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家口坝下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张家口坝下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构成元素入手,研究了该地区民居建筑在装饰图案、手法规律、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坝下地区传统民居在屋顶、墙体、门窗、影壁、门楼等构成元素上,都体现出其独特的、传统的装饰图案表现形式,造型规律上则运用了平衡、对比、韵律等手法;随形就势、就地取材的做法蕴含了对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追求,体现出当地以人为本的建筑装饰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以晋商大院为代表的山西传统民居建筑,其屋顶的装饰艺术极具地域特色.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对山西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屋顶装饰特征、屋顶装饰文化涵蕴等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传统民居屋顶的构造与装饰不仅包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受到封建政权等级、礼制的制约.山西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是一个时代历史文化背景的缩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直观展现,也是政治与文化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传统图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符号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重要元素和题材.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筑装饰设计如何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我国传统图形的认识、形式重构、色彩与意象表现等实证研究,探索既能体现本土特色和民族性格,又能反映传统文化精神和具有时代感的设计手法,实现传统图形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传承徐州古民居建筑装饰技艺的精华,把徐州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技艺充分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让传统民居的魅力重生,营造宜人的老城生活场景.课题组开展了徐州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剖析了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研究结果表明:徐州传统民居中装饰艺术元素作为一种设计符号的表达,可以充分运用到现代建筑中的立面设计、材料色彩选择、室内陈设设计等,以彰显徐州的地方建筑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形式,它型制规整,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建筑要素,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文化等.  相似文献   

6.
北京四合院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民居形式的精华,是北方民居形式的典范,几乎成了北京古建筑形式的代名词,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迷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式的影响分析,以哲学观念、儒家思想等方面整理,阐述了北京四合院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以徽州建筑关键要素马头墙和大门为例,对徽州民居中传统材料与装饰手法进行剖析,旨在充分挖掘传统材料与装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深刻地域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建筑设计的表达和理念.从徽州民居的局部装饰艺术特征出发,把握各种传统材料的特性及装饰手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工艺、新观念和新组合在现代建筑表现中的作用与效果,如空间感、光感、材料质感,普通材料的非常特质等,发掘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表现力中的潜能,有利于现代建筑与城市个性、地域性以及意识文脉的进一步展现.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发掘与探究徐州地域传统民居装饰的艺术特点与文化特质,结合史料及文献记载,以徐州特有的汉画像石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从中溯源具有汉风传统的民居装饰艺术内涵与价值.从民居建筑的入户、室内界面与陈设、建筑庭院3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结果表明:徐州汉风传统乐于将装饰与文化寓意相结合,将美好理想赋予民居装饰.其民居装饰的背后饱含浓厚的文化理念,表现出开朗、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9.
装饰图案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华,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符号,为能更全面的进行解读,以园林铺地纹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纹饰形制的基础上,对其与空间主题和文化氛围的关系进行了简析.认为他是园林构成元素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无论在样式和内涵上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他是造园设计中衬托、突出园景主题的重要手段,是对园林文化内涵的补充;同时也生动的反映了中国古人自然观和社会文化观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0.
徽州民居空间意象的知识与经验,是明清"礼制下行"社会流向的反映,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核是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的可由途径.笔者从礼制观念、民居空间环境和民俗图像入手,分析了徽州典型民居的空间布局、装饰位序和装饰图像的叙事逻辑,归纳出徽州民居空间布局是礼制的缩影、装饰图像是人民世俗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写照,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礼""俗"一体的建筑文化体系.本文运用图像叙事的方法挖掘徽州民居文化内涵,有助于传统建筑的传承与保护,也为当前传统建筑的现代转译,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