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运用调节电离室补偿值,解决髋关节置换术后数字X射线电离室摄影所造成的曝光过度问题以及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意义。方法 对带假体的模具和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X射线摄影电离室补偿方法摄影,通过系统获得相对曝光量的数值和变化的mAs值。结果 比较mAs值的变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离室补偿可有效降低图像过度曝光和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小儿胸部间接数字化摄影的适宜条件。方法 由5位放射人员在不知摄影条件的情况下独立回顾性评估140例2~3岁患儿胸部仰卧前后位图像质量,并打分。用剂量仪检测同等条件下的入射剂量。结果 随着曝光时间的延长,在3.6~22 ms范围内,图像质量逐渐提高,在25 ms以后反而下降,而入射剂量则一直增加。结论 间接数字化摄影(IDR)拍摄小儿胸片的适宜曝光时间为8.0~9.0 m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泻患儿腹部X射线片误诊为肠梗阻的原因。方法 观察170例儿内科治疗经腹部立位X射线片检查诊断肠梗阻并请儿外科会诊腹泻患儿。结果 170例患儿均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可内科保守治疗。结论 腹泻患儿腹部X射线片检查出现与肠梗阻相似的影像学改变,但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分析可排除机械性肠梗阻,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实验发现摄影kV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的摄影kV对铝梯进行曝光,测试各阶的密度值。结果 在摄影kV小于100 kV时,影像的密度值随着kV的增加几近线性增长,而大于100 kV后密度值的增加速度明显减缓。结论 在使用CR摄影时,在满足X射线穿透力的前提下,理想的最高摄影kV是100 kV。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目前牙科摄影机存在的防护性能问题。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牙科摄影机进检测评价。结果 管电压值、管电压指示偏离和曝光时间指示偏离,分别占检测数量的58.3%(35台),28.3%(17台)和45%(27台)。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牙科摄影机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占少数(约1/3),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合理规范地应用牙科摄影,杜绝滥用X射线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数字化床旁胸部摄影规范化操作对床旁胸片质量控制和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 数字化床旁胸部摄影使用CR,DR技术,摄影时严格按照规范化摄影程序操作,对其所得胸部正位影像各300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DR所得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移动DR摄影图像显示更快,图像影像清晰,甲片率和乙片率均高于CR图像,摄影所需曝光参数(kVp/mAs)明显降低约10~15kV,0.5~1mAs。结论 数字化床旁胸部摄影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操作,图像质量得到改善,能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移动DR能方便快捷获得数字图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摄影条件,减少辐射,在床旁胸部摄影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摄影中患者吸收剂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钼、铑靶面及钼、铑滤过板在数字化乳腺摄影中对患者吸收剂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137例患者的548次曝光技术参数,比较不同靶/滤板摄影,乳腺组织的平均吸收剂量,并求出每一次乳腺检查的平均剂量值。结果 钼靶/钼滤板摄影,患者的吸收剂量较高,而铑靶/铑滤板患者剂量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根据乳腺厚度及腺体致密程度选择合适的靶/滤板组合进行乳腺摄影,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降低患者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电离室CR胸部普通条件摄影与高千伏摄影的对比性研究,探讨电离室CR胸部高千伏摄影在胸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电离室CR胸部高千伏摄影与普通条件摄影各100例成人胸部正位片,分别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由三位中级以上职称放射科诊断医师分别进行正常肺野肺纹理及心影内、膈影内肺纹理显示评价,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差三级,并进行两组患者的曝光剂量比较。结果 100例实验组正常肺野肺纹理显示优95例、良3例、差2例,对照组100例显示优90例、良7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实验组心影内、膈影内肺纹理显示优89例、良9例、差2例,对照组100例显示优70例、良18例、差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摄影条件降低约10~13mAs。结论 电离室技术、高千伏摄影与CR系统三项技术联合应用于成人胸片检查,图像层次丰富,曝光剂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部平片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8例患儿,对其腹部平片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平片的诊断结果,肠管充气扩张且充气不均4例,伴胃泡影增大6例,肠管充气且形态显僵直,肠壁增厚模糊3例,肠壁积气6例,门静脉积气1例,肠穿孔气腹3例。临床治愈15例,3例发生中毒性休克放弃治疗。结论 腹部平片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病情发展情况的评估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在诊疗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摄影管压与受检者剂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摄影管压与受检者剂量的关系,探讨减少受检者剂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仿真人模体,在保证影像负片质量的前提下,改变X射线管压和曝光时间,测量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结果 对于胸片和腰椎片,在保证影像质量相同情况下,提高管压可使皮肤剂量减少50%,有效剂量减少约23%。结论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剂量仍有大幅度降低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DR和CR的WNCR应用价值。方法 从摄影、诊断及辐射防护角度对急诊、ICU(病房)及婴幼儿WNCR进行评价。结果 摄影规模,DR大中连续,CR中小断续;单次检查显像出片用时,DR短,集体显像出片用时DR长;电量DR小;首次摄影成功率DR高;首次摄影失败原因,患者不完全配合居首位,位置不当和呼吸运动伪影居次,条件不当居三。DR中ICU比重大,CR急诊比重大,婴幼儿摄影是WNCR特殊点;DR甲级片比例高。ICU患者和协助家属、部分急诊和手术中患者、婴幼儿无防护。结论 WNCR临床效果满意,部分患者无防护。总评估,DR优于C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动态观察及摄影对临床特诊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摄影状况,将114例动态观察及摄影病例分为摄影体位不正确或不合理、非常规摄影方式、胃肠道异物、取异物或术前手术定位、动态观察和突发医疗事件六类(检查涉及颅面、脊柱、胸部、腹部、骨盆和四肢等部位)。病例行CR检查,影像诊断疑诊后,动态观察采图或摄片佐证。结果 动态观察及摄影能对特诊病例疑诊予以揭示。结论 动态观察及摄影对特诊病例的影像疑诊能予以释解,但辐射剂量相对过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剂量曝光指数(dose exposure index,DEI)与入射体表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和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厚度为10cm有机玻璃板(模拟人体颈、肩、膝三部位)和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组合,行自动曝光(AEC)和手动曝光两种方式进行摄影,分别记录不同摄影条件下体模的DEI、ESD、DAP。计算影像质量因子倒数(Image quality figure inverse,IQFinv),比较最佳体模影像和不同曝光条件照片的图像质量。结果 入射体表剂量与剂量曝光指数呈线性关系,拟合曲线方程为Y(ESD)=0.003+0.082X(DEI),剂量面积乘积与剂量曝光指数也呈线性关系,拟合曲线方程为Y(DAP)=0.034+0.732X(DEI)。χ2检验4组照片的甲级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DEI有效范围内,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可根据曝光指数对曝光量进行量化修正,以降低被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R影像噪声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噪声的控制方法。方法 比较CR系统和屏-片系统的腰椎曝光条件。结果 要想获得与屏-片系统相同的噪声,必须提高CR的曝光量,CR所需曝光量大约是屏-片系统的1.2~1.5倍。结论 曝光量是影响CR噪声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CR噪声的首选方法。只有适当的选择曝光条件,才能有效控制CR噪声。  相似文献   

15.
小儿胸部DR、CR和屏胶片的投照影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数字影像诊断装置(CR.DR)在小儿胸片的拍摄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新生儿~10周岁的病人CR.DR小儿胸片各100例,与传统屏胶小儿胸片100例作为对照,分别按照质控要求进行等级评定,并且对胸片所显示影像层次进行分析。结果 数字摄影组小儿胸片图像优质片率达90%,而传统屏胶片优质片率仅为65%,影像质量数字摄影明显高于屏-胶片系统。结论 小儿胸部数字摄影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高质量图像的特征,存在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调查全国15个省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乳腺X射线摄影曝光参数并测量计算受检者乳腺平均剂量,分析我国乳腺X射线摄影中受检者压迫后乳房厚度分布及乳腺受照剂量水平,为建立适合我国成年女性受检者乳腺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调查临床实际乳腺摄影受检者的年龄、乳房压迫厚度、曝光参数、摄影体位等相关信息,通过手动曝光测量该条件下乳房压迫厚度处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Ka,i),计算受检者的乳腺平均剂量(AGD)。结果 共在全国15个省的149家医院调查了4372例乳腺X射线摄影体位,273台不同类型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包括屏片乳腺X射线摄影、计算机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CR)和直接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DR)设备,对于这三种类型的设备,头尾(CC)位投照时受检者AGD的平均值分别为1.21,1.77,1.61 mGy,AGD的75%位分别为1.36,2.22,1.81 mGy;斜侧(MLO)位时受检者AGD平均值分别为1.02,1.78,1.66 mGy,AGD的75%位分别为1.23,2.46,1.81 mGy。CC位和MLO位时乳房压迫厚度的中位数分别为4.2和4.5 cm。结论 不同类型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中,屏片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致受检者的乳腺平均剂量最低,其次是乳腺DR设备,乳腺CR设备致患者剂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床边胸片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影像质量,确保诊断效果。方法 根据床边拍片的特点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结果 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结论 床边拍片的质量是使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诊治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医用X射线管电压与辐射剂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用X射线管电压(kV)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对表面入射剂量、透射剂量以及被检者吸收剂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kodak DR3000对20 cm厚的有机玻璃板进行曝光,首先固定mAs值为12.5,变化kV值为60、80、100、120,SID为100 cm,分别进行曝光。曝光时利用solidose400测得表面入射剂量以及透射剂量。然后根据80kV,12.5mAs的表面入射剂量,分别调节60kV、100kV、120kV的mAs值,使表面入射剂量基本相同,测得不同曝光条件的透射剂量。每种剂量的获得均曝光3次,取平均值。结果 当mAs值为12.5,kV值为60、80、100、120,时,表面入射剂量分别为0.58mGy、1.08mGy、1.64 mGy、2.22 mGy,透射剂量分别为4.61μGy、11.68μGy、24.71μGy、42.76μGy。当表面入射剂量基本相同,kV值为60、80、100、120时,透射剂量分别为9.12μGy、11.68μGy、15.34μGy、21.43μGy。结论 对于X射线摄影,其他曝光条件不变,随着管电压的增加,表面入射剂量、透射剂量及吸收剂量都是逐渐增加的;当表面入射剂量基本相同时,管电压越高,患者的吸收剂量越低。  相似文献   

19.
薛磊 《中国辐射卫生》2012,21(3):289-290
目的 明确在床旁摄影过程中铅屏风放置在什么位置和距离对散射线的屏蔽效果最佳,并建立屏蔽前后散射线的量化指导性曲线和表格。方法 利用胸部体模模拟受检者胸部,被照体模所在位置为散射线源,照射野中心为散射线源中心。采用不同摄影条件分别曝光,在曝光时对距离散射线源中心1m、2m、3m、5m区域分别进行铅屏风遮挡前后散射线多少的测量,并对所测量数值记录和分析。结果 有铅屏风防护时散射线剂量,是同等距离无铅屏风防护时散射线剂量的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在2m到3m的距离铅屏风基本可以完全屏蔽散射线。结论 在床旁摄影过程中,采用铅屏风作为防护设施,散射线衰减非常显著甚至衰减为零。  相似文献   

20.
用非介入法检测诊断X射线机的管电压和曝光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诊断X射线机的管电压和曝光时间。方法 采用CsI/光电二极管和单片机技术。结果 研制了一种非介入式kVp计。结论 利用此kVp计可一次曝光立刻得到管电压和曝光时间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