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看,专科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学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社会因素的制约,毕业生自身存在着缺陷,要通过学校应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地方政府取消人才流通限制,企业按需选才,毕业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等途径来解决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 ,为毕业生创造就业环境 ,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和更新毕业生择业观念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并入理工学院后本系首届即将毕业的2000级专科生进行了基本状况和择业意向调查.调查了毕业生自然状况、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意向、就业期望值及对就业难的看法,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社会上逐渐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高校毕业生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就业地区、就业方向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这些影响因素与毕业生就业方向、就业地区选择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用t检验说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歧视与过度偏好高学历;运用方差分析说明了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率,以及到不同性质单位就业,存在明显差异;解释了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因素背后的社会、经济与观念等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女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实现的问题之一。文章从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出发,首先对女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主观原因进行了剖析;其次对女毕业生就业难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女毕业生扶困的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政策和我校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学校应加强基础与普通本科建设,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方法和面对市场、拓宽就业渠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80万人,比去年的增加20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面临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巨大,再创历史新高,诸如热门专业就业趋冷、就业满意率不足五成、高学历就业难等问题值得重视.本文就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进行剖析,分别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外因进行论证,并提出相应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经济学的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进行界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归因进行理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克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有评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难却少见讨论。后的难,不仅有宏观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等客观因素,也有高职院校及其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主观因素,如:就业认识上的模糊、择业目标上的局限、心理上的自卑等。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树立新的就业观,调整择业心态,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认为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观念、心理上的原因及社会制度、经济上的原因。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主动适应市场就业竞争 ;社会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 ;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作为“热”专业“冷”就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学校教育、学生个人等多方面探悉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观念、心理上的原因及社会制度、经济上的原因.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市场就业竞争;社会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文中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就业难"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于: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准备相对不足、高校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自主权相对不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时人的择业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适时而科学的引导,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1搞好毕业生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1996年86.6万人,1997年89.8万人,1998年101万人。从1994年开始,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始显露,政府已无法为每个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分回到县级单位的毕业生推迟一年就业已呈普遍之势。据笔者了解,受各方面因素影响,199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引起各级政府、社会、高校、毕业生和家长广泛关注。是不是中国人才过剩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以人才最密集的上海广州为例,上海25岁以上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对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探讨 ,同时提出了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解决就业难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导致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当前就业形势差、毕业生的内在能力低、人际关系网络的阻碍、就业的心理误区、高校不合理的专业结构等。解决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西部地区必须加快自身发展,加强就业政策扶持;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规范就业市场;高校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专业结构;高校必须,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建立毕业生正确择业观;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及其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选择地区和专业差异较大,就业单位对毕业学校、身份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学校就业率虚高相悖,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是政府在扩招政策制定、就业模式调整、就业引导和相关政策扶持等方面缺少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效果远低于预期;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招聘程序和工资待遇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低、虚高就业率和大学生能力差是主要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时的被动局面.因此,高等学校破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需要综合措施,政府是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局的主导力量,制定科学务实的就业方针政策,用人单位尽快完善大学毕业生相关工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高等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毕业生人数增长引来竞争加剧的问题,有高校培养模式的问题,有用人单位择人标准的问题,有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在对大学生就业难成因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思维模式,创新就业机制等方面对破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提出思路和对策,希望通过多方因素的综合合力,努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2006年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约定工资水平时有一个参考依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综合处对2005年上海毕业生的实际工资及就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涉及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专、职校、技校、高中等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3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