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病人,男性,38岁。因肉眼血尿伴尿痛2个月,加重伴排尿困难2天,于2018年11月13日急诊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血尿伴尿痛,尿液淡红色,无血块,曾自服中药治疗,未见明显缓解。2天前出现排尿困难,尿液呈鲜红色,有血块。体格检查:尿道口滴血,膀胱区明显膨隆,扪及直径约10 cm质硬肿物。既往体健,吸烟20余年,20支/天。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 51×1012/L,血红蛋白:73 g/L,尿素氮:56. 61mmol/L,血肌酐:2709. 34μmol/L,血钾:6. 1 mmol/L。腹部CT平扫提示膀胱偏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4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20余天入院。体格检查:体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正常。腹部CT示肿块呈低密度单发灶,边界清楚,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与增强的脾实质形成强烈对比,静脉期有较轻度不  相似文献   

4.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间叶组织肿瘤,好发于全身各部位,但输尿管少见。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本文报告1例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全麻下接受输尿管节段性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肿瘤,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人女性,53岁。因上腹部胀痛1d于2011-01-16急诊来我院。入院查体:神情、贫血貌,上腹部膨隆,全腹部压痛阳性,尤以剑突下压痛明显,上腹部可触及一质硬包块,移动度差,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既往健康,无肝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泌尿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 分析2例泌尿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资料并复习文献.例1,女,50岁.主诉尿痛、排尿困难2个月,B超、膀胱镜检示右侧输尿管口肿物直径约3 cm.例2,男,63岁.主诉无痛性肉眼血尿2 d,B超、膀胱镜检见膀胱三角区实性占位,直径约7 cm.结果 2例肿瘤均完整切除.例1标本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多呈长梭形,平行排列,核分裂象少见,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有散在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MyoD1(-),SMA(+),Vimentin(+),诊断为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例2标本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呈长梭形,核仁嗜碱性,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间质中有散在的炎细胞浸润,少量梭形细胞明显侵蚀平滑肌束,免疫组化染色示CD34(+),MyoD1(+),符合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例1随诊6个月,例2随诊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泌尿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炎性假瘤,本质上是一种良性肿瘤,临床诊断困难,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splenic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SIMT)的临床、CT、病理学表现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SIM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上/中腹部隐痛不适,查体左腹部轻度压痛,1例触及质韧肿块。CT均表现为脾脏单发低密度肿块,边界较清晰,增强轻至中度渐进式不均匀强化,未见周边侵犯、腹腔积液及肿大淋巴结。2例均经脾切除完整切除病灶,病理学显示肿瘤由增生的梭形细胞、慢性炎细胞及胶原纤维组成;免疫组化Vimentin、SMA、CD8及CD30(+)。术后分别随访19个月及32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SIMT罕见,临床及CT表现缺乏特异性,最终需病理学确诊。脾脏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切除的目的,由于少数IMT术后可复发,极少数可发生转移,术后一般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脾原发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0岁.因"左上腹隐痛1月余"于2008年9月3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腹隐痛不适,可自行缓解,不伴有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既往史无.入院后全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乙肝丙肝指标、HIV均提示阴性,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均正常;B超示"脂肪肝,肝多发囊肿,胆囊壁毛糙,胆囊胆同醇结晶,胆囊小息肉,脾内极低同声团块,胰腺目前未见明显异常",CT(见图1)、MRI(见图2)均示"肝、左肾囊肿,脾脏占位".术前诊断为"肝囊肿,脾占位",择期全麻下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后发生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罕见。现将本院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右上腹不适半年,体检发现肝尾状叶占位病变1周”入院。患者近半年来感右上腹不适伴疼痛,以钝痛为主,可自行缓解,偶向右肩部放射。入院前1周前于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肝尾状叶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10.
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学义  高锐  曹林升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56-1256
患者男性,58岁,2006年6月患者以右腰部胀痛不适伴间隙性发热1个月入院,无血尿、尿痛等。发病以来体重减轻约10kg。体检:贫血面容,体温37.5℃,右肾区有轻度叩击痛。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7.34×10^9个/L,血红蛋白(Hb)67g/L,尿常规(-)。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提示:右’肾盂占位性病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右肾盂内见密度增高肿块影,大约3.2cm×5.8cm,CT值为45~48Hu,右肾动脉受推挤,肾盂输尿管上段受压走行迂曲,肾实质未见异常,肾周间隙模糊,见索条状密度增高影;左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腹水(-),考虑右肾盂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病例患者,女,81岁,因"反复右上腹痛4年,发热4个月"于2014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右上腹隐痛,与进食及体位无关,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无右肩放射痛,无黄疸。4个月前出现午后低热,咳少量痰,无盗汗,次日晨起后体温正常。病程中患者饮食如常,二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下降。体检:腹部体征阴性,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既往有高血压史规律服用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降压,血压控制可;有糖尿病史,规律服用吡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1岁,因“脐周疼痛1.5d,加重8h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腹肌软,  相似文献   

13.
病人,女性,12岁。右上腹痛半年,伴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便秘史。患病期间自感乏力,体重减轻约5kg。入我院时有重度贫血貌。体检:全身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肝脏肿大及脐平面,压痛不明显,其边缘尚整齐光滑。胆囊无肿大,Murphy征(-)。实验室检查:AFP(-),RBC3.0×1012/L,Hb54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3岁,因“左下腹疼痛2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左下腹深压痛,伴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9岁,2007年2月在外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血清肌酐(Cr)降至130μmol/L左右。2007年4月26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驰张热,每日最高体温约40℃,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2007年5月4日入我院。查胸部CT示纵隔内及右肺门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融合成团状,增强呈环形强化,最大一个约2.4cm×3.0cm;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6岁。因右下腹隐痛5d、加重3d于2008年2月6日入外院就诊.剖腹探查发现回盲部肿物后关腹.病理检查提示回肓部肿物符合肠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瘤。遂于2月12日转诊我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见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CA19—9值正常,CA125为37.43(参考值为0~35)U/ml。  相似文献   

17.
陈益民  姜伟  郏奇  程欣然  张义 《腹部外科》2009,22(4):210-210
病人:男性,61岁。因间断性右下腹疼痛1周,加重并发热3d入院。伴间断黄色粘液便,便秘;无腹泻,里急后重,黑便。体检:T38.2℃。腹平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隐约可扪及一约3cm×2cm大小质硬包块,边界不清,移动度差。腰大肌试验及闭孔内肌试验(一)。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23岁。右胸痛1个月,咳痰、痰中带血5d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右胸痛,持续存在,活动或咳嗽时加重,伴胸闷就诊。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有囊性占位病变。入院前5d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并伴有轻微声音嘶哑。入院查体:锁骨上、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气管居中,右上肺呼吸音消失,叩诊实音,胸部X线片示:右肺上叶见一球形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规则、无分叶;胸部CT示:右肺上叶尖后段见一球形病灶,包膜完整,与侧后胸壁粘连,密度不均,以囊性占位病变为主,内有分隔。  相似文献   

19.
<正>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epat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HIMT)是一种少见的肝脏交界性肿瘤,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以肝脏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病理特征的炎性病变。据文献统计,在我国HIMT的发病率约为1/118.56万,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超过70%[1]。Pack等[2]于1953年首次报道了HIMT并称之为一种肉芽肿性假瘤。  相似文献   

20.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id tumor,IMT)是一类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它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其较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肺、腹腔、胃等。其原发部位为肝脏的则较为少见。我们诊治1例病理学诊断十分困难的肝脏IMT。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CD34、DOG-1、Desmin、SMA、S-100、SDHB、HMB45、CD21、PCK、EMA、CD23、CD35、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TSSR-2、EBER1/2-ISH均为阴性。进一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通过对ETV6、ROS1、MDM2、MGEA5进行检测,发现ETV6基因有易位,而其他被检测的基因均为阴性。最终诊断为伴有ETV6基因易位的肝脏IMT。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