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尿路感染及无感染患者在性别、年龄、患者及家属留置导尿知识、膀胱冲洗、预防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管时间等的差异。结果80例患者发生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20例(25.00%),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尿路感染因素包括:女性、年龄≥60岁、留置导尿知识认知度差、预防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管时间≥10 d (OR值分别3.78,3.34,2.97,2.67,4.12)(P〈0.05),与是否进行膀胱冲洗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影响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复杂,管理好老年患者,加强女性患者尿管护理,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强化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护理操作的角度分析留置导尿管引发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和查找资料的方法。结果:留置导尿引发泌尿系感染与操作是否规范、导管留置时间、引流系统是否密闭紧密相关。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规范操作,加强护理管理,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应尽量避免膀胱冲洗。  相似文献   

3.
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医院内需要留置导尿的病人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了1999~2004年关于留置导尿与泌尿系统感染的关系的论文多篇,归纳分析。结果院内泌尿系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无菌操作、膀胱冲洗、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尿管的选择、禁止膀胱冲洗、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院内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留置导尿管的脊柱手术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常见菌及预防方法等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对我科室2009年4月~2010年2月全部留置导尿者进行专项调查。结果:48例留置导尿管病例,共出现泌尿道医院感染10例,平均感染发生率为20.8%,脊柱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时间长,发生率较其他疾病高。留置导尿发生泌尿道感染和导尿期间抗菌药物的持续冲洗、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天)、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结论:脊柱手术的患者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伤科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发生的30例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留置导尿的时间、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的腔外途径感染为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规范无菌操作,作好尿道外口的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沈岚 《嘉兴医学》2003,19(4):219-2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对2年间剖宫产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传统的产后休养方式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因素;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急诊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感染远高于择期剖宫产。结论:科学的产后休养、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及适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严格感染管理是预防产妇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效控制和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并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256例置入导尿管前,取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的需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产生的尿路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与尿管留置时间、导尿术操作、膀胱冲洗以及滥用抗生素等综合因素有关.本文256例患者中有98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38.28%.其中76例尿路感染与尿管留置时间成正相关关系.结论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正确的操作和置管后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有效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泌尿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的变化趋势,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率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所有住院患者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共筛选出10项危险因素,其中3项的暴露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它们是患糖尿病、化疗、导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剂、夏季住院等3项因素的暴露率呈下降趋势;其他4项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引流、透析、年龄)的暴露率无明显变化.患糖尿病的暴露率与医院感染发病率呈负相关(r=-0.84,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正相关(r=0.78,P<0.05),其他因素的暴露率与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无相关关系.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气管切开、透析等4项危险因素暴露者的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其他5项危险因素(患糖尿病、预防用抗生素、导尿、引流、夏季住院)暴露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主要不是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的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置留导尿管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9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对导尿后1、5、10d的尿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并给予护理,分别比较男性与女性、60岁以上与59岁以下、感染前使用抗生素与没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感染率。结果:198例患者中,女性患者、60岁以上患者、感染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分别明显高于男性、59岁以下和59岁以下患者;导尿后尿液检查出的感染率10d5d1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留导尿管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抗生素的应用及留置尿管的时间;临床上要针对发生泌尿道感染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方法.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在我院手术后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并发生尿路感染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导尿和留置导尿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可从导尿和留置导尿的必要性、导尿管的选择、无菌操作以及保持引流系统密闭等方面提高预防尿路感染的能力.结论 加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感染相关性因素。方法综合专家意见以及参考国内外文献,设计《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情况调查问卷》。随机选择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104例。观察留置尿管后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以及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更换尿管的间隔时间以及留置尿管的时间越长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由于抗生素使用引起菌群失调容易导致尿路感染。结论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由于抗生素使用引起菌群失调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因此应当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尤其应当避免为了预防尿路感染,而提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临床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制定预防措施,以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1182例留置导尿患者,根据留置导尿患者性别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2例留置导尿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562例,感染率为47.6%,检出病原菌371株,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47.98%,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4.82%。留置导尿泌尿系感染率女性大于男性,其发生率与性别有关。留置导尿时间也是造成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及时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加强护理,能适当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金一 《当代医学》2021,27(34):100-102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u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2)与未感染组(n=7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尿道感染12例,发生率为14.6%.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术前使用抗生素、医师年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导管留置时间>6 d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导管留置时间>6 d为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制定科学完善的防治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中风急性期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风急性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中风急性期患者184例,比较年龄、性别、中风严重程度、留置导尿等因素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之间的差别,进一步分析中风急性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之间年龄、中风的严重程度、合并糖尿病和留置导尿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中风严重程度和留置导尿是中风急性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重症患者以及留置导尿的患者在中风急性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减少妇科病人手术前导尿所致泌尿道感染的方法,采用碘伏消毒以观察其在预防妇科手术病人泌尿道感染中的作用。将86例留置导尿管的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于插管前和拔管前用1%碘伏消毒会阴;对照组(43例),插管前常规用l%碘伏消毒会阴,拔管前未作消毒。结果:观察组2例病人发生泌尿道感染,感染率为2.9%;对照组11例发生泌尿道感染,感染率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科手术病人于拔除留置导尿管前用l%碘伏行会阴消毒,可预防泌尿道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控制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2 44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 16个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46例 ,感染率 18 44 %。单因素分析发现本次住院患者接受手术次数、消毒措施、植入方式、预防用抗生素及易感因素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的联系 ,又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 5个相互独立的与术后切口感染有显著联系的因素 :年龄、性别、预防用抗生素、术中切口抗生素冲洗和消毒措施 ,其中年龄小于 40岁、男性患者、预防用抗生素种类多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中切口抗生素冲洗、消毒措施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给患者增加了不应有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加强对患者的医护管理 ,特别是具有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 ,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 ,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止血 ,实施切口抗生素冲洗 ,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合理应用抗生素并施之精心护理 ,对降低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症脑卒中患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危险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40例重症脑卒中患医院感染患病因素。结果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最常见,与留置导尿管、胃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危险因素有关。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合理治疗,加强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减少侵入性装置的应用,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最佳的护理防控措施。方法对260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调查引起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60例患者存在尿路感染症状的有38例,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4.6%。其中留置导尿时间<5d患者、≥5d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38%、35.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患者和≥60岁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5.43%、29.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是尿路感染高危人群。结论留置导尿时间长、年龄大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严格手卫生管理,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规范留置导尿管管理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胡志勇 《河北医学》2000,6(8):685-687
目的:探讨IC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利于监测、预防和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方法:本文对我院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ICU内住院病人,共205例。发生医院感染5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与结论:ICU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住ICU时间、昏迷、气道开放、呼吸机应用,留置导尿相关。(P〈0.05 ̄0.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ICU所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手术切口的感染。结论: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消毒隔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