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改善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疗效及IL-6、hs-CRP、TNF-α水平变化。方法:将104例慢性肾衰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52例)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组52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测定2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水平、炎症因子水平(IL-6、hs-CRP、TNF-α)、BUN、Scr及ALB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水平、IL-6、hs-CRP、TNF-α水平、BUN、Scr、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血钙无明显变化(P0.05),血磷、钙磷乘积及iPTH水平明显降低,且HD+HP组明显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6个月,HD组患者炎症因子变化不明显,HD+HP组患者的IL-6、hs-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BUN、Scr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明显升高,且HD+HP组患者BUN、Scr、ALB水平明显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缓解炎症情况,有效控制肾功能、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免疫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而观察组采取HFHD,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C3、C4、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β_2-微球蛋白(β_2-MG)、IL-6、IL-8、TNF-α及CRP水平变化,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钙磷代谢、免疫指标及炎症状态。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136.28±14.25)vs(98.53±12.26)g/L]、TP[(69.85±6.12)vs(62.37±5.50)g/L]、Alb[(37.92±3.80)vs(31.65±3.37)g/L]、PA[(312.70±63.28)vs(242.18±46.27)mg/L]、IgA[(1.97±0.43)vs(1.58±0.30)g/L]、IgM[(1.53±0.26)vs(1.16±0.18)g/L]、IgG[(10.92±2.17)vs(9.35±1.60)g/L]、C3[(1.26±0.18)vs(1.05±0.15)g/L]及C4[(0.82±0.11)vs(0.54±0.07)g/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磷[(1.84±0.31)vs(3.20±0.56)mmol/L]、PTH[(60.54±3.38)vs(107.43±7.56)mmol/L]、β_2-MG[(9.13±2.28)vs(20.82±3.27)mg/L]、IL-6[(197.42±40.63)vs(324.73±52.14)ng/L]、IL-8[(194.25±20.83)vs(237.15±28.60)ng/L]、TNF-α[(385.20±63.57)vs(468.37±71.40)ng/L]及CRP[(5.12±1.38)vs(6.30±1.54)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HD可有效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且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碳酸司维拉姆及醋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福建省罗源县医院收治的58例行血液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醋酸钙0. 667~1. 334g/次,3次/d;研究组使用碳酸司维拉姆0. 8~1. 6g/次,3次/d,均维持治疗1年。观察2组患者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i PTH)和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 05);治疗后研究组血钙、IL-6、TNF-α水平均下降(P均0. 05);司维拉姆在降磷的同时可以减少高钙血症的发生。结论:碳酸司维拉姆、醋酸钙均能够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但碳酸司维拉姆疗效更明显;碳酸司维拉姆同时能降低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型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20例SAP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血液灌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症状转归.并与同期未行血液灌流22例SAP患者比较.结果:血液灌流治疗后血清IL-18、TNF-α、CRP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住院天数比常规治疗组缩短(P<0.05).结论: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SAP患者血清IL-18、TNF-α,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早期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24例正常血压老年人和2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规测量血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 与正常老年人群相比,在老年高血压者中,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IL-6[(15.56±5.36)vs(26.86±2.49)μg/ml,P<0.05]、CRP[(1.58±1.14)vs(2.29±1.42)mg/ml,P<0.05]和TNF-α[(34.58±14.54)vs(56.82±32.14)ng/ml,P<0.05]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人群.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CRP和TNF-α水平均与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舒张压无相关性.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均增高并与收缩压呈正相关,提示高血压病与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将46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HD)、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血液透析滤过组(HDF)。HD组应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HD+HP组应用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F组应用透析滤过治疗。监测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磷、血清全段PTH水平。结果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与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均能有效清除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血掖透析组清除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铜仿膜(CUP)组、血仿膜(HE)组、聚砜膜(F6)组,各20例。另选取尿毒症非透析患者20例作为非透析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监测透析前、后血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非透析组及透析组透析前患者血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UP组透析后CRP、IL-6、TNF-α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HE组及F6组透析后CRP、IL-6、TNF-α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液透析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比较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05年11月河北大学第二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分为2组,比较单次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 HP)治疗,及单次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前后,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磷(P)的清除力和清除百分比。结果单次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后,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PTH下降明显,血钙(Ca)增高。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后患者骨病的临床症状好转;血液灌流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PTH,能很好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联合磷结合剂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80例伴冠状动脉血管钙化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钙透析液及醋酸钙口服治疗,研究组采取低钙透析联合醋酸钙治疗,两组均进行12个月治疗;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对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进行检测,并采用螺旋CT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进行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后血清钙及磷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钙透析联合含钙的磷结合剂可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延缓冠状动脉钙化进展,有效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适用于伴冠状动脉血管钙化的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维持性透析的130例老年肾性骨病患者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单纯性血液透析,联合组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炎性因子、肾功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水平变化,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不适症状。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钙(C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磷(P~(3+))、β2-微球蛋白(MG)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BMP3、BMP7、B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维持性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BMP,改善肾功能,预防不良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临床指标特点。方法纳入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87例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50例围绝经期前女性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Tn 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DW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hs-CRP、Tn I、TNF-α、IL-6、TC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与病人红细胞分布宽度、体内血脂素水平以及炎症指标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上述指标能够对病人病情以及预后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液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含量,探讨其在AMI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MI患者56例,健康对照组55名作对比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3种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含量。结果两组比较,AMI组血液中TNF-α[(0.81±0.39)ng/ml]及IL—1β[(0.30±0.14)ng/m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液中TNF-α[(0.61±0.22)ng/ml]及IL—1β[(0.22±0.11)ng/ml]水平(P〈0.01),IL-6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在AMI过程当中起一定的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富强 《临床内科杂志》2019,36(11):748-75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CRF尿毒症患者,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组(60例)和腹膜透析组(60例)。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水平。再将两组患者按有无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分别分为合并心衰组和无心衰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TNF-α、IL-1β及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患者的CRP、TNF-α、IL-1β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腹膜透析组患者的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血液透析组更低(P均<0.05)。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合并心衰组患者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高于同组无心衰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能降低CRF尿毒症患者的TNF-α、IL-1β及IL-6水平,且腹膜透析方式更优,其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临床对哮喘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胰岛β细胞功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同时选取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检测TNF-α、IL-6和CRP水平,同时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分析胰岛β细胞功能与TNF-α、1L-6和CRP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的TNF-α、IL-6和CRP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IL-6和CRP水平的增加和胰岛β细胞功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哮喘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有胰岛素抵抗的症状表现,TNF-α、IL-6和CRP与该情况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炎症在高血压病并发陈旧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炎症在高血压病并发陈旧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并发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高血压患者28例和30例健康人,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13(IL-1β)、白介素6(IL-6)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含量。同时常规测定体重指数、吸烟指数、血压、血浆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CRP、TNF-α、IL-1-β、IL6含量水平升高,并发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一步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浆CRP、TNF-α、IL-1β、IL-6含量与体重指数、收缩压(SBP)、血浆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呈直线正相关,且SBP、FPG、TG进入上述血浆炎症介质含量直线回归方程。结论高血压病并发或不并发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炎症活动;SBP、FPG、TG可能通过炎症介导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n=41)、中型组(n=39)及重型组(n=40),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1β、IL-8、CRP及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的预测效能。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血清TNF-α、IL-8、IL-1β及CRP与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 68~0. 79,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患者NIHSS评分、TNF-α、IL-8、IL-1β及CRP水平均高于病情未恶化患者(均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F-α、IL-8、IL-1β及CRP为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8、IL-1β及CRP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呈明显升高,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联合检测在预测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A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颅压、降血压、脱水、改善脑组织代谢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及氧化应激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21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ET、IL-8、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ET、IL-8、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SOD、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减轻ACH患者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相关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50例为PD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血液和脑脊液,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TNF-α、IFN-γ水平变化。结果 PD组患者血清IL-1β[(19.35±7.91)mg/L vs(1.99±2.81)mg/L]、IL-6[(279.58±68.51)mg/L vs(25.43±18.29)mg/L]、TNF-α[(376.81±79.28)mg/L vs(159.53±121.5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脊液中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不同病程和严重程度患者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炎性因子水平与病情及病程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与炎症因子白介素-18(IL-18)、抵抗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10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3例,超声检查测定IMT,分为IMT<1.0 mm组和IMT≥1.0 mm组;ELISA法测定IL-18、抵抗素、SAA、TNF-α浓度;检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血脂、钙磷、甲状旁腺素等相关指标。结果 63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1)IMT≥1.0 mm者19例,IMT<1.0 mm者44例;(2)两组之间IL-18、抵抗素、SAA、TNF-α、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别(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IL-18、抵抗素、SAA、TNF-α显著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中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MT≥1.0 mm占30.2%,IMT与IL-18、抵抗素、SAA、TNF-α浓度密切相关,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可能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液净化联合氯解磷定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ASOPP患者随机分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氯解磷定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CVVH)+血液灌流(HP),共治疗7 d。观察两组病死率、昏迷复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并发症,对比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昏迷复醒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IL-6、TNF-α、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疗法用于ASOPP患者,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炎症反应,加快康复进程,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