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D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脑涨落图仪(EFG)的客观检查方法及DEP现代医学评分系统,评价解郁合欢汤+五行音乐疗法的中医综合治疗方式对DEP的疗效。指标包括EFG检测大脑神经递质相对功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EFG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脑内γ-氨基丁酸的相对功率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去甲肾上腺素(P<0.001)、多巴胺相对功率值(P<0.001)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HAMD(P<0.001)、MADRS(P<0.00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说明中医综合疗法对DEP的疗效确切,可通过对大脑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而发挥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在青年人流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250例未婚人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5例,前者采用舒适护理结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焦虑(SAS评分)及抑郁(SDS评分)程度的变化,观察人工流产综合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宣教前两组患者均合并较严重的焦虑及抑郁,宣教后均SAS及SDS评分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AS及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从而保证人流术顺利进行,降低其人流综合征症状的出现,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选择174例经临床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放射免疫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8+、NK细胞数量、CD4+/CD8+比值及IL-1β、IL-6、TNF-α、ACTH、CORT、DA、NE水平,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进行相同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CD4+、CD8+及NK细胞数量下降(P<0.01),CD8+及CD4+/CD8+比值升高(P<0.01),IL-1β、IL-6和TNF-α均有升高(P<0.01),ACTH及CORT下降(P<0.01),DA和NE升高(P<0.01)。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中,其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减弱,交感神经兴奋及应激性内分泌功能减弱为主要表现。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采用现有手段,应加强机体对胰岛素抵抗调控平衡态的修复与重建,重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标志的检测及相应的新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患者的康复期长、恢复慢。运动员病毒感染后,呼吸道功能下降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尽快恢复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重建健康心理是其康复重点。以运动员为例,旨在明确呼吸道病毒感染康复期进行中医综合康复对心肺功能、运动能力、睡眠及情绪的影响。指标包括:外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显示,为期2周的刮痧联合芳香疗法可显著提高康复期的SaO2、ETCO2,且耐力训练和静息状态的SaO2、ETCO2无显著差异,康复后的SAS、PSQI低于康复前水平。说明中医综合康复可改善运动员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康复期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因子表达情况与中枢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组,同期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头痛患儿86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免疫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NF-γ,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和神经损伤分子(NSE,NPT,MBP,S-100)含量.结果研究组CD69+/CD3+CD4+,CD69+/CD3+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CD25+/CD3+CD4+,HLA-DR+/CD3+CD4+,CD25+/CD3+CD8+,HLA-DR+/CD3+CD8+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I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4,IL-10,INF-γ在两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CD69+/CD3+CD4+,CD69+/CD3+CD8+,IL-2与神经损伤分子水平之间呈负相关(P0.05); IL-6、TNF-α、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与神经损伤分子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炎症因子、s 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枢神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王翠英 《科技信息》2012,(36):I0206-I0206
智能电针治疗焦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16例住院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医院原有的医疗和护理计划治疗,观察组增加智能电针治疗,四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袁(SD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智能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王炜红 《甘肃科技》2023,(1):107-109
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用于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价值。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41例、观察组(个性化优质护理)41例。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护理后,2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个性化优质护理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选取陇西县中医院收治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患者善睡眠质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观察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的影响,确定心理护理对创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意义。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创伤骨二科收治入院的患者160例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等情况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生活状态的变化,定期做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12h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实验组分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实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量表评估结果改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和疼痛,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选择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比两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两组干预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作用效果。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镇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教干预的艾滋病患者48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及护理后3个月自我效能感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3个月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高于护理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缓解负性情绪,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中的应用价值。将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掷硬币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接受药物、声频治疗,给予常规入院宣教,密切观察病情,提供用药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处置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接受环境干预、系统健康宣教、针对性心理护理、指导训练及活动、耳部护理)。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干预前两组SCL-90焦虑、抑郁和恐怖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该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消除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障碍,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91例有抑郁和焦虑趋向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SDS和SAS标准分高于常模(P〈0.01);实验组经人性化护理后SDS和S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利于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来观察患者症状和血糖变化。方法71例并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2周后进行Zung 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并对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进行观察。结果2周后,心理护理组SDS评分HAMD(24项)显著低于对照组。抑郁指数与对照组相比(P〈0.05)。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症状及糖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手术前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肿瘤手术患者家属及55例年龄及文化相当的健康人群进行测评。结果患者家属组不同程度焦虑及抑郁状况的人数均高于健康人群组。焦虑标准分患者家属组与健康人群组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抑郁总分与健康人群组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亦应对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RLS)患者血清维生素D(VitD)水平,并分析VitD水平与RLS症状严重程度及睡眠、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检测57例原发性RLS患者及同期的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利用国际不安腿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IRLSSG)、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_(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_(14))评估RLS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睡眠、情绪状态,分别根据VitD水平、IRLSSG评分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RLS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并且RLS患者血清VitD水平不足的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极)重度RLS患者血清VitD水平低于轻中度RL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RLS患者中血清VitD水平不足组患者IRLSSG评分及HAMD_(24)评分高于血清VitD水平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RLS患者IRLSSG量表评分与血清VitD水平及各量表分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IRLSSG评分与VitD水平呈负相关,IRLSSG评分与PSQI、HAMA_(14)、HAMD_(24)评分呈正相关.(5)RLS患者血清VitD水平与各量表分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itD水平与IRLSSG量表评分、PSQI评分、HAMD_(24)评分呈负相关.结论:RLS患者血清VitD水平普遍低于健康人群,且血清VitD水平越低,RLS症状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抑郁情绪越重.  相似文献   

17.
探究与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重离子放射治疗胰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住院的23例胰腺癌患者重离子放疗期间实施全程优质护理,采用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NRS)比较重离子治疗前后癌性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采用身体状况评分(KPS)和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比较入院时和出院时生活质量。本组患者平均住院21.2 d,治疗后患者NRS评分显著减低,癌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入院后经过护理人员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焦虑、抑郁、烦躁、失眠等负性情绪和心理负担好转。焦虑和抑郁自评评分较入院显著降低(P<0.05),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各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将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离子治疗胰腺癌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癌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小儿健脾补肺膏方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收治的RRTI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小儿健脾补肺膏方+免疫活性肽)与对照组(免疫活性肽),指标包括外周血CD3+、CD4+和CD8+流式细胞检测、最大呼气流量(PEF)及RRTI中医证候评分,随访至治疗后1年。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西医组的CD3+和CD4+水平、PEF、RRTI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2.22%)低于对照组(13.33%),而临床有效率(97.77%)高于对照组(84.44%);说明小儿健脾补肺膏方+免疫活性肽治疗儿童RRTI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免疫水平,具有改善呼气功能、临床症状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远程康复督导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康复模式,冲击波治疗(ESWT)是骨科疾病的新型康复技术。以踝关节创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明确了远程康复督导结合ESWT对踝关节创伤术后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指标包括: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踝关节功能的美国足踝学会踝后足评分(AOFAS)及预后距骨软骨损伤(OLT)发生率。踝关节术后远程康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4%(33/76),后续ESWT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组患者的VAS,提高AOFAS,其术后1年的VAS、AOFAS、OLT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并发症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ESWT可显著改善康复期并发症患者的疼痛及关节功能,提高其康复进度,有效抑制OLT的发生,最终达到与对照组一致的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存在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预防干预等。2月后复测患者HAMD抑郁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入院治疗2月后,干预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改善,HAMD评分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