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高精度碳氧比、中子寿命等能谱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利用此技术可测量地下油气层动用状况和水淹程度,提供油气层中剩余油气分布及高产水部位、串槽井段等信息,为封堵卡水提供可靠的选层资料,为油田的科学开发、最大限度挖掘地下油气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杜宝会 《同位素》2007,20(3):171-178
油田开发后期,寻找剩余油是油藏动态监测过程中的一大难题。RMT测井在华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实际应用证明,对于孔隙度大于12%的中低矿化度条件下的储层,该仪器采用碳氧比模式进行测量,能够识别流体性质、判断水淹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识别薄层,同时可以识别常规测井资料漏失的油气层。RMT测井在油藏监测和科学管理方面,具有其它测井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同位素示踪在油田注水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塔理木东河油田DH1—4—7、DH1—7—6井组进行了同位素示踪试验,通过井间同位素示踪剂的分析应用,基本弄清了注入水的推进方向和速度,了解了注入水的波及体积,修正了动态分析的部分认识,加深了对油藏的地质认识,对于油田注水调整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为油田的合理开发和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测井方法对生产油井进行测试,是了解油井各产层动态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生产油井的动态测试资料为油田不同开发时期制定科学的合理开发方案提供依据,以便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是合理开发油由、提高采收率、达到稳产、高产的重要课题。 放射性流体密度计是用来探测生产油井中混合相流体的平均密度ρ。通过不同井段的ρ值的变化,可以确定油井的出气层位。在油水混合相中,与积体流量资料综合应用可较为准确地求得各产层的产油量、产水量及含水比率。放射性流体密度测井方法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监测。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比利时MoL地区地下190米处的粘土层向西北方向延伸并上升,在Antwerpen附近的Boom露头,因此称此地层为Boom粘土层。该粘土层是水饱和层,厚度约一百米,几乎是水平的(-180~-280米)。并处于二个含水层中间。上层是Autwerpen砂层,下层为Berg砂层。看上去粘土层非常均匀。经过数年的准备,现已在比利时核研究中心地下建造了地下实验室,为获取实验样  相似文献   

6.
黄隆基  姜文达 《同位素》2006,19(4):213-213
本发明为”井间钆示踪中子伽马能谱可动水饱和度监测方法”,其核心技术是在井间监测中用钆代替氚做示踪剂,将井口取样单一监测方法扩展为井下测井和井口取样综合监测方法,将监测目标从测定地层含水饱和度改变为测定地层可动水饱和度。在施工时先在注水井和采油井测量中子伽马基线,在注水井注入钆示踪剂,并测量中子伽马钆示踪注水剖面。此后,在相关采油井进行测井与井口取样双重监测,经综合分析分小层求出可动水饱和度井间分布。此项发明可用于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监测可动水饱和度分布和划分水淹等级,进而估算剩油储量和有利区块。与现有的井间示踪方法相比,在厚层细分、薄层评价和用一种示踪剂实现多层监测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塔里木东河油田注水井组的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半解析示踪解释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测试综合解释结果.示踪解释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较好,为地质上的油藏描述提供了详尽的依据;定量化解释结果的应用,对油田注水调整、控水稳油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石油开发过程对周围辐射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了戈壁型和沙漠型两种油气田的开采及集输设施设备周围γ辐射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油气联合处理站部分点位γ辐射水平较高,建议进一步开展油田企业场区内天然放射性污染调查并跟踪调查从业人员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9.
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多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测井中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神经网络方法是将油层生产动态看作一个非线性动力子系统,把能影响动态情况下的剩余油饱和度的各种因素自行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学习,建立一个广义的、精确的确定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模型.本工作建立的预测油田开发中后期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中原油田的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表明它可用于评价、分析油藏动态参数和预测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变化情况,为油田调整开发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同位素示踪剂在油田蒸汽驱井间示踪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作颖  张培信  高媛 《同位素》2000,13(1):18-21
阐述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在油田蒸汽驱井间示踪测试中应用的一般原理;介绍了国内第一次应用的成功范例。为了解注入蒸汽的地下运动规律并完善实验区块的油藏描述,此次实验中,氚水被用做示踪剂,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驹  苏锐  陈亮  宗自华 《中国核电》2018,(1):109-115
地下实验室建设项目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本文提出了我国应当建设"特定场区地下实验室"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首座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总体定位,即建设在特定场区(处置库重点预选区)有代表性的岩石之中、位于500m深度左右、功能较为完备且具有扩展功能的,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服务和场址评价服务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设施和平台。提出我国地下实验室应当具备以下6大基本功能:1)评价场址深部环境;2)开展1∶1工程尺度验证实验;3)开发处置库施工、建造、回填和封闭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完善概念设计,优化工程设计方案;4)为未来的处置库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各种现场数据;5)为公众参观地下实验室、了解地质处置技术的安全性能、提高对高放废物安全处置的信心提供窗口;6)为国际合作提供地下实验巷道和学术交流场所。还介绍了我国地下实验室工程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已经筛选出甘肃北山新场为地下实验室的场址,并提出了地下实验室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从储层孔喉几何学角度出发,采用储层流动带指标(FZI)和储层品质因子(RQI)等参数划分流动单元,根据取心资料建立了流动单元预测模型,并对各流动单元对应的测井参数(流动单元指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油田的开发及调整挖潜提供了依据,也为储层地质建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申辉林  刘汝强 《同位素》2002,15(Z1):33-37
根据临盘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注入水有淡水、污水、盐水以及淡污混注等类型繁多且复杂的特征,利用先进的岩样水淹实验技术,研究了临盘油田水淹机理,建立了理论意义更加明确、精度较高、适合淡水水淹、污水水淹、盐水水淹以及淡污混注水淹、模型单一化的临盘油田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经实际处理数十口井的测井资料,水淹层解释结果与实际生产测试资料吻合较好,特别是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精度较高,几乎不受测井解释人员水平影响,很好地达到了应用测井资料高精度评价水淹层的目的,地质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调查戈壁型和沙漠型两种典型的油气田的原油、油泥、处理工艺后端废水、废渣中天然放射性(NORM)核素含量,对油气开采及加工过程中NORM存在的可能性、危害方式及防护对策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油泥样品、部分油田处理后拟回收利用的泥土中放射性水平较高。本次调查结果可为评估油气工业中NORM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斯坦KUMKOL SOUTH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阶段,部分油井因产水率过高而关停,评价油层的水淹及动用程度、寻找高剩余油饱和度层,是油田开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大庆测井公司于2003年研制成功的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是一种可以实现过油管测量,在套管井中确定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脉冲中子测井仪器。2007年4月-7月应用该测井方法在KUMKOL SOUTH油田推广了13口井,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吐哈油田的开发已处于中高含水期。在化学示踪剂应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考虑将注氚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该油田。向注入井中注入氚同位素示踪剂流体,在周围采油井采样检测,获得了氚示踪剂产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加深了油藏非均质性认识,并借此评价储层连通性等,从而为油水井调剖等措施提供了依据。本工作结果表明,注氚示踪剂技术是指导油田开发中后期调整挖潜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热释光油气勘查的机理模型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公望  王翌  王辉  田昭舆 《核技术》2007,30(11):943-946
多年放射性油气勘查工作研究发现,多数油气藏上方存在放射性异常区.但是,油气藏与其上方放射性异常区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尚无定论.本文就地表砂土热释光勘查油气藏的机理模型,进行了室内微缩模拟实验,试图证明油气迁移可以引起其上方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重新分布与富集.实验中排除了环境辐射差异、地下水活动、地形变化、土质不同等带来的干扰,观察到油气藏上方土层中放射性元素重新分布的迹象.结合前期研究工作可以认为,"油气迁移引起上覆地层中放射性元素重新分布"的假设成立,为研究地表热释光油气勘查方法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1 工程概况 位于深圳市的“现代城华庭”工程占地面积约1.7万m^2,建筑物总高为99.6m。其中地下-1、-2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1~3层裙房为商业用房;4层为转换层,设有屋顶花园,为住户提供了良好的室外休息活动场所;6栋26或29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20.2万m^2。  相似文献   

19.
【日本《原子能视野》1999年10月号第61页报道】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将开放在茨城县东海村建造近期完工的地层处置放射化学研究设施“quality”。“quality”是以取得地下深层环境下放射性物质怎样移动、怎样对环境产生影响等高放废物地层处置不可缺少的基本数据为目的,于1998年1月动工,1999年7月末完成的。该设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1层,地上2层,建筑面积约1200m2,占地面积约为3600m2。总费用为67亿日元。该设施里不仅设置了能够实现假想的地下数百米以上深层中各种各样化学环境条件的空气控制手套箱及吸附了极微量放射性物质的岩石,而…  相似文献   

20.
尼日尔阿泽里克地区地表大部分覆盖第四系砂土层,基岩出露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在该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结合地质、钻孔资料,推断解译了尼日尔阿泽里克地区地下岩性分布、断裂构造发育及目标层埋深等成矿地质环境,为有利找矿靶区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