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强迫谱系障碍所致皮肤损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皮肤科临床中可见某些皮肤损害是由强迫谱系障碍(obssessive-compulsive spectrum disorder)所致[1-3],Monti等[3]将这类疾病称作皮肤-强迫障碍(dermo-obssisseve-compulsive disorders)及皮肤-强迫谱系障碍(dermo-obssisseve-compulsive spectrum disorders)。儿童的强迫谱系障碍包括强迫症、拔毛癖、抽动障碍等[4-6]。国外有关儿童强迫谱系障碍所致皮肤疾病的文献报道不多,国内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2.
20062092儿童皮肤行为症患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王爱民(滨州市医院皮科),付艳,张合恩…∥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5(10).-767~769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患者基本情况及家庭环境有关因素调查表对187例皮肤行为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儿童皮肤行为症患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结果在患儿组,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8·88%,明显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显著性(P<0·05)。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与父母高中以下文化、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负性家庭生活事件、缺少学前教育和要好的朋友、居住农村等因素有关(P<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行为症患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Runer儿童行为问卷和患者基本情况及家庭环境有关因素调查表对187例皮肤行为症患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在患儿组,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8.88%,明显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显著性(P〈0.05)。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与父母高中以下文化、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负性家庭生活事件、缺少学前教育和要好的朋友、居住农村等因素有关(P〈0.01);而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地域、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皮肤行为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其家庭环境中有多种因素与其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正>皮肤行为症是一种强迫性不可控制的顽固性习惯,以损伤自身皮肤的方式达到快感,久之而成习惯,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1])。笔者诊治1例战士因部队训练任务重,而不自主摩擦拇指及食指关节缓解紧张情绪导致的指节垫样损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右手拇指、食指指关节斑块4年就诊。患者5年前由南方到东北参军入伍后,因对北方寒冷、干燥气候不适应,加之新兵训练任务重压力大。出现情绪紧张,不自  相似文献   

5.
儿童发生的皮肤T/NK细胞淋巴瘤在发生前可有蚊咬超敏现象,蚊咬超敏、慢性EBV感染、T/NK细胞淋巴瘤形成一个临床三联征,称之为HMB-EBV-NK病或Tokura-Ishihara病,属于儿童EBV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EB病毒慢性感染是蚊咬超敏和T/NK细胞型淋巴增殖性疾病共同的病因。在慢性EB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蚊唾液腺变应原刺激CD4阳性T细胞反应,诱导EB病毒癌基因活化,进展为儿童皮肤T/NK细胞淋巴瘤。蚊咬超敏和儿童皮肤T/NK细胞淋巴瘤是EBV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这一疾病谱系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6.
皮肤搔挖障碍(Skin Picking Disorder,SPD),也称抠皮障碍,是一种强迫相关的的原发性精神障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属于强迫症和相关疾病(OCRD)的章节.SPD有显著的异质性,临床表现复杂,以反复搔挖皮肤为主要特点,常导致严重的躯体损伤和社会心理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困...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同时具有硬皮病样和皮肤异色病样皮损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男,27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余年后,全身多发斑片3年,颈部及肩部皮肤硬化伴活动受限1年。皮肤科检查:项部、双上肢、肘窝及背部弥漫红斑伴苔藓样变,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呈皮肤异色病样表现。项部可见褐色斑块和结节,触之质硬,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伴皮肤硬化、颈部活动受限及颈椎后伸障碍,呈前倾强迫体位,双肩关节外展、上举、前屈及后伸等活动受限。诊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相似文献   

8.
儿童皮肤结构和功能尚发育不全,而孕妇受激素水平影响出现皮肤结构或功能改变,因此二者对护肤品有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不同时期儿童及孕妇的皮肤结构、生理功能特点以及常见皮肤问题,并根据这些特点给出护肤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瞿洋  刘英杰 《中国性科学》2015,30(1):108-110
艾滋病感染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呈现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多种负面情绪表现及心理状况。由于当前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心理治疗应建立在以接纳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强调自我的接纳与聚焦当下。与此同时,各种心理干预手段有其适用的范围,单一疗法无法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不同治疗手段的组合对于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对短程、快速调节情绪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在人群中感染率极高,现已发现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其中包括具有明显异质性的多种皮肤淋巴瘤,如结外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种痘样水疱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HIV相关的淋巴瘤等.EB病毒相关皮肤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组织学呈谱系改变,慢性病程或经过凶险,大部分预后不良.EB病毒致肿瘤机制尚不明确,可通过其功能性分子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逃逸宿主细胞免疫、调节多种信号通路、促肿瘤炎症、诱导血管形成、致基因突变,从而永生化宿主细胞.临床上应跟踪监测高危人群,如营养不良人群和免疫受损人群,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器官移植患者,HIV等患者EB病毒变化,对EB病毒相关皮肤淋巴瘤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  相似文献   

11.
淋巴瘤样丘疹病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皮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坏死性丘疹,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淋巴瘤样丘疹病特异性地表达CD30标记,与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为谱系性疾病。本综述简要介绍了淋巴瘤样丘疹病的基本分型以及特殊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类型,指出了目前诊断方面尚存在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淋巴瘤样丘疹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儿与健康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的差异。方法 0~7岁的AD患儿和健康儿童各60名,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2组,0~2岁组和2~7岁组各30例。依次进行角质层含水量、pH值、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的测量,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0~2岁、2~7岁AD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角质层含水量除前臂无差异外,前额和颊前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皮肤表面pH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2岁的AD患儿TEWL值除前臂无差异外,前额和颊前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2~7岁AD患儿TEWL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AD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皮肤屏障功能存在障碍。表现为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pH值、TEWL值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性关系障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性关系障碍患者,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399)来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以MMPI中Si得分来划分为内外向(Si50,划分为外向;Si50,内向),比较性取向问题的性关系障碍患者与常模的得分差异,比较内外向、不同性别、不同求诊方式的性关系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差异。结果:共有54例性关系障碍人群,其中48例是因性取向问题而来的(占88.9%)。因性取向而来的性关系障碍人群在SCL-90中7个因子(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强迫、抑郁、敌对)得分高于常模标准。女性MMPI中的Mf和Pt量表上得分低于男性。内向人群在SCL-90中的9个因子(躯体、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强迫、抑郁、偏执和其他因子)得分高于外向人群,在MMPI中的4个因子(Hs、D、Pt和Sc)上得分高于外向性人群。自身而来的人群仅在MMPI中的D量表得分上高于陪同而来的患者。结论:因性取向问题而来的性关系障碍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普通人群,内向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外向性,自来就诊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代谢发生障碍产生慢性鳞屑性皮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易于复发,病因尚未明确.长期临床研究已证明,本病与遗传因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代谢异常及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特别是在情绪紧张、精神创伤、外伤、手术、寒冷潮湿条件下病情可加重[1].本病的患病率及表现类型在世界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族有所差异.我们对焦作地区银屑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们的皮肤护理习惯有关,尤其是新生儿期皮肤的正确护理对其一生的健康都至关重要。目前,在婴儿皮肤护理实践中,国内不同区域仍存在着差距大、不同医疗机构操作不统一、临床循证数据资料不够完整的情况。如何科学护理新生儿已日渐成为产科、新生儿、儿童保健和儿童皮肤等专业领域的医护人员们共同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在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组织中国儿童皮肤和新生儿护理领域的专家,制定中国的《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归纳总结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2例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皮损多表现为躯干、近端四肢圆形或类圆形的斑丘疹,部分可见单发结节,面部基本不受累,掌跖受累少见,Darier征部分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肥大细胞不同程度浸润,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均无皮肤以外的症状体征。结论根据典型的皮损特点及病理表现可诊断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皮肤表现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作者对106例SLE患者进行了7年的随访与复查.每个患者系用多维向量(multidimensional vectors)形式,以"有"或"无"记录95项临床征候(包括手部皮肤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资料数据按CLUSTAN-IC程序的Ward法和分割法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最终结果以聚类谱系图(枝状图)(dendrogram)方式表示.两种方法分别将SLE患者分为2类:  相似文献   

18.
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皮疹具有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1].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与变态反应有关.为了解天津地区婴幼儿及儿童湿疹变应原的特点,为婴幼儿及儿童湿疹的治疗和预防提供资料,现对2009年11月-2010年3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66例婴幼儿及儿童湿疹患儿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尖皮肤切削术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9n,4白癜风皮损组织中黑素细胞谱系特异性标记基因的表达,旨在预测治疗后白癜风皮损出现毛囊复色的可能性。方法选取6例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静止期白癜风患者和4例健康志愿者,用针尖皮肤切削术对受试者白斑的中心、近边缘和周边“正常皮肤”处活检,抽提组织总RNA,用RT—PCR技术测定标本中多巴色素异构酶(Dct),酪氨酸酶(Tyr)和管家基因β-肌动蛋白(ACTB)mRNA的表达。结果(1)用针尖皮肤切削术获取不同大小(3mg和7mg)的组织标本并与负压吸疱法采集的表皮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针头切削术获取7mg组织,经研磨异硫氰酸胍-苯flff(Triz01)法抽提总RNA,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检测到3种基因表达。同时对10例针尖皮肤切削术后的局部伤口愈合进行了追踪随访,1个月后10例均正常愈合,未见瘢痕形成。(2)白癜风皮损黑素细胞谱系特异性标记基因检测:皮损中心区检测出3种模式,即Dct+Tvr-ACTB+,Dct—Tyr-ACTB+和Dct+Tyr+ACTB+。对1例检测结果“Dct+Tyr-ACTB+”的患者施以308nm准分子光照射2次,皮损即出现毛囊复色。结论针尖皮肤切削术结合RT—PCR技术检测白癜风皮损组织中黑素细胞谱系标记基因表达,是一种有价值的预测白癜风皮损可能出现毛囊复色的微创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20.
略谈与肛门尿道有关的性行为及早期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的说个体为获取或排逸性信息,性能量和性物质的行为称为性行为。不仅是生殖器官、皮肤、乳房、口(鼻)腔及眼、耳等各种感官参与性行为,与肛门尿道相关的性行为也并不少见。与肛门尿道相关的性行为与传统观念和现代文明相悖,因而被贬低,受唾弃,但它们又实实在在地存在,既见于性变态者,也见于正常人,甚至也带来不少医学问题。如何对待与肛门尿道相关的性行为,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性教育的问题,应该从儿童的早期就对这些行为施予教育和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