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及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为检测中心,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确诊的114例百日咳住院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病原感染,分为单纯百日咳组73例,混合感染组41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普通百日咳组100例,重症百日咳组14例。组间进行单因素比较,同时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结果 (1)百日咳好发于秋冬季共66例(62.2%)。患儿以≤6月龄为主,共79例(69.3%)。未免疫89例(78.1%),免疫25例(21.9%)。(2)单因素分析比较得出,混合感染组较单纯百日咳组更易出现血氧下降、三凹征、发热、肺部湿啰音(P<0.05);重症组中有早产史、咳嗽后青紫、三凹征、发热、肺部湿啰音、肺炎和混合感染患者占比高于普通组(P<0.05);混合感染组、重症组较单纯百日咳组、普通组住院时间更长(P<0.05);重症组白细胞峰值较普通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峰值高是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OR=1.096,P<0.05)。(3)114例确诊患儿均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0例(8.8%)患儿在病程7 d内用药,33例(28.9%)在病程8~14 d用药,余均>病程14 d用药,其中5例重症患儿>病程21 d用药。(4)≤4月龄的重症百日咳患儿易并发肺炎、百日咳脑病、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其中8例患儿行有创通气治疗。经积极治疗,1例患儿死亡,余均好转出院。结论 ≤6月龄、未免疫的小婴儿百日咳发病多见,常需住院治疗,小月龄的百日咳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合并感染、延迟用药可能会加重百日咳病情,延长住院时间。监测血白细胞峰值有助于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百日咳患儿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诊治、减少重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4例百日咳住院婴幼儿临床资料,按收治病房分为普通组及ICU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进入ICU治疗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44例中普通组106例,ICU组38例;男69例,女75例;中位年龄2月龄,<3月龄的ICU病例32例(84.2%,32/38)。102例患儿未接种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TP)疫苗。最常见症状为咳嗽(99.3%),其次是发绀 (45.1%)、发热(31.9%)和气促(27.8%)。最常见并发症为肺炎(70.1%),其次是呼吸衰竭(24.3%)、脓毒性休克(10.4%)、胸腔积液(9.7%)和肺动脉高压(9.0%)。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WBC)和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其中19例WBC>50.0×109/L。入ICU患儿占26.4%(38/144),总体病死率9.0%,ICU组病死率34.2%。百日咳患儿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WBC>30.0×109/L;气促,呼吸>70 次/min(≤1岁),>60次/min (>1岁);心率>180次/min(≤1岁),>160次/min (>1岁);发绀和血氧饱和度<0.90。结论 重症百日咳患儿主要发生在<3月龄的婴幼儿。WBC>30.0×109/L;气促,呼吸>70 次/min(≤1岁),>60次/min (>1岁);心率>180次/min(≤1岁),>160次/min (>1岁);发绀和血氧饱和度<0.90是百日咳患儿进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关注百日咳患儿以上特征,早期识别重症,尽早进入ICU管理。  相似文献   

4.
儿童外伤性癫痫危险因素及特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儿童外伤性癫痫危险因素与特点。方法 对42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的抽搐形式、产砂颅CT、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抽搐形式部分性发作20例,全身性发作14例,转型者8例;2.头颅CT:脑挫裂伤15例,脑出血14例,颅骨骨折10例。3. 脑电图:伤后6个月内,癫痫痫样波者26例,局限慢波11例。结论 外伤性癫痫与年龄、离损伤程度及类型等有关。儿童轻微脑损伤即可导致癫痫早期发作,且易成为癫痫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百日咳综合征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影响住院危险因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489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等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响住院危险因素。结果:年龄<3个月占53.17%,3~6个月占24.13%,>6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研究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急诊综合科确诊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年龄大小分为年龄≤3个月组58例、年龄>3个月组64例, 按痰培养结果分为痰培养阴性组63例、痰培养阳性组59例, 按是否完成百白破疫苗接种分为完成疫苗接种组19例、未完成疫苗接种组103例,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百日咳组28例与非重症百日咳组94例,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 同时对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3个月组住院天数及气促、呼吸暂停、咳嗽后紫绀、心率下降、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年龄>3个月组(P<0.05)。痰培养阳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痰培养阴性组(P<0.05)。重症百日咳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发热发生率、喘息发生率、峰值白细胞计数、峰值淋巴细胞计数、细菌感染发生率等13项指标均高于非重症百日咳组(P<0.05)。4例进行换血治疗, 其中1例死亡。发热、喘息、咳嗽后紫绀、白细胞计数>20×109/L是重症百日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及62例急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暴发性心肌炎组起病年龄较大,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少尿,意识改变,心音低钝,心律不齐,肢端凉,面色改变,肝脏肿大等起病时临床表现及体征的发生率均大于急性心肌炎组(P<0.05);(2)暴发性心肌炎组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超敏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左心功能,心腔增大,室间隔、室壁动度及厚度,心包积液,二、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室性心动过速,逸搏,室颤/室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指标与急性心肌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类病原学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是发生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56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患儿入PICU 24 h内最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分为非危重组(>80分)、危重组(70~80分)及极危重组(<70分),分析比较各组患儿早期的临床特点。结果56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平均年龄12.0(1.0,180.0)个月;原发病以呼吸系统感染(60.7%,34/56)为主,病原学以细菌(71.4%,40/56)为主。死亡21例,存活35例,总病死率37.5%;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病死率分别为12.5%(2/16)、16.7%(1/6)、52.9%(18/34)。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的年龄、性别、PICU住院时间、心率、1 h及24 h平均动脉压、是否使用机械通气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患儿的PCIS明显低于存活组,6 h及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明显高于存活组,初始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1 h、6 h及24 h内入液量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极危重组患儿的6 h入液量与非危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CIS、VIS6 h、VIS24 h、初始乳酸水平及24 h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射血分数、6 h入液量水平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患儿死亡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S、6 h入液量水平、早期乳酸水平及合并MODS是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6 h液体入量、PCIS、初始乳酸及MODS预测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47、0.835、0.797、0.76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死率高,PCIS评分、6 h内复苏液量、早期乳酸水平及合并MODS是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为探索预防措施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 936例创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引起创伤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患儿男性多于女性(1.73∶1),外地患儿(5535例)多于本地患儿(2401例)(χ2=14.314,P<0.05).婴儿期(2024例)和幼儿期(3097例)病例数最多.四肢[41.9%(3324/7936)]和皮肤创伤[38.5%(3058324/7936)]最多见.儿童创伤原因因年龄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坠落、跌倒、交通事故是引起儿童创伤的常见原因.存活组1933例、死亡组5例的儿童创伤评分分别为8.53±2.17、3.17±1.29,普通住院组1852例、ICU组86例的儿童创伤评分分别为9.72±1.25、5.23±1.84.休克失代偿、机械通气、Glasgow评分≤7分、儿童创伤评分<8分是引起创伤儿童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长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遵守交通规则以降低儿童创伤发生率.临床医生应对休克失代偿、机械通气、Glasgow评分、儿童创伤评分等因素予以足够重视,尽早识别危重患儿,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百日咳的临床特点, 分析重症百日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248例百日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年龄分为≤3个月组, >3个月组;根据百日咳病情分为普通组及重症组, 根据是否混合其他病原菌感染分为单纯感染组及混合感染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比较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1.住院百日咳患儿以<1岁患儿为主(204/248, 82.2%), 有咳嗽家属接触史92例(37.0%), 未接种疫苗169例(68.1%);248例患儿中白细胞数增高193例(77.8%);145例(58.4%)患儿存在混合感染, 最常见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29例, 11.6%);并发肺炎173例(69.7%), 并发肺实变35例(14.1%)。2.≤3个月组患儿咳嗽患者接触史、发绀、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百日咳脑病、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机械通气比例均高于>3个月组(χ2=4.612、20.810、7.882、16.617、13.740、7.846、14.810、21.436, 均P&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征及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1月住院的73例ADE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转归情况。结果 73例患儿中,发病前41例(56%)有感染病史,7例(10%)有疫苗接种史。所有患儿均具有脑病表现,其中意识改变47例(64%),精神行为异常54例(74%);余以发热(53例,73%)、运动障碍(47例,64%)、头痛(47例,64%)、呕吐(40例,55%)等多见。头颅MRI检查以皮层下白质(83%,54/65)、深部核团(60%,39/65)、脑干(58%,38/65)、小脑(42%,27/65)受累多见。47%(20/43)患儿脊髓受累。随访发现共15例患儿复发。与未复发患儿比较,复发患儿更多出现深部核团受累(P < 0.05),≥ 3个脊髓节段损伤者更多见(P < 0.01),丙种球蛋白和/或激素治疗时间距起病>2周的比例更高(P < 0.05)。结论 ADEM临床表现多样,少数患儿可复发。MRI深部核团受累、≥ 3个节段的长节段脊髓病变、丙种球蛋白和/或激素治疗时间较晚(>2周)可能与ADEM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涂片裂隙淋巴细胞对辅助早期诊断百日咳的意义。方法 采集107例疑似百日咳患儿的鼻咽拭子和外周血。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根据结果分为百日咳组(n=52)和非百日咳组(n=55);百日咳组按年龄分为<1岁组(n=42)和≥1岁组(n=10),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45)和重症组(n=7)。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各组患儿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测定,血涂片后行瑞氏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患儿裂隙淋巴细胞并计数。结果 裂隙淋巴细胞呈圆形,胞体较小,胞浆量少,胞核上有切迹或裂缝;过氧化物酶染色为阴性,细胞学分类属淋巴细胞。百日咳组患儿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裂隙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百日咳组(P < 0.001)。百日咳组患儿中,<1岁组患儿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裂隙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1岁组患儿(P < 0.05);重症组患儿上述血细胞计数及细胞比例均高于轻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裂隙淋巴细胞联合外周血细胞计数可为百日咳患儿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儿童腹胀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以腹胀为主诉入院的1 561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及疾病诊断等临床资料。结果 1 561例患儿中,新生儿(< 28 d)823例,婴儿(28 d~)307例,幼儿(1岁~)186例,学龄前儿童(3岁~)120例,学龄儿童(6岁~)106例,青春期(12~17岁)19例。新生儿组、婴儿组、幼儿组及学龄组伴随症状均以呕吐为主,学龄前组以腹痛为主,青春期组以呕吐、腹痛为主。新生儿组和婴儿组伴随体征以肠鸣音减弱为主,其余各年龄组以腹部压痛为主。新生儿组腹部平片以肠道充气扩张为主,其余各年龄组以肠道充气扩张伴液气平为主。339例患儿完善组织病理学检查,其肠组织病理结果为:新生儿组以肠黏膜下神经节细胞体积小、数量少或发育差为主,婴儿组以肠道炎症、出血、坏死为主,其余各年龄组以阑尾炎为主。新生儿组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腹胀主要病因(34.4%);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及青春期组均以肠梗阻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6.8%、52.2%、51.7%、62.3%、52.6%。结论 呕吐为各年龄组腹胀患儿较常见的症状;腹胀新生儿及婴儿多表现为肠鸣音减弱,1岁以上患儿以腹部压痛为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腹胀最常见的病因,其余年龄组患儿多以肠梗阻作为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的初诊CBF-AM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基因类型,分为CBFB-MYH11组和AML1-ETO组。总结并比较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共纳入91例初诊CBF-AML患儿,其中AML1-ETO组74例(81%),CBFB-MYH11组17例(19%)。38例(42%)患儿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其中性染色体缺失28例(31%)最为常见。第1个疗程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为97%(88/91),复发率为29%(26/91),5年EFS率为65%±6%,5年OS率为75%±5%。AML1-ETO、CBFB-MYH11组5年EFS率分别为62%±7%、77%±11%(P > 0.05)。AML1-ETO、CBFB-MYH11组5年OS率分别为72%±6%、88%±9%(P > 0.05)。结论 儿童CBF-AML以AML1-ETO为主,性染色体缺失为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预后较好,AML1-ETO与CBFB-MYH11患儿预后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国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哮喘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Med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9月有关中国儿童哮喘危险因素的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5 309例,对照组6 404例。Meta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OR=5.246,95% CI:3.435~8.011)、家族过敏史(OR=4.627,95% CI:2.450~8.738)、特应性体质(OR=4.659,95% CI:2.511~8.644)、变应性鼻炎(OR=11.510,95% CI:6.769~19.574)、湿疹/皮炎史(OR=4.919,95% CI:3.514~6.886)、患儿过敏史(OR=4.732,95% CI:2.802~7.989)、食物过敏史(OR=5.890,95% CI:3.412~10.166)、药物过敏史(OR=4.664,95% CI:2.637~8.252)、家中有霉斑(OR=2.483,95% CI:1.671~3.690)、家中种花草(OR=1.748,95% CI:1.383~2.209)、房屋装修史(OR=2.823,95% CI:2.206~3.935)、剖宫产(OR=1.894,95% CI:1.166~3.077)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儿童哮喘的保护因素(OR=0.508,95% CI:0.396~0.653)。结论 中国儿童哮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家族哮喘史、家族过敏史、个体特应性体质、过敏史、过敏合并症、剖宫产出生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可增加儿童哮喘的患病风险,而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哮喘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与归纳Asperger 综合征(AS)患儿的症状表现及其常见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对AS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行为观察、精神检查、问卷调查及韦氏智力测评量表等方法,归纳并分析95例AS患儿的主诉、症状、围生期及家庭情况、家族遗传史和常见共患疾病等临床资料。结果 AS患儿多见于男性,常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为首诊主诉,主要临床症状分别为人际交往障碍(95%)、兴趣狭窄(82%)、重复刻板行为(77%)、语意理解缺陷(74%)和不听指令(68%),多数患儿言语智商高于操作智商。AS患儿常共患其它神经精神疾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9%)、情绪障碍(18%)和精神分裂症(2%);共患情绪障碍多见于13~16岁年龄段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见于7~16岁年龄段患儿。61%患儿的父亲和43%患儿的母亲性格内向,且19%的患儿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结论 AS临床表现有其独特性,提高对AS及其共患病的认识非常重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诊断AS,减少漏诊和误诊并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百日咳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日咳感染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常见并发肺炎、球结膜下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脑病等可能危及生命。低年龄患儿缺乏百日咳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提高对百日咳并发症的认识,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百日咳,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意义。但目前还没有百日咳并发症的诊治规范,不同报告使用的诊断名称、依据和报告数据等存在很大差异。该文就文献报道的百日咳并发症,包括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肺动脉高压、气胸及纵膈或皮下气肿)、骨折、疝气、循环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惊厥、脑病及出血和血肿)、泌尿系统并发症、继发感染等进行了全面综述,希望为临床诊治和研究百日咳并发症,以及早日促成百日咳并发症的规范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 采集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咽拭子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3s rRNA编码基因2063/2064 A:G突变情况,依结果分为突变耐药组(耐药组,n=81)和野生型敏感组(敏感组,n=55),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构成、呼吸道症状、肺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改变、治疗方式及住院天数。结果 耐药组较敏感组发热时间、高热时间延长,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例数多(P < 0.05);耐药组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敏感组(P < 0.05)。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敏感组疗效好,而耐药组更多需要加用激素治疗。结论 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单从某一项临床特征无法鉴别,但发热和高热时间延长、血氧饱和度降低,以及ALT、LDH升高有一定提示作用。对于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配合激素可能是更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引起的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7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异物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772例患儿异物均由电子胃镜取出,男414例,女358例,中位年龄2.8岁。消化道异物主要发生在年龄 < 3岁婴幼儿组(59.5%);异物主要分布于食管段(57.5%)和胃内(28.9%);异物滞留时间≤24 h 465例(60.2%), > 24 h 307例(39.8%)。异物的类型主要为圆形金属异物(37.2%)、长条形异物(24.7%)、尖锐异物(16.2%)、电池(14.4%)、腐蚀性物质(4.8%)和磁铁(2.7%)。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轻度并发症(368例,47.7%)、严重并发症(98例,12.7%)及无并发症(306例,3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 3岁、基础疾病、异物位置、异物类型、异物滞留时间 > 24 h是引起上消化道异物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OR=2.141、7.373、6.658、8.892、6.376,P < 0.05)。结论 通过对上述导致消化道异物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地了解,在临床上及时准确地选择恰当的干预方式,可降低各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长沙市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3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长沙市13例SARS-CoV-2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儿均为家庭聚集性发病。2例无症状感染;其余11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咽部不适、腹痛、腹泻、抽搐、呕吐。临床分型包括7例轻型,5例普通型,1例重型。6例发热患儿热程中位时间为2 d。所有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CD4、CD8、IL-6等水平均在正常范围。13例患儿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转阴的中位时间为13 d,期间3例患儿存在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1例患儿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后大便核酸持续阳性12 d。6例患儿肺部CT有异常改变。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出院后2周随访均正常。结论 家庭内接触传播为儿童SARS-CoV-2感染的主要途径,不排除粪-口传播。儿童病例以轻型及普通型为主,未见细胞因子风暴现象,且近期预后良好,远期预后尚需继续追踪。建议对感染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多次多部位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及时阻断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