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女性卵巢颗粒细胞瘤患儿的术前CT和相关临床表现,观察卵巢肿物的性质、大小、钙化、强化程度、有无瘤内血管、子宫大小、盆腔积液及增大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12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儿以腹痛、性早熟或男性化等相关症状就诊;9例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2例血清睾酮水平升高。CT平扫表现为实性肿物2例、囊实性8例、囊性肿物2例,长径中位数为82.50(46.75,111.00)mm;肿瘤内钙化1例;盆腔内大量积液2例,子宫增大9例。增强扫描肿物实性成分明显强化,9例内见纡曲血管影,囊性肿物均无明显强化;未见淋巴结明显增大。结论 结合特异性内分泌症状及相关激素水平、肿瘤标记物改变,CT发现儿童血供丰富的卵巢肿物、伴子宫体积增大高度提示卵巢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多层螺旋CT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正确性。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的女性盆腔囊性肿块84例共102个病灶,所有病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并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个囊性包块,良性86个,恶性16个。CT诊断定位正确80例(96.1%),定性正确69例(82.1%)。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13例13个病灶;卵巢囊腺瘤11例15个病灶;卵巢囊腺癌5例9个病灶;卵巢转移瘤3例4个病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2例16个病灶;卵巢囊肿19例22个病灶;输卵管积水或积脓5例7个病灶;子宫内膜癌3例;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8例;其它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卵黄囊瘤在超声、CT及MRI中各自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以便提高对卵黄囊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卵黄囊瘤的超声、CT和MR影像表现,其中仅行超声检查3例,仅行CT检查2例,均行CT和MR检查5例,14例均行超声及CT检查,仅4例均行超声及CT、MR检查。结果:肿瘤位于卵巢15例、睾丸9例、附睾3例、纵隔1例,所有病例均行AFP检查。肿瘤影像表现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超声图像显示实性或混合性包块,实性部分彩色血流信号丰富;CT肿瘤呈囊实性包块,实性成分强化,可见丰富肿瘤血管;MR肿瘤亦呈囊实性肿块,信号较混杂,实性部分T1WI以等、稍低信号为主,T2WI呈稍高信号,囊变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部分肿瘤存在较大壁结节,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分隔中度至重度强化。所有病例均有AFP不同程度升高,其范围361~37435ug/L。结论:超声、CT及MRI结合AFP对提高卵黄囊瘤诊断准确率均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 )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征象,提高对本病的分析能力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OGCT的CT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5例OGCT病例中,9例为初发病例,6例为复发病例,全部病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共18个瘤体。病灶多边界清楚,形态呈类圆形或圆形14个,不规则或分叶状4个,其中囊实性肿块11个,囊性肿块3个,实性肿块4个。强化后肿瘤的实性部分呈均匀性轻度或中度强化,较大的肿块中可见单个或多个低密度坏死区,囊性部分均呈低密度、无强化改变,囊壁和分隔可见轻度强化;15例病例中8例伴有腹水,3例有子宫内膜增厚征象,1例腹膜增厚。【结论】OGCT 在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仔细分析研究并结合临床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SST患者的CT表现。结果:12例卵巢SST患者中,7例发生于左侧,5例发生于右侧。瘤体最大直径为3.6~12.1 cm。CT平扫显示所有瘤体均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其中以实性密度为主的10例(83%),以囊性密度为主的2例(17%)。4例(33%)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后不均匀明显强化,其表现为:按照强化范围,12例(100%)瘤体实性部分均表现为渐进性强化,似“肝海绵状血管瘤样”,而瘤体囊性部位始终无强化。按照强化程度分为两种类型:①早期快速-持续强化:7例(58%)病变实性部分强化呈“山峰型”,但囊性部分始终无强化。其中2例动脉期边缘可见明显强化的走行迂曲的粗大血管。②渐增性强化:5例(42%)病变实性部分强化呈“上升型”,但囊性部分始终无强化。其中2例病变呈多房状,可见不规则增厚的间隔及囊壁。结论:卵巢SST 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卵黄囊瘤CT诊断及相关文献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卵黄囊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黄囊瘤的CT表现。结果:10例发病部位为肝1例、睾丸4例,卵巢5例。CT表现:8例>5 cm,7例边界较清,8例囊实性肿块,7例伴有壁结节,出血及钙化各1例,10例增强实性部分逐渐强化,8例有转移。结论:卵黄囊瘤是一种罕见且恶性程度非常高的生殖细胞肿瘤,CT在卵黄囊瘤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临床诊断睾丸卵黄囊瘤I期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改进其诊治方案,提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2年至2011年收治临床小儿睾丸卵黄囊瘤I期25例忠儿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监测AFP、腹部超声及胸片等,随访其预后。结果临床表现均为患侧无痛性睾丸增大,质硬,AFP值增高,具体数值为135.68-15874.00ng/ml,超声(或CT)未见腹膜后及盆腔转移灶及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均为I期,给予精索高位离断瘤睾切除术,术后定期监测AFP、胸片、腹部超声(或CT)。入组睾丸卵黄囊瘤I期25例患儿获随访17例,随访率为68%。17例随访患儿中16例健康存活,其中术后4周AFP降至正常者ll例,术后6周AFP降至正常者3例,术后6周AFP降低后再次升高,化疗后健康存活者2例:另1例术后4周AFP仍明显高于正常,CT提示腹膜后转移,最终放弃治疗者。结论d,JL睾丸卵黄囊瘤多因无痛性肿块就诊,肿块质硬,较对侧增大明显,较容易早期发现,结合AFP明显增高、胸片及腹部超声(或CT)等,临床分期多为I期,手术方案为高位精索离断瘤睾切除术即可,无需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及常规化疗。术后需定期复查AFP、胸片、腹部超声等,对于术后4周AFP尚未降至正常且未及明显转移征象患儿可暂缓化疗,2周后再次复查AFP,对于术后6周AFP仍未降至正常的高危患儿需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癌及误诊为卵巢癌病变的CT征象,提高卵巢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病理证实47例盆腔肿块,其中卵巢癌42例,8例误诊;5例其他病变误诊为卵巢癌。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加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①本组卵巢癌92.4%表现为盆腔或盆腹腔肿块,肿块呈囊实性、囊性、实性;增强扫描后,肿块间隔及实性成分明显强化;7.6%盆腹腔未见肿块,仅表现为腹水、网膜增厚。约57.2%有腹水。约19.0%肿块出现钙化。②盆腔脓肿或结核CT表现与囊性卵巢癌相似,但囊壁和间隔规则,未见壁结节;囊内积气为较特征的征象。③巧克力囊肿出血较新鲜以及浆膜下子宫肌瘤坏死囊变,平扫均呈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前者实性成分无强化,后者实性成分强化不明显。结论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肿块内部及其与周围器官的情况,不同病变强化形式不同对于不典型卵巢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帮助,从而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腺癌的CT表现。方法:搜集3例经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腺癌的临床及CT资料,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例回盲部及盆腔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肿块内部见斑点状钙化,肿块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大,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1例回盲部囊性肿块,无明显实质性病灶,囊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仅囊壁轻度强化;2例同时合并盆腔积液。结论:阑尾黏液腺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等可考虑本病,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CT扫描12例, MRI扫描4例。结果:11例位于胰腺边缘,瘤体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实性团块影。肿块边缘清楚。CT平扫呈低密度,7例显示了瘤体钙化。MRI扫描4例,在T1WI、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实性部分在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T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实性部分均有强化,最大肿块实质-胰腺强化对比差,在动脉期,到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与正常胰腺强化基本一致;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卵黄囊瘤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学关系.方法:术前7例患儿均经腹部彩超常规探查,术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卵巢卵黄囊瘤声像图特征,主要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结构,内部血供丰富,频谱呈低速低阻型.结论:超声对儿童卵巢卵黄囊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卵巢卵黄囊瘤(YST)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卵黄囊瘤(共13个病灶)患者的二维声像、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表现对照。 结果 超声显示12例患者中,11例YST单侧单发,1例双侧单发,共13个病灶,瘤体中位径线11.82 cm×11.19 cm;13个病灶均呈囊实性混合回声,实性区域血流Adler半定量法分级均Ⅱ级及以上,阻力指数0.37~0.55;6例合并腹腔积液。病理显示2例有网膜或直肠陷窝转移,1例合并患侧输卵管、卵巢动静脉浸润。结论 YST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但确诊必须结合临床表现,部分病例仍需病理免疫组化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CT表现,提高卵黄囊瘤的CT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12例CT平扫均表现为睾丸实性肿块,10例肿块表现为均匀密度,2例表现为不均匀密度.8例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周边部强化明显,1例累及到一侧精索及同侧腹股沟淋巴结.结论 CT对小儿睾丸内卵黄囊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血清AFP升高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卵巢卵黄囊瘤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卵巢卯黄囊瘤患者超声声像资料。结果超声表现为不均匀实质性回声包块7例,内部伴有中、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多房性囊性为主囊实性肿块2例,内有多少不等的强回声分隔,呈“蜂窝”样或“破絮”样,囊壁厚薄不均,囊壁上有乳头样突起;以单房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1例,囊壁厚薄不均,囊壁有实性结节突入囊腔;3例患者仅行二维超声检查,7例观察血流情况,其中2例血流中等,5例血流丰富,阻力指数为0.28~0.47。结论卵巢卯黄囊瘤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女性盆腔囊实混合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8例盆腔囊实混合性肿块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并评分,彩色多普勒检测阻力指数(RI),测定血清CAl25、CEA、AFP。结果对比三组间超声声像图上病灶内正常卵巢组织、盆腔带状结构、血流阻力指数(RI)、血清CAl25、CEA、AFP,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病灶内正常卵巢结构、盆腔带状结构是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的重要声像图鉴别点。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查是鉴别盆腔囊实性混合肿块,良恶性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儿童肝脏间叶错构瘤CT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儿童肝脏间叶错构瘤(HMH)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HMH患儿,术前均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根据CT平扫图像显示的病变密度,将瘤灶分囊性、囊实性、实性3种类型。结果 19例HMH病灶均为巨大类圆形或长椭圆形,肿瘤最大径4~23 cm,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78.95%(15/19)。CT平扫12例表现为囊实性,4例为单纯实性,3例为多分隔囊性占位。1例囊实性占位内见点状钙化。增强后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7例(3例囊实性和4例实性)病灶内见肝血管分支穿行。结论 HMH的CT平扫可表现为多分隔囊性、囊实性和实性,瘤灶实性成分强化模式多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卵黄囊瘤(YST)CT及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的CT、MRI资料,其中3例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7例术前均检测血清AFP浓度。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5例,右侧2例,肿瘤最大径6.0~20.1cm,平均最大径13.5cm。CT表现:3例为巨大类圆形囊实性包块,以囊性成分居多,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实性部分均呈轻中度强化,2例见纡曲肿瘤血管影,肿瘤内部均未见明显钙化灶。MR表现:4例为类圆形巨大占位,边界清楚,3例为囊实性改变,信号混杂,其内可见囊变坏死;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囊壁及囊腔内有数个实性结节,3例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病理表现: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结构复杂,瘤细胞排列多样,背景基质疏松,可见特征性Schiller-Dural小体,瘤组织内可见散在分布的透明小体。7例术前血清AFP均明显升高602~48,214μg/L,平均28,823μg/L。结论卵巢卵黄囊瘤具有一定的CT、MR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及血清AFP,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和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表现和CT、MRl征象。12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15例均表现为睾丸内软组织肿块,无钙化及脂肪成分,10例密度/信号不均匀,5例密度均匀。CT平扫肿瘤密度稍低于肌肉密度,增强扫描肿块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以周边部强化明显。MRI平扫肿瘤T1WI呈不均匀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CT及MRI检查在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了解其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8岁。下腹部坠胀不适伴疼痛4 d就诊。体检:下腹部及子宫、附件区未触及明显肿块。入院前患者曾在外院行上腹部常规超声检查,肝、胆、脾、胰未见异常。经阴道超声检查示:右卵巢稍增大,内探及一囊实性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表面呈分叶状,其囊、实性区范围分别为1.2 cm×1.4 cm、1.5 cm×1.9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频谱多普勒检测示结节实性区血流信号丰富,以动脉型流速曲线为主,参数测值:最大峰值流速14.7 cm/s,阻力指数:0.30。下腹腔间隙见少量游离性无回声区,深度0.8 cm。超声提示:右侧卵巢囊实性结节,不除外占位性病变,少量腹腔积液。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超声检查结果术前诊断为:右卵巢占位性病变,卵巢癌待除外。遂行腹盆腔探查术。术中示腹腔内血性液体300 ml,右卵巢见一囊实性肿块,大小3.0 cm×2.0 cm×2.0 cm,分叶状,表面破溃出血,破口处见烂肉样组织外翻,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右卵巢恶性肿瘤,肿瘤直径1.5 cm,来源待定(图1)。术后病理诊断:右卵巢间质瘤,结合临床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转移,建议临床行胃肠道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幼年颗粒细胞瘤(JGCTs)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JGCTs的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IOTA)标准对瘤体超声图像进行模式分型,并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14例患儿肿瘤最大径线范围37~286 mm,最大径线平均值(105±56)mm。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实性6例(42.9%)、多房囊实性4例(28.6%)、单房囊实性1例(14.3%)、多房囊性2例(14.3%)以及单房囊性1例(7.1%)。病理结果显示,实性包块由大量颗粒细胞弥漫增生形成,其间伴有散在大小不等滤泡、坏死出血及纤维条索组织。多房囊实性、单房囊实性、多房囊性及单房囊性肿瘤内均可见数量不一的大滤泡,滤泡内大多数为颗粒细胞分泌的嗜碱性、嗜酸性液体。临床表现为乳房增大5例(35.7%),阴道出血及分泌物5例(35.7%);超声提示子宫增大10例(71.4%)。所有患儿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均升高,均值(534.0±839.5)pmol/L。 结论JGCTs超声表现多样,实性和多房囊实混合性更常见,其病理特征为大量颗粒细胞弥漫增生伴散在大小不等滤泡,超声表现结合内分泌临床表现及血清雌二醇的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