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粉末高温合金盘件,在水浸超声波检测过程中监控一次底波或多次底波对缺陷处底损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带有平底孔的粉末高温合金对比试块进行试验研究,并对监控一次底波或多次底波得到的 C扫描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监控一次底波或多次底波均能有效检测出材料中底损异常的区域,采用一次底波和多次底波监控底损的方法得到缺陷处底波损失最大值相同,但通过二次或多次底波监控底损放大了缺陷区域面积,因此,采用二次或多次底波监控底损的方法不容易发生漏检。当粉末高温合金盘件被检部位厚度较薄时,可通过二次底波监控底损。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对于缺陷的定性、定量、定位的准确性,由于受人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普遍认为低于射线探伤。对于小径管,由于超声探伤近场区的存在,精确度较低,故多采用射线检验。但是对于未熔合缺陷,射线探伤受到透照角度的影响,检出率极低。本文介绍了利用二次波检验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子近表面未熔合缺陷的方法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TOFD检测过程中,因直通波宽度而产生的近扫查面盲区对检测影响很大。为精确定量位于近扫查面盲区的缺陷,制作了人工缺陷试块,对其采用常规TOFD以及TOFD二次波分别进行扫查。对比两种扫查方式所得TOFD图像可见,常规TOFD技术对近扫查面缺陷极易漏检且无法定量,而利用TOFD二次波扫查方式得到的图像能够显著分辨出缺陷并能精确定量,因此可弥补常规TOFD检测中对近扫查面缺陷检出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张景生 《机床与液压》2004,(7):153-153,155
对一种加工波纹活塞环新型设备一压波和绕环一次成形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沦证,着重介绍其工作原理,以及送丝技术、四级渐进式压波和连续绕环成形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测小径管焊缝时的缺陷定量与内壁曲率的关系鲜有研究。基于声场计算模型,研究了斜探头发射声束经不同曲率的小径管内壁反射后的散射声场,并以此计算出焊缝中点状、条状和球状三种不同反射体的回波信号。与DL-1试块DAC曲线作对比,得出了小径管内壁曲率对焊缝二次波检测的影响规律,为小径管二次波或多次波反射法检测评定缺陷的大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二次波探伤中反射面为斜面时的缺陷定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凯斌 《无损检测》2003,25(6):311-312
用数学推导得出二次波探伤中反射面为斜面时的缺陷定位公式,并用人工缺陷试块进行验证,计算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证明了推导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余高干扰波的分析,介绍如何利用余高干扰波来识别缺陷波与非缺陷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应力波理论对激光涂层零件在多冲冲击载荷下的应力传播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全覆盖基体的试样在多冲载荷下弹性应力波由激光熔覆涂层到基体的传播周期规律是:压缩波→拉伸波→压缩波→拉伸波:涂层的撞击速度和所受到的力成规律性的减小.  相似文献   

9.
吸波结构材料研究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键  牟启初  李兵 《表面技术》2003,32(6):67-68,71
针对毫米波吸波结构材料的组成配方、制作工艺过程及对材料的吸波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综述了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给出了一些典型的应用试验结果,介绍了国内外相应研究的发展状况和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一种双层吸波材料的制备与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阻抗匹配原理与电磁波传播规律,设计了具有阻抗渐变结构的双层吸波材料。实验表明,匹配层对提高吸收率起着重要作用;需精确控制其吸波剂含量,以实现吸波效果。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SiC复合粉体,采用SEM、XRD、DSC-TG等技术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能够制备具有核-壳结构SiO_2-SiC复合粉体.再将SiO_2-SiC复合粉体与BaTiO_3、Fe_3O_4以及环氧树脂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固化制得吸波材料样品,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样品的反射率.结果表明,SiO_2-SiC复合粉体具有一定的吸波效果,20%含量的SiO_2-SiC复合粉体样品在18 GHz时反射率达-2.07 dB,BaTiO_3、Fe_3O_4的加入实现复合吸波效果,当SiO_2-SiC:BaTiO_3:Fe_3O_4=6:2:2(体积分数,下同)时,在5.75 GHz时反射率达到-13.97 dB,合格带宽为10.08 GHz.  相似文献   

13.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在美国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在美国的若干典型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4.
新型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改进和现代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雷达隐身技术已成为提高军用目标生存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技术之一,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作为一种雷达隐身技术,因其吸波效果好、工艺简单、设计难度小、成本低,在雷达隐身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主要以实现在某个较窄频段的强吸收为目标,存在频带窄、面密度大等缺点.为了满足装备的战场隐身需求,需要研究和开发具有厚度薄、面密度小、吸波频带宽和吸波能力强(薄、轻、宽、强)的新型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因此对新型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成为当前国内外的一个热点,了解和掌握它的研究进展对下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雷达隐身技术的作用机理和雷达吸波材料隐身原理,总结了雷达隐身的主要手段,详细分析和阐述了纳米吸波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手征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四种新型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对新型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激光扫描热波成像技术与传统的闪光灯激励热波技术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热波成像技术的新型红外无损检测设备,通过试验对所建立的2-D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激光扫描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样品表面温度场的变化服从一维热传导模式,主要表现为厚样品的温度-时间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中为斜率-0.5的直线,与理论模型的结果相符合。并对两种特殊涂层的人工样品进行检测,验证了激光扫描红外热波成像设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耐温的磷酸盐玻璃和改性的β–SiC吸收剂的热喷涂材料体系,使用火焰喷涂工艺制备了热喷涂雷达吸波涂层,对粉末、涂层制备过程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造粒是制备热喷涂雷达吸波涂层粉末材料体系的合理方法,使用火焰喷涂制备的涂层,吸收剂含量为20%时,涂层性能最佳,当涂层厚度为1 mm时,在1.2×1010~1.8×1010 Hz范围内,涂层反射率均低于-8 dB。  相似文献   

17.
<正> 现代战争中,由于遥感和探测技术飞速发展,各国防空和反导弹系统的能力日益增强,作战飞机、巡航导弹、战略导弹、舰艇和坦克等武器系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大力发展和应用隐身技术,提高现代武器系统的突防和生存能力,提高总体作战效能,已成为各国军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隐身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美国、俄罗斯在隐身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最新一代的隐身战斗机F-22已于1997年9月进行了首次试飞,据称这种飞机能对抗任何导弹的攻击;英国国防部开始执行高度机密的研制第三代隐身攻击机的计划,将在2000年前制造出试飞样机;  相似文献   

18.
超声T0FD法的基础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衍 《无损探伤》2003,27(2):4-10
近两年来,焊缝超声TOFD法(衍射时差法)已在欧、美、日等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国内尚未有动静。介绍国外在这方面的基础试验动态,概述有关原理、装置、方法及缺陷定性、定量、定位的要决,企望此技术在国内锅炉、压力容器及结构件焊缝超声检测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斌  周伟  郑阳  何存富 《无损检测》2011,(7):1-4,10
在中长距Lamb波检测中,研究单一模态与缺陷的作用极为重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APDI。进行模块程序设计,按模态波结构的方式在有限元模型上进行位移加栽,得到了单一的S0和A0模态,证明了这种加载方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比分析了按激励信号带宽范围内复合频率合成波结构加载和按中心频率点波结构加载得到的波形。结果表明,在波结构变化不大的频段内,通常在频厚积〈2MHz·mm范围内,可以用中心频率点的波结构来代替带宽范围内合成的波结构进行加载。  相似文献   

20.
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近几年在工程领域快速发展运用,在岩土、水利、铁路、公路等勘察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快速、方便、直观。本文首先介绍面波的勘探原理以及资料整理解释方法,最后通过实例来说明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在水库坝基检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