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灵山沟金矿床是招掖金矿带上的一个重要金矿床.文章通过搜集已有资料和综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体及矿石特征、赋存状态、围岩蚀变、同位素特征、包裹体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认为该金矿床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具典型的中温热液蚀变特征,岩浆活动具多期次,成矿阶段温度变化不大,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H2O-NaCl-CO2-H2S体系,硫来源于深源地幔,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为主,混入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脉状金矿床,属中成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许远平  甘雨  黄凤  杨钻云  张磊 《矿产勘查》2012,3(6):836-844
南坡金矿区地处印支陆块群墨江—黎府—罗文真火山弧带的北段,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区域构造和派生裂隙是区内含金热液迁移的通道和容纳矿源成矿的场所.文章通过对区内矿床地质、控矿构造、矿石矿物蚀变组合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将测区矿床成因类型暂定为地下热卤水参与的浅层低温热液黄铁矿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和二长花岗岩黄铁矿脉构造裂隙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从物源、成矿热动力、构造和围岩圈闭等4个成矿有利条件对南坡金矿床成因进行阐述,确立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丰产 《中华民居》2012,(2):125+124
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的研究和矿床成因的探讨,总结矿区内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归纳矿区找矿标志,为同一区城内找矿提供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阐述金龙山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矿段典型矿体矿化蚀变强度、矿石组构特征以及构造与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就矿区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总结了金矿床的控矿规律.矿床属于中—低温微细浸染型矿床,成矿控制因素主要为构造,其空间分布、力学性质以及控矿规模等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尹艳广  张沛  郝玉军  卜鹏 《矿产勘查》2022,13(10):1437-1443
湘西两溪口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段。该矿床目前研究仅限于成矿背景分析,未能深入剖析其矿床地质特征。本文通过两溪口金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对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矿床成因、研究其成矿规律、梳理总结找矿标志,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认为研究区金矿化主要产在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小木坪组(Qbx)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及板溪群马底驿组(Qbm)中—上部钙质紫红色板岩或条带状紫色板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及构造蚀变岩型,矿(化)体受构造控制明显。本文建立了以地球化学特征、赋矿层位、控(容)矿构造、围岩蚀变特征为野外工作找矿标志,揭示研究区内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4):585-589
丹巴独狼沟金矿是近年来在松潘-甘孜成矿省内发现的一大型金矿床。通过对其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矿床成矿条件并建立成矿模型,认为其属中温热液造山型石英脉金矿,矿体产出明显受断层控制,成矿热液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至次级断层构造及断层相关构造裂隙中冷却析出形成矿床。并指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首先应对其深部断裂构造系统进行研究,其次应在F2断层深部寻找盲矿体,最后隐伏次级构造是发现雁列状新盲矿体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8.
月亮山铁铜矿床位于智利中北部海岸山带铁氧化物铜金矿(IOCG)成矿带上,该带为智利北部巨大的多金属矿成矿省。矿区位处一级控矿构造阿塔卡玛(ATACAMA)断裂带次级构造——北北西与北北东断裂的交汇部位和北北东高精度磁测异常带上,对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和地球物理特征(磁化率特征、磁异常特征、电法特征)分析,显示该矿床的控矿因素主要为构造、闪长岩体、热液角砾岩,从而确定了以含磁铁矿和赤铁矿角砾岩带、闪长岩体接触带、高精度磁测与激电异常叠加部位、矿物蚀变分带为主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林明钟 《矿产勘查》2021,12(12):2341-2348
Z.Brdo金矿床位于欧洲东南部Apuseni-Banat-Timok-Srednogorie岩浆成矿带的Timok杂岩带上,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中粗粒安山岩(原称"黑云角闪斜长安山岩")与中细粒安山岩(原称"角闪斜长安山岩")内,其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北西向构造蚀变带控制,黄铁矿化、硅化、高岭石化蚀变带是该矿床的主要含矿蚀变带,矿床位于正磁异常与负磁异常交界处,磁异常界线的走向与矿体的走向基本一致。本文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分析了Z.Brdo金矿地质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低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通过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的研究,为寻找带内类似的金矿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韦国深 《矿产勘查》2011,2(4):364-368
文章在对北流市望天洞银金矿床矿区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围岩蚀变,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提出以断裂构造、变质程度较低的岩性带、金属硫化物矿化强地段、围岩蚀变、强烈褐铁矿化露头作为该矿床的找矿标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南缘首次发现了张吉口银矿床,矿床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银矿床,研究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对指导区域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银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小河二长花岗岩体与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接触带的F1断裂构造蚀变带中,矿体呈脉状,沿走向具分支复合现象。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状—网脉状银矿石、浸染状银矿石。银主要赋存于独立银矿物辉银矿、硫锑铜银矿中,呈他形粒状,粒度较小,黝铜矿中的银以晶格银形式存在。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绢云母化。断裂构造、蚀变矿化及化探异常为主要找矿标志。综合分析认为张吉口银矿体深部及走向两侧、司家路土壤化探异常区为主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马麟  孙江雄  祁有民 《矿产勘查》2021,12(9):1888-1897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金矿资源前景较好,本次研究在以往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槽探、硐探、钻探工程,并采集样品进行岩石薄片、光片等检测分析工作,对五龙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矿床成因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五龙沟金矿赋存于VII、IX、X、XI四条含矿破碎蚀变带中,圈定金矿体192余条,估算金资源量61.18 t。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均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最主要的金矿物为自然金。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压碎结构、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以浸染状构造为主。金水口群及青白口系含金背景值高,为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矿质来源,其与花岗岩体接触带是本区含矿断裂构造产生的基本位置,韧性剪切带的多次活动为金矿热液上升、运移提供了通道,也为金富集成矿提供了重要场所。金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彰武县赵家沟金矿位于冀东—辽西金成矿带东缘,矿区共发现36条金矿化体,其中有8条主矿体,主要发育在19条北北西向断裂构造蚀变带中。该矿床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角砾状、脉状构造,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初步推断赵家沟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提出区内的断裂构造、石英脉以及矿化蚀变为主要的找矿标志,并指明后期找矿工作中应加强对构造蚀变带及深部矿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茅山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是遵化—青龙矿集区内赋存于二长花岗岩岩株内的金矿床。茅山金矿的金矿化主要产于茅山二长花岗岩岩株内的蚀变黄铁绢英岩内。文章对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化带及矿体分布、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床成因诸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较复杂,矿床经历了多期次热液活动的叠加作用。成矿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交代了围岩,使其发生了热液蚀变作用。矿床成因属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16.
樊磊  杨瑞  赵红瑞 《矿产勘查》2021,12(3):557-564
老米沟门金矿区位于河北省北部丰宁-隆化金成矿带上,主要赋矿层位为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变质岩系。通过研究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确定矿区金矿的形成受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地层、东西向、北北西-北西向的次级张性构造和燕山期岩浆活动共同控制,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通过对老米沟门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和主要控矿因素,上述研究对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及丰宁—隆化金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卢氏县橡子庙沟铁矿床地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系多金属成矿带,通过地表工程和中深部钻探工程,控制主矿体9条矿脉。矿体多呈似层状产出,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层控作用明显。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地层,在变细碧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矿区内断裂构造的多期次活动对矿液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汤河岩体及张家庄岩体为本区多金属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液。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内矿物岩石学特征,认为矿床成因与海相火山—侵入活动有关,为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独树沟金矿区位于青海省大柴旦镇境内,大地构造隶属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在总结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特征,得出矿体主要位于构造破碎蚀变带或其上下盘位置,含矿岩性主要为炭质绢云千枚岩,次为白云石大理岩,主要矿化蚀变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硅化。地层、构造、岩浆岩均对该区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区域化探资料显示,该区异常具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峰值高等特征,通过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