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开放式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每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TEP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均未有复发患者。结论:TEP较开放式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但手术时间偏长,治疗费用也较高,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诊治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20例,将其用随机分组表法分为A组(TEP治疗,60例)和B组(TAPP治疗,6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后止痛药给药次数低于B组(P <0. 05)。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相对腹腔镜TAPP手术,虽然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创伤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低,且不增加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探讨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腹股沟疝患者211例,其中行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6例,经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72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63例,比较3种术式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情况。结果: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发生血清肿5例(6.58%),TAPP组发生血清肿13例(18.06%),TEP组发生血清肿12例(19.05%),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TAPP组和T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和TEP组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血清肿的发生,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对存在发生血清肿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选择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式、Rutkow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TAPP组多于TEP组及开放组,TAPP组术中发现隐匿疝3例;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适感方面,TEP组、TAPP组少于开放组,TEP组与TAPP组无明显差异;住院费用TAPP组最高,TEP组次之,开放组最少。术后并发症TEP组、TAPP组、开放组分别为9.1%、4.5%、1.2%。三组病人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TEP、TAPP手术安全,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TAPP利于发现腹股沟隐匿疝。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低,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经腹腔腹膜前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2种手术途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间,本院腹腔镜中心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组55例,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64例,将TAPP组和TEP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到3年;TEP组手术时间较短(P=0.000),费用较低(P=0.03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别;腹膜前损伤、血肿、血清肿、肠梗阻、尿潴留、肠道损伤、术后6周疼痛、感染和复发的比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TAPP与TEP各具优点,但与TAPP比较,TEP手术时间较短,费用较低;两者适应证的选择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俞丹松  张斌  李宏 《中国现代医生》2014,(5):141-143,147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采用通用3D补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21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13例,随访时间8~24个月,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复发率及远期慢性疼痛等临床效果。结果 34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近期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PP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高于TEP组(P均<0.05)。随访期内TEP组和TAPP组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行,根据医师经验选择不同术式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伦 《中外医疗》2016,(1):80-81
目的 研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3—11月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抽签随机分为经腹腔膜前修补术(TAPP)组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组,每组各45例.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术后24 h的疼痛程度评分(VAS). 结果 TEP组手术时间(61.5±10.8)min、手术费用(7210.0±1200.0)元相较对TAPP组(72.4±12.4)min、(7842.0±1640.0)元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患者术后24hVAS(2.64±0.28)分相较TAPP(3.06±0.18)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EP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节约成本,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莫军  沈联捷 《中外医疗》2012,31(36):22-2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的差异性,并将其治疗体会作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PP组106例,TEP组10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APP组患者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TE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均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有效术式,值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两种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11年2月~2012年3月进行LIHR手术的患者50例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患者全身麻醉.行TEP和TAPP的患者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和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TAPP组住院时间(4.7±1.1)d,下床时间(3.5±0.9)d,住院费用(6962±553)元,手术时间(71±17)min;TEP组住院时间(4.4±0.8)d,下床时间(1.4±0.7)d,住院费用(6536±631)元,手术时间(50±21)min;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显著短于TAPP组.结论 TAPP术是临床中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所以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也是一种适合当今临床使用的、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传统Bassini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及术区慢性疼痛的影响,探讨TAP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月常州鼎武医院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AP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Bassini修补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信息.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中,对比传统Bassini修补术,TAPP在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选择与手术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我院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经验,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经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12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资料,其中腹腔内补片覆盖法18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法20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法174例,年龄18~91岁,平均53岁,随访时间1~50个月。结果IPOM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症状2例,复发2例,膀胱损伤1例;TAPP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症状1例、腹股沟区疼痛1例;TEP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或血肿,共18例(10.34%);术后腹股沟区疼痛4例,膀胱损伤1例,复发1例。TEP手术并发症多为早期开展的手术病例。结论TAPP和TEP手术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在各种腹腔镜疝修补术中TEP手术优点更明显,应成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许建共  蔡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655-1657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的59例患者,分析斜疝类型、发病年龄、麻醉方式、神经保护等因素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并制定相应预防或减轻疼痛措施.结果: Ⅲ、Ⅳ型斜疝患者疼痛程度高于Ⅰ、Ⅱ型斜疝患者(P< 0.05),低龄患者和局部浸润麻醉患者疼痛程度与高龄患者和椎管内麻醉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与疾病类型有一定关系,根据以上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预防或缓解疼痛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41-44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TAPP)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TAPP术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对侧隐匿疝发现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对照组依次为10.65%、27.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13%,对照组为6.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侧隐匿疝发现率为100%,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相较于传统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术在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发现对侧隐匿疝及对无张力修补后的复发疝再次手术均具有良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分型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34例腹股沟疝按Gilbert和Rutkow分型标准分为:Ⅰ型22例,Ⅱ型34例,Ⅲ型40例,Ⅳ-Ⅴ型30例,Ⅵ型2例,Ⅶ型6例。将Ⅰ型、Ⅱ型划为A组(56例),Ⅲ型划为B组(40例),Ⅳ-Ⅶ型划为C组(38例)。三组分别采用Lichtenstein手术、Rutkow手术和腹膜前修补手术。比较三组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134例腹股沟疝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三组间A组采用Lichtenstin手术,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应根据术中分型来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可避免盲选术式,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实现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5):51-53
目的 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 年1 月~2017 年8 月期间收治的94 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 例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49 例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7.78%(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者SDS、SAS 评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腹股沟疝建议采用TEP 手术,虽此方式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其治疗费用较高,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恢复速度快,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巴德3DMAX补片免钉合在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时期内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实验组予3D MAX补片免钉合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对照组予传统无张力疝环填充术。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实验组无一例中转开腹,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基本无疼痛,并发症,复发率低。而手术时间上,实验组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德3D MAX补片免钉合TAPP术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微创、安全、简单的疝修补术,可以作为常规的疝修补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设立为Ⅰ组;另选择同期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设立为Ⅱ组;另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行传统疝修补术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设立为Ⅲ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术处牵扯感评分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明显短于Ⅲ组,但Ⅰ组和Ⅱ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Ⅱ组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最低(1.98±0.34)分,Ⅰ组和Ⅱ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Ⅲ组,且Ⅱ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Ⅰ组;Ⅲ组术后术处牵扯感评分最高(3.93±0.16)分,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术后患者出现异物感、疼痛及尿潴留、复发例数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Ⅰ组和Ⅱ组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Ⅱ组仅2例主诉疼痛较明显,2例出现异物感,均显著低于Ⅰ组;Ⅰ组和Ⅱ组术后出现阴囊血肿、尿潴留及复发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相似,均较传统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但由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的填充材料价格昂贵,基层医院难以推广,因此,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53例老年男性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29例,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24例。术后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结果:2组手术均成功,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费用高,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32.7±14.3,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等优点,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复发疝安全可行,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张勇 《当代医学》2021,27(8):94-9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本院接收的86例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整群随机化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予以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