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拟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22-58岁,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用Durasafe TM型联合阻滞针行腰2-3间隙穿刺,0.75%罗哌卡因或0.75%布匹卡因2ml双盲法注入蛛网膜下腔,2%利多卡因5-10ml从硬膜外腔给予,满足手术麻醉平面的需要。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和恢复上的差异,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布匹卡因比较无明显差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布匹卡因(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0.75%盐酸罗哌卡因与0.75%盐酸布比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中的效果。方法:5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5)。分别用0.75%罗哌卡因2ml和0.75%布比卡因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罗哌卡因明显慢于布比卡因(P〈0.05),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布比卡因(P〈0.05)。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腰麻能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与0.75%布比卡因相似,运动阻滞起效慢,但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肾移植手术病人 40例 ,18~ 75岁 ,ASAⅣ~Ⅴ级 ,无出血倾向者 ,随机分成两组。用 0 .75 %罗哌卡因和 0 .75 %布比卡因各 1ml,分别加入 10 %葡萄糖 1ml和 3 %麻黄素 1ml配成重比重溶液。用联合阻滞配套针于L 2 -3间隙穿刺。以 0 .2ml/秒的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 1.5~ 2 .5ml,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 2 %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 ,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的最大阻滞时间比布比卡因组长而感觉恢复时间比布比卡因组短 ,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比布比卡因组长 ,最大Bromage评分明显小于布比卡因组 (P <0 .0 1) ,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布比卡因组 (P <0 .0 5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安全的 ,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盐酸罗哌卡因、盐酸布比卡因鞍麻用于宫颈锥形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60例,体重50~80妇,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等效剂量盐酸罗哌卡因(A)、盐酸布比卡因(B)2组,每组30例。2种药物均采用重比重配方:(A)0.75%盐酸罗哌卡因2ml+8%葡萄糖液1ml;(B)0.75%盐酸布比卡因2ml+8%葡萄糖液1ml,分别以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穿刺针穿刺成功后注入蛛网膜下腔,平卧后5min内测1次/min,以后5min测1次到25min.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直到运动恢复时间。如果手术时间过长,可在硬膜外分次追加1.33%利多卡因10~15ml。结果在运动阻滞方面:两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盐酸罗哌卡因组达到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较盐酸布比卡因组长;在感觉阻滞方面: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感觉阻滞平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最大阻滞时间盐酸罗哌卡因稍大于盐酸布比卡因(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罗哌卡因更适用于鞍麻行宫颈锥形切除术,与等效剂量盐酸布比卡因鞍麻用于宫颈锥形切除术的麻醉效果相似。2种药物的感觉和运动的阻滞起效时间、程度、阻滞平面、恢复时间相似,但盐酸罗哌卡因的最大阻滞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较盐酸布比卡因长。  相似文献   

5.
赵增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25-2926,2934
目的: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2组,每组50例,A组盐酸罗哌卡因(1%盐酸罗哌卡因1.7ml+麻黄碱0.1ml+50%葡萄糖0.2ml);B组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7ml+麻黄碱0.1ml+50%葡萄糖0.2ml),行腰麻+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P<0.01);2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2组麻醉效果评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较之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更加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王华  王芳 《农垦医学》2010,32(2):142-144
目的:比较10毫克罗哌卡因和10毫克布比卡因用于手术患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120例剖宫产手术、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0岁~60岁,随机分为二组,每组60例。Ⅰ组1%罗哌卡因,Ⅱ组0.5%布比卡因,均取L3~4为穿刺点,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有脑脊液顺畅流出后,Ⅰ组取1%罗哌卡因原液1.0ml,Ⅱ组取0.5%布比卡因2ml(0.75%布比卡因2ml+10%GS1ml),注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向头端置管3?。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应和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达T10的起效时间上有明显差异,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运动阻滞达Bromage评分为3分时的时间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维持时间上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在肌松效果上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在镇痛效果上二组相同,两组低血压和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10mg罗哌卡因和10mg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慢,下肢运动阻滞弱,恢复迅速,对于术后恢复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谢伟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64-176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60例择期行腰硬膜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0.75%罗哌卡因2ml,布比卡因组:0.75%布比卡因2ml用脑脊液稀释到3ml注药2ml。结果:两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感觉恢复时间、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感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晚于布比卡因组(P<0.05),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布比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头晕均少于布比卡因组,其中低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布比卡因比较,罗哌卡因麻醉效能相似,但运动恢复更快,利于早期下床活动,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腰麻硬外联合阻滞用于下腹部、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下腹、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病人120例,18~77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0.75%罗哌卡因1.5ml+10%葡萄糖溶液0.5ml;Ⅱ组: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溶液0.5ml,每组60例。取L2~3或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至硬膜外腔,腰麻针通过硬膜外穿刺直达蛛网膜下腔,回抽脑脊液流出后,将腰麻针斜面向上以0.1ml/s速度蛛网膜下腔给药1.5~2ml,然后退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术中两组麻醉效果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维持。分别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范围及恢复时间,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及麻醉效果和手术中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相似(P>0.05),Ⅰ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下肢运动阻滞程度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1)。Ⅰ组患者血压心率较用药前无明显改变;Ⅱ组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改变。结论:与0.75%布比卡因比较,0.75%罗哌卡因用于硬腰联合麻醉安全有效,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0 75 %罗哌卡因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前列腺电汽化 (TVP)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30例ASAⅠ~Ⅱ级、6 5岁以上择期行TVP手术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R组 (n =15 )腰麻用药为0 75 %罗哌卡因 2ml,B组 (n =15例 )腰麻用药为 0 5 %布比卡因 2ml。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 1 5 %利多卡因维持麻醉。连续监测患者的SBP ,DBP ,MAP ,HR ,SpO2 ,呼吸频率等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以及腰麻后出现的副反应。结果 两组呼吸频率、SpO2 等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SBP较麻醉前基础血压降低 30 %或低于 80mmHg,经加快补液血压仍不能维持正常范围 ,需用麻黄素或多巴胺升压R组 0例 ,B组 4例(2 7% ) ;因麻醉致心率减慢需用阿托品者R ,B组各 1例。痛觉减退平面和最高麻醉阻滞平面两组相似 ,而麻醉起效时间、镇痛向头和向尾延伸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R组 >B组 ;镇痛总时间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R组 相似文献   

10.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0.75%盐酸罗哌卡因1.2ml,对照组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因1.2ml,2组均采用脑脊液稀释后蛛网膜下腔给药的方法,若术中麻醉效果不佳,可行硬膜外腔追加给药1.5%的利多卡因5~10ml。对比2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麻醉前后的SBP、MAP、HR、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12阻滞维持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运动阻滞完善,起效时间长。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SBP、MAP、HR、SpO2的变化不大,并且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运动阻滞完善,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效果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用于椎管内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2 0例病人择期行下腹部以下手术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用药 :0 .75 %罗哌卡因和 0 .75 %布比卡因各 2ml,分别加入 10 %葡萄糖 1ml配成重比重液。术中麻醉平面下降时以 0 .5 %的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补充。观察两组病人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情况。结果在感觉阻滞及恢复上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基本相似。罗哌卡因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大Bromage评分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慢于布比卡因 ,且罗哌卡因的Bromage评分明显小于布比卡因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在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面是一种理想的局部麻醉药 ,但合适的浓度和剂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根殷 《四川医学》2002,23(12):1249-1250
目的 比较 0 .75 %罗哌卡因与 0 .75 %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 ,为罗哌卡因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行择期下肢手术病人 40例 (ASAⅠ~Ⅱ级 ) ,随机分成二组 ,Ⅰ组 :0 .75 %罗哌卡因 ( 2 0例 ) ;Ⅱ组 :0 .75 %布比卡因 ( 2 0例 )。取L2~ 3穿刺点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端置管 3~ 4cm ,注入首次剂量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 10~ 15ml,总量不超过 2 0ml。分别观察感觉阻滞范围及持续时间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起始、恢复时间 ,连续监测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麻醉效果和术中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平面范围及持续时间相似 (P >0 .0 5 ) ,Ⅰ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 ,维持时间短 (P <0 .0 5 ) ,下肢运动阻滞程度Ⅰ组显著低于Ⅱ组 (P <0 .0 1) ;Ⅰ组患者心率、血压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 ;Ⅱ组用药后舒张压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率及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 与 0 .75 %布比卡因比较 ,0 .75 %罗哌卡因感觉阻滞完善 ,止痛效果好 ,起效慢 ,维持时间短 ,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 ,对循环影响小 ,是一种安全、有效、毒性小药物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0.75%罗哌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42例下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1例,分别用0.75%罗哌卡因2ml和0.75%布比卡因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二组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罗哌卡因明显慢于布比卡因(P<0.05),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布比卡因(P<0.05),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布比卡因(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能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与0.75%布比卡因相似,运动阻滞起效慢,但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4.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罗哌卡因目前已广泛用于硬膜外阻滞、外周局部神经阻滞和术后镇痛,但其用于轻比重腰麻的报道尚不多见.文中研究观察轻比重罗哌卡因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Ⅰ~Ⅲ级、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于L2-3行腰部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穿刺后,根据注入腰麻药液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第1组为0.75%罗哌卡因2 ml+灭菌注射用水1 ml,第2组为0.75%罗哌卡因1.5 ml+灭菌注射用水1.5 ml,第3组为0.75%罗哌卡因1 ml+灭菌注射用水2 ml;对照组为0.5%布比卡因2 ml+5%葡萄糖溶液1 ml.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麻醉维持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并观察术中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4组患者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完全阻滞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Ⅲ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对照组和试验组Ⅰ相比显著延长(P<0.01).患侧最大Bromage评分、麻醉持续时间、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P<0.05或P<0.01).试验组Ⅰ有1例出现心率、血压下降现象,试验组Ⅲ有2例(10%)出现阻滞不完全. 结论 轻比重罗哌卡因11.25 mg腰麻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可达到完全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0.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及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0例剖宫产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Ⅰ组0.5%罗哌卡因(n=20例);Ⅱ组0.5%布比卡因(n=20例).用0.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各1.5ml.用联合阻滞配套针于L2~3间隙穿刺.以0.2ml/s的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1.5ml,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的最大阻滞时间比布比卡因组长而感觉恢复时间比布比卡因组短,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比布比卡因组长.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安全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Misgave—Ladach—Method剖宫产术的临床效能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罗哌卡因组(R组):0.75%罗哌卡因2ml回吸脑脊液至2.5ml;左布比卡因组(L组):0.5%左布比卡因2ml回吸脑脊液至2.5ml。术中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能,观察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能、最高阻滞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相似(p〉0.05),但R组感觉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下肢运动阻滞程度R组显著低于L组(p〈0.05或p〈0.01)。结论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安全有效,与左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对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最适浓度。方法拟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均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腰麻用药A组(罗哌卡因7.5 mg:5ml);B组(罗哌卡1因10 mg:5 ml);C组(罗哌卡因2.5 mg:5 ml)。注药后均俯卧于有腰桥的手术台上,使手术部位位于最高点。当感觉阻滞平面低于T10时,经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观察3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所需时间B、C两组快于A组(P<0.05)。完全运动阻滞的病例B组小于A、C两组(P<0.01)。镇痛效果B、C两组优于A组(P<0.01)。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5ml腰麻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腰椎间盘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前列腺电汽化手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老年前列腺电切术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布比卡因(B)组各40例。R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3 ml,B组注入0.5%布比卡因3 ml,视麻醉平面消退情况R组硬膜外腔给予0.75%盐酸罗哌卡因,B组注射0.75%布比卡因,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维持时间和阻滞程度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后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较B组血压稳定、达到运动阻滞慢,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快(P<0.05),并且麻醉不良反应低(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麻醉效果确切,且其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布比卡因短,不良反应低,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老年下肢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穿刺点L3-4。脊麻A组:用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1.3ml加10%葡萄糖至2.0ml;B组:以0.75%布比卡因1.0—1.3ml加10%葡萄糖至2.0ml。结果两组均能提供比较完善的麻醉效果。罗哌卡因组与布比卡因组相比较,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两组亦有统计学意义;呼吸抑制、头痛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894%的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腰硬联合阻滞效果优于0.75%的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相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宁捷 《海南医学》2007,18(8):90-91
目的 探讨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择期或急诊手术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罗哌卡因组(R组):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 10%葡萄糖0.5ml;盐酸布比卡因组(B组):0.75%布比卡因1.5ml 10%葡萄糖0.5ml均以0.2ml/s的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术中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两组最高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恢复时间相似(P>0.05),R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B组(P<.05),而恢复时间短于B组(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恶心呕吐.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B组(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