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癖煎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治疗机理。方法:60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的方法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枸橼酸他莫昔芬1.8 mg/kg)和消癖煎高、中、低剂量组(2.65、5.30、10.60 g/kg),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0 d)后,测量各组大鼠第二对乳头的高度及直径;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含量;取下第二对完整的乳房,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直径和乳头高度明显增加(P<0.05);消癖煎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E2、PRL水平明显升高(P<0.05),P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消癖煎低剂量组P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均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空白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基本无增生现象;模型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出现乳腺小叶体积增大、腺泡上皮增生等明显的病理变化,乳腺增生病理分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严重(P<0.05);各给药组大鼠乳腺增生情况均得到改善,乳腺增生病理分级较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消癖煎可减轻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的增生情况,这种作用可能与对体内激素水平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方逍遥散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乳腺组织病理结构及雌孕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先肌肉注射25d,再用黄体酮肌肉注射5d,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用三苯氧胺和逍遥散治疗,给药同时继续肌注雌二醇30d。结果:逍遥散和三苯氧胺可改善乳腺增生病大鼠乳腺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缩小乳头大小和乳腺体积,减少乳腺小叶腺泡数、腺泡腔、分泌物,并可使血清孕酮(P)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形态学变化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3.
乳腺康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中药乳腺康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30天造模 ,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 (喂以白开水 ) ,三苯氧氨组[2mg·(100g·d)-1]和乳腺康组[1.44g·(100g·d)-1] ,以2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 ,孕激素(P) ,E2/P及睾酮(T)指标,并观察大鼠第二对乳房组织病理切片变化。结果:经中药乳腺康治疗后大鼠乳头直径、乳腺缩小(P<0.01);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能降低大鼠血清孕激素(P<0.05),睾酮含量明显降低(P<0.01);光镜下乳腺小叶数目、小叶腺泡数明显减少 ,腔内分泌物减少。结论:乳腺康对雌激素引起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武权生教授周期疗法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逍遥丸组、三苯氧胺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乳腺增生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kg·d)灌胃,其余5组分别给予逍遥丸、三苯氧胺、中药(Ⅰ号方及Ⅱ号方低、中、高剂量)灌胃,共30天。结果:造模后,各造模组大鼠的乳头直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服Ⅰ号方后各用药组大鼠乳头直径缩小,但仍大于空白组(P0.05)。灌服Ⅱ号方后大鼠的乳头直径进一步缩小,且小于模型组(P0.05),除中药高剂量组外其余各组乳头直径大于空白组(P0.05);各组ER、PR、ERK积分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ERK积分低于三苯氧胺组(P0.05)。结论:武权生应用中药周期疗法可使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增生乳头缩小,ER、PR、ERK积分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腺小叶增生筛选方外用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及性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通过苯甲酸雌二醇序贯黄体酮肌肉注射复制乳腺增生模型,从肌肉注射开始,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淀粉糊精贴敷,治疗组给予乳腺小叶增生筛选方药糊贴敷,每日贴敷8 h以上,连续15 d。分别于干预5 d和10 d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表现,通过Image-proPlus 6. 0软件分析各组大鼠腺泡面积及导管内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大鼠干预5 d、10 d后,镜下见个别腺泡有轻度增生,无扩张。模型组和治疗组干预5 d和10 d后大鼠乳腺腺泡面积和导管内径均明显大于同期对照组(P均<0. 05),但治疗组的腺泡面积均明显小于同期模型组(P均<0. 05),治疗组的导管内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模型组及治疗组干预5 d后的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但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 <0. 05);模型组干预10 d后ER评分仍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 0. 05);各组干预5 d和干预10 d后P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外源性性激素可以使大鼠乳腺腺泡面积及导管内径增大,小叶增生筛选方外用可以缩小乳腺增生大鼠乳腺腺泡面积,抑制乳腺组织ER阳性表达,但对PR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对乳腺增生(MGH)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以及对MGH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_2)、孕激素(P)水平和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成熟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对模型组、艾灸组和电针组大鼠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艾灸组和电针组分别进行艾灸和电针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不进行干预。艾灸和电针穴位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天宗、肝俞、足三里,乙组为合谷、屋翳、膻中。甲乙两组穴位隔日交替干预,干预5 d,休息2 d为1个疗程,连续干预4个疗程。干预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乳头高度和直径,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并用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E_2、P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ERα、PR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艾灸组和电针组大鼠乳头高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乳头直径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乳腺导管直径均显著缩小,乳腺导管管腔形态相对规则,管腔内脱落组织和分泌物显著减少或消失,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数目减少且排列相对规则,乳腺腺泡及乳腺小叶数量均明显减少;血清E_2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清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乳腺组织ERα、P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和电针组大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治疗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血清E_2、P水平及ERα、PR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形态与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高度,血清E2/P、PRL、T水平以及乳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给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mg/kg,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d。于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测定血清E2、P、PRL、T水平,计算E2/P数值,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结果:治疗后乳头直径、高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2组之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血清各激素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E2/P、PR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表现相似,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改善内分泌紊乱状态和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增灵配方颗粒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分别注射大鼠20d和5d,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于造模35d后给予乳增灵配方颗粒,连续60d,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测量第2、3对乳头高度,镜下观察第2对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观察各组乳腺增生程度。结果:乳增灵配方颗粒能显著降低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降低E2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乳增灵配方颗粒可减轻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充血与水肿,减少乳腺小叶的腺泡数量。结论:乳增灵配方颗粒具有一定防治乳腺增生病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蒙药乳腺-I号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血脂代谢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疾病模型组。模型组通过肌肉注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将乳腺增生大鼠随机分为三苯氧胺组,蒙药乳腺-I号低、高剂量组,模型组。各组大鼠连续给药30 d后测定体质量、第2对乳头直径,检测血清血脂水平及血清激素水平,取乳腺组织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蒙药乳腺-I号组大鼠乳头直径明显小于模型组。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TC、TG、L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清P、T含量明显降低(P<0.01),PRL显著升高(P<0.05)。蒙药乳腺-I号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TC、TG、LDL-c、E2显著降低(P<0.05或P<0.01),FSH显著升高(P<0.01),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镜下可见蒙药乳腺I号组乳腺小叶数及小叶腺泡数均少于模型组,乳腺腺泡数目及腔内分泌物较少,部分可接近正常大鼠的乳腺结构腺泡。结论蒙药乳腺-I号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乳腺增生大鼠血脂水平及激素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血清雌二醇(E2)、ER蛋白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乙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 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 mg/kg,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 d.于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于治疗后测定血清E2水平,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及E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乳头直径、高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E2含量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R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表现相似,较模型组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降低血清中E2和改善ER蛋白表达水平、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乳增平颗粒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35d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用乳增平颗粒4.0、2.0、1.0g/kg3个剂量治疗30d,测定大鼠乳头直径,观察乳头大体形态变化及显微镜下乳腺组织变化,观察血流变学的影响;测定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乳增平颗粒能明显减小大鼠增生乳头直径、减轻乳头形态学症状,减少乳腺小叶数、腺泡数和腺泡腔直径,改善血液流变性,显著降低血清E2含量。结论乳增平颗粒对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分别注射大鼠25 d和5 d,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于造模3周后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连续4周,测定血浆中E2、P、PRL水平,测量造模前后第二对乳头高度,镜下观察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观察各组乳腺增生程度。结果桂枝茯苓胶囊能显著降低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抑制乳腺增生,降低E2和P含量,E2/P比值显著增高,对PRL未见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桂枝茯苓胶囊可减轻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充血与水肿,减少乳腺小叶的腺泡数量,减轻腺上皮增生层次,抑制腺泡分泌现象,改善导管上皮增生的程度。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具有一定防治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乳结平胶囊对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雌激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楣  陈凤仪 《中药材》2008,31(10):1554-1556
目的:探讨乳结平胶囊对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雌激素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将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乳结平高、低剂量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治疗组用乳结平高、低剂量治疗30d后,对比各组大鼠乳头高度、体内雌激素水平。结果:乳结平高、低剂量组大鼠乳头红肿或增生均有所减轻;用放射免疫法(R IA)分析测量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的水平,泌乳素、雌二醇和孕酮大鼠性激素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病理组织变化减轻,导管上皮细胞层数、腺泡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结平胶囊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雌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病理形态变化,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雌孕激素比值(E2/P)的影响.方法: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针刺组对大鼠第2对乳房围刺,针刺膻中穴后,电针刺激30 min,1次/d,共30 d.于治疗前、治疗10、20、30 d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直径、末次治疗后测定血清E2、P水平.结果:乳头高度、直径、E2、E2/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具有降低模型大鼠乳头高度、缩小乳头直径,改善血清E2、P紊乱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块消方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莎莎  郭巧生  金融  周芬  王恬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98-1202
目的:研究乳块消方(RKX)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乳块消方5.8,11.6,23.2 g·kg-13个剂量组,三苯氧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肌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的方法复制乳腺增生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测定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脏器系数、血清性激素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液流变性,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乳块消方能明显减小大鼠乳房直径、乳头高度和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此外,明显降低血清雌二醇(E2)、催乳素(PRL)水平,提高孕酮(P)水平,增加SOD活性,抑制胸腺系数减少。结论:乳块消方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Yang JJ  Wang LN  Xiao HL  Zhang SC  She YF  Bian WJ  Guo S 《针刺研究》2012,37(3):173-178
目的:探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肉注射的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针刺组在大鼠第2对左右乳房进行围刺后,电针30min,并针刺"膻中"穴,留针30min,1次/d,共治疗30d;药物组每日予以三苯氧胺(1.8mg/kg)灌胃。于治疗前,治疗10、20、30d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直径;于末次治疗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含量;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乳头高度、直径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乳头高度、直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E2、PRL、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E2、PR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含量低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P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乳腺组织形态比较,乳腺小叶、腺泡、腺导管数目明显较多,腺泡腔和腺导管明显扩张;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乳腺小叶、腺泡、腺导管数均减少,腺泡腔及腺导管萎缩。模型组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能够改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其作用与调节血清性激素含量及降低乳腺组织E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三香乳增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注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给药30d后,测定第2对乳头高度及直径,观察乳腺组织结构,计算子宫、卵巢指数。结果三香乳增消胶囊能抑制乳腺增生大鼠的乳头高度及直径,降低镜下乳腺增生程度,降低子宫、卵巢指数。结论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散结灵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效应机制。方法通过3种实验进行综合评价。①将105只雌性SD大鼠分为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苯氧胺组(0.004 g/kg)、桂枝茯苓组(0.279 g/kg)、散结灵高剂量组(0.72 g/kg)、散结灵中剂量组(0.36 g/kg)、散结灵低剂量组(0.18 g/kg),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大鼠乳腺增生模型。于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均1次/d,连续30 d。末次灌胃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第二对乳头直径和乳头高度;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_2)、孕酮(P)、催乳素(PRL)水平;大鼠第二对乳腺组织取材,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②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组(0.288 g/kg)、散结灵高剂量组(0.72 g/kg)、散结灵中剂量组(0.36 g/kg)、散结灵低剂量组(0.18 g/kg),每组12只。各给药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均1次/d,连续7 d。除空白组外,各组在末次灌胃后30 min多点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处置后禁食。第8天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③将6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3 g/kg)、散结灵高剂量组(1.08 g/kg)、散结灵中剂量组(0.54 g/kg)、散结灵低剂量组(0.27 g/kg),每组12只。各给药组小鼠分别经口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均1次/d,连续5 d。末次灌胃后1 h,于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观察小鼠15 min内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及扭体反应潜伏期。结果散结灵各组大鼠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及散结灵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E_2和PRL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乳腺小叶数量增多、腺泡及导管大量增生、腺泡扩张并且分泌旺盛等乳腺增生病理组织学变化明显轻于模型组。散结灵胶囊各组大鼠全血低切黏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散结灵高剂量组大鼠血浆PT明显长于模型组(P0.05),血浆FIB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散结灵各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均0.05),散结灵低、中剂量组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散结灵胶囊具有较好的治疗乳腺增生和活血化瘀、镇痛作用,其中下调血清E_2和PRL水平可能是该药效应机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参七消痞丸原方制剂及提取物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考查提取方法是否改变原方药效。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0.5mg/kg)联合黄体酮(5mg/kg)肌注共30d复制乳腺小叶增生模型,造模干预同时以不同剂量参七消痞原方制剂及提取物(0.67、2、6g/kg)灌胃干预35d。以大鼠第3对乳头直径、高度,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乳腺小叶数、管腔分泌物、血清雌激素与孕激素含量、子宫指数等指标,考察参七消痞原方制剂及提取物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模型的预防性比较干预作用。结果:参七消痞原方制剂及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减轻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诱导的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程度,其预防性干预后,原方制剂组(6g/kg、2g/kg)及提取物组(6g/kg、2g/kg、0.67g/kg)均能缩小乳头直径,降低乳头高度,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原方制剂组(6g/kg、2g/kg、0.67g/kg)及提取物组(6g/kg、2g/kg、0.67g/kg)均能明显降低乳腺增生评分;参七消痞提取物(6g/kg)组能明显降低子宫指数;参七消痞原方制剂(0.67g/kg、6g/kg)组及提取物(0.67g/kg、2g/kg)组能明显降低血清雌激素水平;参七消痞提取物(6g/kg、2g/kg、0.67g/kg)组能明显升高血清孕激素水平。结论:参七消痞原方制剂及提取物预防性干预具有抗乳腺小叶增生的作用,原方经提取后不改变其药效,提取物作用略优于原方制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肝舒乐片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病理形态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下肢肌肉注射雌、孕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肝舒乐组、疏肝组、健脾组6组,每组12只,运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透射镜观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竖起、较坚实、充血,增高,乳房增大,镜下乳腺增生呈弥漫性,无局部包块,腺泡和小叶显著增加,脂肪和结缔组织明显减少,腺泡腔和腺导管腔明显扩张,腺泡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细胞;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孕酮(P)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肝舒乐组显著改善其病理形态,E2和PRL 明显降低(P<0.05),接近正常水平,P明显升高(P<0.05);乳癖消组次之,E2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0.05),P、PRL无明显改善(P>0.05);疏肝组、健脾组更次之,E2、P、PRL 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肝舒乐片对模型动物的病理形态、血清性激素紊乱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