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锐  邱智东  刘滢  董金香  贾艾玲  刁元元  李军鸽 《中草药》2023,54(18):5923-5932
目的 评价古方工艺与现代工艺样品质量的一致性,优化泻白散的提取工艺。方法 选取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桑皮苷A、指纹图谱相似度、出膏率以及地骨皮乙素为评价指标,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FAHP)-熵权法结合基准关联度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综合评分,优选出与泻白散基准样品最为接近的现代提取工艺。结果 建立的工艺评价函数模型:综合评分=SRi,j桑皮苷A×0.22+SRi,j指纹图谱相似度×0.21+SRi,j出膏率×0.34+SRi,j地骨皮乙素×0.23,模型预测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量,煎煮2次,每次90min。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均值为98.44,RSD为0.37%,符合基准样品标准的质量要求。结论 该提取方法稳定可行,能够为其他经典名方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 QbD)理念,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结合基准关联度(standard relation, SR)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 EWM),对经典名方易黄汤(Yihuang Decoction)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易黄汤中指标性成分京尼平苷酸、盐酸黄柏碱、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出膏率和指纹图谱相似度作为提取工艺的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CQAs);以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作为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 CPPs)。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水平后,按Box-Behnken原理设计响应面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不同提取参数的各种评价指标下各样品与基准样品的基准关联度,采用AHP-EWM确定5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后进行综合评分,建立CPPs与综合评分表征的CQAs之间的函数模型,预测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在最终确定的综合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结合基准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优化经典名方小承气汤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厚朴酚、辛弗林含量、出膏率及指纹图谱相似度为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因素水平,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最后,计算不同提取参数的各评价指标下各样品与基准样品的基准关联度,采用AHP-熵权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预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次项回归模型的方差显著(P<0.01),且失拟值不显著,表明所建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建模型进行函数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全方饮片加6倍量水,提取30 min,提取1次。平行3次的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均值为95.37,RSD为2.31%,且符合基准样品质控标准。结论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筛选的经典名方小承气汤提取工艺参数稳健可靠,同时为其他经典名方的制备工艺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文烈  张强  冯飞  吴婉芬  张雯  谢辉  王洪兰  赵晓莉  狄留庆 《中草药》2024,55(10):3310-3320
目的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并结合基准关联度和熵权-优劣解距离(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模型筛选羌活胜湿汤现代提取工艺。方法 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制备9份样品,以样品中升麻素苷、阿魏酸、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羌活醇、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含量和指纹图谱相似度以及干膏率作为评价指标,计算各样品指标基准关联度,用于熵权法计算以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计算综合评分,采用TOPSIS模型计算样品与基准样品的相对接近度,并进行排序,结合综合评分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通过熵权-TOPSIS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30 min,3批验证样品综合评分均值为85.53%,RSD值为1.74%,工艺稳定可行。结论 结合基准关联度和熵权-TOPSIS模型的综合策略可用于优选经典名方现代提取工艺,且工艺稳定可靠,该策略可为其他经典名方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筛选经典名方一贯煎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其制剂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HPLC法测定的甜菜碱、地黄苷D、对香豆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洋川芎内酯I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以筛选出的关键成分含量、出膏率及指纹图谱相似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AHP-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以基准样品关联度评价样品与基准样品的质量一致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选一贯煎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Box-Behnken设计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贯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时间80 min,提取2次。此条件下设计空间的综合评分为0.963。结论 采用改进AHP-熵权-基准样品关联度法优选一贯煎提取工艺参数,所拟合的模型显著,与基准样品质量基本一致,为进一步研究经典名方一贯煎复方制剂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骆艺珠  李婷  刘云  张彤  丁越 《中草药》2024,55(2):460-469
目的 基于现代制剂和古方标准煎液的质量一致性研究,优选玉女煎现代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以玉女煎指标成分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建立15批玉女煎标准煎液关键参数的范围,以其为标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玉女煎现代制剂工艺参数进行筛选。在分析中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综合评分,并以15批标准煎液平均值综合评分为基准值,设计公式最终评分(Y)=1/|综合评分-15批标准煎液平均值综合评分|对综合评分进行预处理作为正交试验最终评分,筛选玉女煎提取最佳工艺。结果 传统计算方法筛选的工艺制备的水提液浸膏得率超出标准煎液范围。通过客观赋权法和优化计算方式的实验显示各项指标均在15批标准煎液的范围内,筛选的玉女煎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量,浸泡15 min,提取30 min。结论 按照经方现代制剂的研究要求,采用客观赋权法和优化的计算方式筛选的玉女煎提取工艺制备提取液更接近于玉女煎标准煎液,为经典名方工艺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基准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优化经典名方黄连汤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6-姜辣素、甘草苷、甘草酸、指纹图谱相似度及干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确定各因素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计算不同提取参数的各评价指标下各样品与基准样品的基准关联度,采用AHP-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正交试验设计联用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建立的工艺评价函数模型为综合评分=相对偏差(relative deviation,SR)i,黄连碱×30%+SRi,巴马汀×24%+SRi,小檗碱×28%+SRi,6-姜辣素×5%+SRi,甘草苷×5%+SRi,甘草酸×6%+SRi,干膏率×2%,该模型稳定可靠,确定提取工艺为全方饮片加6倍量水,浸泡60 min,煎煮45 min。验证实验综合评分均值为90.11,RSD为1.09%,符合基...  相似文献   

8.
中药经典名方开发已成为当下中医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其中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成功研制对于整个中药经典名方的申报极为关键。经典名方物质基准既是检测经典名方制剂质量的基准,同时又需反映整方的物质基础。中药成分众多而复杂,单成分的、化药式的研发与质量控制模式难以适用于整体药用的中药制剂的开发,亟需开辟一条中药专属的研发模式。以目前已有的现代科学技术,笔者建议将中药的遗传多态性、提取动力学、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超分子"印迹模板"等结合应用于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研制,探讨中药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技术,以期全面、准确地阐明药材-饮片-物质基准的成分群量值的传递规律,为推进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制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化学计量学结合信息熵赋权优选半夏白术天麻汤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男  孙蓉  崔焕月  黄欣  李晓宇  王亮  时海燕 《中草药》2020,51(4):995-1002
目的建立化学计量学与信息熵赋权相结合的提取工艺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半夏白术天麻汤水提工艺优化,以充分保证经典名方的有效性和质量一致性。方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模型药物,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对共有峰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PCA总因子得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及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优化水提工艺参数。结果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匹配26个共有峰,并确定其中7个化合物。根据综合评分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加水量,煎煮2次,每次1 h。3批验证综合评分均值为0.418 0,RSD为3.32%。结论优选后的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半夏白术天麻汤经典名方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现代工艺与传统制法制得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从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出发,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结合基准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确定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Banxia Xiexin Decoction,BXD)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以BXD中小檗碱、黄芩苷、甘草酸含量及出膏率和指纹图谱相似度为关键质量属性,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因素水平,Box-Behnken设计试验、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建立函数模型,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结果 Box-Behnken响应面连用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建立的工艺评价函数模型:综合评分=SRi出膏率×41.7%+SRi小檗碱×41.5%+SRi黄芩苷×6.1%+SRi甘草酸×5.2%+SRi指纹图谱相似度×5.5%,该模型稳定可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全方饮片加7倍量水,提取0.5 h,提取1次。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均值为87.37,RSD为2.09%,符合基准物质标准的要求,且方法具有适用性。结论 筛选的BXD现代提取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为其他经典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传承经典名方的传统临床价值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以往的新药研发最大的不同点,经典名方研究中引入了标准汤剂--(物质基准)的管理要求,以其作为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的基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特色还体现在,产业发展之路以精品传承经典为核心理念。如何将上述要求和理念落实到产品研发和工业化生产中,实际研究中还有很多具体的共性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制备不同剂型的经典名方的物质基准,如何用物质基准指导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工艺优化,如何确定经典名方的日服剂量,如何在原料选择上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制剂的质量波动范围?该文就这些生产工艺和质量评价方面的关键问题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对管理规定和研发指南进行了分析,给出具体落地实施方法;指出《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结合实验室在标准汤剂和经典名方的研究经验,给出实例分析,以其为推进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三石汤的提取工艺。方法 在参考古籍中三石汤制备工艺的基础上,以绿原酸、苦杏仁苷含量和出膏率作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采用HPLC法建立三石汤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正交实验结果优化三石汤提取工艺参数并验证。结果 三石汤HPLC指纹图谱确认了7个共有峰,并确定其中2个化合物,10批三石汤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5;根据综合评分与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得到三石汤最适宜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浸泡30 min,提取2次,每次20 min。结论 优选后的工艺提取率高、稳定可行,以期为经典名方三石汤复方制剂的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出膏率及芍药苷、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率作为TSD提取工艺的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筛选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  相似文献   

14.
笔者拟针对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参考.首先,针对长期困惑行业的古代计量换算为现代计量单位的问题进行全面的阐述,认为"一两=3 g"更为合适.其次,针对从传统砂锅煎制的基准样品(ABS-C)的质量向实验室工艺、中试工艺、工业生产上的质量一致性转化的评价给出了评价模型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临床经验方稳心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稳心汤进行提取工艺优化,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对姜黄、肉桂、莪术、细辛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对党参、川芎、全蝎进行乙醇正交试验设计,以党参炔苷和干膏率进行综合评分;对赤芍、大黄、山楂、麦冬、甘草,以及经乙醇提取党参、川芎、全蝎残留的药渣进行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优化,以芍药苷和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结果:确定了稳心汤的提取工艺,其中姜黄、肉桂、莪术、细辛提取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6 h,蒸馏5 h,挥发油的得率较高;对党参、川芎、全蝎加入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加入10倍70%乙醇,提取1.5 h,提取2次;对乙醇提取药材残渣及赤芍、大黄、山楂、麦冬、甘草等进行水提醇沉,水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水,提取1.0 h,提取2次,醇沉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1.12 g·mL~(-1),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止醇沉36 h。结论: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的稳心汤提取工艺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271-1274
采用BP神经网络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通脉复方提取工艺,为该工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马钱苷、毛蕊花糖苷、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总多糖含量及干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按照L_9(3~4)正交表安排进行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对综合评分的影响,以正交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优化通脉复方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11倍水,提取4次,每次40 min;马钱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毛蕊花糖苷、丹酚酸B、黄芪甲苷提取量平均值分别为6.9754,0.3315,14.8921,0.2956,55.2634,0.8647 mg·g~(-1);总多糖得率平均值为615 mg·g~(-1),干膏率平均值44.21%。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综合评分可用于优选通脉复方提取工艺,无需多次试验便可为优化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获得马齿苋纳米乳喷雾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以处方单味药马齿苋的总黄酮含量及该单味药提取液体外抗炎效果(IL-6、THF-α值)与体外抗氧化效果(DPPH抑制率)作为指标,综合评分后优选出马齿苋纳米乳喷雾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6,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95℃。结论:本文首次通过综合评分法获取了马齿苋纳米乳喷雾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代珊  李帅  张爱军  毛九州  朱红梅 《中草药》2022,53(3):726-734
目的 评价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应用基准关联度和层析分析法(AHP)-熵权法筛选小续命汤现代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以小续命汤中盐酸伪麻黄碱、黄芩苷、芍药苷含量以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首次引入基准关联度的概念,计算不同提取参数的各种评价指...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7,(4)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葛黄片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综合评分(葛根素、总多糖含有量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提取时间和加水量为影响因素,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综合评分92.12,与预测值(93.20)接近。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提取葛黄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制备15批真武汤物质基准,测定其特征图谱、指标成分含量及出膏率,明确其特征图谱的峰归属、相似度范围、出膏率范围、芍药苷和6-姜辣素的含量范围以及转移率范围。结果表明,物质基准特征图谱与15批物质基准生成的对照图谱R的相似度大于0.970;共归属19个特征峰,进一步汇总特征峰信息可知,茯苓有3个特征峰,白芍有10个特征峰,白术有3个特征峰,生姜有1个特征峰,附子有3个特征峰,其中白芍与附子有1个共有峰;15批物质基准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分别为芍药苷0.50%~0.93%,16.11%~26.20%;6-姜辣素0.018 2%~0.033 9%,13.16%~24.10%;出膏率为10.00%~14.85%。该研究通过考察特征图谱、出膏率及指标成分含量,对经典名方真武汤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科学稳定的物质基准质量评价方法,为经典名方真武汤的后续开发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