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入选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效果。结果 PKRP术后IPSS、QOL、MFR、RUV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变化。且PKR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在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措施随机分为两组:组1PKRP术前行经直肠超声(TRUS)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者,其中术后证实为前列腺癌者为组1A,术后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者为组1B;组2PKRP术前未行穿刺活检者。同时检测所有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指检(DKE)、前列腺切除量、术后病理、TRUS穿刺活检结果。结果两组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组1:14%,组2:8.5%)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组1中A组和B组间前列腺体积、移行区体积,PSA和PSA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TRUS低回声区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常直肠指检(DIKE)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与PSA值呈正相关性。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对疑有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都具有良好手术效果和安全性,而且对诊断前列腺活检穿刺阴性的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邹旭东 《药物与人》2014,(7):175-17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VP)在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并接受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84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和76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样本个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且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伤害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2例,随机划分两组并予以采取不同术式:观察组患者41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就围术期两组患者手术有关情况加以对比、据此评价不同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值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肿瘤的效果确切,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PKRP与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BPH患者随机均分成PKRP组和TURP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3个月,PKRP组同TUR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IPSS、QOL、Qmax、PV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与TURP治疗BPH疗效相近,但PKRP比TURP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更安全,是经尿道治疗BPH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朱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2,(12):145-14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PKRP)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TURP组和PKRP组,各45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总体住院时间、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I)比较差异.结果 TURP、PKRP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KRP组与TURP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主观症状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安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PSS,QOL,Qmax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63%)(P<0.05).结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相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而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手术安全系数高、手术彻底、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栋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2):211-21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URP组和PKRP组各36例,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和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IPSS、QOL、Qmax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后IPSS、QOL评分均显著降低,且PKRP组显著低于TURP组,Qmax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PKRP组显著高于TURP组,P<0.05;PKRP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均显著短于TURP组,术后血红蛋白PKR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TUR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P<0.05,主要并发症状有包膜穿孔、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等。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50例有手术指针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结果等离子电切术组患者的手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变化、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与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电切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在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中效果相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客观评价普通的经尿道电切除术(TURP)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关于经TURP与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资料,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Meta分析。使用统计软件RevMan5.0完成Meta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经筛选,最后纳入15篇文献,包括受试患者1828例进行Meta分析,文献具有可比性。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相关效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得出:PKRP术中出血量少于TURP,手术时间、术后的膀胱冲洗时间、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TURP;且PKRP术后对残余尿的改善优于TURP。PKRP术后TURP综合征、继发性出血、包膜穿孔发生率均低于TURP,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显示两种腔道手术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其疗效相似;但PKR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少于TURP。腔镜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安全性尚需有待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应用效果差异,旨在为寻找安全有效的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11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电切术,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最大尿流率等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最大尿流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且安全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游海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31-31,33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450例患者分为PKRP与TURP组,TUPKVP组采用Gyrus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TURP组采用Wolf连续冲洗式电切镜。结果 TUPKVP组190例(95%)、TURP组有235例(93.9%)术后3mo取得随访,QOL,IPSS,Qmax及RU都较术前发生明显改善。结论 TURP和BPH均为治疗BPH的有效方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具有安全性高、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的优点,且治疗BPH的适应证范围相对较广。  相似文献   

13.
刘明  邱卫民  吴毅 《现代保健》2013,(11):103-104
目的:观察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进行治疗,回顾性比较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剩余尿量(RUV)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差异。结果:8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大出血、无闭孔神经损伤、术后尿失禁、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等并发症;随访3~10个月,平均6.5个月,统计术后1周、1个月、3个月IPSS、Qmax、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机体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主要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8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PKRP组90例,TURP组9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包膜穿孔、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PKR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包膜穿孔发生率、术后1个月内继发性出血发生率、术后2个月内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65.3±12.8)min、(213.6±78.2)ml、5.6%(5/90)、2.2%(2/90)和21.1%(19/90),TURP组分别为(83.6±17.5)min、(397.4±142.7)ml、17.7%(17/96)、11.5%(11/96)和36.5%(35/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术后IPSS、QOL、Qmax、PVR分别为(4.7±1.3)分、(1.1±0.4)分、(18.7±5.6)ml/s、(8.9±2.5)ml;TURP组分别为(5.3±1.0)分、(1.2±0.5)分、(20.4±4.3)ml/s、(11.2±3.2)m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与TURP比较,治疗BPH疗效相近,但PKRP安全性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等明显减少,是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207例 BPH 患者行 TURP 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随访表明,残余尿量(RUV)、最大尿留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TURP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 BPH 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吴洋  尚晴  马先俊  谌珩 《现代保健》2014,(10):63-65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碎石钳碎石治疗,治疗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时间、碎石成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MRF和IPSS评分。结果:结石直径〈1.5cm的患者,两组的碎石时间及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为1.5-2.5cm的患者,两组的碎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2.5cm的患者,治疗组的碎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RF和IPS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1个月的MRF和I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1.5cm的结石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对于直径〉2.5cm的结石,应首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膀胱结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71例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前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者同时进行结石清除术.对比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术后IPSS评分改善,依据结石的大小、形状将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分为小、大结石组。统计分析各组术前膀胱出口梗阻程度(BOO)及残余尿量的差异。结果单纯前列腺增生组IPSS评分改善率为33.80%(24/71),而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组IPSS评分改善的比率为56.36%(31/55),P<0.05;两组间BOO和残余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中大结石组BOO小于小结石组(P<0.05),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在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积累经验,并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该病提供有效依据,以期减少或避免其在临床中问题的发生。方法观察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年龄在53-79岁,平均年龄为(66.0±13.5)岁。比较其治疗前后治疗效果;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等。结果采取电切除方法后:完全治愈:26例,占55.32%;显著改善:13例,占27.66%;一般改善:5例:1.64%;未改善:3例,占6.38%。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等的比较均有很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电切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症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大幅度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该治疗方法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林宝东 《现代保健》2013,(12):33-34
目的:比较分析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和剜除术(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预防心得。方法:将本院2009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13例随机分成两组,顺行电切组121例,剜除组92例,对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尿失禁发生率和术后恢复时间。结果:剜除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顺行电切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未出现永久性尿失禁。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较传统顺行电切术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