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分析目前高等学校中采用的传统过程控制实验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力控组态软件对过程控制实验设备虚拟化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力控软件自带的控制策略功能对其中两个实验进行了算法搭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过程控制实验进行软件仿真。另外,文章还提出了在此基础上实现B/S模式下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实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软件过程能力度指数的软件过程控制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软件过程度量领域,统计过程控制图是进行度量分析的主要工具。统计过程控制图的核心问题是控制界限问题,控制界限的大小决定着统计过程控制图的灵敏度和有效性,过大和过小都不能达到有效过程控制的效果。论文在分析传统统计过程控制图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以软件过程能力决定软件过程表现的思想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过程控制图——软件过程能力度指数控制图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实例分析证明此控制图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过程控制软件主要包括实时操作系统(管理程序),应用程序和过程控制语言三部分。为了提高过程控制软件的研制效率,人们对软件研制的工具、技术和方法也日益重视起来。本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研制情况,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供有关部门及过程控制软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小型规模的软件开发特点,通过融合多种软件过程开发实践,保证快速、合理、低代价和清晰的软件开发过程控制基础上,作者基于工程实践的总结和归纳,提出一种基于组件构建软件系统的CMM和RUP的有序过程控制的最佳实践方法,该方法具有清晰过程控制、可被重复检验和理解,允许在软件过程中进行适应性的自我调整和完善。通过实际案例的统计和规律性分析,证明该种软件开发过程的最佳实践方法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小型规模的软件开发特点,通过融合多种软件过程开发实践,保证快速、合理、低代价和清晰的软件开发过程控制基础上,作者基于工程实践的总结和归纳,提出一种基于组件构建软件系统的CMM和RUP的有序过程控制的最佳实践方法,该方法具有清晰过程控制、可被重复检验和理解,允许在软件过程中进行适应性的自我调整和完善。通过实际案例的统计和规律性分析,证明该种软件开发过程的最佳实践方法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面向任务的软件过程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的软件过程控制模型,旨在提高软件过程控制能力、促进CMM/CMMI的实施。该控制模型采用面向任务的调度思想,将软件过程划分为一系列任务。采用有限域约束规划方法建立约束模型,生成任务调度方案。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统计过程控制(SPC)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分析了不同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数据文件类型。介绍了不同生产过程的统计分析技术与过程控制方法。最后重点介绍了作者开发的中文统计过程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8.
软件过程度量为软件过程管理提供量化数据。过程分析是软件过程度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文章在研究现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统计过程控制和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软件过程分析方法,并在相关支撑工具中加以实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运用组态王软件(6.52版本)开发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网络化系统,着重阐述了组态王网络功能下系统的构建与配置.针对典型环境对象,在实验室构筑了一个过程控制系统应用的网络环境,利用PC机实现网络环境下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所提出的系统在本科实习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勇  周伯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5):1684-1686,1690
为了定量控制和改进软件过程,解决由于滞后效应引起的提前量问题,提出了过程偏离阈值的计算方法。以项目进度为目标控制量,以加人为修复措施,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偏离控制和软件过程,建立了过程模型。通过二分法算法设置自动模拟过程,计算控制阈值,为过程控制提供量化支持。实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确定控制阈值,为项目的决策者实施软件过程控制提供量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台PC机的工业过程虚拟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Rockwell系列软件与Matlab软件的混合编程,实现在单台PC机上集成复杂工业过程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具有监控层、控制层和对象层3层结构。其中,Matlab软件实现复杂工业过程模型的仿真,Rockwell系列软件实现控制器的仿真、编程、监控画面的组态等。重点介绍Matlab软件与组态软件通讯方法,通过球磨机典型的PID控制回路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在实验室进行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先进控制软件平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先进控制软件平台中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的设计思路的实现方法,采用关系数据库来对变量,参数信息和历史数据进行管理和操作,并用MicrosoftSQL Server7.0来设计实现,同时开发了微机上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实时数据库,包含控制律参数,模型参数,观测器参数,系统命令及系统状态和过程变量信息等内容,二者均已成功地应用在基于Windows环境的先进控制软件平台中,为先进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和算法的仿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保障了数据的统一性,独立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一种利用工控组态软件组态王实现"FESTO过程控制系统的创新性实验"为例,介绍了利用ActiveX特性扩充组态软件控制功能的新方法;重点描述了控制算法、现场信号和组态王之间的有机结合,为在工业控制领域中使用组态软件来完成复杂的控制算法开辟了新的途径;系统具有象直观、实时性好、编程简单等特点,满足了工业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设备主体、现场控制系统、高性能数字组合阀及控制软件等核心模块的设计,开发集低压铸造、差压铸造、调压铸造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反重力铸造系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采用模糊自整定PID算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利用上位机软件可方便地实现对一体化压力铸造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并能够实时显示参数和图形化显示铸造过程。实验表明,该系统可提高铸造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铸件的精度,功能多样且实用性强,实现了铸造系统的自动化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沈浩  吕梅柏  张科 《测控技术》2012,31(8):87-90
导弹飞控软件是导弹控制的核心,其研发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研发人员对飞控软件进行算法分析、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半实物仿真和演示验证,最终形成产品定型的版本。主要研究并开发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实时导弹仿真软件集成环境系统,通过该系统,设计人员可以集成管理导弹从研发到定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以飞控软件为主的仿真软件及其半实物仿真实验,从而大大降低了实验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对飞控软件的开发以及实验仿真管理效率,更有利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处理。  相似文献   

16.
廖芳  彭定强  张松 《微机发展》2005,15(9):26-29
OPEN Process Framework(OPF)是使软件开发过程达到CMM5级标准的软件工程框架。文中讨论了基于OPF的软件过程的主要元素及实施过程,并把该过程应用于某油田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实践证明基于OPF的软件过程可以提高团队的开发能力、降低风险、有效控制资源,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高度清晰的过程框架,规范管理和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7.
iFIX在化工生产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某化工生产为背景,研究并开发了一套基于分布式控制,iFIX组态软件和OPC技术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针对该监控系统要求多功能,高可靠性的特点,采用了基于iFIX中VBA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构建了上位机SCADA系统(即数据监控和采集系统),实现了对化合物生产过程数据实时显示、采集、处理、超限报警、报表打印、安全管理以及对现场设备的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少伟  片锦香  汤健  岳恒 《控制工程》2012,19(4):672-675
针对热轧层流冷却过程的自动化系统及优化控制算法难以在实际运行环境中进行充分的调试和验证、基于仿真软件发的实验平台则脱离工业实际的监控与运行环境、购买硬件控制系统进行实物/半实物仿真价格昂贵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组态软件、工业控制器模拟软件、仿真软件混合编程开发层流冷却虚拟实验平台的方法。该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参数优化子系统、组态软件开发管理监控子系统、工业控制器模拟软件运行回路控制程序、MATLAB软件开发对象模型子系统,通过OPC软总线等技术实现了各个子系统的无缝连接。本文最后采用实际工业数据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表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赵昂  王磊 《微型电脑应用》2005,21(10):56-58
本文结合全数字化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介绍了基于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的控制软件开发过程,解决了任务划分及协调工作等问题,并给出了性能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