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4岁.因甲亢3年,头发片状脱落、束状白发及皮肤白斑2年就诊.该患者3年前曾因心悸、怕热、多食易饥、消瘦查出患有甲亢,治疗半年后症状好转遂停止治疗.2年前开始头发呈片状脱落,无自觉症状,几乎同时出现束状白发、面部白斑.曾在当地医院拟诊白癜风、斑秃给以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后停止治疗.家族中无类似发病史.体查:T 36.3℃,P 80次/分,R 20次/分,BP 135/85 mmHg.甲状腺Ⅰ°肿大,质软,听诊未闻及杂音,其余未发现异常.头皮见5处1 cm×1 cm-5 cm×5 cm大小脱发斑,头皮颜色正常,拔发试验阳性.另头部、面部及双手不规则形状色素脱失斑,白斑部其上头发,毳毛呈白色  相似文献   

2.
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及功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慢性荨麻疹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报道不断增加,一些学者提出部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可能有自身免疫参与。为探讨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甲状腺自身抗体及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斑秃、白癜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60岁。因躯干部白斑及颜面浮肿来诊。该患者2年前颈部及左腋下先后出现2片硬币大白斑,无自觉症状,渐增至鸡蛋大,椭圆形。1年前腰腹部又出现3片白斑并逐渐扩展,且觉全身乏力,颜面有紧绷感,眼睑肿胀,眼内及口腔干涩感,近2个月上述症状尤为明显,且白斑扩展迅速。1981-1996年间,先后5次出现头发片状脱落,面积指甲至5分硬币大,最多时可见5处,确诊为斑秃。经口服胱氨酸等,外用生发水治愈,而2处斑秃皮损区再生头发为白色。体检:颜面呈非凹陷性水肿,以双眼睑明显。颈部、左腋下及腰腹部见散在对称分布5处钱币至鸡蛋大、椭圆形色素脱失区,呈瓷…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及病情严重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78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慢性荨麻疹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甲状腺功能及TGAb、TPOAb自身抗体。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19%及15.3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56%及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较功能正常者风团每日发作频率高(P <0.05)。结论: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异常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关,甲状腺功能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的发作频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7例白癜风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9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ATG、ATPO、游离T3、游离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按年龄、性别分层进行比较。结果 白癜风组的血清ATG和ATPO阳性率以及TSH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ATG和ATPO阳性者均为寻常型白癜风。白癜风组11 ~ 20岁和21 ~ 40岁年龄段ATG和ATPO阳性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正常人对照组,且白癜风组女性ATG和ATPO阳性率均为34.1%,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女性(8.5%和10.6%),χ2值分别为8.90和7.29,P值 < 0.01和0.05;在白癜风患者中,11 ~ 20岁年龄段ATG和ATPO阳性率最高,达53.3%,其次为21 ~ 40岁年龄段,为34.5%;20例ATG和ATPO阳性的白癜风患者中,14例(70%)随后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显著高于ATG和ATPO阳性的正常人对照组发病率(16.7%),χ2 = 5.4,P < 0.05。结论 ATG和ATPO出现在青少年女性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中,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体外放射免疫法测定4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和40例正常人血清TPOAb、TGAb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F4)、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TPOAb、TGAb的阳性率分别为27.27%和19.91%,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T3、FT4水平分别为(4.63±2.51)pmol/L和(14.61±3.85)p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原因不明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白塞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收集白塞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NCA和AECA,并分型。结果:32例白塞病患者ANCA阳性率为12.5%,均为核周型ANCA(P—ANC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ECA阳性率为81.3%,其中IgC—ANCA阳性率为71.9%,IgM—AECA阳性率5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在发生结节性红斑或结节性血管炎及血沉增快方面AE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而在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和贫血等临床表现方面ANCA及AE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白塞病患者血清AECA测定对白塞病患者血管损害及病情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SLE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检测了26例SLE患者自身甲状腺抗体(TGab,TPOab)和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和TSH)。21名健康体检者和20例普通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将SLE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免疫球蛋白、C3、抗核抗体(ANA)、dsDNA和血沉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甲状腺增大患者行甲状腺穿刺病理检查。结果:SLE组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均增高,T3、FT3和FT4水平均较两对照组降低,TSH和T4变化不明显。SLE组甲状腺抗体、甲状腺功能与dsDNA、ANA、血沉、免疫球蛋白和C3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是一组针对血管内应细胞膜表面抗原系统的异质型抗体.其出现、滴度及其所针对的抗原的抗原谱与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和继发性血管炎的临床过程密切相关,其致病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发挥作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SLE相关.尤其与SLE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但对其能否作为判断SLE商情活动及预后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方法:检测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甲状腺抗体(IGab,PTOab)和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和TSH)。21例健康体检者和20例普通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将(SLE)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免疫球蛋白、补体C3、抗核抗体、DsDNA-Ab和血沉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甲状腺增大患者做甲状腺病理检查。结果:SLE组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增高,TGab变化不显著,SLE组T3、FT3和FT4水平均较两对照组降低,TSH和T4变化不明显。SLE多数患者甲状腺大小和质地均正常。SLE组甲状腺抗体、甲状腺功能和DsDNA-Ab、ANA、ESR、IgG、IgA、IgM和补体C3水平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活动期存在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抗核抗体(ANA)、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对ANA和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ENA抗体检测采用酶免疫斑点(条带)试验。结果ANA在SLE患者阳性率为91.6%,dsDNA抗体阳性率为66.2%,SS—A抗体阳性率52.0%,SS—B抗体阳性率32.6%,Sm抗体阳性率为36.4%,nRNP/Sm抗体阳性率为44.2%,Sel-70抗体、Jo-1抗体阳性率均为5.6%。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提高SLE确诊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C1q抗体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检测111例SLE患者、54例非SLE风湿患者及43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AnuA和抗C1q抗体,比较3种抗体单独或联合诊断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SLE组抗C1q抗体阳性率和AnuA阳性率及平均浓度与非SLE风湿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抗体单独检测诊断SLE,AnuA敏感性最高(52.3%),抗dsDNA抗体特异性最高(97.9%),3种抗体联合检测以抗dsDNA抗体+AnuA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29.7%、99.0%)。3种抗体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抗dsDNA抗体与AnuA符合率为81.25%,Kappa值为0.515。结论采用串联试验,3种抗体联合检测可增强SLE诊断的特异性,但敏感性降低。诊断SLE,抗C1q抗体和AnuA的浓度水平是否也应作为参考的指标,有待于对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收集SLE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NCA和AECA,并分型.50例SLE组ANCA阳性率为52%(26/50),其中核周型ANCA(P-ANCA)21例,阳性率42%,胞浆型ANCA(C-ANCA)5例,阳性率1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ECA阳性率为62%(31/50),其中IgG-ANCA阳性19例,阳性率为38%,IgM-AECA阳性21例,阳性率4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中伴有浆膜炎和肾脏受累的,AN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伴有雷诺现象、网状青斑及肾脏损害的AE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而在皮肤损害、低补体、抗核抗体阳性等方面ANCA及AEC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NCA及AECA都参与了SLE的发病,对SLE患者血清ANCA及AECA检测,有助于了解SLE血管及肾脏病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SLE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水平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Ⅰ(β2GPI)抗体水平及其相互关系,采集活动期SLE患者血液标本3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ACA及抗β2GPI抗体水平.SLE患者ACA及抗β2GPI抗体水平明显升高,ACA阳性率为57.14%(20/35),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94.29%(33/35).结果示抗β2GPI抗体与SLE的相关性比ACA更密切,可能成为SLE诊断及研究分析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指标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36例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或抗体指标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发病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平均病史为(6. 83±1. 28)年,皮损部位常位于大小阴唇及阴道口,且皮损形态多呈现色素脱失或减退并伴有一定程度萎缩,临床症状多以瘙痒为主。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发生率为16. 91%(2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 13,P=0. 02)。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的病程(OR=4. 27)、复发(OR=3. 56)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OR=8. 11)是发生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医生应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行甲状腺激素和抗体水平检查,对继发性甲状腺疾病进行提早干预,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 NCA)及抗心磷脂抗体 (ACA)与 SL E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  99例活动期 SL E患者 ,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 AN CA,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 A CA。结果 具有皮肤血管炎表现的 SL E组 A NCA阳性率为 30 .8% (39例中 12例阳性 ) ,无血管炎表现的 SL E患者 ANCA阳性率为 8.3% (6 0例中 5例阳性 ) ,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ACA检测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同时 A N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 ,A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 ,在肾脏损害、关节症状、雷诺现象及低补体、抗 ds DNA抗体或抗核抗体阳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检测 A NCA对于 SL E合并皮肤血管炎具有一定意义 ,其对于 SL E合并内部器官血管炎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患者表皮中角蛋白有异常表达,特别是角蛋白K16,它常在银屑病活动的早期即在皮损边缘处的基底层上表达[1,2]。为了研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角蛋白K16的自身抗体,以及该抗体与银屑病病情变化的确切关系,我们用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IBT)分别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autoAB)和抗角蛋白K16自身抗体(AK16autoAB)的滴度。  相似文献   

18.
白塞病患者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BD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ECA并分型,结果BD组AECA阳性率为81.25%(26/32),其中IgG-AECA71.86%,IgM-AECA53.1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AE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在发生结节性红斑或结节性血管炎及血沉增快方面前者高于后者。BD患者血清AECA水平对BD血管损害及病情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在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意义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IF),对4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进行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结果42例患者中ANCA的阳性率为4.76%,均为核周型(P—ANCA)。AECA的阳性率为71.4%、其中IgG—AECA阳性率为42.9%,IgM—AECA阳性率为28.6%。在伴有肾脏损害的患者中ANCA和AECA均阳性。结论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ANCA和AECA的检测,证实检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ANCA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指标意义不大.而对AECA的测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二者在肾脏损害方面均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以抗磷脂抗体持续升高、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及反复自发性流产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抗磷脂抗体可分为抗心磷脂抗体与狼疮抗凝物质,其靶抗原是血浆中的磷脂结合蛋白,最常见的有β_2-糖蛋白Ⅰ、凝血酶原或这些蛋白与磷脂的复合物。此外,尚有一部分自身抗体可针对其他磷脂结合蛋白和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些分子,这类抗体虽然在常规实验室检查中不能被检出,但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