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检验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 (LOTCA)简体中文版的效度及信度 ,为其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先将LOTCA英文版译成中文 ,再对 2组对象进行测试。病例组 (n =3 5 )为脑部疾病患者 ,男 2 7例 ,女 8例 ,年龄 ( 61.0± 16.7)岁。对照组 (n =44 )为非脑部疾病的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 ,男 19例 ,女 2 5例 ,年龄 ( 5 5 .4± 2 3 .7)岁。分别用LOT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定 2组对象。将LOTCA结果与MMSE结果作相关性检验 ,验证LOTCA简体中文版的效度 ;对LOTCA 2次结果作评定员内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ICC) ,检验其重复测试信度。结果 LOTCA和MMSE评定结果高度相关 (r =0 .985 2~ 0 .993 9)。LOTCA各项内容 2次重复测试评定员内部ICC =0 .992 3 ( 95 %可信区间 0 .9840~ 0 .9960 ) ,评定员之间ICC =0 .990 7( 95 %可信区间 0 .9860~ 0 .9940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LOTCA总分分别为 ( 85 .0 5± 17.71)和 ( 97.65± 16.2 4)分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LOTCA简体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 ,可用于临床脑部疾病认知功能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王晓娜  顾莹  刘敏 《中国康复》2013,28(5):330-332
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均给予药物、运动及认知训练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LOTCA及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本院的脑卒中患者,由一位康复医师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测。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认知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认知康复组同时进行针对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由同一位康复医师采用LOTCA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测。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LOTCA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认知康复组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及注意与集中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早期认知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健 《中国康复》2016,31(2):128-130
目的:观察背景音乐下头皮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20例,3组患者均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观察2组增加头皮针治疗,观察1组增加背景音乐下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试(LOTCA)、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LOTCA、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0.05)。且观察1组LOTCA总分、子项目中除注意力外各项以及FMA和MBI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0.05);观察2组的LOTCA总分、视知觉、思维操作、视运动组织以及FM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0.05)。观察1组的思维操作及LOTCA总分较观察2组改善更显著(P0.01,0.05)。结论:背景音乐下头皮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全面改善,优于单纯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和结合头皮针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脑电图谱与认知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75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筛查,随机分为认知障碍组(PSCI组)和非认知障碍组(非PSCI组),每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3组均行脑电图检查、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识评定量表(LOTCA)评定。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脑电图特征变化与MoCA、LOTCA评分的相关性,比较3组评定结果。结果:MMSE、MoCA、LOTCA认知量表评分比较,PSCI组明显低于于非PSCI组、健康对照组(P<0.05),非PSCI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αAP和αRP两个脑电指标比较,PSCI组低于非PSCI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非PSCI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DTABR指标比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低于非PSCI组、PSCI组(P<0.05),非PSCI组明显低于PSCI组(P<0.05)。αAP与MoCA、LOTCA之间呈正相关(r=0.734,r=0.922...  相似文献   

6.
孙莉  沈晓艳  叶维  严思 《中国康复》2018,33(4):272-274
目的:研究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LINC)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首发脑卒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LINC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评定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及2个月后,2组MMSE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2个时间点观察组2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及2个月后,2组的LOTCA总分及各项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2个时间点观察组LOTCA总分及各项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合并有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药物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LINC治疗,有利于其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对创伤性脑损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98例创伤性脑损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患“三位一体”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出院后3个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独立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哥拉斯哥预后量表(GO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采用“三位一体”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计算机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0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ADL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MSE、LOTC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别经20d治疗后,发现其MMSE、LOT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25.4±2.3)]、MBI评分[(68.1±16.1)分]及LOTCA知觉、思维能力评分[分别为(11.60±2.92)分和(16.93±2.2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计算机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语言组(n=20)和语言认知组(n=2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语言治疗,语言认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每次治疗30 min,每天1次,共1个月。语言功能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进行评定,认知功能采用中文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电脑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CRRCAE中的各项指标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CRRCAE中除听写(P>0.05)外,语言认知组治疗后其他指标分值均高于单纯语言组(P<0.05)。失语症患者CRRCAE及LOTCA中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听理解与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均存在相关性。结论认知康复可改善颅脑损伤后失语症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试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 (LOTCA)量表 (第 2版 )中文译文的信度和内在效度。方法 将LOTCA(第 2版 )量表翻译成中文后 ,分别由 2名评定员根据其中文译文在 2周内对 3 4例脑外伤患者 (病例组 )和 64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 (对照组 )进行评定 ,对LOTCA量表中文译文的评定员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组内信度、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进行比较。结果 ⑴绝大部分项目信度良好 (r >0 .8,P <0 .0 0 1)。⑵病例组的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为 0 .977,对照组为 0 .873 ,病例组每个领域的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均>0 .9。⑶病例组LOTCA量表内容效度较好 ,各项条目所在领域的相关性好 (r =0 .697~ 0 .975 ,P <0 .0 1)。⑷LOTCA量表具有较高的区分效度 (P <0 .0 0 1)。结论 对于我国脑外伤患者 ,LOTCA量表中大部分项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适宜在国内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软件技术将第二版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量表开发为中文应用软件系统,并对其标准效度及重测信度进行考察。方法根据第二版LOTCA原版量表的操作、评分方法及基本思想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软件测试系统。共选取41例脑部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在2周时间内采取原版LOTCA量表(原版)和软件版测试系统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测试(2组的测试顺序相反)以分析该系统的标准效度;A组受试者于软件版测试完成2周后再次予以软件版测试以分析其重测信度。结果41例患者软件版与原版LOTCA测试的各项条目得分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08~0.983,P〈0.01),配对秩和检验则显示两版测试各条目得分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7~1.890,P〉0,05);A组20例患者前、后2次软件版测试的各条目得分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05-0.952,P〈0.01),且配对秩和检验显示2次测试各条目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8-1.732,P〉0.05)。结论本研究开发的LOTCA中文应用版软件具有较好的标准效度及重测信度,适合应用于我国临床认知功能的康复评定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万方及PubMed数据库,查找关于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并进一步对治疗后认知训练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16个研究共128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结果显示,认知训练组的总有效率、MMSE、ADL及LOTC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可一定程度上减轻认知障碍的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左侧背外侧前额叶改善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tDCS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例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5),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步行tDCS真刺激,对照组行tDCS假刺激,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统一进行认知神经量表评估(包括MoCA、MMSE及LOTCA量表),比较两组之间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MoCA、MMSE、LOTCA认知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的MMSE、LOTCA认知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相比,MoCA、MMSE、LOTCA认知评定量表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DCS阳极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丰富环境(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社区居住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心理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PSCIN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常规康复宣教及定期门诊复诊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基于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出院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社会活动功能问卷(FAQ)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前(均P<0.01),且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观察组MoCA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MoCA评分较出院后1个月均明显提高(均P<0.01)。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HAD-A和HAD-D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前(均P<0.01),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HAD-A、HAD-D及FAQ评分较出院后1个月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F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HAD-A、HAD-D及FA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P300潜伏期较出院前明显缩短(均P<0.01),波幅明显增大(均P<0.01),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更短(P<0.01),波幅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基于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可以改善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其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随机分成高频刺激组、低频刺激组及对照组各2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分别给予高频rTMS(10Hz)、低频率rTMS(1Hz)、伪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3组MoCA和LOT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高、低频磁刺激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高频磁刺激组2项评分高于低频磁刺激组(均P<0.05)。3组与治疗前比较,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高、低频磁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高频磁刺激组P300潜伏期较低频磁刺激明显缩短(P<0.05)。结论: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均能改善脑外伤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效果优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相似文献   

1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脑外伤常规药物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的基础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压疮。患者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和ADL的评定。结果:康复组的FMA、ADL、LOTCA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认知功能障碍与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同时伴有认知障碍、失语症的脑卒中患者定向、视知觉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认知、言语功能训练等),观察组于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加以10Hz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空白rTMS。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选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中定向和视知觉,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Lotca定向、视知觉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均P<0.01),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P300的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均P<0.01),波幅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均P<0.01),且观察组P300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更短(P<0.01),波幅较对照组更高(P<0.01)。结论:高频rTMS治疗能有效促进认知障碍合并失语症脑卒中患者定向、视知觉及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RTMS以及计算机认知训练。分别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MMSE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及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