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推拿手法实践操作考核是推拿手法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探索出适合现代推拿手法教学和考核的方式是推拿教师必须积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教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思考及5年的探索和不断改进,建立了一套利用目测法、体测法和机测法在推拿手法考核中适合本、专科不同专业层次人才的推拿手法实践操作综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
(滚)法操作图形的非线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TN-2中医推拿手法测试仪对专家组、普通临床医生组和学生组作一实时监测,根据手法图形为参数,对(滚)法做半定量化的研究,从而为法的规范化量化依据.[方法]3组被测试人员先静息15min,避免心理因素干扰,按(滚)法传统操作要领,在TN-2中医推拿手法测试仪上操作,显示(滚)法图像,每个实验对象操作2遍,每遍5min,实时记录手法操作图形信号,中间间隔10min,以保证同一性和可重复性.[结果]在TN-2中医推拿手法测试仪上显示的峰值力、波形相对冲量值大小等是(滚)法的关键因素.[结论]TN-2中医推拿手法测试仪上峰值、谷值、冲量值、量效关系曲线等是描述手法操作特点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推拿作为中医治病的一种技能,教学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注重推拿手法基本功训练,手法是推拿治病的主要手段,手法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推拿治疗效果的关键,所以在课堂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学科重复,突出强化手法的基本功练习,人体各部位操作练习及模拟临床,变换受术者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推拿医生之工作培养推拿概念。PBL教学模式,此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可鼓励学生建立批判思维,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临床模拟病案的操作考核,通过病案诊断,治疗操作程序,手法基本功要领,站立基本姿势及时间分布等方法进行评价,既在传统基础上,又给了学生更大的个性及潜能的发展空间,改变了单纯以考卷决定成绩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TN-2中医推拿手法测试仪对专家组、普通临床医生组和学生组作一实时监测,根据手法图形为参数,对[扌衮]法做半定量化的研究,从而为[扌衮]法的规范化量化依据。【方法】3组被测试人员先静息15min,避免心理因素干扰,按[扌衮]法传统操作要领,在TN-2中医推拿手法测试仪上操作,显示[扌衮]法图像,每个实验对象操作2遍,每遍5min,实时记录手法操作图形信号,中间间隔10min,以保证同一性和可重复性。【结果】在TN-2中医推拿手法测试仪上显示的峰值力、波形相对冲量值大小等是[扌衮]法的关键因素。【结论】TN-2中医推拿手法测试仪上峰值、谷值、冲量值、量效关系曲线等是描述手法操作特点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推拿练功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但至今没有一本适合高职、中职院校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推拿练功学》,并配套制作光盘、PPT及考核方案。通过教学实践证实,该教材有侧重实践,强化锻炼;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科学考核,重视能力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推拿手法学》实践技能考核方法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特色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和保健康复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掌握推拿基本手法,是保证推拿疗法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因此,自古以来,历代推拿传授者都非常重视对推拿手法的考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学专业基本技能教学改革模式,激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法: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即从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改革实验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考核体系、教学方式等)着手,对针灸推拿专业基础课《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学》《功法手法学》《实验针灸学》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结果:加强了针灸推拿学技能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规范了针灸推拿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操作技术以及考核标准,并编写和修改实验报告,组织编著出版《针灸推拿实验教材》。形成了实验与理论教学穿插交替进行,老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的技能训练模式。结论:基本技能教学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实践型中医药针灸推拿专业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推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推拿水平的高低不仅表现在对推拿的理性认识上,而更重要的是表现于手法技能的操作上。不论民间的师带徒,还是各院校的推拿教学,都非常注重手法的操作训练。据了解许多中医院校的推拿操作实验课已经占到了整个推拿学课程的5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临床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法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是通过手法作用于机体以达到防病,治疗,保健的作用,如《医宗金鉴》云"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推拿手法的优秀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因此?法推拿手法教学的简洁化,规范化学习,是推拿学科发展的基础。但是,推拿教材中?法操作要领的繁琐化,致使学习者练习手法时顾此失彼,难成其形。基于此,笔者就自己?法教学方法,介绍与同道参考,望?法推拿手法教学更加简洁化。  相似文献   

10.
推拿手法是否标准直接决定其疗效。传统推拿手法虽有一定操作规范,但其自身具有的非定量性特点,导致其在传承、学习与训练中遇到诸多问题,在发挥临床疗效方面也未能尽如人意。通过分析推拿手法特点及其技术发展瓶颈,回顾总结实现推拿手法数字化的途径和代表性研究方法,展望未来探索构建"手法-信号-特征-分类识别-反馈"研究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期望为传统推拿手法数字化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帮助。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11.
《推拿手法学》是中医院校针灸推拿本科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学科,它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推拿手法流派众多,临床应用涉及学科较多,理论权威及行业标准尚未形成,学生对推拿手法的辨别水平较低,依葫芦画瓢的盲从者颇多,若教师引导不利,学生则容易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出现手法意外甚至医疗事故,所以很有必要在《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行规范化手法教学。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针对《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分课堂应用于中职针灸推拿学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6年就读的中医康复保健专业200名学生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随机抽取98名学生为观察组,102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学生针灸推拿学采用对分课堂方式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成绩以及针灸刺法灸法、推拿功法手法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针灸推拿学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针灸刺法灸法、推拿功法手法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分课堂用于中职院校针灸推拿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针灸推拿学基础知识水平,促进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针灸刺法灸法和推拿功法手法掌握程度更佳,可以在医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督正脊术~([1])是李建仲教授在继承北京中医研究院推拿大家-卢英华、山西推拿名宿-王中衡两代前辈的基础上,有效吸收国内外各家推拿方法,总结自身数十年的临床推拿实践,尊崇古代圣贤的养生、祛邪法则-"督脉通,百病皆消"而创立的一种推拿疗法。现在颈型颈椎病已经成为高发病、年轻病,然而具有针对性的推拿整复手法却良莠不齐,疗效、安全性没有保证。通督正脊术中的仰卧位旋转扳法是针对颈型颈椎病最具特色的整复手法之一,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扌衮)法是20世纪40年代由(扌衮)法推拿流派创始人丁季峰老先生在继承家传一指禅推拿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创造的一种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是(扌衮)法推拿流派的主治手法.作为一种推拿手法,(扌衮)法在本质上属于以力为特征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通过手法动作时产生的不同形式的"动态力信号",作用于受术部位的各种感受器,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同程度地发放动作电位并向中枢传导相关感觉的神经冲动,再经过神经中枢的整合与反馈,从而发挥手法的治疗作用[1].  相似文献   

15.
推拿手法学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是一门重要的中医临床学科,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技能性、操作性、实践性。推拿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性的中医特色医疗方法,没有手法也就称不上推拿。要想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的推拿专业人才,就要着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6.
腰腿痛是骨伤科常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中医推拿是治疗该病的特色疗法之一。中医推拿手法众多,包括了手法、肘法和跷法…。目前,对普通手法的报道颇多,而对肘法推拿的应用研究甚少。搜集我科近年来采用肘法推拿为主治疗的慢性腰腿痛1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十法”系我们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而创立的治疗颈椎错缝的十种推拿手法。本文详述了这十种推拿手法的操作方法、适应病症以及操作注意事项。该“十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中医学院《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拿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动手能力的强与否直接反映出《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从客观上讲,既往和目前我校学生在该课程结束后推拿手法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临床要求略显不足,针对这一事实,和为了配合《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诸环节的改革研究,笔者对本校《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现状加以分析,并简要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1总体课时不足与课时分配不合理我校历届针灸推拿本科、中医医疗本科等专业《推拿手法学》的课时总数为40学时左右。例如,2002级针灸推拿本科专业《推拿手法学》的课时总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24…  相似文献   

19.
推拿手法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主干课程,手法的正确性和熟练运用程度决定了治疗的好坏.现以教学过程直观化、强化训练规范化、优化教学内容、改进考核形式4个方面对推拿手法学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对"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推拿手法要求认识不清,许多临床工作者往往以为推拿手法力的大小,手法刺激的强弱,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与治疗效果之间是一种相加或相乘关系.每当推拿治疗效果欠佳的时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大手法力度,强化手法刺激量,增加关节运动幅度或延长手法治疗时间来寻求疗效的提高.而患者也往往以医生手法的刺激强度,操作时间的长短及临床操作的认真态度来评价医生的好坏.因而在这种医患的互相暗示下,造成了推拿临床中对疾病认识和手法治疗停留于简单化和经验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