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纳西族药用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研究”项目调查所得的丽江纳西族民间验方进行整理与分析,为传承和保护纳西族医药提供相关资料。方法 对验方的组成药材进行基原鉴定,对药材的地方用名、别名予以规范和统一。将民间验方按照病证归属分类整理,采用频数统计、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验方的药物频次、主治疾病及常见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鉴定972味药材的基原,对734味药材进行了药名规范,整理纳西族比较有特色的药材27种。2019首验方中共使用了855味药材,主治疾病涉及16个大类,验方数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脏腑病及相关病、外感病、中毒及意外伤害病。治疗温疫病、脾系病的验方中主要使用中药或者与中药同名但基原有差异的地产药材,治疗创伤病的验方中多用地产药材。结论 通过药材基原鉴定、药名规范化和数据挖掘,整理了纳西族民间验方中比较有特色的药材品种、用药有地域特色的疾病,总结了验方治疗常见病的用药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纳西族先民是西北的古羌人。沿青海、甘肃、四川南下迁徒,到了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毗临的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无量河、雅砻江流域。现在,纳西族绝大多数定居滇西北地区,其中居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6.5%。纳西族善于吸收外民族文化为我所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民间巫术并存于纳西族地区。儒、释、道、巫诸种文化相互交融、渗透,体现了纳西族文化的多样性。但是纳西族本身的文化传统并没有泯灭。它吸收了外民族丰富的文化素养,使自身的文化更加绚丽多姿。东巴教是纳西族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也是纳西族…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证纳西医学现有文献,系统整理和分析菊科纳西族药材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功效及标准。结果发现纳西药用菊科共有89种(含变种),涉及84个药材品种,其中32个基原品种被我国现行各级药材标准收载,占总数的38.10%,在各相关标准中均存在药材品种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功效记载差异较大,品种混乱,质量标准不健全等问题。鉴于此,深入开展文献考证、资源和使用现状调查,规范纳西药材品种和基原,完善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对推动纳西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纳西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早期的医药成就已为纳西族先辈写进了东巴经中。中原医学和藏医学传入丽江后,纳西族广泛吸取并结合本民族原有的思想,形成一整套自己的诊病和治病方法。这些方法在民间医生中广为流传。现将我们收集到的纳西族民间医生诊病方法整理如后并作粗浅的评论以飧同道。 一、看、闻、问、切并用,突出看诊 民间医生诊病基本使用:看、闻、问、切的方法,突出看诊。看诊的内容是看头发、眼睛、鼻子、耳朵、口唇、牙齿、舌头、脸色、指甲、小便、指节。问诊是问鼻  相似文献   

5.
民族草药回心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畅  刘屏 《中草药》2005,36(12):1902-1904
我国传统医药由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草医草药3部分组成,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大多为传统中药,而有许多丰富的民族、民间用药尚未得到更深入地研究利用,其中具有潜在价值的创新药物资源,值得药学工作者发掘和研究。回心草是我国民族(主要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共用的传统草药,傈僳族、彝族、景颇族、纳西族等均有用药历史。回心草又称太阳草、石菊、铁脚一把伞,  相似文献   

6.
居住在云南西北部的纳西族,是属于藏缅语族的一支少数民族,源于古羌人。早在唐代,纳西族就创造了象形文字—东巴文,是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受到世界文字学者们的极大的关注。“东巴”,原意为智者,是纳西族民间的文化工作者。纳西族属于多神信仰的民族。东巴...  相似文献   

7.
纳西族东巴经内容丰富,可以分为五个大类,是现代人了解、研究古纳西人的百科全书。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一部东巴经书是系统论述医学的,研究东巴医学要从生动的神话故事和现代纳西族的民俗里寻找。纳西族东巴经关于病因的认识,已有现代医学病因学的萌芽。例举了以下几个方面:近亲婚配的危害、环境污染致病、心理失衡致病、疾病可以传播以及发病的对立统一规律(晶威五行)。纳西族东巴文化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关于病因的描述有许多迷信的色彩,如鬼作祟、灵魂失落等。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给予综合分析,研究,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是我国 5 6种民族中的一员 ,人口近 2 7.8万 ,世居祖国西南金沙江上游两岸地带。纳西族源出古羌人。纳西族名称史籍记载 ,上可溯至汉晋 ,下至明清。《后汉书》称其为“牦牛羌”或“越羌”。晋《华阳国志·蜀志》称“摩沙夷” ,《南诏野史》称“摩荻”元明称“么 此夕 蛮”“摩娑”“摩梭”等 ,新中国成立后 ,统一尊称“纳西族”。纳西族有两种文字 ,即东巴文 (象形表意文字 )和哥巴文 (音节文字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喇嘛教、道教、佛教 ,还信奉“三多”为至尊的本主神灵。其中东巴教徒是纳西族古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人们生病和…  相似文献   

9.
人类发展 ,疾病共存。人类祖先为消除病痛 ,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而不断尝试运用花、草、木、石等各种自然物质和风、寒、暑、湿各种环境因素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但是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地理气候等均有不同 ,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民族医药学。纳西族医药学和其他民族医药学一样 ,经过悠久的历史 ,萌芽于远古原始神学宗教形成期。纳西医药是纳西族东巴祭师掌握 ,又称“纳西东巴神学医术”。纳西族是古代羌族的分支 ,和现今羌族共同起源于黄帝时期的古代汉族先民 ,同出于中国西北黄河源头甘肃青海地区 ,纳西族属华夏西部迁…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证纳西医学现有文献,对豆科纳西药品种、基原及标准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发现豆科纳西药共涉及33属42种(含变种) 38个药材品,其中14个基原被我国现行各级药材标准收载,占总数的36. 84%。其次整理还发现豆科纳西药材品种混乱,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普遍,质量标准及不完善,已成为制约纳西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当加强纳西药的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资源物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比较、质量标准、医药名词术语规范等研究,以推动纳西药材的品种-名称-基原等的规范和质量标准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1.
独一味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士贵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73-873
独一味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Kudo的全草,为我国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等民间常用草药。具有止血、消肿镇痛、活血化瘀、补髓、行气等功能。近年来对其进行的初步的研究表明,现已分离和鉴定出多种有效成分,临床上用于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简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众多的兄弟少数民族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明,现今居住在康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川西南的纳西族,更是以其丰富而独特的宗教哲学思想(东巴经、东巴教)、语言文字(纳西语、东巴文、哥巴文)、文学艺术(民俗、绘画艺术、舞蹈、建筑、雕刻等)吸引着国内外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纳西族的研究一时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3.
纳西东巴象形文“药”( ),是指从花上流出来的汁水,意思是用草药汁治病。历代纳西族医生在认药和用药治病方面,一直沿用东巴经中的“阳、阴”理论和“毒、良”的分类方法。纳西东巴的阳阴(公母)观在东巴医中运用,除了用于占卜找病因及驱赶仄鬼(病魔)仪式外,  相似文献   

14.
纳西族东巴医药对疾病原因的认识除了与“鬼神”有关,还与自然密切相关,继而认识到疾病的发展、变化、以及与时间、季节的关系,并力求把握这些规律。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纳西东巴医药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  相似文献   

15.
聚居在云贵高原玉龙雪山下的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收集了传统的纳西族民间常用的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验方 ,应用临床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观察急慢性肾盂肾炎 36例 ,其中男性3例 ,女性 33例 ;年龄 3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证纳西医学现有文献,对百合科纳西药的品种、基原及标准进行整理。结果表明,相关文献记载的百合科药用植物共有36种(含变种),涉及34个药材品种,在我国现行各级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基原植物有21个,占总数61. 76%。其中有2种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和中国特有物种。在相关标准和文献中,各药材品种所记载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或功效等存在较大差异,纳西药材品种混乱、质量标准不完善的状况在纳西药材中较为普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纳西药的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推动纳西药材的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7.
纳西族医药与纳西族共生共长,历史悠久。本文从纳西民族医药的起源、诊疗特色、药物特点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发展纳西族医药的建议,以期为纳西族医药的传承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宁蒗是纳西族摩梭人医药发祥地之一,宁蒗纳西族摩梭人药用植物1000余种,动物药100余种.矿物药50余种,宁蒗有无污染的自然环境科和源远流长的纳西族摩梭人医药文化,有纳西族摩梭人药资源丰富等优势。过去宁蒗纳西族摩梭人民间缺医少药,风湿、疟疾、肝炎、伤寒、妇科等病严重危害纳西摩梭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生存纳西摩梭人就用当地植物、动物、矿物来防病治病。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访谈调查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方法,调查了解内蒙古哲里木蒙古族民间用作药物的野生植物种类和药用部位以及所治疗的疾病和用药方法。结果表明,当地民间常用的当地野生植物共有44种和1变种;药用部位有全草、地上部分、根、茎、叶、花、果、种子、枝条木质部、根皮等;所治疗的疾病以感冒、咳嗽、发烧、风湿病、胃肠病和皮肤病、冻伤、外伤等当地常见病为主;用药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当地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和经验对农牧民基础医疗保障仍有意义,但这一知识在迅速流失,应深入调查和挖掘。  相似文献   

20.
纳西族医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纳西族简介 纳西族渊源于我国古代西北河湟地带的羌人,以后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向西南方向迁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上游的东西地带。历史上曾有过“摩沙”、“磨些”、“麽蛮”、“么些”、“些蛮”、“麽(此夕)”、“摩梭”等称谓载入史册。解放后,本民族自己确定“纳西”为全族共同的族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