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农村》1998,(9)
1983年,我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后回乡务农。当时的我既感百无聊赖,又觉百事待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村支书家,我被一本小小的刊物——《新农村》深深地吸引了。这以后,村支书家的《新农村》,我每期必看,且悄悄地成了我的“私人藏书”。1984年,我担任了村主任,《新农村》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认真阅读它刊登的文章,并把所学知识、技术运用于实践;它同时也成为本村许多农民争相传阅的刊物。若哪期迟到了我就会趁去乡政府开会时催问乡文书,《新农村》到了没有;偶尔有哪期被别人拿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5,(1)
《新农村》帮助我场脱贫致富编辑部同志:首先感谢贵刊帮助我场及我场许多农户脱贫致了富。我场以前生产果品、苗木,自从订了贵刊,两年来充分利用贵刊传递的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生产技术信息,开展多种经营,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去年5月,我场利用藤稔葡萄,艳阳大樱桃树下的空闲地,挖地养蟹,池内还种水草,养螺蛳。这样形成了水草供螺、蟹采  相似文献   

3.
4.
5.
我是江苏靖江县一个农村青年,结识《新农村》的时间不长,但是收益却不少,特别是贵刊1994年上半年的一则技术信息,使我致富的梦想成真。我在本乡的一家乡镇企业工作,收入不多,为了贴补生活,工作之余便和父母一起加工蜡烛出售,尽管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但是年利润也仅维持在3000元左右.近几年,由于当地电力情况好转,  相似文献   

6.
我是浙南老区的一个退伍军人,从1990年起我订了《新农村》,从此我就与《新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本刊物使我受益匪浅。刊物中的内容深入浅出,而且实用的很多,这很适合我们农民胃口。所以,每期《新农村》一到,我们全家人都争先抢阅。我曾在贵刊上获悉“高密度圈养肉狗是条致富门路”的信息,便想当地人爱食狗肉,如饲养肉狗,销路是没有问题的。我很快就购到了“圈养肉狗”的技术资料及麻醉养狗的主药醉仙桃种籽和麻醉养狗的成药。我一边种植醉仙桃,一边试养了5条狗。我自配饲料结合催眠法对这5条狗精心饲养,日均增重0.29公斤,两个月就出栏了,出售5条狗使我净获利几百元。接着我又饲养了数批,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我种植的2亩醉仙桃良种长势很好,而且开花结果了。我因饲养肉狗致富,成了村里的能人,还并被评为“退伍军人标兵”、“致  相似文献   

7.
我是临安县堰口乡逸村的一名种粮大户,1993年弃工务农时,村里给我订了一份《新农村》杂志。看了几期后,觉得《新农村》是我们“种田郎”的良师益友,从此爱不释手,期期孜孜阅读。我特别喜看《种植技术》、《致富门路》栏目。这两个栏目里介绍的“致富经”和种植技术,值得我们“种田郎”学习和借鉴。一年后,村里没有再给我订,我就自费年年订阅一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1998,(8)
我叫张庆林,今年62岁,是江苏省仪征市十二圩镇蒲新村十圩组村民,家中有7口人,三代同堂。父母年老多病,妻子体弱只能算半劳动力,两个儿子在外打工,一个女儿帮我种田,以前,全家人披星戴月,辛勤劳动,省吃俭用,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我原先是个文盲。第一次栽种平菇,技术员叫喷“多壮素”,我却喷“多菌灵”,结果一茬平菇绝收。1985年冬季我参加扫盲班学文化,1996年12月通过了脱盲考试。我人老心不老,有了文化便想闯闯科技致富路。1988年秋季,我家栽种的平菇出菌率高,长势喜人。可是在头茬采摘前两天,由于菇床紧靠猪圈,杂菌污染严重,平菇彻底完蛋了。这次教训使我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1998,(4)
我叫潘飞兴,家住宁海县城关镇上洋村。我学习了1992年第6期《新农村》刊登的“高产雷笋的培育技术”,懂得了种雷竹也有不少技术。我在1996年发展了0.8亩雷竹园,由于采取先进的种植技术,特别是雷竹覆盖地膜技术,1997年产雷竹笋888公斤,产值12092元,比1995年产值提高10多倍,除去成本净收入8000多元。我尝到了掌握先进技术而获得雷竹笋高产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8,(7)
1983年我高中毕业,回到生我养我的村庄。那一年冬天,我参加了乡人武部组织的武装民兵冬训,在部长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本32开的《新农村》创刊号,于是,我向部长借来阅读。一下子,我就被这本杂志吸引住了。当时,我和邻村的团支部书记小韩谈人生、谈读书、谈赚钱,谈起了《新农村》上介绍的镇海顾振耀养貂致富的事情,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向顾取经养貂。冬训一结束,我们两人凑齐了400多元钱,骑着自行车,到50多公里外的北仑港南面的柴桥,在顾振耀家宿了一夜,用铁丝笼装上4只水貂,带回了家。邻居们都前来看稀奇,这种水貂在农村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因工作需要被下派到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上阳乡一个叫下湾村的偏僻地方,开展为期两年的"扶贫转后"工作。我们两人一组,与农村社员"同吃同住",一起工作和生活。下湾村是一个只有60多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1998,(7)
我从1987年搞《新农村》通讯发行工作至今已整整10年,在上虞市教委系统共发行15000份以上,其中1992年发行量达到2000份左右,使上虞市的乡镇、村、农村中小学校、企业等都订有《新农村》杂志。本人9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发行员,单位被评为先进单位。那么全市人民为什么如此欢迎这份杂志呢?因为它坚持办刊的宗旨:即"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人才,建设新农村",它正符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刊物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竹乡安吉的一位青年农民,也是个报刊迷。我在读职高时,就迷上《新农村》,且一直订阅了《新农村》。1995年3月,我在《新农村》“加工贮藏”栏中看到《新型无铅涂膜皮蛋的制作》一文后,深受启发。传统的皮蛋生产一般都要加铅,但铅是有毒的金属元素,同时,还要用泥糠,制作繁琐,因而对制作无铅涂膜皮蛋很感兴趣。于是,我向有关专家请教,再结合我家泥糠包皮蛋的土办法,举一反三,将传统的泥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8,(10)
我是西安市周至县写召镇的农民,是《新农村》的忠实读者。我之所以订阅贵刊是因为有这样一段经历:去年初,当我致富无门又有欠债逼得我无路可走之际,偶尔在《新农村》上发现了一则科技信息:《封闭式袋装速生豆芽技术》,因该项技术不用机械、电力和缸瓮,四季不用生炉火加温,且简单易掌握。我便采用了此项技术,出乎意料,竟在短期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天除去22元豆子成本,可获纯利110多元,不  相似文献   

15.
日前,我们就《新农村》杂志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好科技推广工作,促进农科教结合,以及如何搞好1996年《新农村》杂志的发行工作走访了浙江省教委副主任、《新农村》编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吴聚芳同志。吴聚芳同志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担负着繁重的任务,不仅要加快教育的发展,加速人才的培养,而且要积极推进农(经)、科、教三结合,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新农村》杂志是浙江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科普刊物。它的办  相似文献   

16.
农民和村干部眼中的新农村是什么样?农民如何看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在辽宁、陕西、内蒙古、山东、重庆、江苏6个省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7.
生产要发展 种植业为先 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是首要目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际情报研究事主任聂凤英介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生产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因为通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可以使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与《新农村》结缘已经有五年多了。当时我正调到浙江省绍兴县教育体育局职成教科工作,在一次下成校检查工作的过程中偶识了她。当我打开这本由浙江大学主办的《新农村》时,立即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她既有最新的政策法规,又有工作研究;既介绍国内农业,又介绍国外农业;既有生活百科,又有实用科技……内容丰富,栏目新颖,紧贴实际,实用性强。尤其是《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专栏,更是我们从事成人教育工作者最感兴趣,也是最关注的。于是,我就征订了  相似文献   

19.
20.
嘉兴市南湖乡南湖村农民宋康德利用《新农村》等报刊提供的信息和科学技术,从1993年开始养殖七彩龟和地鳖虫等药用动物获得成功。4年来,他已获利18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致富典型。宋康德从1989年开始搞养殖业,先后养过蜗牛、麝鼠、香猪、海狸鼠等。一开始,他所养动物不是卖不出去就是生病死亡,赔了3万余元。俗话说:失败是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