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鄱阳湖畔,芦花荡深处,几间芦苇塔就的草棚草屋,构成一所似乎远离尘嚣的油麻地小学。故事影片《草房子》中的男女少年们,就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净土上演绎着他们的梦想与忧伤。影片的主人公桑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一边儿以澄彻而天真的目光审视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一边儿又以过来人的理性评判自己的灵魂和成长的历程,使整部影片流露着眷恋童年,眷恋真情的感伤情绪。身世凄婉的女学生纸月因为不可言说的缘故,转学到了离家十多里的油麻地小学。年少的桑桑不知怎地就喜欢上了这个郁郁寡欢的女孩,纸月上学时桑桑偷…  相似文献   

2.
继震撼人心的《肖申克救赎》之后,弗兰克·达拉邦特献上了同样具有震撼力的继雾》。不同的是,《肖申克救赎》中主题清晰、爱憎分明,而《迷雾》则名副其实,带给人们一头雾水。这团迷雾从影片中弥漫出来,笼罩在每个观众心头。当迷雾散去之时,我们依稀感觉到,弗兰克提供给我们的是一部灾难启示录。  相似文献   

3.
孙丽新 《世界文化》2012,(12):30-31
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中国曾引起轰动。该片描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北方某火车站附近红军准尉瓦斯科夫率领高射机枪班的五个女战士追踪歼灭潜入后方企图破坏铁路的德寇的故事。作品再现了战争中妇女的典型形象,通过她们体现出奋起同法西斯进行神圣战争的全体前苏联人民的意志。这部电影伴随了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正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认识和感受到了前苏联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时隔数年,重读经典,一种对俄罗斯文化的怀旧情绪跃上心头。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8-38
6月9日,电影《先驱者》全国首映式在曹杨影剧院举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电影《先驱者》总顾问龚心瀚,国家一级编剧、电影《先驱者》主题歌词作者阎肃,中共普陀区委书记周国雄共同启动《先驱者》首映水晶球。  相似文献   

5.
朱正 《寻根》2002,(3):103-109
梁启超的《纪事二十四首》最初刊登在1900年11月《清议报》上。这一组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一时颇受年轻读的喜爱。诗人柳亚子在40年之后回忆说: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国电视编导人员根据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拍摄的19集电视连续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中央电视台陆续播出。虽然苏联1972年拍摄的同名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这部电视剧今天同样给我国广大的观众以巨大的震撼。也许,我国不少观众不知道它的作者瓦西里耶夫,然而他的名字并不因此黯然失色,而依然光彩熠熠。说到这里,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国作家、翻译家高莽先生在他的《作家的幸福》一文里叙述的一件事情。1987年夏天,瓦西里耶夫随苏联…  相似文献   

7.
韩国著名导演奉俊吴执导的影片《母亲》在荣获第14届釜山电影节(2009)评论学会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后,又获得第30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作品奖,代表韩国电影人选第82届奥斯卡电影节外国影片单元,还在2010年3月获得第四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电影描写了一位母亲为拯救涉嫌杀人的儿子,百般努力,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无意中揭开了小镇不可告人的秘密,母亲自己也坠人命运的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8.
杨柳 《世界文化》2009,(11):29-30
2008年,科恩兄弟凭借作品《老无所依》赢得了奥斯卡4项大奖。自那以后,这对兄弟一下成了普通观众都颇为关注的知名导演。在《老无所依》剧本策划间隙拍摄的《阅后即焚》,讽剌了美国中央情报局草菅人命的秘密行动,调侃了美国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2009年,他们的新片《严肃的男人》同样是一部关注小人物的黑色喜剧影片。  相似文献   

9.
“我一次又一次地设想,人们或许认为我的作品不公正、丑陋或可恶,”78岁的伊莱亚·卡赞在他自传的结尾这样伤感地写道,“有些地方也很粗俗。”那么,好吧,既然人们提到了它……但到此时要为作品进行坦率的、“诚实才是上策”的答辩已为时过晚。那些完全赞同作家自我评论的人们已经喃喃自语地偷偷溜出观众席。至于那些仍然守着座位不放的人,很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看法:如果“唯一有价值的生活就是经过检验的生活”这句古谚的提法仍然是真实的,那么,推而论之,也许在20世纪的美国,唯一值得检验的生活就是轻率的生活方式。然而,卡赞所实行的大行不顾  相似文献   

10.
赵文心 《世界文化》2012,(11):17-21
蓝盔,天蓝色钢盔或天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成员的独特标志。这支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建立的跨国界的特种部队,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自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透过各种媒体的报道,人们时常会在战乱地域看见"蓝盔们"英武的身影,他们高大挺拔,神情坚毅,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制止违法犯罪,为灾难深重的平民提供无  相似文献   

11.
一根红绳,两个玩偶,不停行走,串联起三段情感,历经四季变幻。他们走过樱花漫天的春天,走过玫瑰飘香的夏季,走过红叶尽染的秋天,走进白雪皑皑的冬季。不言不语,不知疲倦,从春到冬,从绚烂一直走到沉寂…  相似文献   

12.
战火中的绝唱——浅析影片《英国病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千容 《世界文化》2007,(10):18-19
略微嘶哑而又绵延不尽的嗓音,伴着一划划勾勒出人形的笔端,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缓缓吟唱着古老的民谣,和着那一记记偶尔响起的驼铃声,它们彼此交融……不经意之间,我们已经飞越千山,被带进了一个似梦亦幻的国度。  相似文献   

13.
纠结,已成歌——重温影片《心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亚梅 《世界文化》2009,(11):33-34
莫名就喜欢本片,喜欢其间的浪漫气息和蓝调风情;喜欢英国式冷灰的天空下深蓝的海水;喜欢飘荡在清冷的空气中淡淡的音乐;喜欢她身着暗色束身长裙,端庄美丽、神情坚定;喜欢他目光清澈、神情忧郁;喜欢维多利亚时代隋感表达的细腻和含蓄;喜欢火光映照下那暖暖的温情和浓浓的爱意……  相似文献   

14.
片长:154分钟编剧:吉尔莫·阿利加导演:亚利杭德罗·冈萨雷斯·阿纳瑞土演员:艾米里奥·埃彻瓦瑞亚 冈耶·戈西亚·波纳 戈雅·托来多 故事梗概: 无业游民奥斯塔维奥和母亲以及哥哥拉米罗、嫂子苏珊娜住在墨西哥城破旧的平民公寓里。哥哥拉米罗是超市收银员,他另外的一份“工作”则是在夜里持枪打劫商店。 奥斯塔维奥与苏珊娜年纪相仿,他一直暗恋着苏珊娜,在目睹拉米罗虐待苏珊娜之后,他建议苏珊娜和他私奔。为了弄到私奔所需要的钱,他带着自己的洛特维勒牧大高非去参加非法斗狗,并把赌博赢来的钱交苏珊娜保管。苏珊娜慢慢喜…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别处——影片《革命之路》观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世界文化》2009,(2):22-23
坦率而言,萨姆·门德斯的新片《革命之路》并不是一部令人惊艳的作品,比起十年前的《美国丽人》来,它的沉闷与拖沓甚至让人生厌。然而,正是这个如生活般琐碎,絮叨,有点神经质而又歇斯底里的电影,严肃地探讨了生活的幸福何在,生活如何继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根红绳,两个玩偶,不停行走,串联起三段情感,历经四季变幻.他们走过樱花漫天的春天,走过玫瑰飘香的夏季,走过红叶尽染的秋天,走进自雪皑皑的冬季.不言不语,不知疲倦,从春到冬,从绚烂-直走到沉寂…… 北野武的影片素以暴力著称.<玩偶>是其拍摄的首部爱情片.片中没有迅捷凌厉的出拳动作,没有连绵肃杀的枪战场面,也没有血肉淋漓的骇人场景,但就是这部爱情影片,却被其认为是他所拍摄的最暴力的一部影片.  相似文献   

17.
由老作家沈正钧编剧、郭小男执导、著名越剧小生茅威涛主演的《孔乙己》上演以来,得到了戏剧界及广大观众的关注。一时间赞扬、评说之声如潮。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孔乙己》巡演于大江南北,并获得了1999年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大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孔乙己》再次进京演出。笔者藉机占用了郭导演一个半小时的宝贵时间对其采访。问:《孔乙己》上演近一年,演出70场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你认为是否达到了创作的初衷,你对这个剧目从策划到上演的整个创作过程有怎样的再认识和新想法?…  相似文献   

18.
贾庆军 《世界文化》2008,(10):20-22
种族歧视是关国影视界历久弥新的话题.不断有作品来诠释演绎它。最近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撞车》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推向了更深处。它的探讨似乎已经超越了种族问题,指向了更普遍的世界。导演保罗·哈吉斯凭剧本《神秘河》闻名全球。他的这部导演处女作再次显现了他的天才。同《神秘河》一样,哈吉斯再次为我们展示了深藏于人们内心的深不可测的撒旦面孔。  相似文献   

19.
陈师韬 《世界文化》2009,(6):26-26,27
一个老头,一个惨淡的冬,一个孤单的背影,一段让人心酸的内心独自。他原以为自己对孩子们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他原以为轻轻的离开就是他一个平凡人的宿命。然而当他经过那个转角,拾起从天空中飘落的纸飞机,看到孩子们稚嫩的笔记,听见孩子们唱着那首他们曾经一起唱过的歌,感受到他们小手挥舞的温暖……马修老师的这辈子算是知足了,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他在这个最平凡的岗位撒下了最不平凡的种子。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我们被一种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感动了——那就是爱。  相似文献   

20.
1971年秋,老年斯诺在瑞士家中回忆往事:1936年他到保安采访了毛泽东,写下了轰动世界的《Red Star Over China)):1939年他访问延安,会见了毛泽东:1960年他第一次访问新中国,与毛泽东坦率交谈:1970年他与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并进行了他们的最后一次长谈。尼克松访华在即,斯诺渴望有所作为,但已病入膏肓。毛泽东派来了中国医疗队。斯诺逝世的第3天,尼克松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