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戊二醛交联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胶原蛋白与PVA复合后的溶液中加入戊二醛交联剂,得到稳定的复合纺丝原液,再用湿法纺丝得到初生纤维,经热拉伸和热定型、缩醛化处理得到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复合纤维的强度、模量、伸长率分别达到3.74 cN/dtex、44.60 cN/dtex、31.30%;结晶度为60.79%;水中软化点和回潮率分别为105℃和8.9%.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纤维内部有少许孔洞、裂纹,且随纺丝原液中固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在胶原蛋白与PVA 复合后的溶液中加入戊二醛交联剂,得到稳定的复合纺丝原液,再用湿法纺丝得到初生纤维,经热拉伸和热定型、缩醛化处理得到胶原蛋白PPVA 复合纤维。复合纤维的强度、模量、伸长率分别达到3. 74 cNPdtex、44. 60 cNPdtex、31. 30 %;结晶度为60. 79 %;水中软化点和回潮率分别为105 ℃和8. 9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纤维内部有少许孔洞、裂纹,且随纺丝原液中固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以从含铬革屑中提取的胶原蛋白为原料,配制分子量不小于100,000Da,且铬含量低于百万分之5的胶原蛋白纺丝原液,采用湿法纺丝制得再生蛋白纤维。为增强纤维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胶原蛋白原液中加入戊二醛含量不高于0.3%的聚乙烯醇溶液。通过湿法纺丝实验,发现当原液的粘度高于1000cps时,可获得优良的可纺性。选择以含量不低于40%的硫酸钠和1M的硼酸组成的混合液为凝固浴,温度30℃~35℃的条件下,纺丝原液的成纤性最好。最后,以15%的硫酸钠、0.5%的戊二醛以及0.25%的甲醛溶液为交联剂处理再生纤维以增强抗水性。再生蛋白纤维的线密度为1.3g/cm^2,抗张强度为(1.32~2.0)g/d,伸长率为29%~38%。  相似文献   

4.
缩醛化条件对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的缩醛化浴配方以及缩醛化条件对胶原蛋白/PVA初生复合纤维中的蛋白质存留率、水中软化点(Rp)的影响,确定了较合适的缩醛化浴配方及缩醛化条件。结果表明,在65℃下缩醛化时间20min,缩醛化浴中硫酸和甲醛用量分别为175g/L,50g/L时,所得复合纤维中蛋白质的存留率为91%,其水中软化点达到109.5℃,所得的复合纤维已能满足服用纤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由于其优异的生物性能备受人们关注,但目前壳聚糖纤维的强度低,严重制约了其应用的领域。研究了乙酸的体积分数、温度以及壳聚糖的质量分数对壳聚糖纺丝原液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纯壳聚糖纤维。研究表明:纺丝原液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3%~4%,乙酸的体积分数为2%,纺丝温度为30~50℃时,可得到力学性能良好的初生纤维;以5%NaOH加入适量乙醇和Na2SO4作凝固浴较好;适当增大凝固时间,提高卷绕速度,可得到高取向、高强度的壳聚糖初生纤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水为溶剂、饱和硫酸钠水溶液为凝固浴,制备明胶纤维。通过对明胶溶液的流变性分析,确定了纺丝原液的浓度和纺丝温度等工艺参数,在纺丝原液浓度为40%,原液温度为60℃,凝固浴温度为40℃时,明胶溶液具有良好的可纺性。以戊二醛水溶液作为交联剂对明胶纤维进行改性,显著改善其耐热水性和热稳定性等性能。采用FTIR、SEM、DSC及TG等对明胶纤维相关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戊二醛能够使明胶纤维发生交联,纤维结构较为致密,熔点及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用聚合度为3 500、全水解(醇解度99.9%)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溶剂,以一定比例的甲醇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为凝固浴,采用干湿法纺丝方法制备出综合性能良好的PVA纤维。通过对纺得的初生纤维进行形态和拉伸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纺丝液的PVA质量分数和凝固浴组分对PVA纤维性能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下,PVA初生纤维表面光滑无沟槽,断裂强度最大可达到(1.1±0.04)c N/dtex。同时,热处理后,PVA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到(3.7±0.2)c N/dtex,热稳定性也增强。  相似文献   

8.
明胶与聚乙烯醇(PVA)、壳聚糖溶液共混得到不同配比的纺丝原液,通过测定其粘度与流变性及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得到优化明胶-PVA-壳聚糖共混纺丝原液固含量比为0.5∶9∶0.5、1∶8∶1、2∶7∶1.以饱和硫酸钠溶液为凝固浴,采用湿法纺丝制备得到复合纤维,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得到配比为0.5∶9∶0.5复合纤维的热拉伸条件为:温度200 ℃、拉伸率90%、处理时间3 min,影响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拉伸率.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发现复合纤维中蛋白质含量随明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对壳聚糖纤维的成型机理及条件进行了研究 ,发现壳聚糖纺丝原液以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 3.5% ,乙酸的质量分数为 2% ,脲素的质量分数为 1% ,甘油的用量为壳聚糖质量的 0.5倍为宜。凝固浴以双组分及三组分效果较好。较佳的纺丝条件 :喷丝头拉伸率 - 68% ,塑化拉伸率 22% ,水洗拉伸率 9% ,塑化拉伸温度以 60℃、水洗拉伸温度以 80℃、纤维水洗温度以 55℃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由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的牛肌腱胶原蛋白纤维力学性能差、遇水易溶解等问题,采用1-乙基-3-(3-二甲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丁二酰亚胺(EDC/NHS)对胶原蛋白纤维进行交联改性。探究了原位交联方式的最优交联时间和交联剂质量分数,并着重对比了原位交联与交联浴交联2种交联方式对胶原蛋白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交联可显著改善胶原蛋白纤维的性能,最优的交联时间和交联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1 h、15%,此时纤维断裂强度可达1.44 cN/dtex左右,较纯胶原蛋白纤维提高了35.8%,较交联浴交联纤维提高了19.0%;与主要发生在纤维表面的交联浴交联相比,原位交联能够使纤维内部的微纤结构更加致密,性能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由原位交联制备的胶原蛋白纤维性能优于交联浴交联制备的纤维。  相似文献   

11.
海岛型纤维--新一代超细纤维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燕 《丝绸》2004,(2):41-42
就海岛纤维的生产技术、目前主要品种及染整加工技术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圣麻纤维的服用舒适性,对圣麻纤维的强伸性能、摩擦因数、吸湿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sag/涤纶50/50 18.5 tex纱的有关性能,与涤纶/棉50/50 18.5 tex纱进行了对比.圣麻与涤混纺纱染色后断裂强力下降,伸长率增加,影响织物的手感及服用性能;吸湿的瞬间快速性,说明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吸湿功能;圣麻涤纶混纺纱的急弹性回复率、缓弹性回复率均略小于涤棉混纺纱,说明圣麻纤维的弹性比棉纤维略差,其织物抗皱性能亦比棉纤维织物略差.  相似文献   

13.
薛蓉 《棉纺织技术》2007,35(3):160-162
为了提高PTT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成纱质量,针对PTT纤维的特点,采用棉包混棉和棉条混棉的二步混棉法与棉纤维进行混和,同时,正确确定PTT纤维与棉纤维在棉包混棉时的投放比例,加强对抓棉机生产过程的监控,加强对并条重量的控制,并合理配置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适当降低各部的速度,可确保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亚麻纤维、莱赛尔纤维、竹炭粘胶纤维的不同特性,对其混纺纱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技术探讨,并做性能测试,开发出具有吸湿快干、防紫外等功能的夏季服装面料用纱。  相似文献   

15.
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介绍了牛奶纤维的特性.针对牛奶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用牛奶纤维和撕断的精梳棉条进行棉包混和;在开清棉工序适当加重棉卷的定量;梳棉工序为减少棉条断头,生条定量偏重控制;粗纱的捻系数偏大掌握,使用橡胶假捻器,提高加捻效率,采用较小的粗纱张力;为了与较大的粗纱捻系数相配合,细纱后区工艺采用大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前区采用小隔距,可适应牛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Fiber     
Jessica Hemmings 《Textile》2016,14(3):404-407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有机导电纤维的性能特征.有机导电纤维与棉混纺纱,采用棉条混和,在纺纱过程中,由于有机导电纤维的含量很低,为避免并合道数过多,造成棉条过熟过烂现象,采用一并时棉条不通过牵伸区的并合工艺;采用四道并合其混纺比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Tencel纤维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为开发Tencel纤维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纱,对纺纱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了设计和优选。根据两种原料纤维长度和细度较为接近、都不合杂质的特点,选择了在清棉工序进行混和的纺纱方案。通过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优化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成功开发出了适合于加工高档服饰的混纺纱线。  相似文献   

19.
再生竹纤维Tencel纤维混纺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新型原料再生竹纤维与Tencel纤维开发了竹/Tencel 50/50 14.7 tex混纺纱,产品具备了两种原料的特点,服用性能好.介绍了再生竹纤维与Tencel纤维的性能特点、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探讨Sunlite/木棉55/45 14.6 tex针织用纱的纺纱工艺要点。通过分析Sunlite纤维及木棉纤维的特点,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研究了工艺设计原则,优化并实施了纤维材料预处理、开松、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系列工艺措施,解决了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控制了条干均匀度、粗节、细节及棉结,顺利研制出功能性保暖休闲针织面料用纱,并对所开发纱线进行了成纱质量指标和抗菌、保暖、透气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Sunlite/木棉纱成纱质量达到使用要求,所研制的混纺纱抗菌、保暖、透气等性能良好,达到了功能性保暖休闲针织面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