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一例经卫生检疫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规律和国境口岸卫生检疫策略的调整.方法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卫生部相关方案,采集病例咽拭子,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设计统一的调查表、记录表,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病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却是在出境时由口岸卫生检疫发现.123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生二代病例,亦未造成社区传播.病例病情温和,未服用达菲治疗,咽部带毒时间较长.结论 通过对该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过程分析,体现国家应对甲型H1N1流感不断认识和防控策略由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围堵到针对性干预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危重病例引发家庭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分析,探讨重症甲流传播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二版)》中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调查表,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首例甲流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传播过程,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咽拭子,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患者男性,30岁,2009年11月24日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11月30日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同时伴有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患者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患者家庭其他4名成员均出现发热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3人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1人(患者母亲)被诊断为重症病例。15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 d的医学观察,未出现继发感染。结论该起疫情为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引发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提示调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排查,医疗机构不能放松对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营口市某学校2009年8—9月发生甲型H1N1流感状况,以及时控制疫情。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14例确诊为甲型H1N1病例,并确认为一起由首例患者引起的以直接接触为主的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无死亡病例。结论此为一起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经各有关部门协同工作,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墨西哥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此后疫情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并于5月份传入我国。截至10月份已遍及全国各地。扬州市疾控中心于6月下旬检出高邮市首例病例。为了解高邮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对报告的238例本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特征描述,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贺江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10-2211
目的调查分析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防控流感和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发热或上呼吸道病例的鼻、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和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9年10月13—19日,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16例,罹患率为0.24%,学校教师没有发病;经实验室检测,1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该次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感传染性强,播散快,容易在免疫力较低、在聚集生活的人群中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6.
甲型H1N1流感是由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引起的一种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内地于2009年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宁波市于7月上旬出现疫情,至今已报告400余例,为探讨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现对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分析,以期为其治疗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措施,探讨病例特点,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积累经验。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11年2月26日出现首例病例,3月13日发生末例病例,疫情持续16d,共发生病例44例,罹患率为6.49%(44/678)。病例分布于全校3个年级的7个班中;接种过疫苗的九年级学生罹患率为0.77%(2/260),未接种过疫苗的七、八年级学生罹患率为10.05%(4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集11份咽拭子标本随机抽取8份进行检测,结果7份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起疫情为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性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综合医院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病例,逐项填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4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8例来自发热门诊,23例来自11个病区,其中急诊科8例;2例死亡患者均为青壮年,伴有心肌病或高血压病;2例患者在住院第6、8天复查甲型H1N1病毒核酸仍呈弱阳性。结论综合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科是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流行病学调查与病房临时隔离管控相结合,是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住院病区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昌福  陈和深  张高敏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23-2224
目的了解宁德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流行特点。为今后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piInfo软件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宁德市2009年5月—2010年4月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401例,报告发病率为11.93/10万。2009年7月中旬报告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12月中上旬发病人数达到最高峰,次年1月发病人数显著减少,4月以后未报告新发病例。结论 2009年10月以前宁德市主要以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主,主要采取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11月以后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入社区暴发和流行阶段,卫生部门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重点加强学校、社区暴发疫情地控制管理工作,取得了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学校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引起该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原因,为完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学校晨检记录、校卫生室流感样病例登记资料,以及部分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现场进行查看,分析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例引起的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特征和因素,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学校未严格对流感样病例实施隔离观察,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加时未及时报告疾控部门,疾控部门接到报告后未及时明确疫情性质是造成本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青海省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利用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统一配发的引物探针对青海省一例输入性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鼻咽双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和RT-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临床鼻咽双拭子标本经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该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成为青海省首例确诊的甲型HIN1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12.
石平  钱燕华  何恩奇  缪小兰  邵洁  施超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42-1244
目的调查流感样病例(ILI)和无锡市一般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疫苗及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评估疫苗接种后对人群的保护效果。方法以无锡市2家哨点医院为基础,采集流感样病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共1 529人,同时按照"病例"的电话信息,随机产生电话号码选择、年龄匹配的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共380人。结果病例组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为6.1%(94/1 529),对照组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2.1%(46/3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比例为12.5%(3/24),门诊检测阴性的ILI病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比例为6.1%(78/1 273),"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因素的OR值为0.457(P=0.201);以电话调查一般人群(330例)作为对照组,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比例为13.3%(44/330),OR值为1.077(P=0.908)。结论该次调查说明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样病例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样本量较少,24种方法病例对照分析均未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温州市首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提出建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164例,累积发病率53.94/10万.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为发病高峰,共...  相似文献   

14.
Kwon Y  Cho HY  Lee YK  Bae GR  Lee SG 《Vaccine》2010,29(2):161-6484
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ntion to receive vaccine against influenza A (H1N1) before the vaccination campaign and actual vaccine coverage rate after vaccination campaign; and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eptability. We analyzed data on intention to receive vaccine against influenza A (H1N1) and actual vaccination coverage rate from IR (immunization registry). In a survey of pre-vaccination, the sample size was 1042 and the survey results were weighted with gender and age distribution for sample distribution to be similar to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lthough the intention to receive vaccine against influenza A (H1N1) was high, the actual vaccination coverage was lower than their intenti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intention were the degree of fear for novel influenza A (H1N1), the possibility to be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priority for production of novel influenza vaccine between timing and safety, and belief for effectiveness of novel influenza vaccine. Besides 2009 influenza A (H1N1) vaccination experience developing to resolve the effecting factors on intentions to receive vaccine, which would be the effective way to prepare for anther pandemic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钦州市钦南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钦州市钦南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情况,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钦南区7起中小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起暴发疫情共报告急性流感样病例139例,采集其中22例病例的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18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症状比较轻,以咳嗽(94.96%)、头痛(70.50%)、咽痛(48.92%)、头晕(38.85%)、乏力或酸痛(占42.45%)、流涕或鼻塞(占17.99%)为主,无死亡病例;病例全部为学生;男女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宿生与非住宿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学生的罹患率高于接种的学生(P<0.01)。结论及早对可疑发热病例进行实验检测,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例,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的流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疫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点,为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三间分布、本地病例与输入性病例特点、感染场所、暴发疫情特点、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发现方式等特征分析广州市2009年5~7月网络直报的17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结果本地病例97例(56.1%),输入性病例76例(43.9%)。男性104例(60.1%),女性69例(39.9%)。年龄为6个月至71岁,中位数为18.4岁。本地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学校,占64.9%。输入性病例中60.5%为散发病例,而本地病例中23.7%为散发病例,以聚集性为主,两类病例流行形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P0.001)。临床表现以发热(≥37.5℃)(94.6%)、咳嗽(63.1%),咽痛(40.3%)为主。8.7%病例出现消化道症状。47.0%的病例与有明确类症状病人接触史。输入性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比本地病例要短(t=2.791,P=0.006),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间隔也比本地病例短(t=2.059,P=0.041)。输入性病例主要为出入境检验检疫发现(72.4%),本地病例主要为自行就诊发现(46.4%)。结论广州市仍处于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消化道症状,提示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实际感染人数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估算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实际感染人数.方法 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编制的乘法模型Impact 2009 v 1.0软件,根据北京市流感样病例数、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及流感样病例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率等参数,估算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实际感染水平.结果 经估算,北京市2009年约有180万人(90%CI:146万~230万)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感染率约为11.0%.发现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际代表167例感染病例.0~4岁组和5~14岁组人群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32.5%和33.3%.结论 甲型H1N1流感报告病例仅是实际感染人群中的小部分,估算发病地区实际感染水平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晨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414-417,422
[目的]了解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南京市首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时间为6月17日,至2009年第53周共报告发病数1209例,报告发病率18.78/10万。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8~9月第1个高峰期,11~12月第2个高峰期。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3︰1。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区县为鼓楼区48.7/10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0~19岁组,发病率为66.56/10万。2009年南京市共发生4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9月。2起发生在中学,1起发生在小学,1起发生在大专院校。南京市流感样病例数最高峰为第48周4275例,ILI%的最高峰为第48周9.95%。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第44周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占总阳性标本的比例为100%。[结论]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8~9月和11~12月,疫情整体态势体现为一个流行的状态。病例中主要表现为轻症病例,青壮年组、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学生人群发病数较多,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以上结论提示我们应当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处于高发季节时这些人群中的疾病动态,谨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高发季节时在这些人群发生较大散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口岸入境有症状人员甲型H1N1流感排查情况,为今后提高对有症状人员的医学排查效率和细化甲型H1N1流感症状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5—9月,杭州机场口岸对入境有症状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将甲型流感确诊病例与排除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确诊甲型H1N1确诊病例为19例,经统计分析,确诊病例中具有2种以上症状的比例比被排除者高(χ2=16.692,P<0.05)。确诊病例比被排除人员出现发热体征(χ2=9.315,P<0.05)和咳嗽(χ2=7.719,P<0.05)、咽痛(χ2=19.159,P<0.05)等症状比例更高。结论相比其他有症状人员,甲流患者更易出现多种症状,特别是出现发热、咳嗽和咽痛等症状。因此,症状监测对甲流大流行的预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