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患者予蠲痹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及中药熏洗治疗。两组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僵硬、功能是否散失、WOMAC总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疼痛、僵硬、功能是否散失、WOMAC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蠲痹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髌骨软化症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症状及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 例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onstant-Murley 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评价中药祛瘀通痹方熏洗联合通络祛痛膏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KOA患者8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膏药组、熏洗组、治疗组,每组28例。膏药组予疼痛部位外用通络祛痛膏治疗,熏洗组予中药祛瘀通痹方熏洗治疗,治疗组予外用通络祛痛膏联合祛瘀通痹方熏洗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和骨关节炎评分指数(WOMAC),评价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14 d后,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膏药组与熏洗组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膏药组和熏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络祛痛膏与祛瘀通痹方联合应用能有效缓解局部疼痛,改善患侧膝关节的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通络祛痛膏或祛瘀通痹方熏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熏洗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单纯西药甲氨蝶吟片口服对照治疗和单纯中药腰腿痹通胶囊口服对照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中药熏洗治疗组显效率70.0%,总有效率为97.5%;西药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为75.0%;中药对照组显效率37.5%,总有效率为80.0%。三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中药熏洗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以及中药熏洗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对照组与中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方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2型糖尿病合并瘙痒症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各30例,中药组用祛风止痒方外洗治疗,西药组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内服治疗,中西药结合组用祛风止痒方外洗加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内服治疗,治疗7d后采用中医证候疗效量化评分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中药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复发率11.1%;西药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复发率28.0%;中西药结合组证候总有效率为93.3%,复发率10.7%,3组比较,证候疗效中西药结合组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祛风止痒方外洗治疗糖尿病瘙痒症疗效明显优于西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内服治疗,若二者结合治疗效果更佳,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赵琴  郑朝晖  林盼  胡凤  唐娜  肖凤 《中医药导报》2023,(2):101-105+110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阴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压豆组、中药熏洗组、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肢体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结果:耳穴压豆组、中药熏洗组及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73.3%(22/30)、96.7%(29/30),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疗效优于耳穴压豆组、中药熏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疗程后均低于治疗1个疗程后(P<0.05),且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耳穴压豆组、中药熏洗组(P<0.05)。耳穴压豆组及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治疗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灸联合中药治疗风寒湿痹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风寒湿痹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味蠲痹汤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天灸疗法,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价两组患者主观症状、适应能力和体征,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PRI评分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PR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天灸联合加味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适应能力,减轻疼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肾虚寒湿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8例LDH肾虚寒湿证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76例。分别给予蠲痹汤加减,双氯芬酸钠,蠲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Oswestry腰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量表(ODI),中医辨证LDH肾虚寒湿证积分量表(中医证候),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法(M-JOA)的积分;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比较各组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7.2%,高于中药组的82.4%和西药组的80.3%(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联合组ODI,中医证候,M-JOA积分,血清TNF-α,IL-1,IL-6和CRP的含量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复发率比较,联合组(1.7%)中药组(9.3%)西药组(22.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2.7%)联合组(9.5%)西药组(24.6%)(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治疗LDH肾虚寒湿证的疗效与西药双氯芬酸钠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较双氯芬酸钠低;蠲痹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LDH肾虚寒湿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蠲痹汤加减和双氯芬酸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羌归膝舒丸口服联合膝痛宁熏洗治疗风寒湿阻型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阻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内服组、熏洗组及联合组各35例。内服组口服羌归膝舒丸;熏洗组应用膝痛宁熏洗;联合组口服羌归膝舒丸同时联合膝痛宁方熏洗。应用Lysholm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4.12%,优于内服组的82.80%和熏洗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洗组与内服组疗效相当。治疗后联合组功能评分优于熏洗组与内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Lysholm总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熏洗组与内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归膝舒丸口服联合膝痛宁熏洗治疗风寒湿阻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疗效优于单纯熏洗与内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院内蠲痹颗粒15 g口服1日2次+中药熏洗7次/周,1次/d,对照组30例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0.5 g口服,1日2次,中药熏洗7次/周,1次/d,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CRP、ESR等相关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患者关节疼痛VAS评分、ESR、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颗粒联合中药熏洗能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降低ESR、CRP水平,起效迅速,安全性好,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运用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LASO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LASO患者运用中药熏洗辅助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且明显改善了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其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颈肩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应用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治疗,对照组56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6%,对照组8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小儿暑邪感冒所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新诊断暑邪感冒所致发热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外洗方能有效治疗小儿暑邪感冒所致发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四生蠲痹汤加减配合甲氨碟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四生蠲痹汤加减配合MTX治疗32例,对照组单用MTX治疗3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3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76.67%(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主要指标疗效,发现在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等方面疗效相同(P0.05),而在疼痛水平和关节肿胀数变化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关节恶寒喜暖、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体现肾虚的症候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关在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主要指标疗效的疼痛水平和关节肿胀数变化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对照组好。  相似文献   

15.
张卫东 《新中医》2016,48(11):88-9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通痹熏洗汤外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通痹熏洗汤外洗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4、8、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12周后腕关节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4、8、12周,观察组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疼痛、功能状态、活动度、肢背伸/掌屈活动度、握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59%,对照组为7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7%,对照组为8.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通痹熏洗汤外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下注型肛门坠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单纯用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治疗,两组治疗共3个疗程(7 d为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中医证候评分及随访1年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随访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对治疗湿热下注型肛门坠胀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经和血通痹方内服外用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气血亏虚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气血亏虚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组(温经和血通痹方内服外用),中药组(温经和血通痹方口服)及对照组(甲钴胺口服联合温水外洗),治疗28天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3组患者生活质量功能领域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3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功能领域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中药联合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中药联合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和血通痹方内服外用治疗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气血亏虚型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温经和血通痹方口服及甲钴胺口服联合温水外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蒋胜华  赵亮亮  刘波南 《新中医》2024,56(5):100-107
目的:观察愈创生肌汤联合中药外熏洗治疗肛瘘术后湿热下注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5 例肛瘘 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锰酸钾组52 例、愈创生肌汤组50 例、中药外熏洗组51 例、联合组52 例。 术后高锰酸钾组给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愈创生肌汤组给予愈创生肌汤口服,中药外熏洗组给予中药外熏洗治 疗,联合组给予愈创生肌汤联合中药外熏洗治疗。4 组均连续治疗21 d。比较4 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情况, 比较4 组术后、术后21 d 创面症状评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水平及安全性指标值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锰酸钾组、愈 创生肌汤组和中药外熏洗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4.62%、82.00%、82.35%(P<0.05)。术后当天,4 组中医证候 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4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术后当天下降(P<0.05),联合 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高锰酸钾组、愈创生肌汤组、中药外熏洗组(P<0.05)。术后7 d,4 组创面愈合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术后21 d,联合组创面愈合率高于高锰酸钾组、愈创生肌汤 组、中药外熏洗组(P<0.05);联合组创面渗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高锰酸钾组、愈创生肌汤组、中药 外熏洗组(P<0.05)。术后当天,4 组水肿、肉芽、疼痛创面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1 d,4 组水肿、肉芽、疼痛创面症状评分均较术后当天下降(P<0.05),联合组均低于高锰酸钾组、愈 创生肌汤组、中药外熏洗组(P<0.05)。联合组肉芽组织水肿发生率、肉芽组织溃疡发生率均低于高锰酸钾 组、愈创生肌汤组、中药外熏洗组(P<0.05)。术后21 d,4 组TNF-α、hs-CRP 水平均较术后当天下降(P< 0.05),VEGF 水平均较术后当天上升(P<0.05);联合组TNF-α、hs-CRP 水平均低于高锰酸钾组、愈创生肌 汤组、中药外熏洗组(P<0.05),VEGF 水平高于高锰酸钾组、愈创生肌汤组、中药外熏洗组(P<0.05)。 联合组创口感染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便秘发生率与其他3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愈创生肌汤联合外熏洗治疗肛瘘术后湿热下注证疗效较好,可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提升创面愈合质量,减 轻创面症状。  相似文献   

19.
《新中医》2018,(8)
目的:观察调脾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采用调脾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 5.83%,对照组总有效率4 0.7 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调脾补肾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孙燕  蔡怡航  张忠德 《新中医》2018,50(8):87-89
目的:观察调脾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采用调脾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 5.83%,对照组总有效率4 0.7 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调脾补肾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