岩和圈闭的运移输导系统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源内砂体输导系统、源内断层输导系统、源外不整合面—断层输导系统和源外不整合面—断层—砂体输导系统,它们分别控制地层超覆、火山岩、基岩风化壳和各种与断层有关的构造气藏的形成。源内砂体输导系统发育于安达—肇州古隆起的西侧和肇东古隆起的南侧,是寻找火山岩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内断层输导系统主要发育在沙河子组—营城组烃源岩区内的火山岩体内,是寻找火山岩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外不整合面—断层输导系统发育在安达—肇州和肇东古隆起上,是寻找基岩风化壳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外不整合面—断层—砂体输导系统发育于安达—肇州和肇东古隆起的上方或斜上方,是寻找与断层有关的构造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沉积盆地内火山岩分布广泛,松辽、准噶尔及四川等盆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与发现,火山岩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发育火石岭组和营城组火山岩,是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其勘探成效直接取决于对火山岩圈闭的识别与刻画成果.与碎屑岩圈闭相比,火山岩圈闭成藏条件要求更为苛刻,储层条件、侧向及顶底板封堵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火成岩分布于下第三系地层中,为基性的喷发岩或侵入岩,由南向北,时代变新,厚度及分布范围增大。北部的廊固凹陷规模最大,分布面积近千平方公里,厚度超过500m,以辉绿岩为主。由于岩浆的侵入和喷发的热力作用,提高了生油门限深度,有形成大量油气的条件。与火成岩有关的有四种储集层:玄武岩、辉绿岩、凝灰岩和斑点板岩,均以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为主。其中以斑点板岩储集性能最好。可形成上倾尖灭、透镜体和构造-岩性三种圈闭。已发现的油气藏以构造-岩性为主。   相似文献   

16.
陆东地区火成岩形成时代与构造背景及火山岩储层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常规与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孔隙度与渗透率、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成分、全岩主微量元素、LA-ICPMS锆石微区U-Pb定年等分析测试,对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火成岩岩性、火成岩形成时代、储层成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火成岩的岩相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喷发活动发生于早石炭世(321~369 Ma)与板块俯冲作用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挤压构造环境。早二叠世(约283 Ma±)是辉绿岩的主要侵位时期,表明准噶尔地块东部已进入陆内伸展拉张的大陆裂谷构造体制演化阶段。火成岩在侏罗纪(190~149 Ma)曾遭受过热地质事件的改造。火山岩储层的形成与储集性能的改善主要与石炭系顶部风化剥蚀面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有关,主要属于风化型火山岩气藏。可分为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火山沉积相与浅成侵入相5个岩相及9种亚相类型。  相似文献   

17.
南黄海中部隆起火成岩体识别及其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隆起是南黄海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与勘探程度低。根据南黄海中部隆起及其周边火成岩岩石物理性质,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区域磁力资料,并根据火成岩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平行板状地震反射特征、穿层板状地震反射特征、丘状地震反射特征、蘑菇状地震反射特征及火山机构地震反射特征等5种火成岩地震反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南黄海中部隆起火成岩体的分布进行了预测,最终认为中部隆起火成岩体较发育,其分布与区域深大断裂有着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中部隆起的中部及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银根盆地查干凹陷火成岩岩相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银根盆地查 干凹陷中广泛分布着的火成岩相和它们在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区火成岩与油气藏的关系,指出了火成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该区火成岩岩相类型有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颈相及火山沉积相,尤以溢流相最为发育;依据火山岩类通常以地震波速较高、密度大、磁化率高、电阻率大和地震波吸收能量大的特征,建立了4种火山岩岩相和4种侵入岩岩相的地震识别标志。深大断裂控制着火成岩的分布,同时控制着火成岩圈闭的分布。断裂发育带附近是火成岩油气藏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9.
渤海地区B油田在古近系目的层段内广泛发育多种岩相的火成岩,这种喷发型为主的火成岩多以薄互层形式存在,但其厚度具有不均匀性,横向变化较大,准确描述火成岩厚度分布对后续井位部署和储量评价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油田范围内已钻井火成岩厚度及组合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对油田勘探开发影响较大的是薄互层形式的溢流相火成岩,系统研究薄互层形式下的组合结构、毛厚度、及净毛比3种因素对火成岩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数据建立了不同的分析模型,认为净毛比是振幅响应的主控因素,利用实际子波正演建立净毛比和响应振幅的关系,并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对区域范围内的火成岩厚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厚度与实钻厚度吻合较好,有利于定量化研究火成岩对下伏构造的影响程度。该研究成果对后续勘探及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