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乍者{期页题一目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一表面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对于计算能级占据数密度的速率方程的一些讨论者李国炳王一龙1153O自-勺乙,n乙石秉仁隋国芳曲文孝郭书印枷 73 8O及U一O口呼‘,曰no、一6‘,口。O月‘一江场33少俘百飞场反向位形中的等离子体磁镜内零磁场线散射引起的非绝热粒子损失离子有限回转半径效应对环流器气球模的影响有限刀环形等离子体二维漂移波本征模方程对头碰离子束的密度梯度和速度梯度对电磁不稳定性的影 响核泵浦X激光机理推测托卡马克聚变堆堆芯参数的选择多悬浮电流环的稳定性问题快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慢化谱…  相似文献   

2.
本文解析研究了电阻性互换不稳定性的湍性行为和它所引起的电子热传导及其所带来的场反向箍缩能量约束性能下降的情形。对于两种不同的模宇称计算了磁场饱和涨落水平,并由此求得了磁颤动扩散系数及碰撞区、非碰撞区的热传导系数。得到了能量约束时间的定标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一组动力箍缩方程,它描述了场反向位形中等离子体的动力箍缩和加热。数值结果有可能为进一步开展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具有内部输运垒(ITB)的反磁剪切(RS)等离子体位形是在托卡马克中获得高参数的最具前景的途径之一。这种位形不仅改善等离子体约束,而且可以改进象气球模和新经典撕裂模等这类宏观模的稳定性。然而,反磁剪切区域的高压强可以驱动电阻交换模不稳定性,从而破坏中心区的等离子体高参数。为了研究电阻交换模不稳定性的性质,并确定其在RS等离子体中发展的区域,我们利用在HL-2A中使用中性束注入建立的RS位形来分析电阻交换模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Z箍缩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耀勇  郭永辉  王文生  邱爱慈 《物理学报》2004,53(10):3429-3434
利用二维辐射磁流体程序模拟了钨丝阵Z箍缩等离子体腊肠不稳定性的演化:分析了存在不稳定性与没有不稳定性条件下等离子体内爆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初始密度扰动对x射线输出 功率和能量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在一定初始密度扰动范围内,这种不稳定性对x射线输 出的总能量影响不显著,但对x射线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明显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Z 箍缩等离子体数值模拟中低密度区的数值处理对数值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Z箍缩 腊肠不稳定性 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6.
以磁流体理论为基础,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通量差分分裂格式数值求解具有双曲保守律形式的电阻磁流体方程组.编写C++程序对平板几何位形下的等离子体双撕裂模进行了长时间数值模拟,得到双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演化图景,捕捉到了双撕裂模非线性发展过程中磁场重联的几个典型阶段,讨论了等离子体电阻和两个有理面之间的距离对双撕裂模不稳定性非线性发展的影响.为研究磁流体动力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高精度数值算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金属丝阵列Z箍缩的研究引起了Z箍缩物理界的极大兴趣。在这种位形中,能产生高密度和高温度的等离子体,甚至可能达到聚变条件。然而,等离子体内爆(Implosion)却受到R-T不稳定性的严重影响,因为等离子体受到无质量流体磁场的加速。Z箍缩内爆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内爆的对称性和均匀性。但是,各种增加负载轴向极向对称性的尝试用于减弱Reighlay-Taylor(R-T)不稳定性,只能起到部分作用,不能使之达到高能量内爆。为了研究这种位形的不稳定性,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了MAGPIE装置的不稳定性,M.G.Hainese提出了一种直观的研究模型,把金属丝阵列Z箍缩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然后在每一个阶段推出其方程,最后对R-T不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然而,却没有提出抑制或减弱R-T不稳定性,目前提出了几种方法,主要是:负载在轴向和极向高度对称;添加剪切轴流或剪切磁场以减弱R-T不稳定性的增长或饱和模的形成;反常粘滞效应推迟R-T不稳定性达到饱和,从而有效利用不稳定性为超强X射线功率输出服务。这些方法中有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的才开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磁流体模拟代码BOUT++剥离气球模三场模块框架下研究了等离子体形变参数(拉长比和三角形变)对边界局域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线性阶段,拉长比主要作用于剥离气球模中气球模成分,抑制了环向模数较高的气球模不稳定性;而三角形变则对剥离气球模中剥离模成分和气球模成分均有抑制作用。在非线性阶段,拉长比导致边界E×B剪切率增加,迫使压强扰动的正值部分向等离子体芯部发展,导致边界局域模的能量损失增加;三角形变则导致边界E×B剪切率降低,使得压强扰动可以向等离子体边缘发展,台基向等离子体芯部的崩塌减弱,从而对边界局域模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理想磁流体力学模型对有轴向剪切流的Z箍缩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可压缩模型的色散关系,分别对可压缩及不可压缩模型中轴向剪切流对Z箍缩等离子体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可压缩性对含有轴向剪切流系统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压缩性能够减缓瑞利-泰勒P凯尔文-亥姆霍兹(RTPKH)模扰动的增长,因而使得轴向剪切流对系统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计算结果还说明,在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阶段,等离子体温度较低,使用可压缩模型能够更真实地描述系统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简广德  董家齐 《物理学报》2005,54(4):1641-1647
用积分本征模方程研究了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包含全部动力学效应的动力剪切阿尔芬波模 (无论是否存在温度梯度). 引入了一个新的积分变量,将实平面的积分解析延拓到复平面. 这样可以同时研究增长模和阻尼模. 结果表明,在有离子温度梯度(ITG)的情况下,激发动 力剪切阿尔芬不稳定性所需的等离子体压强梯度比激发理想磁流体动力学气球模不稳定性的 阈值低得多,没有ITG时两者相同. 与动力无碰撞气球模结果不同,当有限ITG存在时,剪切 阿尔芬模存在第二稳定区. 关键词: 动力剪切阿尔芬模 磁流体气球模 阈值压强梯度  相似文献   

11.
主要涉及两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磁流体气球模稳定性研究;第二是HL-2A装置电子回旋加热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包括三方面研究成果:(1)简要报道了关于负剪切区电阻气球模不稳定性及本征函数特性,给出了增长率与等离子体参数的定标关系;(2)利用Solov’ev位形中严格的气球模方程,讨论了应用广泛的s,α平衡模型的正确性;(3)计算分析了由弱磁场侧垂直入射的电子回旋波寻常模在HL-2A等离子体中的功率沉积剖面。  相似文献   

12.
以磁流体理论为基础,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通量差分分裂格式数值求解具有双曲保守律形式的电阻磁流体方程组。编写C++程序对平板几何位形下的等离子体双撕裂模进行了长时间数值模拟,得到双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演化图景,捕捉到了双撕裂模非线性发展过程中磁场重联的几个典型阶段,讨论了等离子体电阻和两个有理面之间的距离对双撕裂模不稳定性非线性发展的影响。为研究磁流体动力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高精度数值算法。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了快Z箍缩概念和物理过程,以及Z箍缩物理过程不稳定性因素和简单分析。用PSPICE电路模拟方法解薄壳模型得到了箍缩时间、等离子体壳的速度、负载上的电流、电压变化规律等Z箍缩物理量。  相似文献   

14.
SWIP-RFP装置是具有金属真空室的环形反场箍缩(RFP)装置.在初始气压,初始环场,可控辅助反场和等离子体自反效应的不同情况下,做了反场建立条件的实验。在有自反效应和可控辅助反场时间配合的三种运行情况下,反场箍缩放电已实现.本文给出了反场箍缩位形实验观测的结果,实验测出反场箍缩位形的等离子体电流幅值。脉冲长度与相关因素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功率短路情况下,等离子体存在时间τ_p≥0.3ms。  相似文献   

15.
张扬  丁宁 《物理学报》2006,55(5):2333-2339
利用理想磁流体力学(MHD)模型对有轴向流参与的Z箍缩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可压缩平板等离子体模型的色散关系进行了推导,讨论了三种不同等离子体状态下的不稳定性增长率.结果显示,等离子体的可压缩性对磁瑞利-泰勒/开尔文-亥姆霍兹(MRT/KH)杂化不稳定性有抑制作用,改善了轴向剪切流对长波长扰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轴向流速度分布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峰值相同的不同轴向流,其对不稳定性的抑制效果只依赖于扰动集中区域内速度剪切的大小,与其他位置的速度剪切无关. 关键词: Z箍缩 磁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轴向剪切流 MHD方程  相似文献   

16.
在太瓦级脉冲功率装置“阳”加速器上开展了一系列氩气Z箍缩内爆实验研究.利用了高时空分辨的X射线纳秒分幅相机、可见光高速扫描相机、激光剪切差分干涉系统、X射线针孔相机和软X射线功率谱仪对内爆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诊断.观测到了内爆中的“拉链”效应、“颈缩”效应、腊肠不稳定性等现象,获得了等离子体温度变化和内爆速度变化等典型结果,并分析了电流上升时间等因素对等离子体内爆过程的影响,给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Z箍缩 等离子体 “拉链"效应 腊肠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方程 Tokamak等离子体高n气球模的不稳定性研究,归结为求解下述常微分方程的最大本征值Γ。  相似文献   

18.
单壳层喷气Z箍缩内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阳”加速器(电流峰值为500—850 kA,上升时间约为85 ns)上利用单壳层喷气负载开展了Z箍缩等离子体内爆实验,获得了等离子体的辐射产额、X光辐射图像等诊断结果.利用相应的诊断结果,定义了内爆时间,对内爆过程的主要阶段进行了划分,研究了等离子体位形、辐射强度分布等实验现象,同时对等离子体的内爆轨迹、内爆质量、径向收缩比、磁流体不稳定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Z箍缩')" href="#">喷气负载Z箍缩 等离子体内爆 X光辐射功率 “阳”加速器  相似文献   

19.
在Haines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将金属丝阵负载Z箍缩内爆等离子体MRT不稳定性发展的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部分加以描述,并利用ZP-0D程序定性分析了丝阵参数和驱动器条件对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丝阵的丝根数,能够明显改善Z箍缩的稳定状态,有利于提高箍缩停滞时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及X射线产额。  相似文献   

20.
系统和负载参数对喷气式Z箍缩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零维雪铲模型计算了喷气式Z箍缩装置的系统和负载参数(系统特征电感和电阻、气柱质量和外半径等)对电流波形和箍缩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波形和箍缩过程对系统特征电感和电阻的变化非常敏感;气柱质量和外半径对电流波形的影响不大,仅影响等离子体箍缩到心的时间和速度;电感和运动阻抗随箍缩过程的进行而增大;Z箍缩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