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用宽角X-ray衍射(WAXD)研究了嵌段聚酯脲氨酯(PUU)弹性体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这些材料断面上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UU中存在着软、硬段结晶,软段结晶对退火温度较敏感,升高退火温度可以增加软段结晶,改善软、硬段两相分离的程度。从SEM照片上看到;在PUU的断面上存在着球晶、棒晶和无定形的连续相,晶体的尺寸和分布依赖于硬段含量和软段分子量的变化。我们认为晶相和硬段无定形相起着物理交联作用,使材料表现出橡胶状的弹性性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不同软链段长度的聚醚型、聚酯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以及聚醚-聚酯软链段聚氨酯脲弹性体(PUU)。借助SEM、DSC以及拉伸试验机分析其结构、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分离程度随软链段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在软链段分子量相同时,聚醚为基础的PUU的相分离程度较聚酯为基础的PUU高。以聚醚-聚酯为软链段的PUU呈现了聚醚型和聚酯型PUU的各自形态,有较大的相区尺寸和较明显的相界面。力学性能数据证实了形态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硬段含量对热致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记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 (PEA)为软段、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1,4 丁二醇 (BDO) 含环状结构的扩链剂DPA为硬段 ,采用一步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热致形状记忆功能的多嵌段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其多次形变形状记忆恢复能力 ,并且用DSC分析不同硬段含量的热致记忆聚氨酯的热行为 ,另外用WAXD对其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为硬段,聚醚多元醇为软段,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分步合成法,制备了具有规整硬段和良好分散性能的聚醚型聚氨酯脲(PUU)水分散液。测定了PUU水分散液及其成膜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并表征了这类水性PUU的氢键、结晶和微相分离行为。结果表明:随硬段含量的增加,PUU水分散液的粒径减小,稳定性增加,室温贮存期大于1年;与一步法制备的水性PUU相比,由分步法制备的水性PUU的硬段具有较好的有序结构,氢键化程度高,结晶度大,软硬段间的微观相分离程度高,成膜后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与力学性能。此外,与具有相同规整硬段的聚酯型水性PUU相比,这类聚醚型水性PUU膜显示出更好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拔磁共振氢谱和计算机分峰技术定量计算,证明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己内酯(PCL)嵌段共聚物软、硬链段间的连接有两种方式.软链段有两种结构形式,而硬链段的结构单元也有两种类型,从而确定了PBT-PCL 嵌段共聚物链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分子量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元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二元醇扩链剂1,4-丁二醇以及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为原料,通过一步本体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的聚氨酯.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聚氨酯的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TGA)研究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元醇分子量对聚氨酯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元醇分子量的增加,聚氨酯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而对聚氨酯硬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影响;(2)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元醇的分子量对聚氨酯的热分解温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高分子量聚乙二醇(PEG)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 I)、1,4-丁二醇(BDO)为硬段,采用两步溶液法合成了一种具有固-固相变储能性能的聚氨酯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偏光显微镜(POM)等手段分析了该材料的形态结构和相变行为,并对其储能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聚氨酯型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储热性能,相变焓较大,相变温度适中,热性能稳定,相变过程中不产生液体,其相变实质是聚氨酯软段PEG由结晶固态转变为非晶固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硬段含量对嵌段聚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端氨基聚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 I)、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组硬段含量不同的IPD I基聚脲。通过FT-IR、DSC、SEM以及拉伸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硬段含量对聚脲羰基氢键化程度、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脲羰基氢键化程度增加;软段相的微相分离率降低,硬段有序程度增大。硬段含量为35%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聚六亚甲基碳酸酯聚氨酯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己二醇和碳酸二苯酯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聚碳酸酯二醇,再使用两步法先后与MDI和乙二胺反应,制备聚六亚甲基碳酸酯聚氨酯脲(PCUU),并对聚合物进行了拉伸试验、IR、DSC、DMA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CUU存在硬段/软段微相分离以及聚碳酸酯聚氨酯脲的化学结构,微相分离程度受硬段含量、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所影响;PCU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以下,在室温表现出橡胶特性;PCUU的软硬段具有合适的硬段含量和软段分子量的PCUU能达到最佳的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不同软段长度聚醚酯弹性体PEGT/PBT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一系列基于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PEG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聚醚酯热塑性弹性体,以NMR,IR,DSC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讨论相同硬段长度下,不同软段长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组分中段长度增加,其质量分数升高,软,硬段相分离趋势增强,软段熔点及结晶度增加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相反,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点则分别保持在326K及459K附近基本不变,其结晶度则随硬段含量降低而降低,材料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应力降低,而断裂延伸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聚醚硅氧烷二元醇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二醇和聚醚硅氧烷二元醇WACKER IM 22为软段,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硬段合成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ATR-IR、GPC、TEM、DSC、TG和WAXD等研究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结果表明,当WACKER IM 22与聚丙二醇的质量比为20%时,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耐冻性和流平性提高,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软、硬段相的相容性提高,热分解性能与未改性水性聚氨酯相似,且无明显的结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衰减全反射谱(ATR)研究了四种模型嵌段聚氨酯。这四种模型嵌段共聚物是聚氨酯—氨酯、聚脲—氨酯、聚氨酯—脲、聚脲—脲。讨论了这些模型化合物的特征谱带,N—H键及氢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热致形状记忆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多嵌段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软链段长度和不同硬链段含量的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被合成.分别测试了它们的拉伸样条的热致形变恢复.S形热致形变恢复曲线用最大形变恢复率(Rf),形变恢复温度(Tr)和形变恢复速度(Vr)表征.这些量的数值结果表明软链段的结晶状况决定热致形变恢复温度,最大形变恢复和形变恢复速度既依赖于硬链段所形成的物理交联点的稳定性,也受软链段长度变化的影响.后一影响是形变恢复的熵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溶液缩聚分别合成端胺基的聚酰胺和端异氰酸根的聚醚,再将两者按不同配比制备含砜聚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藉FT-IR、DSC1、H-NMR等测试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两相间的相容程度,证明由于酰胺基团和脲基团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而聚醚基团则赋予聚合物良好的延展性,同时随着软段和硬段含量的提高,软硬段间相分离程度提高,相应地提高了聚合物的耐溶剂性能。  相似文献   

15.
IPDI基热塑性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取氨酯弹性体(TPU),利用DSC,DMA,TEM,WAXD对聚合物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证,并测试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典型的微相分离特征,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微相分离程度增加,拉伸强度也随着增加,而延伸率却有降低的趋势,WAXD分析表明,所有TPU均不存在明显的结晶形态,当硬段含量为45%-50%,聚合物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